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研究性课题!

去国旬月
孤儿怨
二战中德国出了不少好武器,象虎式豹式坦克,P40P38冲锋枪,V1V2飞弹,BF109战斗机,ME262喷气战斗机,多拉卡尔大炮等都是精品。精度好威力大,性能可靠,缺点就是质量好了产量却始终上不去。虎式坦克的最高月产量不到100,ME262喷气战斗机性能非常优异,据说在空中只被击落过一架,但是只造了几百架。相反,苏联的东西性能虽有差距,但是产量惊人,T34坦克整个二战中造了十万零三千四百辆,波波沙冲锋枪制造了八百万支,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超过三十万门,巨大的数量优势弥补了性能上的不足。 二战期间的6年间,世界各国共生产并装备了约29万辆坦克 =================================== 岁月轮回,斗转星移。几十年的世事沧桑,往日的敌人成了朋友,昔日"一个战壕的战友"又成了敌人,令人大有"30年河东,40年河西"之感。 历史就是这样翻开了一页又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中的一批英美等国的坦克,成了历史的见证。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苏联,用列宁同志的话说,是"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法西斯轴心国的崛起,使苏联和英国、美国等国家变成了同盟国,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根据二战期间的战时租借法,苏联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笔者在这里,较全面地介绍一下二战期间西方援苏坦克的史实。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半个多世纪,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已经泛黄。但是,在战胜德国法西斯57周年的今天,回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还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根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美、英、加拿大等国向苏联提供了228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其中的1981辆在海运途中损失掉,美英的运输舰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付出了装备和人员的代价。这就是战争!运抵苏联的20000多辆外国坦克装甲车辆,占到二战中红军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的20%。 1941年,英美启运了第一批援苏坦克,包括:487辆"范伦泰"、"提特拉奇"等英国坦克以及182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和M3"李"中型坦克等美国坦克。这批坦克参加了1941年12月至1942年对德军的作战。要知道,当时是苏联最困难的时期。在"巴巴罗萨"作战中,苏军损失了18000辆坦克。这批援苏坦克,数量虽然不多,但确是"雪中送炭"之举。 1942年,海运的数量更大,包括2487辆英国坦克和3023辆美国坦克。虽然当时有一部分单独用军援坦克编成的坦克部队,但是多数军援坦克是和苏制坦克混合编成的。例如,1942年,苏军第38坦克旅中,有30辆"马蒂尔达"坦克和16辆苏制T-60轻型坦克。1943年,苏联红军的坦克旅中,完全装备苏制坦克的占61%~68%,混合装备的占19%~22%,单独装备英美坦克的占10%~17%。1944年~1945年中,援苏坦克中主要是美国的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二战期间,援苏的卡车和军用汽车等,数量更为巨大。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嘎斯"等军用汽车343624辆。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解放初期街上跑的苏制"嘎斯"51汽车,用的全是木质蒙皮,钢材等作战物质的匮乏可见一斑。而美国援苏的军用汽车和卡车就有501660辆。其中包括:77972辆吉普车,151053辆一吨半军用卡车,200662辆两吨半军用卡车。在二战后期,这些军援卡车在运送作战物质和兵员方面,比苏制卡车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如何看待军援坦克发挥的作用上,苏联学者和英美学者有着微妙的差别,当然是在战后。苏联的史学家认为,英美援助苏联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数量上有限",质量上也不如苏联的T-34坦克。而英国的史学家则认为,由于援苏,英国军队得不到的坦克,况且英国的"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不仅远远优于大量装备的苏制T-60坦克,也比得上1942年以后装备的T-70轻型坦克。苏联学者还认为,美国的M3中型坦克"不怎么样";而美国的学者则认为,M3中型坦克在北非"干得很出色",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比T-60和T-70轻型坦克要强得多。美国的学者更认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在性能上和T-34中型坦克不相上下,而在耐久性和可靠性上却要强于T-34中型坦克。看来各家都说"自己的西瓜最甜"。我们不想评论这一场"唇枪舌剑"的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它公正的评价。尽管不能说援苏的外国坦克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几万辆坦克和几十万辆卡车,决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装备在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同样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历史将记住这一页。 援苏坦克一瞥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援苏的英美坦克的有关情况。 "范伦泰"步兵坦克 它是英国援苏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其中,英国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2394辆,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加拿大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1388辆。也就是说,英国生产的"范伦泰"坦克的29%援助了苏联,加拿大生产的"范伦泰"坦克几乎全部用于援苏。苏联红军往往把"范伦泰"坦克上的2磅或6磅火炮换装为76.2mm火炮,以增强火力。但是,由于"范伦泰"坦克的炮塔较小,装上76.2mm火炮后,炮塔内显得十分拥挤,这项改装不算很成功。 "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在援苏的英国坦克中,"马蒂尔达"仅次于"范伦泰"坦克,达1084辆。不过,"马蒂尔达"坦克的机动性较差,尤其是在冬季。红军的坦克兵不太喜欢它,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丘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从1942年起,援助苏联"丘吉尔"步兵坦克,总数共301辆。"丘吉尔"坦克的性能比"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要强得多,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有35辆"丘吉尔"坦克参加了战斗。 "提特拉奇"空降坦克 1941年,英国经伊朗向苏联提供了20辆"提特拉奇"空降坦克。由于其数量有限,仅起到宣传作用而已。 通用装甲输送车 援苏的通用装甲输送车共2656辆。其中,英国提供的1212辆,加拿大提供的1348辆,美国提供的96辆。由于它的履带中心距较窄,雪地行驶的性能较差,它发挥的作用不如美国军援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一般用于输送人员和物资、侦察及战场联络。 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美国从1941年起向苏联红军提供了1676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红军的坦克兵不喜欢它的"高大的外形轮廓"和"不便使用的前机枪",但北非的英国坦克兵却视它为"沙漠情人"。它的总体性能要优于T-60/T-70轻型坦克。 M3"李"中型坦克 美国军援总数为1386辆,为M3A3型。另有以M3中型坦克为底盘的M31坦克抢救车115辆。苏联的坦克兵不喜欢它那高大的外形轮廓,常常谑称为"6个坦克兵的活棺材"。 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它是美国援苏数量最多的坦克,总数达4252辆,包括装75mm火炮和装76mm火炮两种类型以及少量以M4中型坦克为底盘的自行炮架、坦克歼击车等。应当说,在二战的最后阶段,苏军的"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一道,在向德国老巢的进军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半履带式输送车 美国援苏的半履带式输送车包括M2/M3/M5/M9装甲输送车和M15A1、M17多管迫击炮车,共2278辆。由于半履带式装甲车的越野性能和通行性能远优于轮式车辆,这些半履带式装甲车在苏德战场上获得广泛应用。苏联人还将M3半履带式装甲车加上Su-57火炮,改装成T-48坦克歼击车,用来对付德军的轻型装甲车辆。 M3A1侦察车 这是一种4×4的小型侦察车。美国援苏的M3A1侦察车共3340辆。作为侦察、警戒、指挥和通信联络用的小型侦察车辆,它是苏制BA-64装甲车的重要补充。 回眸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事件,援苏坦克,易北河会师,雅尔塔会议、波斯坦公告......,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http://www.e-zine.com.cn/dayall.asp 右栏分类对比查询 二战轻型坦克 二战中型坦克 二战重型坦克 二战坦克杀手 二战自行火炮 二战装甲车辆建议楼主从时间顺序入手,如早期,中期,末期的各战区的主要时期装甲力量的对比,内中再详细讲解这些主要国家的陆海空三军的详细情况,为增强说服力,建议多列举数据。内中,再引用前人的总结,将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写出来,如:财政,政治,民情等最后,将这些对比的结果陈述出来,再将你所举例对比的战役结果和战区的最后胜利及其胜利的原因和装甲力量的联合性总结下,并进行收尾工作。楼主,写这些研究性的课题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融合进论文里面的,大家只能给你个意见,要靠你自己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丰富起来,让它不在是一个死的论文,让它成为有血有肉的你思想的结晶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肇禋
