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偏光片全贴合机属于什么行业,主要有哪些客户群体?

廉刿雕琢
武贤
电 子 行 业 , 智 能 手 机 , 触 摸 屏 手 机 , 平 板 电 脑 , 电 视 等 行 业 都 适 用 , 如 珠 海 伟 创 力 , 创 维 , 康 佳 等 这 些 公 司 。 旭 崇 自 动 化 和 这 些 单 位 都 有 长 期 、 友 好 的 合 作 关 系 。

我是从事LCD行业的,我要问的问题是:偏光片上的静电是怎么来的,那静电对产品是否有益?因为在贴片的...

三物
麻丘
静电来源:1.撕保护膜的时候产生,由于两者分离造成保护膜和偏光片分别带上两种异性电荷;2.后工序中自动贴片机一般都带了很强的静电,贴片的时候静电传导到偏光片上了。3.贴片前LCD已经从前面的工序中带了静电。

公司做LCD行业,最近加工的偏光片出货一个月后严重漏光怎么回事?出货时检查OK.

得吾道者
爱滋味
偏光片尺寸小了,改大一点,就没有这样的事了。做的是卷料,漏光是随时间变化慢慢变化的,一两个月后漏光就密密麻麻的了。

欧美澳日等发达国家为什么总看中国不顺眼

穷美究执
叶燮
望采纳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一个奋力向上的国家。在过去的100年里面,由欧美澳日组成的发达国家俱乐部只不过迎来了四小龙和以色列五个新成员,总人口加起来9500万左右。(当然还有斯洛文尼亚之类的也被列入发达国家,呵呵一笑便是)。这其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只有台湾和韩国。如果把发展已经停滞的伪发达经济体台湾去掉,其实过去100年有规模崛起的也就韩国一个。韩国体量小,只有五千万人,而且其产业主要冲击的是日本,所以列强还能忍,中国的体量是韩国的25倍,从欧美到日本韩国统统受到冲击,你让发达国家怎么忍。中国给发达国家带来的恐怖主要是3点:一是中国产业的全面性,导致中国在和所有发达国家竞争。我在别的文章中说过,西方文明+日本文明总共十亿人,还不如中国一个国家多,就单个国家来看,其人口体量无法支撑全面工业。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在多个发达国家之间分工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包括美日德三强,没有任何一个拥有全面的工业。就拿美国来说,液晶面板产业,高铁产业, 锂电池产业之类美国就没有,造船工业美国只剩下军用造船,民用造船基本退出了世界市场竞争,游轮买欧洲的,商船买亚洲的,也因为这样导致美国军舰造价奇高无比,造船厂没有民用订单,都靠军队养,美国军费为啥这么高,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被浪费掉了。再比如德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芯片制造和封装,液晶面板,航空发动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都没有,德国也没有独立的航天工业。再比如日本,卫星导航,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通讯设备,无人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没有或者非常弱小,航天工业没有全球航天测绘网,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再比如军事工业,美国一家独大,航空母舰,四代机,超高音速飞行器,无人机,洲际导弹,相控阵雷达驱逐舰,核潜艇这些主战武器德国日本都没有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而中国呢,上面列举的十几个产业全部都有,而且都不差。例如大家印象中很高端的芯片设计,下图是IC insight发布的2015年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美国当然遥遥领先,前十名美国六家,中国2家,台湾和新加坡各一家。日本德国均未上榜。且海思和展讯营收增速排在前三位。除了这些高技术制造业,技术要求相对低端的玩具,服装,家具,水泥,玻璃,纺织等等产业,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早就放弃了,而中国照样通吃,而且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份额。中国工业的全面性是中国工业产值在2010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2010年这个年份非常重要,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这一年中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我们身处大历史时代,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第二是中国工业不仅是个全面的全能型选手,而且在几乎所有产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五,很多是世界前三和世界第一。想象一下,有个人参加奥运会,从游泳,跳水,篮球,跑步,跳远,足球,自行车,马术,摔跤,拳击等等所有项目都能进入前八名决赛,而且还能拿下不少金牌,银牌,铜牌,第四名……那这个人该是多么的牛逼。比如互联网和卫星导航,成规模的基本就只有中国和美国在玩,中国世界第二,领先欧洲和日本。再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凭借着阿里,华为,腾讯,讯飞,百度等同样紧追美国。以云计算为例,德意志银行2016年5月公布的报告,世界三强是美国亚马逊,微软和中国阿里巴巴。中国除了阿里云,还有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等,同样领先欧洲和日本。比如液晶面板,全球就是中日韩台四家,技术水平中国和台湾并列世界第三落后韩日;但论产值和利润中国仅次于韩国世界第二,普通人印象中牛的不得了的日本液晶产业,现在只有JDI一家,份额不到全球10%,2016年还在裁员,其工厂在寻求出售给中国合力泰。比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美国和韩国三家垄断了世界市场,中国至少排在世界第三。2017年中国手机品牌世界份额预计合计超过50%再比如造船业,世界三强是中国日本韩国,中国份额排在第一。再比如军事工业,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世界前五无悬念,实际上中国是唯一一个从军费到主战武器都可以全面和美国竞争的国家。再比如家用电器,中国,韩国,欧洲占据了世界主要份额。再比如通讯设备产业,华为中兴在技术水平,产值和利润都是世界第一。民用无人机,大疆在技术和产值利润上都是世界第一。再比如服务器,2016年Q3全球出货前五惠普,戴尔,联系,华为,浪潮,都是中美企业,日本和德国都没有。再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也就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全球市场是被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强把持,中国占全球份额35%,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球钻井平台超过80%是中国制造。海工装备美国,欧洲,日本基本都没有什么份额,中国主要就是和韩国新加坡竞争。中国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基本都在世界前五。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最落后的大产业,前面有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德国荷兰,中国排在世界第七,仍然在前八名以内。第三点是全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工业还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早已停滞。就总产值而言,中国2015年工业产值已经是美国+日本之和了,而目前来看2016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在6%左右,未来将继续保持6%左右的增速。我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的文章写过,只要中国保持这个速度,2025年中国工业产值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达到西方平均水平。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均工业产值最高之一的日本对比,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保持6%的增速,202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可以追平日本或者略少。我们查看中国每年进口商品的结构就会发现,以前中国没有进入的高利润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产业,2025年以前都可以被中国商飞和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顺利解决并且产业化,这个产业缺口会被解决掉。液晶面板排在中国进口主要工业品的第三位,而到现在包括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和生产设备在内,例如玻璃基板,偏光片等,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液晶面板技术的下一代OLED显示技术,中国目前进度仅次于韩国,而对显示行业的投资中国是以千亿人民币为单位,远超过其他国家,10年内完成显示产业链顶端攀爬的大趋势已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进口排在中国进口工业产品的第二位,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势头已经起来了,国内各大车企对汽车的投资也是天量,这个产业也在逐渐向上攀爬。目前和西方差距最大是集成电路及其生产设备产业,这也是我国目前进口超过1500亿美元,是我国进口的第一大商品,相比之下作为第二大进口商品的石油,由于油价大跌,每年进口也不到1000亿美元。其他任何一种工业产品进口都没有超过1000亿美元。集成电路也是我国产业链条上的最大缺口,这点我国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芯片设计已经有海思,展讯,芯片制造有中芯国际,芯片封装有长电科技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在以20%的速度发展,但是总的行业投资额并没有超过发达国家,而且技术差距还很大,因此这一行业的竞争还将长期化。