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神无隙
作为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还是非常不错的下面是官方的介绍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始建于1956年。当时在原北京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和国内一些其它知名医学院校支援下,组建了基础医学与公共基础课程各学科教研室。1959年5月,学校成立了基础医学部,承担全校基础医学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任务。2004年12月,随着学校内部机构的调整,将公共基础部分自基础医学部划出,建立了基础医学院。2012年9月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三大主要任务,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基地,每年开设各级各类课程近70门,目前除承担全校各专业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任务外,还招收培养法医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承担学校预科专业的教学和管理,2015年成功申报精神医学本科专业并于2016年开始招生。学院下设31个科级机构,15个教研室(医学门类8个、理学门类7个),13个实验中心(教学实验中心8个,科研实验中心5个)及1个校级司法鉴定中心,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2015年以基础医学院牵头,联合蒙医药学院、数字医学中心及网络中心等申报的“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是我区获批的首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现有7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基础医学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院拥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2015年基础医学院荣获“十二五”全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基础医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223名,其中教师172人,教辅及管理人员51人。教师中教授37人、副教授37人、讲师65人、助教3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39人、硕士学位115人,占教师总数的89.53%。师资队伍中有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学校硕士生导师53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和“111人才工程”7人,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2人,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草原英才”荣誉称号5人,自治区十大杰出人才奖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1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内蒙古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十二五”全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个人1人。 近五年来,学院主持科研项目190余项,其中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科研总经费1800多万元,投入科研基地建设费25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7篇,出版主编专著37部,主编、副主编规划教材41部,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8项。 近三年举办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有免疫学高峰论坛、全国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讨会暨内蒙古第二届数字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会、布病防治研究高峰论坛、全国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研讨会、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会议和技能大赛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16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及第15届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等。 学院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团结协作、高效创新”的工作理念,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团结带领广大学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纽带与指导作用。结合医学特色,不断创新,打造了以健康向上为主旋律的特色精品校园文化。邀请专业教师、优秀校友进行就业指导讲座,派出较有就业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进行就业市场走访,回访往届学生就业情况,与用人单位洽谈就业岗位,推荐毕业生就业。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 “问学讲坛”、“英才培育”、“挑战杯”等创新实践活动。近几年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 建校60年来,基础医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师生员工艰苦创业与辛勤耕耘,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授予硕士学位以来,累计毕业研究生390余人,五年毕业210余人。近五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99.0%,优秀率达67.0%,有2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批2项自治区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