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度数
绿色债券再迎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债券市场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018年以来,多个部门相继推出绿色债券市场建设与发展监管条例,监管体系更加规范;多个地方政府着力研究部署绿色债券奖励政策,激励措施更加完善。2019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尽管区域范围目前仅有5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债券种类只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但在支持试验区绿色发展的同时,其相关经验和做法也将会得到复制和推广,这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促进作用,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据Wind金融数据可知,2018年,中国境内外发行贴标绿色债券共计2675.93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8.02%;发行数量共计144只,同比增长17.07%;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23.27%,虽较2017年占比略有下降,但中国仍旧是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市场之一。金融债发行规模仍最大,但占比下降,绿色公司债次之从发行规模数量来看,金融债仍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主力,2018年,31家金融机构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38支,占比为29.92%,较上年下降8.68%;发行规模合计1289.20亿元,占比58.59%,较上年下降1.91%。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参与到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中,主体类型进一步多元化。另外,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全年共发行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绿色融资工具89支,发行规模合计911.33亿元。其中绿色公司债发行量较大,全年共发行33支,规模为376.49亿元,占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比例分别为37.087和41.31%。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均延续了去年的上升趋势,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市场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福建超北京成主要发行城市,清洁能源为主要投资方向2018年境内共有24个省份参与绿色债券发行,其中北京市发行的绿色债券金额较2017年大幅减少,发行金额不再遥遥领先,占比由46.6%下降至16.82%。而福建省因兴业银行发行的2只3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占据全年发行金额第一位。另外,青海省、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均于2018年发行了首单绿色债券。2018年,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清洁能源领域金额最高。按照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规定的六个领域划分,2018年在我国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中,清洁能源是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占比34%,主要为水电站、风电站和光伏项目建设;其次是清洁交通,占比19%,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运营;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最少,占比仅2%。银行间为主要发行场所,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201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仍为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场所,交易所市场绿色债券发行加速。2018年,共有58支绿色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较上年减少3.33%;规模为1443.9亿元,较上年增加10.90%。交易所市场上共发行了33支绿色债券,较上年增加26.92%;规模为376.5亿元,较上年增加54.20%。就发行主体来看,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发行数量来看,共77家国有企业发行了100只贴标绿色债券,占比90.09%,较2017年增加3.68%;从发行金额来看,国有企业共计发行2009.41亿元贴标绿色债券,占比97.20%,相比2017年增加2.4%。发行期限以3年为止,评级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主要为3年期,5年期次之。2018年,我国发行的111只普通贴标绿色债券中共发行3年期绿色债券63支,占比56.76%,发行5年期绿色债券28支,占比25.23%。2018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上未发行短期融资券,15年期的长期债券共发行了3支。2018年,绿色债券评级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获评债券全部为投资级别。发行的111只普通贴标绿色债券中有97只债券获得评级,未获得评级的有14只。其中,AAA级债券占比最高,共57只总计1488.21亿元;新增2只A+等级的绿色债券,为两家农村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小规模发行主体开始进入绿色债券市场。经济绿色发展为趋势,未来绿色融资需求巨大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绿色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最新研究结果,我国现阶段和未来都具有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大约为30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单单依靠财政补足是不够的,也会给财政带来负担,而通过绿色金融方式调动社会资金,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