小云雀
 7 1942年9月18日,边区政府召集各专员及部分县、区长举行座谈会,研究专署以下各级行政机关进一步实行精兵简政,标志着第三次精兵简政的开始。③会议确定简政的总原则是:“精干、统一、效能、节约、反对官僚主义,建立制度,健全机构,调整干部,改变作风,加强领导,精通业务,厉行节约,改善各方面的关系。”[34]12月3日边区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④1943年2月24日,边区政府发出命令,公布了该《纲要》。指出:“简政是精兵简政在政权工作方面的贯彻,是为了使政权工作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与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即政府方面要通过简政,减去一些不必要的政务,集中力量抓好“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首要任务。《纲要》规定,区以上精简机构和精简人员的共同原则是“少而精”。“精简机构,就是裁撤不急需的机构;精选称职的人员,又从各种业务的需要来调整人员,使之各得其所。”[35]并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统一领导,整饬政纪;改善领导作风;统一干部管理,调整和提高干部;拥护军队;巩固“三三制”;厉行节约;从组织上、思想上贯彻精兵简政等具体要求。以及具体阐明了精兵简政的意义和目的,划清了政务和事务,要求紧缩上级政权编制,加强乡一级政权等。总之,该《纲要》为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普遍彻底的贯彻,做了制度上的保障。     1943年3月23日,边区政府举行第四十三次政务会议,讨论通过各级政府新的整编方案。该《方案》包括两个部分,即边区一级和各专署、县政府的编整具体计划。根据该《方案》的规定,边区政府系统裁减部门百余处,区以上干部及事务人员由4453人,减为3221人。[36]随后,各级政府进行了裁撤与合并,也进一步缩编了人员。10月15日,依据《简政实施纲要》中关于精简与健全乡(市)政权的精神,边区政府公布了《修正陕甘宁边区乡(市)政府组织暂行条例草案》。     通过深入实际地调查,广泛讨论研究,制定详细科学的实施纲要和建立了一些制度,这次整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基本上达到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1943年12月24日,边区政府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参加会议的除政府委员外,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及政府各厅、处、院、行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李鼎铭副主席作了《边区政府简政总结的报告》。至此,精兵简政在陕甘宁边区共进行了三次,时间达两年半之久的政权机构改革和节流措施,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胜利结束。 三、精兵简政的成绩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局部执政的试验场,而精兵简政是中共对科学执政的实践和探索。在精兵简政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面临着巨大的财政经济问题。而政府机构头重脚轻,政事不分,用人不当,“工作不统一”,“游击习气”存在,官僚主义滋生,导致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经过三次精兵简政,实现了政府机构的精简,工作的统一,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和基本上解决了官僚主义的问题。而这五项目标的实现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有军事系统的精兵,又有政权系统(包括党、政、民、学各种组织)的简政。”[37] (一)在精兵方面,精简了人员,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通过广泛的动员宣传,一部分人抛弃了“多兵论”,树立了“精兵论”。裁减了                                                 ③ 张扬认为是9月10日是第三次精兵简政开始,但笔者依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应该是9月18日。9月10日是动员总结第二次精兵简政,而9月18日的座谈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实行精兵简政。 ④《纲要》张扬(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J】.近代史研究.1983(4):134-148.),史料摘编•总论【Z】,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Z】都认为1943年3月,但是笔者依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是1942年12月3日召开的会议。   8 部队番号,充实了连队建设;淘汰了老弱,确定了枪兵比例,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还加强了对军队的政治教育,使党指挥枪的原则和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的思想深入士兵的心,并且通过军事教育培养了指战员与士兵的作战能力。同时又号召发展生产自给,在实践中教育了军队,提高了部队对节约的认识,对坚持抗战具有重大意义。                                                                  (二) 政权系统的简政是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核心,成效显著,堪称楷模     首先,精简人员和裁并机构。在精简人员上,第一次精简后缩减人员1598名,占边区政府原有人数的24%;[38]第二次精简,除地方武装及母婴孩外,边府所属吃公粮的人员尚有11500名,其中各级政府及附属机关8200名,各中等学校及保小3300名。第三次精简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吃公粮减至7500名,减少35%弱。[39]边区政府原有552人,整编为416人,各厅、处的附属机关原有1140人,整编为911人。各分区专署公署原有101人,因增设延署、三边两个分区,总人数增加到148人,但原有专员公署的人数减少了。各县原有1186人,整编为791人。边区共213个区公署,原有1250人,整编为955人。区以上各级政府机关精简总人数为762人,占原有人数的26.5%.[40]在裁并机构上,第一次精简侧重于减少机构,共裁、减、并机构百余处。第二次精简主要是建立政府的工作制度,实行合署办公,裁、减、并了一些重叠或相同性质的机关。第三次精简边区各厅处的内部机构裁减1/4,边区政府的机关从35个减为22个。     第二,加强政府的统一性,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规定由中共中央代表机关及各级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所有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消除党、政、军、各自为政的现象。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1943春,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专署县、市、区的政府组织条例》《干部管理通则》、《政纪总则》、《政务人员公约》、《奖惩条例》、《五一施政纲领》等。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统一管理,并强化民主集中制的纪律教育。     第三,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能。原来许多单位由几个人做的工作,整编后一个人就承担了。1942年9月1日边区政务会议通过《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纲领草案》中规定,“必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每个人员战斗力与工作力,不致有任何物质的浪费,才能充实力量准备反攻。”[41] 同时也精干了上层,充实了下层;紧缩了机构,精选了人员;确定了职责,建立了制度;实行合署办公。在干部配备上,用其所学,对口配备;调整了一些干部的职务,使他们能愉快的胜任工作。如边区第二次整编时对干部降级使用,将编余的200余名干部,派往县区工作(20%的到县上,80%的到区上),不仅精干了上层,而且充实了下层。针对乡级政权效能低下的状况,在第三次整编时,给边区1270个乡都增设了文书1人,调派了1000多名知识分子参加政府工作。而且,“精兵简政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大大提高了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与创造力。”