下面举三个例子,过去的15年,发达国家的产业是如何被中国挤压的。举例一:2000年以前,全球视频监控安防领域,都是被美国霍尼韦尔,泰科,德国博世等公司等少数欧美企业垄断,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我们80后小时候看到美国电影里面,都会有视频监控室的镜头,现场直播一览无余,当时觉得牛逼的一塌糊涂。2001年,中国成立了一家叫海康威视的企业,仅仅6年后的2007年,这家中国企业就进入了a&s评选的全球安防50强。记住2007年,海康威视才刚刚进入世界前50,那么到八年后的2015年,海康进步到什么水平了?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HIS: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CCTV和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3%增长至19.5%。排名全球第一。不要以为海康的市场只是在中国,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比中国更快。在全球不含中国的海外市场,海康威视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6.2%增加到2015年的9%,海外业务增长高达50%,远超海康在中国销售30%多的增速。下图是在a&s《安全与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排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海康拿下了全球第一,还有一家中国公司大华科技也拿下了全球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前十名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增速,海康第一48.8%,大华第二37.5%,远远超过欧美公司。2016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实现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35.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02%,很显然,40%的增速意味着欧美企业的份额又被降低了。你的市场,也就是你的钱在不断被中国企业抢走,而且被抢走的速度还很快,你心理好受? 你心里会高兴?更要命的是,中国企业不仅能抢走你的市场,而且利润率还比你高,2016年前三个季度海康实现了211.4亿元的总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6.74%;归属上市公司利润达到了48.5亿元,同比增长了28.65个百分点。净利润率高达23%。在同行业遥遥领先。我们对比下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苹果,其2016年财年净利润率为21.2%。有的国人,总是对中国制造极为苛刻,动辄就是中国制造都是低端,没有核心技术,一提起美国日本就是高科技,质量好,掌握核心技术,高端。实际上,中国制造科技企业净利润达到甚至超过苹果公司水平的公司比比皆是。例如汽车玻璃的福耀玻璃公司,其净利润率就在同行业遥遥领先日本企业,净利润率高达19.2%。有的国人,一提起中国制造,就条件反射的说中国公司技术不行,管理不行,质量也不行,既然都不行,那为何能在全球竞争中能够步步紧逼欧美日企业抢夺其份额?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很多行业,我国的确还落后发达国家,但同样在很多的行业,中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质量上一定有超过发达国家同行的地方,不然何以能在竞争中不断胜利?目前安防领域中国品牌份额占全球40%以上,随着海康,大华科技,还有后面的一大票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全球安防产业将出现50%的份额和利润被中国品牌占领的情况,也就是中国VS世界。另外值得一提,安防系统使用的图像处理算法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掌握在海康手里,而安防用的芯片华为海思已经成了全球市场上的三家主流安防芯片供应商之一(另外两家是美国的安霸和德州仪器),除了海思以外,还有中星微,上海富瀚等国产芯片厂家。另外摄像头用的CMOS成像芯片还有比亚迪等供应商(对你没看错,就是造电动汽车的比亚迪)。举例二: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业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中国企业大举进入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光伏产业,到把国外主流生产商全部打垮破产,中国企业自身也遭遇多年全行业亏损,然而咬牙坚持,凭借着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全产业链降成本,最终实现全行业盈利,并且形成了对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垄断地位。这中间故事的精彩完全和中国液晶产业奋起的故事有一拼。中国光伏产业的故事完全体现了中国产业人前赴后继振兴实业的精神,虽然中间大量的过度投资一度造成了全行业产能过剩和亏损,然而中国的有钱人拿钱投制造业,即使失败了,也比炒房炒股要好上千万倍。光伏产业曾经是欧美和日本垄断的行业,2001年,中国光伏界的传奇人物施正荣回国创办尚德,中国产业界才第一次知道了光伏发电技术,4年后的2005年,施正荣便凭借尚德的迅猛发展成了中国首富,但即使这样,200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只有200MW左右,只占全球1.8GW产量的11%,而日本占了全球40%,欧洲占全球大约45%,对比下2016年每瓦价格只有0.5--0.6美金,那时候每瓦太阳能组件价格在5美金以上,典型的发达国家把持的高利润行业。2005年不只是中国份额只有全球11%,光伏组件的EVA膜,光伏背板材料,光伏玻璃,硅片,硅料等基本全都依赖进口,中国只拥有电池片制造和组件生产技术。光伏组件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料,需要99.999%以上的纯度,2005年中国还不掌握硅料提纯技术,200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只有约80吨,仅占当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耗硅量2.87万吨的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所需的多晶硅近乎100%需要通过进口解决,以德国wacker,美国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硅料企业凭借着高纯度硅料制造技术赚取了大量利润。2005年,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仅仅30美元一公斤,而到了2008年,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产业,多晶硅硅料价格竟然冲高到了超过400美金一公斤,由于中国组件生产商集中在下游环节,外国供应商赚取了大量利润。中国公司当然不会甘心被人卡脖子,突破太阳能级高纯度硅料生产工艺后,也开始大举进入多晶硅制造环节,到了2015年,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34万吨的48.5%。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也从2008年的超过40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00元,2012年下降到50美元,2015年下降到20美元一公斤。中国现在每年仍然会进口部分硅料,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进口价格低,外国供应商在工艺上领先导致生产成本总体仍比中国厂家略低,因此可以低价供应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天量产能的存在,外国多晶硅厂家已经无法随意提价,一旦提价就会激活的中国产能。不仅是硅料,中国公司还突破了用硅料制造硅锭,把硅锭切割成硅片的生产工艺,下游的三个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到了2015年,中国硅片产量48GW,占全球总产量60.3GW的79.6%;中国电池片产量41GW,占全球总产量65.5GW的62.6%;中国光伏组件,也就是太阳能面板产量达到45.8GW,占全球总产量60.2GW的76.1%。上述包括硅料在内的四个制造端主要生产环节产量均连续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已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各环节产量前10名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龙头是德国,一直到2008年,其全球市场份额还是世界第一,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下,德国光伏产业几乎全行业破产,博世和西门子卖掉或停止了太阳能业务。Solon、太阳能千年、Sovello、Conergy、Odersun等宣告破产。唯一幸存的大公司现在只有SolarWorld。该公司迫使债主放弃部分债务并赢得卡塔尔的大力投资,这才喘过气来。其它企业虽然还有残余或后续企业,但它们都不是独立企业。除了Solarworld外,德国太阳能工业几乎已经死亡。2013年底,德国太阳能产业只拥有4719个工作岗位。2016年9月,只有3719名员工的德国solarworld宣布其德国工厂再次裁员500人。不只是德国,日本光伏组件本来是被京瓷,夏普,三菱等日本本土品牌占据的,2011年,日本本土品牌还占据了日本90%的光伏市场。而到了2014年,日本已经是中国光伏组件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日本市场份额的40%以上。日本本土的京瓷,夏普,三菱等光伏厂家,不仅无力在海外市场和中国竞争,连本土市场也被蚕食。中国企业不只是份额大,而且利润高。以多晶硅料和硅片的国内龙头企业保利协鑫为例子,2016年上半年,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31.59亿元,毛利率32.9%,净利润13.89亿元,净利润率超过10%。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光伏组件龙头之一的晶澳太阳能公司营收为38.2亿元人民币(约合6.01亿美元),净利润为2.592亿元人民币(约合4080万美元),净利润增长69%。