大定持之
楼主,你的第二个题目还较好写。提纲一、金融的一般概念1、金融的内涵2、金融的基本功能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1、资金(资本)的集聚2、技术创新的推动3、人力资本4、产业结构的升级5、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三、金融在区域(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金融能够提高投融资水平和效率2、金融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吸引优秀人才3、金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4、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模式四、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1、融资比较五、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1、推行金融创新,提高经济发展2、积极发展区域性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http://cache..com/c?m=b57a60fd5b6029e86116e2&p=8b2a940e8c9407ff57ef853b44&user=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1 研究意义及文献回顾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已呈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三角洲三大经济区域领跑中国经济的趋势.而且,新兴的经济区域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东北都市圈,长江中部(以武汉为核心)都市圈及长江上游(以重庆为核心)都市圈.事实证明,经济区域的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我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各有自己的模式与特点.珠三角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很好地利用了国家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台资.目前珠三角仍是我国台资企业最多的地区.珠三角正在进行动力的凝聚和结构的重组,区域合作或包括港澳的泛珠三角大区域的合作,将为这一地区进入新一轮发展注入活力.[1] 继珠三角之后,90年代,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厚积薄发,日益崛起.近年来,台商投资有"北扩长三角,南恋珠三角"之势,虽然珠江三角洲的台资企业数量仍居中国首位,但是开拓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台商扩展大陆市场的重要步骤.[2]在市场开放程度,吸引外资等方面,京津唐地区存在明显不足.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大,受到国有经济改革滞后的影响,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实力与其他两个地区差距较大.但是在这一地区,科学技术含量最高,被誉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我国各省和地区的经济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但对于经济及金融水平增长迅速,经济模式极具代表性的三大区域的研究涉及得却很少.在我国振兴东北,开发西北,中部崛起,新的经济区域形成之际,迫切需要对已有三大区域的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借鉴.因此,本文从中国的三大经济区域入手,通过实证分析来得出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更多的是比较各个地区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给政府,组织和个人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我国各省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指标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看法有以下三种:一是因我国经济增长指标同金融发展指标正相关,进而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高度相关性(周立,王子明[4]);二是因我国经济体制以及金融体制还不够健全,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甚至有些指标还呈现负面影响(陈柳钦[5]);最后一种观点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二者之间则几乎是负相关的关系,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以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角度做出部分解释(艾洪德,徐明圣,郭凯[6]). 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各学者均认为,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以满足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的同时,应努力规范资本市场防止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和推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应用跨国数据验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指标之间正相关关系.这一工作首先由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以及Shaw(1973)完成.自此开始,大量关于这一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出现了.近十几年来,随着Levine(1991),Levine & Renelt(1992), King and Levine(1993a, 1993b),Levine(1997),Levine and Zervos(1998),Rajan & Zingles (1998),Beck et al.(2000),Levine et al.(2000),C.J. Green(2002),Nourzad(2002),Beck et al.(2002)等人的不断拓展,此领域内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居民储蓄率,物资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甚至是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影响.例如,Beck et al.(2000),Levine et al.(2000),Nourzad(2002)等人使用跨国数据,用几组金融发展指标和其他解释变量构建了一系列的回归方程,从而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源泉(如私人储蓄率,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等)的关系.[7] 1.3研究方法及论文构成 虽然国内许多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但是他们选定的范围多是从全国的角度,也有的是从区域的角度去考虑,但是选择的范围不一样.而且,在选用的方法上,大多数采用的方法都是简单回归分析或因果关系,没有区分与共同效果并存的地区差异.本篇文章拟采用专门处理对不同时刻的截面个体作连续观测所得到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和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时间,不同单元的特性.[8]由于面板数据模型有着这样独特的优点,这对于我们用它来比较分析1994-2003年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方便的,也更加细致. 本文的结构大致分为五部分,第二部分大体介绍一下我国三大区域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的综合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策略给出政策建议. 2 我国三大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 经历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唐经济圈.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在21世纪上半叶,其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陆现代化目标的进程.[9] 2.1 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5个城市.[1]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为中国最大的轻纺,机电基地和重要的钢铁,石化基地;加工工业也具备了较强的开发设计,综合配套和争取国外市场的综合能力.[10]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拥有两个国际机场,上海港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港口,金融,商务繁茂,辐射全国多数地区,并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举行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围绕着上海经济增长极,这一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扩散为三个圈层:第一扩散圈层是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这一圈层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发达,普遍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和财税来源.