[42]政府实现了统一领导,克服了官僚主义作风,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陕甘宁边区文书科的缮写员,现在3个人就做了过去13个人的工作;边区通讯站在1943年1月至4月每日平均投递16661件,5至11月激增到每日平均投递30078件,提高效率80%以上;难民工厂,过去每台铁机每月平均织布13匹,现每台织布21匹,提高63%。振华纸厂,8月份出纸115.4令,每令需13.8个工,10月份就增加到216.6令,每令需工8个,提高42%。化学工厂,4月份出肥皂30726条,8月份就增加到58024条,提高92%,成本则由4月份每箱1.4石小米,减至8月份每箱0.89石。[43]     第四,节约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942年8月23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指出:“精兵简政实为目前各根据地整个工作的中心一环,必须把这一任务的实现,贯彻导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其他一切工作,“当应当在这一政策之下”。还指出:“精兵简政的实行又必须与爱惜民力,培养民力,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具体工作联系起来。”[44]因此,精兵简政中“尤须注意民力物力之发展与节省。” 9 [45] “陕甘宁边区1941年公粮征收量占收获量的13.85%”, 经过精简,“到1943年为10.16%,而1944年仅为8.83%。”[46]1942年征粮16万石,征草1600万斤,“若以现有人员(77000余)牲口(7300余)计算,则明年粮草供给收支相抵要不敷粮8200余石,草980余万斤。精简后,吃粮人数减到65000人,牲口数不动,亦只余粮11000。”[47]     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后,“各部队减去约五千余人,其中部分为空额,一部分编余转入生产,机关学校减去三千余人,合计1943年节省粮食一万三千余石。”[48]其中,民力的节约尤为显著。“延安县1942年动员民力60025个,去年只28493个。减少31532个,即减少52.53%(原文110%)强;绥德前年动员民力75196个,去年只900个,减少74296个,减少85.5%强。”[49]人员的减少,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解了“鱼大水小”的矛盾;民力的节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保证了不误农时,有利于解决了自给问题。     第五,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有了进展,密切了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和军政关系。官僚主义,就是脱离群众的漂浮作风、空洞的形式主义、忙碌的事务主义及繁琐的文牍主义,这些都严重的腐蚀着政府的肌体,损害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50]经过精兵简政后,陕甘宁边区的许多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改善了领导作风,消除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命令主义。通过对干部的提拔、同级调用、降级使用、选送学习等方式,不仅在于“紧缩了上级,加强了下级”,更重要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精简了人员,裁并了机构,调整了干部队伍,加强了统一领导,建立了积极的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军政关系,改进了工作作风,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工作效能。并且,许多编余人员,回到了生产第一线,在一定意义上解放了生产力,为边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四、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由于其成效的明显性、措施的模范性、地位的特殊性及意义的全局性,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精简的过程中,成功的完成了对政府系统的改革,探索和确立了党领导下的政府组织原则、权力分配、运作机制及工作制度,建立起了一个民主、灵活、统一、高效、纪律严明、有制度可依的革命政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一致拥护和外国友人的好评,使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表明在革命的实践中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已经具有了建立和领导全国政权的能力和条件。[51]因此,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是科学执政成功实践的范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党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前提 “精兵简政”政策的采纳和有序实施,是中共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亦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共认识到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和“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不正常现象,并根据经济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当时,中共中央认识到只有从“开源”和“节流”两手并进,才能达到生产自给。因此,在精简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从“开源”上解决财政经济困难。同时,还在“节流”上下大工夫。在简政前,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冗员充塞,以陕甘宁边区伙夫与总人数比例为例。当时“每个工作人员(包括伙夫自己),机关总平均中占6.9%(最多占8.5%,最少占4.6%),学校总平均约为4%(最多的5.5%,最少的2.2%)。”[52]这样,政府开支过大,不仅加剧了财政困难,也加重人民负担,致使人民对政权的不满。毛泽东曾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为了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中共在充分考虑经济规律和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果断的进行了精兵简政。     (二)实事求是,执政为民,是“精兵简政”政策的基本方略 在编余干部的处理上,尤其可以看出,党在紧要关头,临危不惧,从革命事业 10 的长远利益出发,进行了人性化的安排。凡有文化、有能力、能工作的干部,充实基层;凡确须继续培养、深造的干部,送延安学习;凡身体强壮的干部,转入生产事业;凡老弱及思想落后的分子,帮助他们回家务农;对身体确有疾病,设法给以休养,使其恢复健康继续工作。对精简下来的干部,从其自身条件出发,能为革命工作和不能工作者进行了区别对待,而在能工作者中又进行了细化,做到人人各得其所。有些干部为党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是革命功臣,要他们离开工作岗位未免有些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对一些被裁减的干部做了耐心的思想工作,说明“精兵简政”政策的重大意义,让他们明白“精兵简政”的政策“不是消极的裁减人员,而是积极的为了提高行政效能,以发展边区的事业,以进一步提高边区、巩固边区。”[53]对于降级使用的干部,让他们认为下层工作是最光荣的事业;凡是转入生产部门的干部,也要让他们认识到“保障供给,发展生产”是当前最重要的事业;对于学习的要让他们明白,这是党对他们的信任,是为将来对日反攻和革命事业做准备;对休养和回家务农的更是耐心处理,让“每个人心里感觉到很愉快,心安理得”。总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是中共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正确路线。 (三)大力宣传,统一思想,是精兵简政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 在“精兵简政”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多次发出文件和发表社论,对精简工作进行宣传和指导,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二十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一百余篇,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54]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1942年12月1日,发出《中央关于加强统一领导与精兵简政工作的指示》。“精兵简政”的实施要进行“改革体制、整顿机构、精简人员、健全制度等,一句话,要在组织上贯彻。”[55]为此,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制定了科学周密的精简方案。如《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次精兵简政实施方案纲要》、《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纲领(草案)》和《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等文件,为“精兵简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组织工作没有思想工作作保证,就失去了灵魂,不能持久。[56]因此,思想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毛泽东、胡乔木、陶铸等在《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反复宣传“精兵简政”政策实施的意义,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使政策的实施由被动强制变为自觉执行”。