这仅仅是一个季度的净利润。而日本光伏的前两名,夏普太阳能,在2016年3月结束的财政年度,亏损184亿日元,亏损超过10亿人民币。而日本京瓷太阳能2016年第二季度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13%。光伏产业的全球份额和利润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企业手中,中国超过全世界。不只是各环节制造工艺和市场份额的获取,核心材料也全面国产化,以光伏组件核心材料之一的EVA膜为例,既需要很好的粘性能够把电池片和组件表层玻璃粘贴在一起,又需要很好的透光度保证电池片得到阳光照射,而这些特性要在阳光照射下保持25年以上。EVA膜的生产技术以前只掌握在日本三井化学,普林斯通,美国胜邦几家公司手里面。2003年,杭州福斯特公司才刚刚成立,2015年,该公司已经占据了全球光伏EVA膜40%的市场份额,中国品牌总全球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全球80%,美国和日本品牌基本淡出了EVA膜市场。以2016年前三季度为例,杭州福斯特材料公司营业收入29.47亿,增长20.9%,实现净利润6.12亿,增长高达47.9%,净利润率高达20.8%,和前面提到的海康威视和福耀玻璃一样,达到了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水平。再比如光伏组件关键材料的背板,是光伏组件实现电绝缘的核心材料,同时又要求具备很高剥离强度,对电池片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水汽渗入,同时要能抗老化,抗风沙腐蚀,还要能够有效的反射阳光,提高电池片的光伏发电效率。2005年也是由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几家外国企业把持全球市场,杜邦的品牌Tedlar和阿科玛的品牌KYNAR已经成了光伏背板材料代名词。TPT和TPE材料是光伏背板的标准主流材料,这个T就是指杜邦公司的Tedlar。2007年江苏苏州成立了一家叫赛伍应用技术的公司,凭借着公司自主开发的KPK和超级KPE光伏背板材料,仅仅8年后的2015年,这家公司已经是全球光伏组件背板份额全球第一,直接挤压了国外供应商份额。值得一提,赛伍应用技术不仅是中国光伏组件背板标准的制定者,而且也是中国变频器绝缘材料的标准制定者,一家企业制定了两个国家标准。赛伍是世界仅有的三家能够设计制造变频器绝缘胶膜的公司之一,另外两家是美国胜达(Sheldahl)和英国GTS。除了光伏材料,中国企业还进入了光伏生产设备行业,目前主要的十种生产设备,已经有七种实现了国产化。2016年,一条100MW生产线的工艺设备的投资,仅需要6000万元左右,而在10年前,大约需要1.6亿元~2亿元。例如把光伏组件的电池片焊接在一起的串焊机,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是用硅片制作的,非常薄,厚度在200微米以下,用机器把这些电池片用金属焊带焊接在一起,需要机器有很高的精度和技术水平,否则电池片非常容易破损。仅仅在2013年以前,中国所有的光伏工厂购买的串焊机,都是来自德国TT(teamtechnik)、德国索蒙特(somont)、美国库迈思(komax)、西班牙格罗斯贝尔(gorosabel)、西班牙蒙特拉贡(Mondragon)、日本Toyama、日本NPC和韩国HANWHA等国外进口设备厂商,他们占据着国内太阳能电池串焊接设备行业绝对的市场份额。他们卖给中国企业的串焊机,一台价格普遍在400多万人民币以上。2013年,中国无锡出现了两家串焊机企业,他们都实现了串焊机国产化并且推向市场,一家叫无锡奥特维,一家叫无锡先导智能,实现了国产化的串焊机,价格仅为100多万人民币,是欧洲日本企业价格的四分之一。经过近三年的竞争和发展,2016年市场格局已大相径庭,中国市场新增产线串焊机95%变成了国产设备。在国外厂家中技术相对落伍的美国komax,日本NPC,toyama企业都相继退出串焊机市场,只有德国帝目公司teamtechnik尚有少量市场份额。以无锡奥特维为例子,进入串焊机市场后,这家公司2013年收入还不到100万,而到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82亿。无锡先导智能更是增速惊人,2016年前三季度,先导智能收入5.94亿,增长112.86%,净利润1.53亿,增长128.92%,净利润率25.8%。当然,光伏产业部分生产设备还需要进口,但是中国已经在逐步挤压其市场份额。举例三:空调2004年,中国空调的龙头企业格力电器实现销售收入1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4%,实现净利润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4%,净利润率为3%而到2015年,格力营收977.45亿元;净利润为125.32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3%。10年间收入增长了7倍,利润增长了30倍,净利润率提高了4倍。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2015年的23.1%,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期美的,海尔空调的全球份额也在增加,那么谁的份额被抢走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家电企业。我们拿格力和日本两家空调龙头企业大金空调+三菱空调比较一下:大金2015年营业收入191亿美元,净利润12.8亿美元,净利率:6.7%。三菱空调2015财年销售额约7200亿日元,折合68亿美元,净利润约4亿美元,净利率约6%。格力2015年营业收入150亿美元,净利润19.28亿美元。2015年格力收入150亿美元,相当于三菱+大金258亿美元的58%。格力净利润19.28亿美元,超过大金+三菱之和的17亿美元。格力净利率高达12.9%,高出大金6.7%和三菱6%一倍。格力空调一家净利润就超过日本两大龙头空调企业之和,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中国还有其他两个空调巨头美的和海尔,其中美的的净利润率同样高达13%,和格力不相上下。除了三巨头以外,还有志高空调,海信空调等二线品牌中国空调产业曾经产值和利润都远远不如日本,而现在产值和利润都大大超过了日本。中国还在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格力空调出口增幅高达17亿美元,增长24.5%。如果算上格力在巴西等海外工厂的销售额,格力来自海外的销售额更高。世界空调生产企业主要就是中国韩国日本,由于中国其他家电企业海外收入也在高速增长,格力出口的增长就是在挤压日本韩国的份额。中国不受待见,当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奋起挤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空间,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不能和世界成为简单的零和游戏,不能中国发展,全世界吃亏,这样我们的发展绝对不会顺利。目前中国的产业链有这样的趋势,每进入一个行业,就把这一个行业高中低端通吃,尤其是低端,直接做成白菜价,即让发达国家的企业无法生存,又让后面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个行业无利可图,投资回报时间延长,工业化难度加大。比如下面的这则新闻,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的崛起,2016年底占到了印度50%的市场份额,不只是韩国的份额被挤压,印度本土手机的份额也从40%下降到20%。我们要认识到,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的进步都是跟随型成就,还没有产生领导型成就。跟随型国家的发展都是零和游戏,别人在那里玩,你冲进去大发展,就把别人的份额给挤压了。你不受待见,那是正常的结果。你在街上开家包子店,突然来了个人和你竞争,你竞争不过垮了,心理自然不爽。中国发展的目标是要成为领导型国家,能够在无人区开辟出新的产业,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雨露均沾。这个世界唯一的领导型国家就是美国,美国的特征就是能够开辟出一个个崭新的产业,打破零和游戏的桎梏。1915年美国发明汽车流水线生产,造就了汽车产业的繁荣,汽车产业至今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第一大工业。二战后美国发明了集成电路,直接创造了家用电器等电子工业,索尼松下成为受益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发明了微机,直接造就了PC机和笔记本电脑产业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又开创了互联网和windows这样的全新产业,完全的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形态,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程序员们成为了受益者。21世纪,乔布斯又发布了智能手机,直接带动了全球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网络流量猛增,运营商大规模上3G,4G,中国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也获得了高速发展。任正非说要感谢苹果是有道理,没有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时代极大的增加了全球网络流量,那么对运营商新建管道扩容的需求就不会有那么大。现在美国又在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将又是超级大产业,中国现在紧跟美国,中国已经发现了一个道理,美国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绝对不会错。美国在过去的100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在稳固自己领导者地位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这就是美国当超级大国,世界领导者的底气。中国现在也在逐渐尝试能开创一个产业,例如量子通信,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级别通信网已经建成,已经有公司从中受益,但是总体而言,中国仍然是跟随型国家,要想减少利益冲突,减少不受待见的状况,中国必须成为能够开辟新产业,开发人类新需求的领导型国家,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受益,打破零和游戏。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是提高科技实力。