第二扩散圈层是南京,嘉兴,绍兴,常州和镇江.这一圈层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阶段,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向机械,电子方向发展.第三扩散圈层是扬州,南通,湖州和舟山.这一圈层的乡镇企业发展较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水平较低.[11] 长江三角洲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临江濒海,海陆兼备,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体,这决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成为我国在对外开放和加入WT0的背景下率先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枢纽和前沿阵地.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突出的特点在于: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网络型区域交通条件发达,工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体制优势明显,产品竞争力强,劳动生产率较高,研发创新氛围浓厚,区域形象力和龙头功能强大,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地位显赫.[9]截至到2003年,其陆地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500多万,国内生产总值约22803.3亿元,占全国GDP的19%,人均GDP30009元,进出口总额为3625.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4.48亿美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0718.03亿元,贷款余额为31137.42亿元.据最新统计,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8775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35147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247美元,突破4000美元大关,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金融与贸易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既已成为中国内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世界前50位大银行已有80%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也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和保险市场;同时,住房抵押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白银市场(甚至黄金市场)等也已经成为全国最规范的交易中心.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是中国大陆拥有商业银行最多,最全的省份之一,国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国家政策性银行均在浙江省内设立了分支机构.至2002年底,浙江省已有63家公司的股票在境内外上市,历年共通过证券市场向社会募集资金336.8亿元.全省共有证券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156家,证券服务部88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4家,证券交易量达5328亿元.江苏省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金融机构体系,至2002年底江苏省共有境内股票上市公司68家(上海股市46家,深圳股市22家),通过发行,当年配售,增发股票共筹集资金53.8亿元,两市上市股票的市价总值达2433.6亿元.[12] 2.2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连接港澳的窗口和桥梁,是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珠江三角洲覆盖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5个地级市和肇庆,惠州等县级市.[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量使用外资使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成就世界瞩目.1978-2000年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每年平均增长率12.8%左右,而全国同期为9.1%.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世界历史中堪称是一个奇迹.[13]从改革开放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1978-1984年为初步探索阶段,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成功创办经济特区,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初步探索;1985-1991年底为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92年以后为增创新优势阶段.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开始走向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发展,用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因素推动经济增长的轨道.[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则呈现出从快速增长到缓慢下降的过程,第三产业则显示出持续的增长态势,结构模式呈现为二,三,一结构.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大量的外来投资密切相关,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分工体系:珠江东岸的东莞,深圳,惠州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信制造业基地,被称为"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顺德,江门则形成了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中部的广州,佛山(包括南海)是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14] "泛珠江三角洲"在包括原有珠江三角洲的基础上,还包括了香港和澳门.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已经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大珠三角经济区虽然面积不大,经济总量却超过了瑞士和瑞典等欧洲经济体系,名列全球第十七大经济体系.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致力将大珠三角发展成为经济一体化区域.2003年6月和10月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CEPA内容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三方面.CEPA的签署是中国入世后,开始实施的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步骤的重大行动之一.CEPA也是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实现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整合珠港澳经济,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以促进贸易,投资,人员和服务在区域内的自由流通的重大举措.CEPA的实施加速了大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15] 在金融方面,截至到2004年末,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23242.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9%;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15942.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在证券方面,广东省(未含深圳)上市公司筹集资金7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首次发行股票筹集资金59.69亿元,比上年增加6.41亿元.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金额7617.89亿元,增长34.5%;基金交易金额102.35亿元,国债交易金额310.45亿元.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72家,上市股票76只,其中A股70只,B股6只.上市公司总股本347.43亿股,比上年末增长15.4%;股票市价总值1877.96亿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663.82亿元,流通B股市值56.32亿元.全年期货经纪公司商品期货代理交易额13486.55亿元,增长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