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的通过率是多少?

马车夫
大间谍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2016年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研究生报名选择院校依旧热衷于名校,专业选择上,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在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商业、管理占比较高,接近30%,与国内如出一辙。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也占不小比重,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显然,高弃考率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从2014年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留校限额取消,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在高校推免生的比例中,985,特别是C9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远超其他高校,在院系或专业推免生比例中,大量国家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接近九成,甚至100%,远超教育部规定水平。高校尤其是名校对于推免生普遍持积极态度,但与高校评价对立的是,近70%受调查学生对推免政策持反对态度。在"双一流"建设影响下,高校学位授权点大幅调整,突出重点学科导向鲜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5个省市的175所高校主动撤销了576个学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985与211高校,地方院校屈指可数,显示出优秀大学在迅速收缩战线,试图聚焦资源争取双一流。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致研究生报名人数创新高1.1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涨,增幅为13.6%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达到201万,增幅为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数据来源:教育部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起连续两年下跌,到2016年止跌回升。数据来源:教育部20年来,受经济、就业等因素影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增长率在2008年、2014年、2015年分别出现负增长,其中以2008年波动最大。2016年报名增长率出现反弹,达到7.3%。数据来源:教育部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998年报录比在4.8:1,到2009年达到近年最低值2.8:1,从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两年下降,但招生计划并未减少,2015年报录比再次低于3:1,达到2.9:1。1.1.1全国多地报名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 非全日制占比明显自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出现反弹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上升,多个省市报名人数激增,北京、江苏、辽宁等地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均超过20%。 2017年全国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不含推免生),比2016年增加18.9%。在京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106,155人,较2016年增长20.8%。2017年在报考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单位考生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为37,949人,占13.1%。2017年江西省考研报名人数达到52,125人,比上一年的43,982人增加了8143人,增长18.51%。报名考生中,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32,645人,占62.63%;其他考生19,480人,占37.37%。在2017年江西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中,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50人,占10.65%。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7189人,比2016年增加了10544人,增幅为18.6%。为黑龙江省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40189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9.8%,非应届本科毕业生27000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2%。在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6289人,占比9.4%。2017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144,839人,比2016年增加28,803人,增幅24.82%,其中往届生增加16,375人,增幅37.62%。。2017年辽宁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84460人,比2016年增加14200人,增幅为20.2%。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52341人,占报考总人数的62%。其中沈阳、大连、锦州等地区的考生人数已大幅度超过本地区普通高考的报名人数。2017年河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确认考生15.66万人,比去年增加2.07万人,增幅15.2%,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考研每年国家线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甘棠
美洲狮
全国 2017年研考全国报名人数201万 ,增幅13.6%;录取人数比例大约是30%左右,今年录取人数65万左右;但各校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比例要远低于30%.

请问每年考研的录取率一般是多少?考研中的面试一般都考核哪些内容?

古之道也
阿免姨
每年不太一样一般工科类要比文科类低那么十来分 至于卡人那得看报考人数了,就你一人报谁都不会卡了吗口语吗~个人觉得不太难都是一般内容考研都是有最低分数线的 如果因为一门没达线就像我第一次考那样就惨了 呵呵 once again英语有六~平时在注意点口语就行拉 问题不大了这样根据你所报考的专业所招收的人数来判断,复核时考专业课还有英语。

每年考研通过率是多少,要不要报班

亲父誉之
公谁欲与
总体来说通过率是越来越低的,但是相差不是太大,大概是30%左右但是分学校和专业来考虑的话就差别很大了,好学校好专业通过率可能只有10%,这是以报名人数为统计基础的,如果除去弃考的应该能到50%以上,所以希望还是很大的,坚持下来就会有机会的个人不主张报班,既浪费金钱也耗费时间。因为考研辅导班只能给你讲个大概,除非你已经把教材基本看懂了,否则也听不到什么,还不得回去自己看书。还不如自己买本经典的辅导书看,何必浪费这宝贵的金钱和时间。我报的是文都政治根据个人情况

考研真的有那么难吗,往年全国录取率为多少啊?

梦非梦
丑石
关键在于自己,只要想学没什么做不到。录取率现在一直在扩招,都差不多有一半了。

近五年全国考研人数每年都多少人报名;每年考上多少研究生?

惫也
石娜
1、这个问题在每年的研究生报名结束的时候新闻上都会有报道。(1)2011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51.1万人,2011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49.5万人,考录比为3:1(2010年为2.8:1);(2)2012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65.6万人,2012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1.7万人,考录比为3.2:1; (3)2013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人,2013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3.9万人,考录比为3.3:1(4)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2万人,2014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7万人,考录比为3.0:1;(5)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2015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计划和招录比还没出来。2、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了句号。 另外,报考专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考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报考热度一直未减,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报考热度较高。

生考研录取率大概是多少

殡葬师
黑屁股
全国每年900多万人参加高考,700多万专科以上,300多万本科,近几年差不多170多万左右考研,最终录取50万。也就是近六分之一的本科生都读了研。

考研复试录取率一般为多少?

龙骑侠
猎仇者
不一样,一般学校为1:1.2 差点的学校为1:1有的名校现在的复试为1:1.51比1.2的录取率 不过你找到关系的话就是100%啦

研究生1:1.2的比例进入复试?啥意思

不知深矣
听止于耳
意思是按照计划招生名额的1.2倍进入复试。例如计划招收20名,则相应的就有24名进入复试。同样不同学校差额复试的比例也不同,有的为1.5倍。差额复试,区别于等额面试,差额复试就是在录取的人数的基础上,让的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再选取定额的人数。进入面试阶段的人数名额多于计划录取人数名额。例如:某专业招生人数为10个,有复试资格的为15个人,相差5个人。这就意味着15个人当中有5个人最终会被淘汰,差额率为1:1.5。有热门专业差额率可能达到1:2,甚至更高。至于哪些人最终出局,取决于复试成绩排名,与初试成绩排名没有必然的联系。扩展资料:等额复试:等额复试指的是招生人数与参加复试人数相等,例如:某个专业招生人数10个,有复试资格的也是10个人。这就意味着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无论复试成绩是高还是低,最终都能被录取。2003年以前,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小,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也不多,所以大部分招生单位都采用这种方式。现在,很多考生都对这种复试形式很是向往,因为只要进入复试,考研就算成功了,不必再担心让人琢磨不透的复试。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在考研报考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使用,也不是一种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因为,这种复试方式太过于形式主义,复试本质上没有太大的作用,考生的命运早已由初试成绩决定。如果考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但是,科研潜力很差,一旦开始读研就会相当难过。这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也是在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差额复试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5考研复试:等额复试与差额复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