[57]通过广泛的宣传,统一了思想,减少了“精兵简政”政策实行的阻力。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给我们今天的有益启示,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将整编与整风的相结合,为了保持精兵简政成效的长期性,进行的制度建设等,有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在此就不赘述。精兵简政作为一场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不仅是为了减少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为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8]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中仍然存在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阻碍着改革的继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因此,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进行历史回顾,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5][29][42][49]张扬.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J】.近代史研究,1983,(4);134-148,137,138,142,143. [2][54]熊宇良.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J】.人文杂志,1981,(6);84-86,85. [3]叶健君.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20-28. [4]冯延巧.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J】.陕西档案,1997,(4);22-23. [5]李红梅.陕甘宁边区简政之目的【J】.中国行政管理,1994,(2):36-38.  11 [6][30][37]臧运祜.关于“精兵简政”的再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1994,(3):40-45,43,43. [7][56][57]周浩集.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政策的历史经验研究【D】.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1-51,33,33. [8]张光远、廖志豪、张爱华.“精兵简政”与政权建设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52. [9][11][12][13][28][35][39][40][41]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档案馆编.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总论(第一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9,8,9,10,198-199,201,204,198,198. [1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5)【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1-107. [14][15]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和财政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2,893. [16][43][53]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写组编.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Z】.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7-8,155,15. [17]解放日报【N】.1941-11-27(3). [18]人民日报【N】.1979-04-07(2). [19][31][32]刘益涛.抗战时期精兵简政的决策——历史转折关头的毛泽东(系列之二十三)【J】.党史文汇,1994(2):12,13,13. [20][21][22][24][26][34][36]陕西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126,126,131,144,154,168,183. [23]施善元.抗日民主根据地精兵简政政策的实行及其经验【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1):49. [27]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室,中共陕西省党史教研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变记述【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330. [33]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1947年9月7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0. [38]刘景范.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Z】.1990,9:760. [44]精兵简政—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1942年8月23日《解放日报》社论),胡乔木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89. [45]林伯渠.边区高干会上的报告提纲(1942年11月 4日)【R】. 陕西档案馆编.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总论(第一编)【Z】.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94.  [46]宋金寿.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393. [47][48][52]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档案馆编.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财政(第六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548,549,541. [50]卢红飚.论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J】.理论学习月刊,1992(10):44. [51]蒋杰,张克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与政府改革探析【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572. [5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 (下)【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509.  [58]星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精兵简政【A】.南开大学历史系编.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你总结一下,再写个开头结尾基本应该能用了。擅长哪一方面,就拆开来详细描写。以下是转载:军事科技上:两弹成功爆炸,火箭、卫星顺利上天、神六、神七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与国外合作发射卫星计划,我国开始向航天科技领域发展。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为发展中国谋福利,参与到各个国际事项。外交上:与各个国家开展友好关系,加强地区经济间的合作,增加对非洲的援助,参与到更多的国际事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经济圈到西部大开放,从少数人致富到全国人民慢慢都富裕起来,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社会文化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中。 影视文化上:电影、电视剧产量逐年增长,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民间艺术开始得到有效保护。 体育上: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有较大的争金优势,在亚洲地区连续运动会上,自1990年来一直在金牌和奖牌榜上名列第一。刘翔、姚明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使全世界更了解中国,近几年经常承办国际赛事,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香港、澳门的回归,与台湾开通两岸合作关系。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共领导下符合国情的正确策略;广大劳动者不懈的努力。军事上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把之视为己任,刻苦忍耐;客观:接触外国先进技术融入世界,国家支持,社会对这样学术氛围强力支持。新中国以来科技成就包括保卫国家安全的“两弹一星”,解决温饱作出巨大贡献的“东方魔稻”、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银河”宇宙,这都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现如今发展建设、加快经济建设,促进了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

