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平台

阿尔法
刘敞
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以下简称“南方室”)就是这大花园中的赏花者和品花者集体。第一任室主任是民族文学研究的泰斗马学良教授;其后,侗族学者邓敏文、纳西族学者白庚胜、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都先后担任过该室的主任或副主任。苗族、白族、壮族、汉族等民族的研究人员,刘亚虎研究员任室主任。截止到2011年,南方室已出版《东巴神话象征论》、《东巴神话研究》、《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苗族图腾与神话》、《南方史诗论》、《没有国王的王国》等著作。南方室按照所里原来关于“单个民族文学史——各民族文学关系史——多民族文学史”“三个台阶”的设想,联合南方地区各民族学者,稳步地进行撰写“中国民族文学史”伟大工程的南方民族文学部分的工作。第一个台阶的成果,南方地区已经出版了壮、布依、傣、侗、仫佬、水、毛南、黎、彝、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白、羌、普米、阿昌、独龙、怒、苗、瑶、土家、佤、德昂、布朗、京等27个民族的文学史,仅欠景颇、畲、仡佬、高山等四个民族还没有出版文学史;第二个台阶的成果,南方室出版了《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上中下三卷)。它们以华夏/汉族与少数民族有关文学的文本(作品)、文献(相关记载)、文化(主要指活形态文化遗存)等“三文”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从先秦到清末数千年南方各民族(重点在华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学发展交流的历史;或者说从民族文学关系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史,探索在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学文化互动互补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或者说在大中华文学的背景下从纵的方面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脉络,阐明它们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与主流文学的关系。等等。另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叙事诗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项,院B类重大课题“南方民族神话叙事研究”也已完成。 北方民族文学室的前身是西北民族文学研究室。1980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创建之时,西北民族文学研究室随之成立。哈焕章任第一任室主任(1980─1988年),郎樱任第二任室主任(1988─1993年)。1993年,西北民族文学研究室更名为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员,孟慧英任北方民族研究室主任(1993—1999年)、苑利任副主任(1993—2005年)。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是任室主任(2006年-)。主要研究方向:突厥语民族文学与满—通古斯语民族文学,包括古典文学与口承文学。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突厥语民族史诗、叙事诗、民间文化、口头传统、古典文学等。截止到2011年,在突厥语诸民族史诗、口头传统与维吾尔古典文学研究始终是研究室的强项,成绩尤为突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如《玛纳斯论》(郎樱),《<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与托汗·依萨克合作),《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哈萨克英雄史诗研究》(黄中祥)等多部,其中有一些获得国内不同层次的奖励,有些还被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出版。此外,研究室人员在田野研究基地建设、资料积累、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亦有一定建树,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室成员撰写的突厥语民族史诗与口头传统的研究论文数量可观,且具有很大影响,有很多被翻译成英语、日语等多国语言、在国外刊物上刊载。研究室人员长期注重田野调查,多次赴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具有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和雄厚的资料积累。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研究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果,出版的著作有《<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化》(郎樱),《<福乐智慧>与维吾尔文化》(热依汗·卡德尔)等3部。 主要研究方向:藏族史诗《格萨尔》藏族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主任:丹曲研究人员:俄日航旦李连荣杨霞甲央齐珍 主要研究方向:蒙古族英雄史诗与英雄传说蒙古族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主任:斯钦孟和研究人员:旦布尔加甫孟根娜布其纳钦斯钦巴图扎拉嘎包秀兰玉兰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民族文学批评口头诗学与民间文艺学史诗理论与神话理论主任:巴莫曲布嫫研究人员:朝戈金 莎日娜 孙立峰 尹虎彬 张春植 黄群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1983年11月创刊,1990年由双月刊改为季刊;目前每期为9个印张,144页,20余万字。首任主编刘魁立,历任主编哈焕章、刘魁立,在任主编包明德;常务副主编关纪新。《民族文学研究》的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思想方法,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和民族政策,以严格的学术标准,选择刊发有关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题论文、调查报告和文学资料等。《民族文学研究》面向少数民族文学专业或业余研究工作者、文科大专院校师生、民族工作者和民族文学爱好者。《民族文学研究》的主要栏目有: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评论、民族民间文学论坛、理论思索与建设、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著作推介、国外研究之窗、学术动态等。

文学类核心期刊有哪些怎么样投稿?