大家好,我是2013届本科毕业生,我准备去应聘深圳盛波光电有限公司,请问这家公司待遇和发展前景如何?

周緤
苏秦
慢慢来吧!深圳是这样一个地方说是机会大大,其实也是渺茫,就拿我亲身经历说吧,我现在和我爱人大学毕业奋斗6年现在月收入加起来3万多,可是感觉这钱很不经用,生活,应酬,房贷。。。创业那是说起来容易。。。再看看我当年的大学同学,在南昌国家税务局和他爱人加起来月薪15000元,表面看是我们收入高啊,可是你再看看他们房子是单位分的,而且还是187M2。平时也少应酬,倒是别人来应酬他,福利也比外面好,压力比外面小,表面看,可能年轻人会觉得这人一生也就这样,这话不错,但是真正但你磨练了你就会发现外面的10000真不如国企的5000。一个人发展得综合自己各方面来考虑,不反对出来闯,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家乡发展各方面因数会比外面好,我建议你还是留在家乡,社会网是宝贵的。

LCD行业中,COG和TFT 什么区别? COG上有偏光片吗?

灰熊人
先搞清楚几个概念,你说的触摸屏实际是一个触摸屏模组加一个显示(TFT)模组组成。最简单显示模组主要是由“LCD显示屏+驱动IC+背光+FPC连接器”组成。其中的LCD就是液晶显示器,有很多种类,有黑白液晶显示器,TFT液晶显示器等,OLED显示器。如果是OLED显示器的话,由于OLED是主动发光,显示模组中可以省掉背光零件。IC如何组装在LCD上?这就涉及到IC的组装/封装方式,有COG模式,有COB模式,有COG模式等,其中COG即是chip on glass,就是IC直接组装在LCD上,其封装方式也可称COG。至于偏光片,是使用在液晶显示器上一个部件,贴在LCD的正面和背面,只有一个方向的偏振光能通过,具体原理可参考一下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所以,COG、TFT、偏光片不是同类型的东西,都有其不同概念和定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聚醋纤谁是什么面料

然则若何
黑氏
聚醋纤维?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问问题把字写对啊。化纤里有醋酸纤维和聚酯纤维。醋酯纤维,又称醋纤、乙酸纤维或乙酸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的一种。是用纤维素为原料,经化学成法转化成醋酸纤维素酯制成的化学纤维。醋酯纤维耐光性较好,但染色性能较差。一般制成短纤维,可用作人造毛。也可制成强力乙酯纤维。CA是一种非常易得的人造纤维,成本低,具有很好的编织性能。其属性使之成为美丽的纤维(beauty fiber),CA用于缎子、织锦、以及塔夫绸等织物内提高其光泽(luster)、body、drape和beauty。1. 手感:软、滑、干、舒爽、有弹性;2. 舒适性:透气性好、芯料、干燥快、无静电吸附;3、无毒、无害长期和皮肤接触不过敏。4. 纤维状、可塑性;5. 选择性吸附和移除某些低含量的有机物;6. 容易用增塑剂、加热、或加压使之粘合在一起;7. 溶于很多种常见溶剂(特别是丙酮和其他有机溶剂),改性后可以溶于其它类别的溶剂,像水;8. 亲水性:CA易湿,有很好的液体透过和优良的吸附性;在织物中,舒适、吸汗,但是当CA湿透时,强度下降;9. 比表面积大;10. 可以由新的原材料制备:木浆;11. 可以用作混合肥或者焚烧掉;12. 可以上色,不过由于CA不适用用于棉和人造丝,因此需要专门的染料和颜料;13. 抗霉;14. 在碱性溶液和强氧化剂内易变质;15. 可以干洗或水洗,而且通常不收缩。用于制药品的肠溶衣、醋酸纤维过滤膜等,用于制醋酸纤维塑料、醋酸纤维素过滤膜等。醋酸纤维素,根据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二醋纺丝级醋酸纤维素、二醋塑料级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1、二醋纺丝级醋酸纤维素:纺丝级产品是国际公认并且至今未找到可替代材料的无毒、无害的产品,它最重要、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作过滤器材,特别是香烟过滤嘴用量非常之大,另外就是用作医用过滤器材,如血液过滤器材等;同时它也可用于纺丝,带有丝绸的光泽,用作高级西服服装的称里。2、二醋塑料级醋酸纤维素:主要用于制作板材、片材,主要的产品有眼镜镜框、高级工具手柄等。3、三醋酸纤维素:主要用作电子薄膜,如液晶显示器的偏光片,电影胶片、相机胶卷。聚酯纤维面料(polyester fibre)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聚酯链研究报告指出: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涤纶的比重为1.38;熔点255~260℃,在205℃时开始粘结,安全熨烫温度为135℃;吸湿度很低,仅为0.4%;长丝的断裂强度为4.5~5.5克/旦,短纤维为3.5~5.5克/旦;长丝的断裂伸长率为15~25%,短纤维为25~40%;高强型纤维强度可达7~8克/旦,伸长为7.5~12.5%。涤纶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能耐弱酸及弱碱。在室温下,有一定的耐稀强酸的能力,耐强碱性较差。涤纶的染色性能较差,一般须在高温或有载体存在的条件下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涤纶具有许多优良的纺织性能和服用性能,用途广泛,可以纯纺织造,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花色繁多、坚牢挺刮、易洗易干、免烫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丝、仿麻织物。涤纶织物适用于男女衬衫、外衣、儿童衣着、室内装饰织物和地毯等。由于涤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也可用作絮棉。在工业上高强度涤纶可用作轮胎帘子线、运输带、消防水管、缆绳、渔网等,也可用作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和造纸毛毯等。用涤纶制作无纺织布可用于室内装饰物、地毯底布、医药工业用布、絮绒、衬里等。