而犹若此
时邁
  课题名称: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  课题研究的背景:美苏争霸时,美国陷于越南战争,希望找到中国支持。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了解中美关系为何这么复杂,试图寻找缓解中美关系的办法。  主要研究内容: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研究涉及的知道基础、所需资源:  研究思路:  活动步骤及进度安排:  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我们需要这些方面的有关知识,在这里寻求大家的见解  (三)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1、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重大变化  中美关系的发展揭示了20世纪国际舞台强权迭起、两极争霸、一超独霸以及世界逐渐多极化的连天烽火,两国关系的沉浮随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变化而逐步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结盟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中美直接对立。而在冷战后期,中美合作,共同反对苏联威胁则成为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美国一超独霸全球,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中美关系也随之风波迭起,摩擦不断。21世纪初,“9.11”事件的爆发以及美国实力的不断衰落,伴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国际体系多极化的趋势初现雏形,美国被迫调整对华强硬态度,中美关系逐渐步入成熟理性的发展轨道。  2、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自立国之初,美国便自视为“山巅之城”,怀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救世情怀和“天赋使命”的道义感,认为自身承担着向“旧世界”传播民主、人权的使命感。其独特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导致美国对“共产主义”怀有极深的仇视和疑虑,并将中国等坚定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视为“独裁”政体、“无赖”国家,必欲除之而后快,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把现实追求的具体利益同口头宣扬的道德和意识形态目标混在一起”,因此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围绕着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展开的,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美关系的摩擦甚至敌对。  3、美国对华“爱恨情结”  美国对中国的情感本身十分复杂,一方面认为中国人民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民族。另一方面则视中国为“红色恶龙”、奉行压迫民主扼杀人权政策的“独裁专制”国家。例如,根据民意调查显示,中美建交后,中国的形象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每几年就有一个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的吸引力使得美国和西方多数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充满浪漫气息。但1989年以后,反华浪潮一浪接一浪。再以后,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也曾把中国看作是负责任的伙伴,但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对中国的防范意识大大增加,“即将到来的与中国的冲突”之类的论调流行于市。美国制定的“预防性战略”中的一个重大内容,便是调兵遣将,准备同中国这个新兴大国大打出手。  4、国内政治的羁绊  美国奉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的政治哲学,各方利益的分化组合,导致作为行政部门首长的总统时时刻刻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其中包括国会的制衡、利益集团的角力、民意舆论的压力以及选举政治的影响,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往往出现大幅度的摇摆和反复。例如1994年5月31日,克林顿总统针对国会无端阻挠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便曾撰文指出:多年来“人权同最惠国待遇挂钩已把我们带到了尽头”,“我们不能实行两套对华政策——国会一套和总统一套,而必须实行美国唯一的一套对华政策。”而1995-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的爆发便是由于国会迫使克林顿总统允许李登辉访美而引起的。  5、中美关系的“多维性”与利益的复杂性  作为两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中美两国的关系在任何一个领域展开,而两国利益的交融与互动也随之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复杂性。具体而言,两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手、军事安全领域的竞争者、政治领域的合作者与反对者、经济领域的“利益攸关方”。两国无法简单地将对方界定为“朋友”抑或是“敌人”,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个领域,两国均必须既合作又竞争,甚至有时会陷入敌对,但任何一方也不能对对方置之不理,或是弃之不顾。而在当今后冷战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相互依存的不断提升,两国的共同利益日渐增多,在发展经贸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生态恶化、遏制国际恐怖主义、打击贩毒等国际犯罪活动等各个方面,中美均需为加强双方的合作而作出妥协,进行协调,以实现双赢的局面。由此导致百年来,特别是双方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曲线的运行状态。为此,有学者总结出所谓的中美关系的“三石”理论:即“压舱石”——中美经贸交往;“试金石”——台海交锋;“绊脚石”——意识形态之争。如何化解两国之间的分歧,增进互惠共赢,则成为21世纪中美双方有识之士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求一份《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初中生)

空房子
打工梦
  这个很简单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巧妙战术和作战方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猖獗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战争锻炼了伟大的人民,人民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世界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明,曾经长时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束缚,中国渐渐落后了。从1840年起,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中华民族的灾难日益深重。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敌入侵,又一次次遭到失败。然而,这一次,中国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后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捍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许多志士仁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改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还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光辉一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鼓舞了被压迫、遭侵略的民族进行解放战争的信心和勇气。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参考资料: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历史方面的研究课题.越详细越好..

不知恶死
圣人成焉
是男生么。。。。一般来说研究二战什么的比较有趣味性吧。。。网上有很多二战迷。。。你可以便于和他们交流。。。这是一个很有趣很深奥的课题呢 我觉得你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比如战争各国的经济。。或者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手腕。。。我曾经看见过有人研究各国民俗意识形态什么的对于战争角色的影响。。。挺有趣的。。。这方面研究者众多。。。你立意要新。。 你可以在图书馆法收集和很多书籍网上还有很多影片资料。。。。。。资源丰富。。。。 各国战争之间有很多趣事。。。。在论文里适当引用可显得风趣幽默。。。 这个弄好了很棒。。。。弄不好很糟。。。 PS。。。最好不要研究亚洲这边的。。。。研究二战美欧洲史比较好。。。 亚洲这边的比较敏感。。。不好弄 你辩证的接受吧。。。。我不是学历史的。。。参考资料:自己那得看你兴趣点喽例如孙子兵法与大学生竞争,论语与大学生道德修养

历史教研课题怎么写?

