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1、老师开出的书单尽可能找出来看看,了解一些专业上基本观点的来龙去脉。并注意涉猎时政、经济、社会、文学等书籍,即使是入门层次也都ok。保持阅读量,保证大脑有足够快的文字解读、信息消化的能力。2、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在网上浏览、抓取新闻热点。观看、收听制作水准比较高的新闻节目。3、做好技术储备。无论读的是不是广播电视、广告创意方向,摄影摄像、音视图文后期制作、图形绘制(手绘或板绘)和新媒体管理工具都是有必要点起来的技能点。有一定的内容制作能力后,可以组织或参与团队,参加广告大赛、微电影大赛,以及凭借策划、技术能力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当然,对目前一些创新创业类竞赛的风气,我持保留意见)。4、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对学新闻的学生来说,“能说”其实跟“能写”是同样重要的能力要求。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新闻学科教育不重视口语表达的系统训练,是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公众视野时无法完全竞争过其他专业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珍惜大学里能遇上的机会,做好每一次演讲、解说、采访。时常像播音专业的学生一样练习朗读、播送和评述,并听录音回放。(私信里有学播音的同学,则建议多多着手第6点)5、经济类、语言类等的第二专业是值得投入精力去学习的,原因不多说。个人认为,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校媒、学生工作都应让位于第二专业学习。6、勤练笔,但不建议投入过多精力在校媒等学生组织上。练笔不限于写新闻,能写散文、诗歌、小说或持续更新原创自媒体同样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自己也要从意识上分清楚采写新闻与文学创作、意见表达之间的区别)。进入校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初步了解媒体的一些采编运行机制,过于投入、持续希望在其中获得肯定的话,很快会成为自己的束缚。有机会的话大二后半学期起尽快转向社会实习。7、培养严谨、求证的精神。严谨应从最基本的写作规范开始,各媒体单位招聘笔试第一题基本就会是改标点、错别字和病句,入行后编校错漏率只要达到万分之三(期刊更加严格,我记得是万分之一),绩效扣完基本只能喝西北风(涉及领导人和重大政策的表述出了错还没人敢保你的话可以直接跟夜班白班加班各种班bye-bye了)。千万不要把能容忍错别字横飞的微信公众号、网帖站当做是业界容忍度的常态。求证精神则地是一种面对海量信息也能坚持讲来源可靠、讲要素完整、讲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素养。(推荐阅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汇总该报系多次报道差错反思所编著而成的《我们错了》一书,新闻院系阅览室和学校图书馆应该都会有,网上也可以很容易找到电子版)8、社会实习阶段,建议首先选一家综合性党报/都市报、或中央/省级新闻网站入职,多写硬新闻,在其中受到的相对严谨的行文成稿训练对新入行者是最宝贵的财富,即使直观上看到业界掉节操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严谨求实仍然是在这个行业谋饭碗的最重要的品质,该严肃的时候敢犯半点错就是彻底葬送职业生涯。后期再逐渐涉足自己感兴趣的杂志社、新媒体平台等。9、写好每一篇专业课程的论文,适时请教老师修改,尝试发表,锻炼起一定的学术能力。(即使发不了核刊,普刊也OK。当然,不建议发给钱就能上的野鸡期刊,保不齐会成为撤不下来的学术污点。)若身处211、985等具备保研比例名额的院校,且有志于投身学术,一定要注重论文发表、课程绩点和英语等级三大保研指标(不同的院校还会有其他的指标),并争取相对过硬的实习经历和一定量的重大稿件发表。在可见的现在和未来,实力相对较强的院校会把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招生倾向于留在保研阶段,想通过考研进入心目中的殿堂院校将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