LED显示屏的发展前景如何?

野东西
插花眼
——原标题:2018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OLED及QLED或将成为技术主流方向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基本概况分析液晶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面板和相关的驱动电路、背光源、集成电路等组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块化组件,其结构随下游产品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近几年,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液晶显示器中,特别是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触控一体化液晶显示器模组还包括触摸屏这一结构。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强,国产崛起撬动产业版图从产业链来看,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基础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以及下游终端产品。其中,上游基础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模组、导电银胶、光刻胶等;中游面板制造包括:列阵(Array)、成盒(Cell)、模组(Mole);下游终端产品包括:液晶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以及医疗仪器等。从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的毛利率分析,构成了著名的理论“微笑曲线”:产业链的毛利率呈现U型,左边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础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间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制造(10-20%的毛利率),右边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终端产品(毛利率20-30%)。“微笑曲线”主要是由于技术壁垒和竞争格局而产生的。产业链上游基础材料技术门槛极高,大多被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公司垄断,造就了产业链上游高毛利的现状。而中游面板制造半壁江山被韩国掌控。从中国大陆加入争取市场份额的战争以来,中游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激烈。下游应用领域较广,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毛利率处于中游水平。国产的产业平台为上游原材料企业开辟出生存空间,使我国大陆自主的材料研发体系有了进入上升循环的机会。尽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我国大陆产品质量与国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份额较少,且集中于中低端领域,但在全产业链大力投资、国家政策支持、国产企业坚持研发创新的情况下,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400亿受惠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突破7500亿美元。受累于产能的缩减以及显示技术更新换代,2015-2016,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170亿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为7125亿美元。随着液晶显示模组下游终端产品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随之扩大,预计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450亿美元左右。2011-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统计分析液晶显示模组作为众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越来越多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厂商将其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使得中国液晶显示模组的产能每年以几何级数在上升。2009年以来全球80%以上的液晶显示模组产能由中国大陆提供,而其中华南地区扮演了为重要的角色。从国内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情况来看,2011-2014年整体处于持续上升区间,2014年,国内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出货量达到84.46亿套。2016年,行业产能有所调整,液晶显示模产量出现下降,为55.25亿套。2017年,液晶显示模组的产量略有上升,达到55.65亿套。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随之扩大,预计2018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将达到67.5亿套左右。2011-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京东方营收及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国内液晶模组企业数量众多,与液晶面板相比,液晶模组技术壁垒较低、投资金额较少。国内有很大一部分手机液晶模组企业分布在以深圳为代表的华南地区。2017年以来,全面屏是智能手机最大亮点,很多液晶模组LCM企业都在积极投产,甚至已经开发量产18:9全面屏。从出货量看,2018年6月液晶模组TOP20企业出货量超138KK,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京东方、天马、中光电。其中,京东方以26KK的出货量占据榜单首位。2018年H1中国液晶显示模组企业出货量TOP20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产能情况看,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共有39条LCD产线,而自2017年以后,大陆建成或在建的LCD产线基本为8.5代线及以上,包括预计2020年投产的京东方10.5代线和预计2019年投产的华星光电11代线。过去几年我国大陆产能扩张迅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考虑到落地产能的逐步爬坡和未来新建产能的增量,预计未来3年中国大陆LCD产能面积增速有望在10%以上。而面板产能的增长料将进一步带动材料的需求,国内面板厂商的扩张有利于材料的国产化。从上市公司的营收来看,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方以694.64亿元继续占据第一的位置,欧菲科技、深天马、东山精密以及合力泰增长势头强劲。行业头部效应凸显,排名前六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了86%。发展趋势:液晶面板大尺寸化成趋势,带动行业高世代线投资2017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为44.3英寸,预计至2020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上升至48.5英寸。而更大的面板尺寸则意味着的材料用量。目前,三星的所有液晶面板世代线产能中,8代线占比高达65%,而其他地区的不同世代线产能中,10代及以上的世代线产能占比5%,8代线产能占比46%。未来,预计全球液晶面板厂商将加大高世代线的投资建设。2017-2020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0-2020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产能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全球LCD产业向8.X代线和10+代线迈进,高代线的发展也为大陆工厂赶超韩、台企业的契机。从切割效率来讲,8.5代线切割65寸电视可以采用66寸+32寸电视套切,实现94%的切割效率;10.5代线切割55寸、65寸和75寸电视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随着高清大尺寸电视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电视将逐步成为主流成品,而8.X代线和10+代线具备大尺寸的经济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线在未来竞争中更具优势。此外,韩国三星及LGD将重心从LCD逐步转向OLED,因此从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线及未来规划投建10+代线等高代线来看,大陆已经占据领先的位置。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液晶显示技术在最近十年内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传统的CRT显像管技术。未来OLED和QLED或将成为液晶显示器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欧美澳日等发达国家为什么总看中国不顺眼

