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广
徐光启生平光 启 公 园徐光启墓徐光启墓修复方案诞生始末徐光启生平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徐家汇人,明末著名的科学家.1600年在南京结识来华的意大利人利玛窦,1603年受洗加入天主教,1604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最高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在京从利玛窦学习欧洲的科学知识,并与利玛窦合作,在1607年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以后又合译 《测量法义》1卷,撰《勾股义》1卷.与熊三拔合译有《简平仪说》.1912年根据熊三拔授课所记,编成《泰西水法》.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他主张练兵,主张用先进的火器装备军队,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一生对总结中国传统科学和传播西学都有卓著的贡献,是中国科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划时代人物.光 启 公 园光启公园(原名为南丹公园)位于南丹路17号,占地1.28公顷,其中,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原系明末著名爱国科学家徐光启的墓地.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拨款进行整修,形成开放式小花园,1978年上海市政府再次拨款,将小花园改为南丹公园.1983年11月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园改名为光启公园作为纪念,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荷兰式伞亭,水榭别具一格,徐光启半身塑像坐落墓前,左侧为徐氏手迹碑廊,四周种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儿童乐园有跷跷板,攀登架,滑梯等设施.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绿草如茵,园容整洁,环境清静,是本市闹中取静的游乐好场所. 光 启 公 园位于南丹路17号的光启公园,在明代建筑"南春华堂",上海气象科学园,徐家汇天主教堂的环拥下,显得静谧而安详.走过石桥,迎面可见高耸的花岗岩牌坊,牌坊上篆刻的对联,高度概括了徐光启的一生伟绩――上联"治历明农百世师惊天伟地",下联"山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横批"父武元勋".整个墓群以一棵银杏树为坐标,月牙形的托山,半抱着青草茵茵的坟体,和坟前的照池.笔直的墓道一直延伸到公园的门口,两边的石兽,石翁仲一应俱全.抬头仰望,一座刻着拉丁颂文的大理石十字架,凝重而又坚决地展开,并不需要太多的感悟,便能迅速地和周边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反差.在昭示着徐光启信仰的同时,也成为墓地区别与其他遗址的一件非常重要的标志物.这里有着同其他墓地相同的庄严,但却没有它们的晦暗.阳光下,老人们在这里打拳散步,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这里古老而又年轻,历史与现代交相映生辉.长眠于此的先祖,应该不会寂寞.徐光启墓墓区于1957年重建十字架基台,形成开放式小花园,并于1988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在园北部建成明代椭园形大墓,占地300平方米,高2.20米.墓碑上镌刻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明徐光启之墓".1983年,墓前小路拓建成150平方米花岗岩石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官服花岗岩石雕像.左右植有龙柏及常青树,墓东侧建有徐氏手迹碑廊,勒石《几何原本序》,《葩经嫡登序》等5篇部分手迹.碑廊背面石刻是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所撰《徐光启传》及现代著名画家程十发临摹的徐光启画像.墓西侧有石马一匹.墓前左右水泥,石凳围绕,遍植树木.徐光启墓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园改为光启公园.在光启公园内,有一座修茸一新的墓地,它掩盖在青松翠竹,绿草繁花之间,墓地前面矗立的墓碑上,"明徐光启之墓"六个大字显赫夺目,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手书.今年,徐汇区文化局,徐汇区文管委等部门将再次对徐光启墓进行修复,届时,按原貌修复的石牌坊,华表,石羊,石虎,石马,石翁仲等艺术建筑将重现当年墓区的雄姿,成为上海市历史文化的亮丽景观.徐光启墓修复方案诞生始末 6月6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光启墓修复工程在申城开工.随着开工的炮声响起,这项工程的设计者,上海交通大学建工学院青年古建筑专家曹永康和他的课题组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88年1月,徐光启墓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它又被列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徐光启墓修复方案诞生始末尽管如此,徐光启墓仍是寂寞的.由于历史的变故,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剩下散落在草丛中的残垣断壁和一座被改变了形状的坟体.1999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决定重修考虑到徐光启墓和徐光启公园在文物的保护,文化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所以,这次修复不是一次单纯的公园改造,而是对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徐光启精神的重新塑造,因此需要在确凿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规划与景观建筑学知识,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创新,进而形成可解读的,站得住脚的设计方案.抄别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