狗侦探
天情
地区二中高一历史组教研课题开题报告用研究性学习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课题名称 用研究性学习促进高中历史教学 研究期限 2007年9月—2008年8月组长 付佳智 成员 张成书、胡君、李超峰、董伶俐、韩庆东、田海丽 执笔 张成书、李超峰一、课题设计论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目前在许多地方仍盛行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满堂灌,缺乏人文关怀,不考虑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这对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强大都十分不利。为此在几年前,国家开始着手进行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在部分省区率先进行试点,近一两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铺开,它象汹涌的潮水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和雷霆万钧之力,在向我们逼近。对此,我们只能顺而不能挡,我们必须尽力适应,尽快驾驭。高中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从新课程中各学科的学分设置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手段。和传统教学相比,它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它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与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我们的思路是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在高一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们何不尝试将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引入历史课学习中来呢,我们索性就将它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用以促进历史教学,推动历史学科学习。 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一)心理学:大多数学生对满堂灌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他们的表现是烦躁、厌倦、疲劳,情绪变化大,易激动,常常不顾他人,不计后果,他们很需要调节,需要变换。(二)研究性学习的自身规律:参与广泛性,能力差异性,方式灵活性,结果多样性和目标一致性。实践依据:信息来源有广泛性和社会性特点,这决定学生要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获取资料信息,从而形成观点、意见,完成有关内容的学习。 研究计划和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9月-10月中旬:完成课题论证,课题组组建和分工。第二阶段:2007年10月中旬-2008年5月底: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对教材中历史人物专题进行研究,各组做好材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必要的分析、交流、小结。第三阶段:2008年6月-8月,总结经验、效果和教训并成文。 研研究方法 查文献资料:各研究小组围绕所负责的专题,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或上网查找资料,或通过参观、采访、考察等方式获取资料,经过讨论交流形成观点、看法。二、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历史0000教学初探》 论文 课题组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其分工 姓名 分工及职责 所属部门 付佳智 组织协调制定课题方案,开题和结题报告并参与指导学生 高一历史组 张成书、李超峰 制定课题方案,整理汇总材料进行文字处理,参与指导学生 高一历史组 胡 君、田海丽、董伶俐、 韩庆东 指导学生研究学习 高一历史组 资料设备 资料:档案袋、各种表格经费及用途:500元用于购买资料,打印资料及必要的门票费、与区内外兄弟学校进行本项工作的教师交流等交通费。其 它 欢迎其他对此课题有兴趣的老师参加。备 注 考虑到教学实际需要,部分工作可以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

历史研究性学习

夏娜
  2004年7月1日广州申亚成功,彰显了广州文化的恢弘气度和现代广州的动感魅力,也表明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的初步胜利和自行启动。亚运宣传是一种特殊的体育传播,是一种外向型的体育传播,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文化有区域性,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该区域中的人,包括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传播方式。有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传播方式,文化决定了人们如何发出、接受、理解传播的信息。不同的文化也决定了人们有不同的表达与理解的方式,这种差异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认识和理解的阻碍。广州文化作为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有着自身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广州文化是源远流长且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化体系中成就卓著且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之一,属于中华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基本精神包括: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社会心理;经验直观、发散整合的思维方式;清新活泼、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1]。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的过程中,广州文化古今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层垒积淀的文化内涵,必然发挥“文化资本”的互动功能,将广州亚运和广州文化多维度结合。  1 广州文化对亚运宣传的促进  1.1 广州文化思想资源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利于亚运宣传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中国传统社会空间观念和社会秩序的形成,强调“天人合一”的独特思维。“天人合一”的核心是强调“天道”和“人道”相通,“自然”和“人为”相统一。“天人合一”的空间观念和社会秩序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可信仰性,强烈地融入到了广州文化之中。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亚运宣传中可以理解为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广州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作为全国唯一从未中断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在走向现代化时期,广州地区又最先实行改革开放。广州文化也因开放情境的绵延呈现融合加深的趋势,各种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和发展。“天人合一”广州文化具有一种文明开化和思想自由的开放特质,有利于亚运宣传,满足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亚运宣传是一种对外宣传,需要开放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心态。“要深人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说服力”[2]。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上,广州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之一,统摄于“天人合一”的传统中华文化理念之下。“天人合一”的广州文化承继了开放的历史情境和多元话语,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文化视野,较少意识形态和专制制度的羁绊,在文化选择和思想张扬上相对自由。广州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好地彰显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有利于亚运宣传,充分展示亚洲的多元文化,体现亚运文化的价值追求。2010年广州亚运宣传者应对广州文化的总体特征、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全面的考察,对文化信息进行“编码”和“转换”,制订相应的亚运宣传策略。“天人合一”的广州文化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可根据亚运宣传工作的具体情况和中外受众的需求、兴趣,对多元文化中的宣传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具有宣传价值的内容,突出广州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1.2 广州文化观念中“开放兼容”的城市文化有利于亚运宣传  城市社会空间作为城市形态的要素和社会空间的存在,是一种物化的资本力量,具有典型的社会关系与文化资本属性。