葛屦
赵籍
望采纳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一个奋力向上的国家。在过去的100年里面,由欧美澳日组成的发达国家俱乐部只不过迎来了四小龙和以色列五个新成员,总人口加起来9500万左右。(当然还有斯洛文尼亚之类的也被列入发达国家,呵呵一笑便是)。这其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只有台湾和韩国。如果把发展已经停滞的伪发达经济体台湾去掉,其实过去100年有规模崛起的也就韩国一个。韩国体量小,只有五千万人,而且其产业主要冲击的是日本,所以列强还能忍,中国的体量是韩国的25倍,从欧美到日本韩国统统受到冲击,你让发达国家怎么忍。中国给发达国家带来的恐怖主要是3点:一是中国产业的全面性,导致中国在和所有发达国家竞争。我在别的文章中说过,西方文明+日本文明总共十亿人,还不如中国一个国家多,就单个国家来看,其人口体量无法支撑全面工业。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在多个发达国家之间分工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包括美日德三强,没有任何一个拥有全面的工业。就拿美国来说,液晶面板产业,高铁产业, 锂电池产业之类美国就没有,造船工业美国只剩下军用造船,民用造船基本退出了世界市场竞争,游轮买欧洲的,商船买亚洲的,也因为这样导致美国军舰造价奇高无比,造船厂没有民用订单,都靠军队养,美国军费为啥这么高,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被浪费掉了。再比如德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芯片制造和封装,液晶面板,航空发动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都没有,德国也没有独立的航天工业。再比如日本,卫星导航,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通讯设备,无人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没有或者非常弱小,航天工业没有全球航天测绘网,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再比如军事工业,美国一家独大,航空母舰,四代机,超高音速飞行器,无人机,洲际导弹,相控阵雷达驱逐舰,核潜艇这些主战武器德国日本都没有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而中国呢,上面列举的十几个产业全部都有,而且都不差。例如大家印象中很高端的芯片设计,下图是IC insight发布的2015年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美国当然遥遥领先,前十名美国六家,中国2家,台湾和新加坡各一家。日本德国均未上榜。且海思和展讯营收增速排在前三位。除了这些高技术制造业,技术要求相对低端的玩具,服装,家具,水泥,玻璃,纺织等等产业,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早就放弃了,而中国照样通吃,而且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份额。中国工业的全面性是中国工业产值在2010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2010年这个年份非常重要,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这一年中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我们身处大历史时代,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第二是中国工业不仅是个全面的全能型选手,而且在几乎所有产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五,很多是世界前三和世界第一。想象一下,有个人参加奥运会,从游泳,跳水,篮球,跑步,跳远,足球,自行车,马术,摔跤,拳击等等所有项目都能进入前八名决赛,而且还能拿下不少金牌,银牌,铜牌,第四名……那这个人该是多么的牛逼。比如互联网和卫星导航,成规模的基本就只有中国和美国在玩,中国世界第二,领先欧洲和日本。再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凭借着阿里,华为,腾讯,讯飞,百度等同样紧追美国。以云计算为例,德意志银行2016年5月公布的报告,世界三强是美国亚马逊,微软和中国阿里巴巴。中国除了阿里云,还有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等,同样领先欧洲和日本。比如液晶面板,全球就是中日韩台四家,技术水平中国和台湾并列世界第三落后韩日;但论产值和利润中国仅次于韩国世界第二,普通人印象中牛的不得了的日本液晶产业,现在只有JDI一家,份额不到全球10%,2016年还在裁员,其工厂在寻求出售给中国合力泰。比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美国和韩国三家垄断了世界市场,中国至少排在世界第三。2017年中国手机品牌世界份额预计合计超过50%再比如造船业,世界三强是中国日本韩国,中国份额排在第一。再比如军事工业,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世界前五无悬念,实际上中国是唯一一个从军费到主战武器都可以全面和美国竞争的国家。再比如家用电器,中国,韩国,欧洲占据了世界主要份额。再比如通讯设备产业,华为中兴在技术水平,产值和利润都是世界第一。民用无人机,大疆在技术和产值利润上都是世界第一。再比如服务器,2016年Q3全球出货前五惠普,戴尔,联系,华为,浪潮,都是中美企业,日本和德国都没有。再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也就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全球市场是被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强把持,中国占全球份额35%,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球钻井平台超过80%是中国制造。海工装备美国,欧洲,日本基本都没有什么份额,中国主要就是和韩国新加坡竞争。中国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基本都在世界前五。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最落后的大产业,前面有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德国荷兰,中国排在世界第七,仍然在前八名以内。第三点是全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工业还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早已停滞。就总产值而言,中国2015年工业产值已经是美国+日本之和了,而目前来看2016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在6%左右,未来将继续保持6%左右的增速。我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的文章写过,只要中国保持这个速度,2025年中国工业产值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达到西方平均水平。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均工业产值最高之一的日本对比,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保持6%的增速,202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可以追平日本或者略少。我们查看中国每年进口商品的结构就会发现,以前中国没有进入的高利润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产业,2025年以前都可以被中国商飞和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顺利解决并且产业化,这个产业缺口会被解决掉。液晶面板排在中国进口主要工业品的第三位,而到现在包括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和生产设备在内,例如玻璃基板,偏光片等,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液晶面板技术的下一代OLED显示技术,中国目前进度仅次于韩国,而对显示行业的投资中国是以千亿人民币为单位,远超过其他国家,10年内完成显示产业链顶端攀爬的大趋势已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进口排在中国进口工业产品的第二位,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势头已经起来了,国内各大车企对汽车的投资也是天量,这个产业也在逐渐向上攀爬。目前和西方差距最大是集成电路及其生产设备产业,这也是我国目前进口超过1500亿美元,是我国进口的第一大商品,相比之下作为第二大进口商品的石油,由于油价大跌,每年进口也不到1000亿美元。其他任何一种工业产品进口都没有超过1000亿美元。集成电路也是我国产业链条上的最大缺口,这点我国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芯片设计已经有海思,展讯,芯片制造有中芯国际,芯片封装有长电科技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在以20%的速度发展,但是总的行业投资额并没有超过发达国家,而且技术差距还很大,因此这一行业的竞争还将长期化。下面举三个例子,过去的15年,发达国家的产业是如何被中国挤压的。举例一:2000年以前,全球视频监控安防领域,都是被美国霍尼韦尔,泰科,德国博世等公司等少数欧美企业垄断,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我们80后小时候看到美国电影里面,都会有视频监控室的镜头,现场直播一览无余,当时觉得牛逼的一塌糊涂。2001年,中国成立了一家叫海康威视的企业,仅仅6年后的2007年,这家中国企业就进入了a&s评选的全球安防50强。记住2007年,海康威视才刚刚进入世界前50,那么到八年后的2015年,海康进步到什么水平了?