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考研考数三的专业有什么

旧电视
凿凿有据
不一定有的考数学三有的考数学二就是同一个专业一般是金融管理类等考数三你中国研招网查查

2018年考研数学三真题第8题c答案为什么不正确

气韵
存形穷生
我也在看这道题,好奇怪阿

2018年研究生毕业有多少人

红风筝
甲壳虫
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在30万左右,根据教育部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包含了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研究生、博士等。考研人数的大幅度增长似乎正在验证。原因则是:一、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千万级别。本科生在毕业后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竞争力不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通过考研可以提升自身学历或暂时逃避就业,在未来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提高求职时的竞争力以及工资待遇。二、 大学本科扩招严重,学历贬值我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大概在900万人到1000万人之间。而这几年全国的高考录取率都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600万到700万的大一新生进入校园。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名词,而逐步成为人生求学的必经阶段,与别人比不再有优势。三、 我国的考研政策正在变化按照现在的规定,在职人员考研也需要参加统考,而报名人数也统一纳入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所以现在统计的考研人数出现暴增,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在职考研引起的。四、 高考失利,希望考研改变出身考研党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当初高考时发挥不正常或报志愿时出现问题,而不得不读一所普通的高校。这些高考失利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毕业后可能会受到学历歧视或学校门槛,比如某些大企业在招聘时会要求求职者是985或211高校硕士、本科毕业的。这刺痛了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所以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考上个好学校,改名自己学历的尴尬。参考资料:中国教育报2018年高校毕业人数

2018或2019数三张宇考研视频。

红缨刀
意境
瞧好了链接: 提取码:5wif

2018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公布?

睫毛膏
雕梦人
2018考研国家线是2018年3月16日公布的。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分区概念: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扩展资料:考研国家线公布的注意事项:1、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是每年12月份考试之后出的国家线,34所自主划线高校会自己划定分数线,考生只有达到了国家线才有可能参加复试和调剂。2、2月中下旬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后,34所自划线研究生招生单位也将在2月底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考生应核实自己是否通过考研复试分数线,准备复试或调剂。3、3月中下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公布全国统一分数线。国家按照12大学科门类,对A、B两类地区以及单独考试和特殊专业考试进行复试分数线划分。3月底,全国各研招单位复试工作陆续进行。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一般在5月上旬结束。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发布2018考研国家线 23日起可申请调剂

2018研究生国家线到底什么公布呀

逃于大泽
豆豆侠
2018研究生国家线,估计下周会公布。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

2018年李正元.范培华考研数学3数学复习全书和2017年的有差别吗

洗车场
不若审之
还是自己买一本吧,这本书必备啊,电子版没什么用,看着也很费劲,即使你有一本18讲之类的书作为主要用书,二李的书还是要看看作为参考的,考上了这点买钱不是算什么的,加油。哦~~~

2020年考研国家线会降吗?

闯江湖
孔雀镇
2020考研国家线会降的几点理由:证据一:2003年非典期间的国家线是最为特殊的一年,国家线不但按地区分ABC类而且还要区分应届生和非应届生。2003年的研究生考试出现了重大的改革,分数线出现变化实属正常。由于不同年份分数线分类复杂只选取了该门类最高的分数线。但对比了2001~2005这几年的国家线,虽然2003年出现了改革,但单纯的01、02、04、05这四年的国家线拿出来。大多数学科的国家线是处于合理的变化范围内的,只有2003年国家线处于绝对低谷。国家线出现绝对低谷,研究生考试出现改革肯定是首要原因,但对比了考研历史上出现的多次改革,改革似乎并不是国家线处于绝对低谷的唯一原因。比如2010年首次引入专硕的概念,2012年国家线的分类由ABC类改为AB类(一区,二区)过线虽然也是处于低位状态,但基本和前后两年的分数线接近,没有处于绝对低谷,不同学科的分数线和前后两年对比也是有高有低的。因此推测,2003年国家线处于绝对低谷,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非典的影响。国家需要降低国家线,以便的人投入复试准备工作的当中。证据二:我们都知道,国家线的高低主要受三个条件的制约: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试题难易程度。①招生计划对于今年考研的同学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2020考研扩招18.6万人,这样的扩张幅度很大。根据以往不管考研人数怎么增加,每年录取的人数基本就保持在60万70万左右,这一下扩张将近20万,扩招幅度达到了四分之一甚至接近三分之一,这是对20的考生是相当有利的。一般来说,各高校考研招生人数越多,国家线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先来看下考研史上的几次扩招:2000后,研究生录取增长率曾出现过三次大规模增长:1、2003年非典,研究生扩招增长大约34.1%2、2008年金融危机,研究生扩招增长大约16.3%3、2017年非全纳入统招,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200万,扩招增长大约22.4%4、2020年新冠肺炎,预计扩招人数18.9万2月28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达到18.9万人。同时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2019考研录取人数约80万,如果今年扩招18.9万,扩招比例将是23.6%。那么,这对今年的国家线会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参考下2003年和2009年的国家线变动情况,因为这两年分别受非典疫情和2008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都不是很好,都出现了明显的扩招,与今年情况类似。从上面数据很容易看出:2003年和2009年扩招,分数线均呈现降低现象。从扩招比例上看,03年扩招34.1%,国家线降幅在30分上下,09年扩招16.3%,国家线降幅平均15分上下。而且2003年和2009年工学降幅都是最大。那么,今年工学降幅应该不会小。2003年的扩招比例大于2009年,2003年的国家线降幅也大于2009年。那么,今年扩招比例是23.6%,介于2003年与2009年之间,国家线降幅会是多少呢?今年国家线降幅多少不敢肯定,但肯定的是今年的国家线必降!②报考人数从上面数据很容易看出: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约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2020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41万人,比2019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1万人,增幅达到了17.59%。2019年录取人数比2018年录取人数增加6.7万人,比例约8.7%;2020年教育部宣布扩招18.9万,那么录取人数约为101.9万!增长比为22.7%!由以上数据,我们推测:1、2020年报录比约为3.35:1,小于19年大于18年,所以理论上国家线必降,但不会低于18年!2、因为20年报录比大于18年,以18年报录比计算20年录取人数,那么20年录取人数为110万!按18年的情况来算反而少招生8.1万。同理,以19年报录比计算,录取人数应为97.7万,多招生4.2万。从这更能直观的看出,这三年的难度关系。3、因为19年增长的报名人数与20年差不多,假设今年原计划扩招人数按去年的扩招人数来算,那么由于疫情新增录取人数为18.9-6.7=12.2万。20年录取人数真实增长比为12.2/(83+6.7)=13.6%。意味着今年有12.2万人是原本要落榜的。③试题难易程度政治:整体难度适中,较去年略难。今年政治单选比2019得分低,但多选得分明显高于2019;分析题毛中特、史纲、当代得分较高,与2019持平,基本都是6-7分,但是马原第一问得分偏低,与往年持平据悉。今年哲学题目阅卷宽松,沾边就给1-1.5分。分析题虽然主流名师押题并不算多,但实际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英语:英语一难度大于2019年,分数差距较大;英语二与2019年基本持平。小分值题型难度增加。数学:数一的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数二数三难度略有提升,思路常规,新颖题型考察难度有所上升。由此可见,2020考研试题难度是:基本稳定,略有提升。一般来说,试题难度越大,国家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反之亦然。综上所述,今年考研国家线,降了,但不会降得低于18年。

2018年研究生考试录取线

佞也
凤凰情
2018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分数线还没有公布呢,录取要在3-4月份才会开始的。现在刚刚开始陆续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预计今年的复试分数线会在月底公布,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在3-4月份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