伏击战
红树林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直接投给杂志社,审稿一般要6个月左右,如果评职称什么的,找期刊代理机构会快一点,你的文章发表了杂志社会给你寄用稿通知,在知网上可以查到你文章的名字和摘要还有作者

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目的意义有哪些

说也
美好无双
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微信文章新闻动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对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文学的总称。它包含着几方面的含义: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相对汉族文学而言的。②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由历代各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它包含了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部分。③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言,汉族文学是其主体,但各少数民族文学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快速导航微信文章图册集锦基本信息中文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释 义 :除汉族以外各兄弟民族文学的总称反映出 :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创 造 :历代各少数民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价值民间文学在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谜语、谚语等作品,构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其中不少作品通过古代文人的采集、整理,出现在汉文文献和少数民族古代典籍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各民族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数以万计,它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画面,向我们展示了各民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文化以及他们的理想。这些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贡献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神话。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宝库极为丰富。学者采集到的有影响的神话作品有彝族的创世长诗《阿细的先基》、《查姆》、《勒俄特依》,纳西族的《创世纪》,白族的《创世纪》,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哪里来》,苗族的《苗族史诗》、《苗族古歌》,哈尼族的《奥色蜜色》,佤族的《西冈里》等。其中大部分神话作品,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叙述了原始人类对宇宙开辟、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成、民族起源等的认识和解释。各民族的创世纪神话,还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作了独特的记叙。少数民族神话作品数量众多,至今仍完整地流传在人民的口头,内容古朴,想象奇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②英雄叙事诗。又称英雄史诗。一般均为宏篇巨制,结构庞大,气势磅礴。它往往跨越时空界限,在民间长期流传,成为这一民族的百科全书或形象化的历史。这些史诗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3部史诗被列入世界英雄史诗之林,引起学者的瞩目。③民间叙事长诗。民间叙事长诗中以爱情为题材的占大多数,也有些是一般生活叙事诗。优秀作品有《阿诗玛》、《召树屯》、《逃婚调》、《艾里甫和赛乃姆》(维吾尔族)等。这些长诗反映了各民族的现实生活。它提供的有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的形象画面,对文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等极有价值。其他形式除神话、史诗、叙事长诗以外,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还展示了其他文学形式。其中民歌的多种表现形式是民间诗学研究的宝贵资料。中国西北地区的花儿会、广西壮族的歌圩、仫佬族的走坡、苗族的芦笙会、白族的石宝山歌会等,都是这些民族传统的歌节。中国诗歌史的研究,大可以从少数民族民歌中获得丰富的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

此独无有
慎子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遗产丰富,历代文人对其中的个别篇章作过深入的研究。在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著作。但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全面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1958年,“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60年代,一些民族的文学史得以出版。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真正起步,是文化大革命以后。1978年召开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教材编写及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1979年6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成立。1980年建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出版研究季刊《民族文学研究》。从80年代开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①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主要力量分布在三条战线,一是各省、区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机构;二是各省区的民间文艺研究会;三是全国文科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各条战线都有一批专业人才。②研究课题不断深入。领域和选题不断扩大,并向纵深发展。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前提下,研究方法不断改进。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受到重视。结构主义方法、系统论方法等,也为研究者所尝试。③产生一批理论研究成果。首先是各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的编写进展很快。毛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记述中国55个少数民族文学的大型专著。此外,集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的专著和论文集尚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傣族诗歌发展初探》、《歌海漫记》、《壮族歌谣概论》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引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的注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主要使命

忍空
白衣情
民族文学研究所自其创立之日起就以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文学传统、文化传承及其在现、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创造力为主要使命,并力图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规律和中国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学理性的总结、反思与分析,探索并建立自身的学术研究基础和学术机制。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我所汇集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少数民族学者和汉族学者,以期达成学术视界的“自观”(emic)与“他观”(etic)的两相融合。

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

功美不有
始于玄冥
是很好的呀怎么个好法,我需要从理论高度的解答

关于民族文化研究研究性报告 高一 急~

刘昼
追魂镖
民族的口头神话。(汉族)好了问问文献,个人都有说什么报告。死建。多奇怪,你都不知道什么的。

颜笑平先生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副理事长

玉米地
十日自愁
  1. 名词  形声字。从页,彦(yan)声。从页(xie),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the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额头〖front〗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班固《汉书》很正常

有人知道 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 么?这是个官方?民办? 什么样的机构或组织? 它做

察类
及席
我也被通知入会了,还说我的文章被评为一等奖,在百度新闻里查不到它的信息哦,只有在百度网页里能查到他的网站。嗯,我们学校所有收到信件的同学都是一等奖。反正我也毕业了,就不掏那个冤枉钱,而且毕业只看知网收录的文章。。。。。我也被通知了,他说要交啥钱,,我觉得如果是录用我们的文章的话,就应该给我们money,,,为神马我们还要交啊,,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问问编辑大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