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HIS: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CCTV和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3%增长至19.5%。排名全球第一。不要以为海康的市场只是在中国,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比中国更快。在全球不含中国的海外市场,海康威视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6.2%增加到2015年的9%,海外业务增长高达50%,远超海康在中国销售30%多的增速。下图是在a&s《安全与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排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海康拿下了全球第一,还有一家中国公司大华科技也拿下了全球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前十名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增速,海康第一48.8%,大华第二37.5%,远远超过欧美公司。2016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实现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35.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02%,很显然,40%的增速意味着欧美企业的份额又被降低了。你的市场,也就是你的钱在不断被中国企业抢走,而且被抢走的速度还很快,你心理好受? 你心里会高兴?更要命的是,中国企业不仅能抢走你的市场,而且利润率还比你高,2016年前三个季度海康实现了211.4亿元的总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6.74%;归属上市公司利润达到了48.5亿元,同比增长了28.65个百分点。净利润率高达23%。在同行业遥遥领先。我们对比下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苹果,其2016年财年净利润率为21.2%。有的国人,总是对中国制造极为苛刻,动辄就是中国制造都是低端,没有核心技术,一提起美国日本就是高科技,质量好,掌握核心技术,高端。实际上,中国制造科技企业净利润达到甚至超过苹果公司水平的公司比比皆是。例如汽车玻璃的福耀玻璃公司,其净利润率就在同行业遥遥领先日本企业,净利润率高达19.2%。有的国人,一提起中国制造,就条件反射的说中国公司技术不行,管理不行,质量也不行,既然都不行,那为何能在全球竞争中能够步步紧逼欧美日企业抢夺其份额?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很多行业,我国的确还落后发达国家,但同样在很多的行业,中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质量上一定有超过发达国家同行的地方,不然何以能在竞争中不断胜利?目前安防领域中国品牌份额占全球40%以上,随着海康,大华科技,还有后面的一大票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全球安防产业将出现50%的份额和利润被中国品牌占领的情况,也就是中国VS世界。另外值得一提,安防系统使用的图像处理算法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掌握在海康手里,而安防用的芯片华为海思已经成了全球市场上的三家主流安防芯片供应商之一(另外两家是美国的安霸和德州仪器),除了海思以外,还有中星微,上海富瀚等国产芯片厂家。另外摄像头用的CMOS成像芯片还有比亚迪等供应商(对你没看错,就是造电动汽车的比亚迪)。举例二: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业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中国企业大举进入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光伏产业,到把国外主流生产商全部打垮破产,中国企业自身也遭遇多年全行业亏损,然而咬牙坚持,凭借着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全产业链降成本,最终实现全行业盈利,并且形成了对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垄断地位。这中间故事的精彩完全和中国液晶产业奋起的故事有一拼。中国光伏产业的故事完全体现了中国产业人前赴后继振兴实业的精神,虽然中间大量的过度投资一度造成了全行业产能过剩和亏损,然而中国的有钱人拿钱投制造业,即使失败了,也比炒房炒股要好上千万倍。光伏产业曾经是欧美和日本垄断的行业,2001年,中国光伏界的传奇人物施正荣回国创办尚德,中国产业界才第一次知道了光伏发电技术,4年后的2005年,施正荣便凭借尚德的迅猛发展成了中国首富,但即使这样,200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只有200MW左右,只占全球1.8GW产量的11%,而日本占了全球40%,欧洲占全球大约45%,对比下2016年每瓦价格只有0.5--0.6美金,那时候每瓦太阳能组件价格在5美金以上,典型的发达国家把持的高利润行业。2005年不只是中国份额只有全球11%,光伏组件的EVA膜,光伏背板材料,光伏玻璃,硅片,硅料等基本全都依赖进口,中国只拥有电池片制造和组件生产技术。光伏组件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料,需要99.999%以上的纯度,2005年中国还不掌握硅料提纯技术,200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只有约80吨,仅占当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耗硅量2.87万吨的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所需的多晶硅近乎100%需要通过进口解决,以德国wacker,美国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硅料企业凭借着高纯度硅料制造技术赚取了大量利润。2005年,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仅仅30美元一公斤,而到了2008年,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产业,多晶硅硅料价格竟然冲高到了超过400美金一公斤,由于中国组件生产商集中在下游环节,外国供应商赚取了大量利润。中国公司当然不会甘心被人卡脖子,突破太阳能级高纯度硅料生产工艺后,也开始大举进入多晶硅制造环节,到了2015年,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34万吨的48.5%。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也从2008年的超过40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00元,2012年下降到50美元,2015年下降到20美元一公斤。中国现在每年仍然会进口部分硅料,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进口价格低,外国供应商在工艺上领先导致生产成本总体仍比中国厂家略低,因此可以低价供应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天量产能的存在,外国多晶硅厂家已经无法随意提价,一旦提价就会激活的中国产能。不仅是硅料,中国公司还突破了用硅料制造硅锭,把硅锭切割成硅片的生产工艺,下游的三个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到了2015年,中国硅片产量48GW,占全球总产量60.3GW的79.6%;中国电池片产量41GW,占全球总产量65.5GW的62.6%;中国光伏组件,也就是太阳能面板产量达到45.8GW,占全球总产量60.2GW的76.1%。上述包括硅料在内的四个制造端主要生产环节产量均连续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已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各环节产量前10名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龙头是德国,一直到2008年,其全球市场份额还是世界第一,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下,德国光伏产业几乎全行业破产,博世和西门子卖掉或停止了太阳能业务。Solon、太阳能千年、Sovello、Conergy、Odersun等宣告破产。唯一幸存的大公司现在只有SolarWorld。该公司迫使债主放弃部分债务并赢得卡塔尔的大力投资,这才喘过气来。其它企业虽然还有残余或后续企业,但它们都不是独立企业。除了Solarworld外,德国太阳能工业几乎已经死亡。2013年底,德国太阳能产业只拥有4719个工作岗位。2016年9月,只有3719名员工的德国solarworld宣布其德国工厂再次裁员500人。不只是德国,日本光伏组件本来是被京瓷,夏普,三菱等日本本土品牌占据的,2011年,日本本土品牌还占据了日本90%的光伏市场。而到了2014年,日本已经是中国光伏组件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日本市场份额的40%以上。日本本土的京瓷,夏普,三菱等光伏厂家,不仅无力在海外市场和中国竞争,连本土市场也被蚕食。中国企业不只是份额大,而且利润高。以多晶硅料和硅片的国内龙头企业保利协鑫为例子,2016年上半年,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31.59亿元,毛利率32.9%,净利润13.89亿元,净利润率超过10%。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光伏组件龙头之一的晶澳太阳能公司营收为38.2亿元人民币(约合6.01亿美元),净利润为2.592亿元人民币(约合4080万美元),净利润增长69%。这仅仅是一个季度的净利润。而日本光伏的前两名,夏普太阳能,在2016年3月结束的财政年度,亏损184亿日元,亏损超过10亿人民币。而日本京瓷太阳能2016年第二季度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13%。