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哪有《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

利害相摩
推而强之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哪有《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

砻谷纪
防毒皮
直接到百度文库就可以搜到的,大纲:http://wenku..com/view/42b300d0e45c3b3566ec8b72考研论坛,你注册账号进去,搜下,各个学校的都有

有了《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是不是只

槐树庄
请辞而退
这是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类知识点里最基本的内容了。建议先把双代号网络图、如何计算时间和关键路径的确定方法这块知识系统学习一下。单纯给你画一张图,标记出来关键路径,告诉你时间参数计算的结果,以后这样的问题你还是解决不了的。其实这块内容很简单,而且考研中最后两道题都会有一道是这块知识的题。花一个小时钻研一下足够了。加油吧。有帮助请采纳。

2019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卖油郎
乐之末也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凯程考研辅导班2019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333大纲多年未有变化,本文根据18年大纲整理)(科目:333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约60分约30分约30分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

聊城大学333教育综合(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考试大纲命题 )是什么意思?有具体的参考书吗

彼其于世
四通
聊城大学333教育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150分)。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扩展资料: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33教育综合大纲

考研333看大纲解析好还是看学姐笔记好

狗十三
鸟润
333教育综合复习是一个过程,需要的资料不仅仅是笔记,是整个体系,笔记可以自己做,但是很耗时间,如果你复习的足够早,建议自己慢慢做。也可以自己买了别人的笔记框架,在上面修改,相对来说节约时间(大多数是走这条路)。但是,复习资料绝对不能仅仅只有笔记,下面我把该买的资料做个总结。复习建议用书:1、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委员会编写(各校333命题依据)------作用不言自喻了吧2、凯程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徐影主编)-----这本书写的有点墨迹,把所有题都当做论述题来写了,用来背诵不靠谱,但是用来学习确实必不可少。(别人家的应试解析也可以,比如勤思,新东方,学府考研)3、333教育综合视频(时间充足看全程班,时间紧张的只看强化班,干货都在暑假的强化班里面)——有名机构:凯程,勤思和新东方4、二师兄333教育综合思维导图框架背诵笔记--二师兄按照考点以“课—章—节—标题—黑体—具体内容”整理的框架,让知识产生了生命力,学习如同修房子,先修框架再细化。思维导图做的很具体全面,买了之后加以自己的修改,用来九月份开始背诵。-------333教育综合一定要背,不背一些完全自己编,肯定不及格。但是全部背诵也不行,还要有一些自己发挥。(背诵要用技巧)5、报考学校333历年真题以及各个学校的真题汇编(凯程有一本真题汇编,别的机构也有)——真题的作用不用我说了吧,你连自己要考啥都不知道,你觉得自己还能考上吗?6、333教育综合考前必背题---这本书是杀手锏,KC的内部资料,有了它,考研就成功了一半。(用来押题背诵,但是不要依赖他)7、学长学姐笔记问题(选择时要慎重,市场很乱,这几年Lucky和二师兄比较火):笔记固然好,但那总归还是别人的东西,不过有的太过详细,有的太浅,但也是可以参考的。自己买了修改吧8、大纲自己想看的话百度下载就行,每年都一样的,都是告诉了哪些是考点罢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考试范围,就像我们中学测验时老师说这次考试的范围是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这就相当于大纲。9、至于学校开出的六本书教材,完全没必要买,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作用几乎为0(主要考虑时间成本,时间很多的同学,可以买教材的)。(此处只针对333,311的同学请忽略)-----其他专业课也一样,一般学校给的参考书都不太靠谱,还得自己买其他书作为补充。

想考教育的研,可是311教育综合与322教育综合有什么不同呀?

聿归
烝民
根据《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该考试 【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教育心理学 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教育心理学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说明:本《大纲》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其中教育学原理部分由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等教授编写,教育心理学部分由西南大学张大均、郭成教授编写,中国教育史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编写,外国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和王晨副教授编写】 我也在考。。有空大家多多交流。。

333教育综合 是全国统考的吗

请辞而退
殆哉圾乎
333教育综合是全国统考。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333教育综合的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扩展资料考查范围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3、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4、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6、法家的教育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33教育综合大纲

问华中师大学科教学(历史)考研复试参考书目有那些,求指导

兵马俑
如土委地
根据《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该考试 【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教育心理学 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教育心理学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