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至人
(按时间倒序)1. 涂正革,韩生贵:“碳减排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1期2. 涂正革,谌仁俊:“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中国工业经济》3. 涂正革,谌仁俊:“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省级工业数据的证据”,《经济评论》,2013(5)。被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13年12期 全文转载。4. 涂正革,王玮: 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1).5. 涂正革,谌仁俊. 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6.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三期,7. 涂正革:“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8. 涂正革 谌俊仁:中国“三驾马车”的协整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1年第五期。10.涂正革 刘磊珂:“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经济评论》2011年第二期11.涂正革:“中国的节能空间还有多大”,《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6月24日,总第345期。13.涂正革 刘磊珂:“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年第五期(首篇特约稿),第5-12页。14.涂正革 肖耿:“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 第41-54页。15.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SO2)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月,第9卷第1期, 第259-282页。16.王婧 涂正革:“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03-106。1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93-105页。18.涂正革: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8年第1期,p29-35。19.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P90-102。20.涂正革,肖耿:“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七卷第1期,第185-210页。21.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双月刊)2007年第4期,p49-57;22.涂正革:“台湾本土银行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论“金控”革新成效及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金融研究》(理论版)2007年第10期,p41-57;23.涂正革:“中国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1995-2004”,《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7期;24.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2”,《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p47-5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9期全文转载。25.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2007年第4期,pp14-36;26.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第57-81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01期全文转载。27.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效率动态变化的分析》, 《世界经济》(首篇)2006年第2期,p3-10。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6期全文转载。28.涂正革:《产权改革: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2006.4.4。29.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粗放还是集约?》,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2006.10.17。30.涂正革.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2005.31.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首篇)2005年第3期,第4-15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32.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4期, p50-62,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10期全文转载。33.涂正革,肖耿:《转轨时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特征》,《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4期;34.王少平,涂正革,李子奈:《预期增广的菲利蒲斯曲线及其对中国适用性检验》,《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2001年第4期,p76-84。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04期全文转载。35.涂正革:《Heckman 自我选择理论简介》, 经济学消息报 ,2000.11。36.涂正革,曾庆龄 :《中国政府投资对GDP效应的超外生性检验》,《世界经济》1999年第11期,p22-26。37.涂正革,王少平:《货币替代对西方汇率影响的协整分析》,《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p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