光伏产业的全球份额和利润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企业手中,中国超过全世界。不只是各环节制造工艺和市场份额的获取,核心材料也全面国产化,以光伏组件核心材料之一的EVA膜为例,既需要很好的粘性能够把电池片和组件表层玻璃粘贴在一起,又需要很好的透光度保证电池片得到阳光照射,而这些特性要在阳光照射下保持25年以上。EVA膜的生产技术以前只掌握在日本三井化学,普林斯通,美国胜邦几家公司手里面。2003年,杭州福斯特公司才刚刚成立,2015年,该公司已经占据了全球光伏EVA膜40%的市场份额,中国品牌总全球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全球80%,美国和日本品牌基本淡出了EVA膜市场。以2016年前三季度为例,杭州福斯特材料公司营业收入29.47亿,增长20.9%,实现净利润6.12亿,增长高达47.9%,净利润率高达20.8%,和前面提到的海康威视和福耀玻璃一样,达到了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水平。再比如光伏组件关键材料的背板,是光伏组件实现电绝缘的核心材料,同时又要求具备很高剥离强度,对电池片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水汽渗入,同时要能抗老化,抗风沙腐蚀,还要能够有效的反射阳光,提高电池片的光伏发电效率。2005年也是由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几家外国企业把持全球市场,杜邦的品牌Tedlar和阿科玛的品牌KYNAR已经成了光伏背板材料代名词。TPT和TPE材料是光伏背板的标准主流材料,这个T就是指杜邦公司的Tedlar。2007年江苏苏州成立了一家叫赛伍应用技术的公司,凭借着公司自主开发的KPK和超级KPE光伏背板材料,仅仅8年后的2015年,这家公司已经是全球光伏组件背板份额全球第一,直接挤压了国外供应商份额。值得一提,赛伍应用技术不仅是中国光伏组件背板标准的制定者,而且也是中国变频器绝缘材料的标准制定者,一家企业制定了两个国家标准。赛伍是世界仅有的三家能够设计制造变频器绝缘胶膜的公司之一,另外两家是美国胜达(Sheldahl)和英国GTS。除了光伏材料,中国企业还进入了光伏生产设备行业,目前主要的十种生产设备,已经有七种实现了国产化。2016年,一条100MW生产线的工艺设备的投资,仅需要6000万元左右,而在10年前,大约需要1.6亿元~2亿元。例如把光伏组件的电池片焊接在一起的串焊机,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是用硅片制作的,非常薄,厚度在200微米以下,用机器把这些电池片用金属焊带焊接在一起,需要机器有很高的精度和技术水平,否则电池片非常容易破损。仅仅在2013年以前,中国所有的光伏工厂购买的串焊机,都是来自德国TT(teamtechnik)、德国索蒙特(somont)、美国库迈思(komax)、西班牙格罗斯贝尔(gorosabel)、西班牙蒙特拉贡(Mondragon)、日本Toyama、日本NPC和韩国HANWHA等国外进口设备厂商,他们占据着国内太阳能电池串焊接设备行业绝对的市场份额。他们卖给中国企业的串焊机,一台价格普遍在400多万人民币以上。2013年,中国无锡出现了两家串焊机企业,他们都实现了串焊机国产化并且推向市场,一家叫无锡奥特维,一家叫无锡先导智能,实现了国产化的串焊机,价格仅为100多万人民币,是欧洲日本企业价格的四分之一。经过近三年的竞争和发展,2016年市场格局已大相径庭,中国市场新增产线串焊机95%变成了国产设备。在国外厂家中技术相对落伍的美国komax,日本NPC,toyama企业都相继退出串焊机市场,只有德国帝目公司teamtechnik尚有少量市场份额。以无锡奥特维为例子,进入串焊机市场后,这家公司2013年收入还不到100万,而到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82亿。无锡先导智能更是增速惊人,2016年前三季度,先导智能收入5.94亿,增长112.86%,净利润1.53亿,增长128.92%,净利润率25.8%。当然,光伏产业部分生产设备还需要进口,但是中国已经在逐步挤压其市场份额。举例三:空调2004年,中国空调的龙头企业格力电器实现销售收入1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4%,实现净利润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4%,净利润率为3%而到2015年,格力营收977.45亿元;净利润为125.32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3%。10年间收入增长了7倍,利润增长了30倍,净利润率提高了4倍。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2015年的23.1%,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期美的,海尔空调的全球份额也在增加,那么谁的份额被抢走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家电企业。我们拿格力和日本两家空调龙头企业大金空调+三菱空调比较一下:大金2015年营业收入191亿美元,净利润12.8亿美元,净利率:6.7%。三菱空调2015财年销售额约7200亿日元,折合68亿美元,净利润约4亿美元,净利率约6%。格力2015年营业收入150亿美元,净利润19.28亿美元。2015年格力收入150亿美元,相当于三菱+大金258亿美元的58%。格力净利润19.28亿美元,超过大金+三菱之和的17亿美元。格力净利率高达12.9%,高出大金6.7%和三菱6%一倍。格力空调一家净利润就超过日本两大龙头空调企业之和,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中国还有其他两个空调巨头美的和海尔,其中美的的净利润率同样高达13%,和格力不相上下。除了三巨头以外,还有志高空调,海信空调等二线品牌中国空调产业曾经产值和利润都远远不如日本,而现在产值和利润都大大超过了日本。中国还在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格力空调出口增幅高达17亿美元,增长24.5%。如果算上格力在巴西等海外工厂的销售额,格力来自海外的销售额更高。世界空调生产企业主要就是中国韩国日本,由于中国其他家电企业海外收入也在高速增长,格力出口的增长就是在挤压日本韩国的份额。中国不受待见,当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奋起挤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空间,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不能和世界成为简单的零和游戏,不能中国发展,全世界吃亏,这样我们的发展绝对不会顺利。目前中国的产业链有这样的趋势,每进入一个行业,就把这一个行业高中低端通吃,尤其是低端,直接做成白菜价,即让发达国家的企业无法生存,又让后面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个行业无利可图,投资回报时间延长,工业化难度加大。比如下面的这则新闻,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的崛起,2016年底占到了印度50%的市场份额,不只是韩国的份额被挤压,印度本土手机的份额也从40%下降到20%。我们要认识到,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的进步都是跟随型成就,还没有产生领导型成就。跟随型国家的发展都是零和游戏,别人在那里玩,你冲进去大发展,就把别人的份额给挤压了。你不受待见,那是正常的结果。你在街上开家包子店,突然来了个人和你竞争,你竞争不过垮了,心理自然不爽。中国发展的目标是要成为领导型国家,能够在无人区开辟出新的产业,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雨露均沾。这个世界唯一的领导型国家就是美国,美国的特征就是能够开辟出一个个崭新的产业,打破零和游戏的桎梏。1915年美国发明汽车流水线生产,造就了汽车产业的繁荣,汽车产业至今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第一大工业。二战后美国发明了集成电路,直接创造了家用电器等电子工业,索尼松下成为受益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发明了微机,直接造就了PC机和笔记本电脑产业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又开创了互联网和windows这样的全新产业,完全的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形态,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程序员们成为了受益者。21世纪,乔布斯又发布了智能手机,直接带动了全球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网络流量猛增,运营商大规模上3G,4G,中国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也获得了高速发展。任正非说要感谢苹果是有道理,没有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时代极大的增加了全球网络流量,那么对运营商新建管道扩容的需求就不会有那么大。现在美国又在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将又是超级大产业,中国现在紧跟美国,中国已经发现了一个道理,美国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绝对不会错。美国在过去的100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在稳固自己领导者地位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这就是美国当超级大国,世界领导者的底气。中国现在也在逐渐尝试能开创一个产业,例如量子通信,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级别通信网已经建成,已经有公司从中受益,但是总体而言,中国仍然是跟随型国家,要想减少利益冲突,减少不受待见的状况,中国必须成为能够开辟新产业,开发人类新需求的领导型国家,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全世界受益,打破零和游戏。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是提高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