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考研预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过去篇
坂高
2018考研报名的时间应该和往年差不多!往年的预报名时间都是9月25日-28日,每天版9:00-22:00,今年应该也是差不多这权几天。如果想了解关于2018考研预报名的信息,可以收藏“文都考研网”,网址放在了贴吧链接里https://tieba..com/p/5291493820,文都考研网会及时更新关于2018考研的相关资讯。

去年2017年6月份毕业,全日制大专学历,请问考研要等多久才能报考,报考流程是什么?

飞行人
疯子们
专科毕业满两年可以以同等学力身份考研,这个两年指毕业证落款之日至研回究生开学年的9月1日,答就是专科毕业满13个月就能报名,你最早能报2019年研究生,报名时间2018年10月(整一个月),11月10日左右在报考点现场确认,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12月下旬初试,3月下旬至4月复试,6月发录取通知书,9月开学。按教育部规定报名时选好报考点,报考点就是报名和初试的地点,一个省至少有10来个报考点,报考点设在大的大学或地市级招办,报考点、招生单位不能填错,填错不准更改。教育部规定:往届生考研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就近报名。谢谢

考研报名的报考类别一项怎么填?

虽有寿夭
人与神
一般都是非定向,国家计划内非定向,也就是公费生,学术型硕士一专般都可以报这个,录取后再按属分数排,分数低的是自费,也就是国家计划内自筹经费。但专业型硕士一般是报自筹经费的。具体要看你报考学校的报名公告,上面应该有说明。 单位委托培养的才是定向。

2017年的考研时间在什么时候

处静
红草滩
正常情况都是 2016年12月26 27 28 这几天的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2017考研初试时间还未发布,暂时可以参考2016考研初试时间。  2016年全国硕士研版究生招生考试权初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2018考研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圣也
2018考研报名流程及时间表招简公布、大纲发布    7、8月份    网上预报名    9月份    网上报名    10月份    网报内信息确认    网报48小时容后    现场确认    11月左右(具体时间各地确定)    在线填写申请表    12月左右    下载打印准考证    12月中下旬    初试    12月底(今年预计12月23日-25日)    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次年2-3月    初试成绩查询    次年3月中旬    复试    次年3-5月    复试结果查询    次年4-5月    调档及政审    次年5月    发放录取通知书    次年6月中旬    新生入学报到    次年9月上旬    

请问研究生考试如何报名?

故素也者
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以2017年考研报名为例,2017年考研预报名的时间为9月24日-27日,下面为大家梳理梳理。  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正式报名时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联系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都是有效的,哪一次成功都可以,报考时可以多报几个目标,多生成几个报名号,到了11月份现场确认的时候,再作出最后的选择,选择最终报考的学校。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区别预报名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是为10月份的正式网上报名分流一下,避免10月份的正式报名网络太拥挤。不是必须要报名的,10月份是针对社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可以等到10月份直接报名也是一样的,当然,如果预报名完成后,不再修改相关信息,这次预报名也是有效的,如果你还想修改相关信息,可以在10月份正式网上报名期间加以修改。在报考时,可以多报几个志愿,但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有效账号,可以在此账号内,增加新的报考信息,多生成几个报名号,等现场确认确认其中之一即可,不过要注意,多报就需要多交费(如果是网上交费)的话,不过届时还会退还的,大家可以看各地报名公告中对于缴费和退费的规定。2017考研预报名流程图解:2017考研正式报名流程图解:

想问问大家是怎么选考研学校的,2017年考研,现在正面临考研择校这个难题,希望大家能给点建议!

深闳而肆
命迂
  考研择校就好比过独木桥,一个不小心就会失足,所以考生要慎之又慎,读研之路能否顺利,就业3339653761大门是否大开就看你如何去选了。下面关于择校,有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不要在纠结,勇敢的选择学校吧!  1、全国所有的研招机构档次一般有如下的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等。名校的概念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详说了,近年,名校热已成为研究生报考的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这条途径,实现自己的名校追求,同期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去向选择的几率。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具体信息,大家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上查找。  2、要理性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近年实际情况确是考生“扎堆”的现象仍然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例如,去年报京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我们建议考生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考研大军的人数上的竞争压力。  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尽量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  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还要看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  确定院校及报考方向时,考生要注意如下问题:  1、收集和分析所要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情况,即报考和录取的人数。每年有部分考生单追求名校、热专业,不考虑院校录取的实际比例及竞争情况,盲目跟风,最后由于报考院校及专业不符合个人能力,败下阵来,甚是可惜。所以,提醒考生尽量准确定位院校和专业,量力而行。  2、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3、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另外,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其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无疑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院校定位上,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3、忌盲目  如果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吧。不过,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  考生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时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总之,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完全了解对方学校。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梦想与实际相结合——总之,大家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在走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走好第二步、第三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大家必定会迎来最后胜利的曙光。如何选择报考学校取决于各人的志向、备考情况和将来的打算,一般来说回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去答综合判断和选择:一是报考学校所处地域(城市),即根据将来就业的地点取向、生活习惯选出具体地方,如北京、南京。二是学校的层次和类型,即根据个人志向和偏好选学校的层次(985、211、普通学校)和学校的类型(专业院校、综合大学)。三是看考取的把握性大小,即根据自己的备考情况和往年的分数线等信息选择自己感觉把握大一点的学校。

2017年全国考研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轩轩甚得
浑浑沌沌
又到了考研季,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于昨日启动。考研大军的数量正在专逐年增加,上一年度,全属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网上报名时间:2017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接受的考试方式共有七种:全国统考、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现场确认时间:2017年11月7日~11月12日,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12月24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随着在职硕士考试取消,在职人士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加入到研究生统考大军,这也使得上一年度,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激增,首次突破200万大关。

2017考研报名及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浑浑沌沌
岂不惑哉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考研时间每年12月23日-24日5. 考研分数(总分50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研究生考试时间:每科3个小时第一天上午政治(8:30-11:30)下午英语(2:00-5:00)第二天上午数学或专业基础课(8:30-11:30)下午专业课(2:00-5:00)8. 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每年3月份(1)复试一般在3-5月(2)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是30%~50%(3)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4)笔试分为英语的听力笔试和专业笔试(5)面试分为英语口语和专业课面试试卷结构: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英语:(完型填空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经济类(数三)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计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