这种力量表现为典型意义上的经济与文化要素的集聚。“一个充分发展的城市社会空间,既能够成为城市人创造新生活方式的动力,又能够在改变社会关系的同时,‘形塑’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3]。  “城市社会结构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每天都要向城市以外的地区发展它的‘触角’,通过城市政治要素的分化、经济要素的分化和社会要素的分化向城市外区域空间扩张、辐射,城市的区域演化和城市区域结构重组成为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新的表现形式”[3]。内涵丰富,既糅合了土著的原生态文化和正统的中原文化,又吸收、融合了各种驳杂的异域文化,具有“杂交”的文化特质,深深地影响了广州地区的城市社会结构。广州城市社会结构和城市文化空间吸纳机制以社会活力为引导,以开放体系为基础,充满社会活力,形成“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广州这种城市文化,大概就是缘于广州文化的多元构成”[4]。2010年亚运宣传过程中,以广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较高程度的开放性,必然会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量和胸怀,拓展亚运宣传的内涵、范畴和规模。  城市的空间系统结构具有典型开放式功能,城市与外部环境及城市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及相关变化,会促进城市要素、系统或整体产生有意义的变化。目前,广州城市圈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各种生产要素、制度要素和文化要素将会发生能量的交换和释放,实现广州文化的现代嬗变。“广州文化是以一种有异于常态的方式……亦即以这样一种状态:遗忘、等待、接受、选择、新变,成为广州文化自身孕育的生长与造血模式”[5]。广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发挥了“开放兼容”的城市文化辐射功能,形成较大范围的区位影响力,形成了开放的新态势,在思想观念、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精神产品的推介、科技成果的发明应用、工业产品的开发、市场营销的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广州城市群以开放城市的激情和动感,在亚运宣传中闪现一种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创造欲望。提高广州的城市品位和区域影响力。  1.3 广州文化观念中“多元架构”的媒介空间有利于亚运宣传  广州文化诞生于特殊的地理区域,激烈碰撞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开放地带,导入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因子。在历史的延续中,广州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崭新的现代文化,表现了广州人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创新思维能力、对于现代文化的吸取和转化能力、对于结合自己古典传统与他人现代文化融会能力”[6]。在中国传媒业发展史上,广州就是近现代中国传媒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媒介空间和浓郁的媒介文化。  广州传媒面对媒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逻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成长性空间,开拓出了“多元架构”的媒介空间。广东报业传媒十分发达,已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集团化。1997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标志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进程驶入官方认可的“快车道”。广东报业传媒在数字资产管理、移动媒体、报网互动等媒介前沿都有领先优势,拓展了“多元架构”的媒介空间。南方日报报业集团1993年开始数据库建设,采用TRS数据库系统。2005年8月,广东移动与新华社广东分社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联合推出手机报。2005年8月15日,由南方报业集团旗下南方网开发的多媒体网络杂志《WOW!ZINE.物志》正式创刊。2006年1月11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电信部门合作推出的第二代门户网站——奥一网(www.oeeee.Com)正式上线测试并于2006年3月16日正式运作。奥一网将利用网络对传统的采编模式进行重组,重新建构新闻采编模式。奥一网还着力开发博客、牛客(Newsblog)、EDM电子杂志等基于第二代互联网的产品。  广州传媒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从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2004年广东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由省、市、县三级广电系统联合组成的全省性广电传媒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在集团统一部署下,创造性地以联合发展方式进行跨级别、跨地域经营。网络、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电视等新媒体在广东异常活跃,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经营得红红火火;广东全省有98家电台,共122套节目[7]。广州传媒拥有如此庞大优质的媒介传播资源,意味着亚运媒体资源的动员、整合、优化结构努力的提升,使亚运宣传优势得到凸显。  2 亚运宣传对广州文化资本的聚集  2.1 亚运宣传有利于广州文化资本的放大  文化资本是指那些具有积极作用和资本特性,能够带来经济、社会或自然价值,外在形态多样的文化资源本体。文化资本要与社会价值标准一致,能够带来收益、促进发展。“所谓价值,就是在人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主体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8]。  广州偏处一隅,位于南疆边陲的南海之滨,远离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重镇。长期以来,广州文化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没有独立的文化价值或文化策动,受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广州文化面对主流文化的冷落和文化归属的傍徨,在双重的重压中寻求突围,寻求新的出路。亚运宣传,作为一种价值建构与思想传播,有着不容置疑的文化扩散功能与集束作用,有利于广州文化资本的放大和勃兴。广州曾经以开放的现代化都市定位,四季温差不大的购物环境和繁荣兴旺的商业环境让人印象深刻,但浓郁的商业气息冲淡了城市文化品位,有着“文化沙漠”的误解和毁誉。“广州应该利用‘亚运’平台宣传有特色的‘广州符号’,可以将黄埔军校、老字号等符号搬到这个大载体上,这样对宣传广州文化以迎接亚运会会有影响”[9]。  历史的演变让广州文化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也就是接纳的襟怀、吸收的倾向和发散的意识。文化的交流既是不同质态文化的融合,而文化发展是多种文化接纳过程发生质的飞跃。亚运宣传将融汇入接纳亚洲多元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在广州文化的传统底色里整合多种文化的成份,放大广州文化资本。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开放、务实、多元、进取”广州文化气质完美结合,倾情演绎“祥和、绿色、文明”的“亚运”新主题。  2.2 亚运宣传有利于广州文化资本的转向  广州文化既有来自中原的文化依托,又有面向广阔海洋的文化背景,人口的流动给它带来新的生命力,文化的流变同样给它带来了新的生长元素。广州文化为自身的文化发展营造了一种多元汇通、气象开阔的动态氛围,在流变中促使自身得到不断扩展、提升和转向。  广州与权力中心的疏离与边缘化,导致了广州文化重商务实、兼容并蓄的社会形态,形成了“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广州文化这种“重商务实”的价值标准与思维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保守的农业社会模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范式。俗世生存、利益驱动、疏于王权的平民心态,导致了广州与权力中心区形成重利而轻仕的世界观的差异。广州文化摒弃了北方人“耻言利”的传统意识,普遍具有强烈的功利倾向,形成了重实利与务实的精神特质。广州文化的“务实”传统里缺乏一种公共精神和人文精神,缺乏“感恩”“社会责任”“公共关怀”等人文滋养。广州文化的重商传统,缺乏公共精神的底色,使人们在内心产生巨大的冲突,有种缺少安全感的焦虑、无家可归的失落感。重实利的广州文化价值观,在历史骤变中显现出的繁华与杂乱、浮躁不安。在亚运宣传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志愿者文化、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自我挑战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等都将深深地影响着广州文化,实现广州文化的转向与和谐。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是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赛会,将有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42个比赛项目的角逐。广州亚运会将使用87个体育场馆,其中包括56个比赛场馆,30个训练场馆,以及1个闭幕式场馆[10]。广州人建设规模如此庞大的亚运会,必定要有务实和重实利的精神,更要有文化品位、公共伦理和公共精神。亚运宣传要注重宣传“广州人特别务实,对实际效益的追求十分明确和执著,灵活机动地应对障碍,克服困难,达到目的”[4],更要宣传现代广州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公共精神、公共关怀。亚运会将是广州等广州城市建设文化大都市、培育与释放城市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历史契机。广州文化可以将历史文化风貌与亚运精神展示结合起来,在保护与发展好文化珍贵记忆的同时,探索广州文化的转向和和谐,培育与深化广州文化独特的文化性格和公共文化特色,增强文化形象的识别度和认同度。  2.3 亚运宣传有利于广州文化资本的创新  “在人类各个民族、各种社会共同体之间,各自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各种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各类特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这就为文化优化和知识创新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11]。文化资本创新就是文化资本在新形势下进行重新组织、运用和延展,实质是人类社会文化信息的智力创新。  广州文化在传承中显现出自成一格的风貌与个性,其文化信仰是立足于创新求变上,视求变为核心,视创新为谋求新的活力。广州文化所积聚起来的能量作为创新求变的内涵,其价值更在于对“趋时”与“兴利”的目标前景的积极追求。“开放”和“创新”是广州文化的生存常态,给广州文化的精神本质铸造了务实求新的人文支点,成为改变广州文化和广东人命运的历史契机。“开放”和“创新”使广州文化的“边缘化”、“非正统与非中心性”的异端化倾向得以纠正和救赎,并成为走出封建愚昧状态的最强大动力。因此,广州文化得以最先接触近代西方的新事物、新观念,最先走向文明开化。广州文化使务实求存的实用主义哲学,从一种原始朴素的生存观念,在中西文化的对接与再生过程,嬗变为一种开放进取的生存态度与文化精神,文化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完善。  在亚运宣传过程中,广州文化必须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甚至应当具备一定的全球文化视野,以获得广阔的文化参照和深邃的文化情怀。在亚运宣传过程中,传播主体阐述广州文化体系中“为仁”、“敬德”、“诚信”、“忠恕”、“孝悌”、“知勇”、“义耻”等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开创了儒家关于为人、修德、治政、施教联为一体的思想体系,其归结点还在求人际协调和社会治理,有利于广州文化传统价值的传播与复兴。在亚运会传播过程中,各种文化资源及要素在广州聚集,呈现不同的演绎状态和交流状态。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广州文化资本得到自身价值的升值和作用空间的拓展,实现了文化资本的创新和嬗变。  3 结论  亚运宣传是宣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亚运为内容和手段旨在影响社会大众文化观念和行为的传播活动。亚运宣传的内容、形式、规模、技巧和手段是宣传者在“源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特别的“加工、处理”而形成的。亚运宣传作为体育宣传和文化宣传一个难得的载体与平台,是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地受到宣传主体区域文化的影响。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宗旨是弘扬奥林匹克和亚运精神,促进亚洲的团结、友谊和交流,为和谐亚洲做出贡献。广州文化的生命活力在流动中变化,在亚运传播中充盈、辐射、彰显,以自身的演变轨迹和文化特质在亚洲范围内得到了认同与接纳,充当历史时势变迁和文化温差测试的角色,具有前瞻性与示范性。广州文化内涵和价值参照系的建立,关系到人文关怀的视角和人性化表达局限的超越,关系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表达。希望你可以好好加油,努力吧

历史研究性学习如何确定课题名称,大概是关于姓氏起源发展的

天与地卑
又一年
看你名字有个严,就给你传个严姓的吧一、姓氏源流 严(Yán 严)姓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家原来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严姓源出有六: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2、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3、出自战国时秦有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4、出自古有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严为氏。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6、出自少数民族有严姓。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得姓始祖:严忌。严忌,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史载,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姓足迹。魏晋时,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严姓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可见,此期北方严姓发展之盛况。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姓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姓渐沉寂,而南方严姓日益出锋露鞘。唐代以后,北方严姓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姓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代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而南方严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邵武(今属福建)人,世称“三严”。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姓居民。明代,有山西籍严姓由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今日严姓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严姓比之全国汉族严姓人口逾半。严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还有好多资料在http://jiaxing.xpcha.com/4f2ac50eaq7/参考资料:http://jiaxing.xpcha.com/4f2ac50eaq7/关与姓氏起源的研究是有具体姓氏的而且不仅是起源 还有发展追答所以题目说研究嘛,具体姓氏就看你想写哪一家了

研究性课题用什么题目好

第四区
放课后
  高适(700—765) ,盛唐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高□传》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而已。”  高适生平和创作可分四个时期:  ①开元二十年前,谋事不成,困守宋中,是诗歌创作开始时期;  ②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八载,首次出塞,浪游无成,为创作极盛时期;  ③天宝八载至十四载,侧身下僚,从戎入幕,创作才能继续得到发挥;  ④至德元载(756)后,仕途得意,虽然也写过一些佳作,但总的说来,较前三个时期逊色。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③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④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象《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  而像《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日寄杜二拾遗》等,或抒发友情和别意,或向往隐居生活,情意真挚,颇有感染力。这类诗中也有一些企羡功名富贵和吹捧达官贵人之作,并无可取。此外,还有一些咏史之作如《宋中十首》,以及某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赴彭州山行之作》,也颇有佳句。高适的诗在当时已享有声名。《新唐书·高适传》说他“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殷□《河岳英灵集》也称许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王士□指出高诗风格为“悲壮而厚”(《带经堂诗话》)。  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高适诗风的基本特点。以诗体而论,高诗古体胜过近体,尤以七古最为擅长。歌行长篇,波澜浩瀚,声情顿挫,最是沉雄激壮。五古质朴古直,接近汉魏古诗的气息。近体则以七律和七绝为优。高适作品的编集,原有天宝七载左右张九皋编、颜真卿作序的诗集,今佚。新、旧《唐书》著录其文集20卷,亦不存。今有《四库全书》所收明汲古阁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诗8卷、文2卷。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另有明张逊业、许自昌等辑本,皆为2卷。明杨一统辑《高适集》1卷。敦煌《唐诗选残卷》、《高适诗集残卷》等,尚存部分佚诗。注本有今人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孙钦善《高适集校注》,皆附年谱。研究高适生平的著述有王达津《诗人高适生平系诗》、彭兰《高适系年考证》、周勋初《高适年谱》、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