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邪
陈国达(1979)曾对多因复成矿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深入的阐述。根据我们对多因复成铀矿床十余年研究的体会,认为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1.认识到铀成矿的复杂性划分出第四大铀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由于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多物质来源、多成矿大地构造阶段或多期次、多种成因作用的复杂特征,无法用过去传统矿床学的单元成矿理论进行成因归类,它既有内生矿床特征,又有外生矿床标志,只有用第四大类型矿床划分,方能解决矿床归类问题。2.强调全面观察和综合研究的重要性多因复成铀矿床具有内生和外生成矿作用特点,只有对矿床作出全面观察和进行综合研究后,才能对矿床特征作出较全面和完整的评价。如果只从某个侧面,只强调某种特征和标志,就作出矿床成因的评价,往往难以反映客观,各家认识无法统一。例如,我们在80年代初期研究坌头碳酸盐岩铀矿床时,搞沉积学的得出岩相古地理控矿,并导出沉积-成岩的矿床成因结论;搞构造的看到矿化受断裂构造制约,热液蚀变作用与内生铀矿化分布有关,得出热液或热水成矿认识;有的看到矿床表生富集作用,矿石物理性质松散,强调淋积成矿,得出矿床为淋积成因;后来,搞岩溶学的看到碳酸盐岩区岩溶洞穴发育,岩溶角砾岩广泛分布,并与铀矿化分布有关,又得出岩溶洞穴沉积-成岩成矿的看法。持各种观点的都有自己的观察事实和依据,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如果只以自己观察的某些依据,作出矿床成因的全面评估,甚至否定别人观察的事实和依据,或不去观察和考虑别人发现的事实和依据,往往难以获得较为客观的结论。3.应用成矿演化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必要性由于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形成,往往经历了多阶段或多期次大地构造活动,具有多来源和多成因的成矿作用,属累积叠增的成矿模式机制,故必须用成矿演化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要特别指出的是主成矿大地构造阶段、主成矿铀源及主成因作用的研究和确定。从所研究的多因复成铀矿床看,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对大型和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形成和定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地洼阶段又是从地槽→地台→地洼演化,或从地槽→地洼演化而成。因此,研究地洼阶段和地洼区的多因复成铀成矿作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4.扩大了研究领域和找矿方向由于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多大地构造阶段演化、多成矿物质来源及多种成因的有机叠置作用,对这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远远多于单元成矿论形成的矿床。在找矿方向上,扩大了找矿思路,分析各阶段、各种铀源及各种成因的多方面控矿因素,对寻找既大又富的大型和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研究,更有特殊重要意义。研究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实践意义,集中表现在研究的经济意义上。国内外发现的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床,矿石品位富,储量规模大,绝大多数属多因复成的类型。研究这类矿床的形成条件、成矿特征和识别标志,有利于指导地质找矿人员多快好省地找到此类矿床。近年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发现,引起世人瞩目。关于多因复成矿床与超大型矿床的关系,陈国达在1994年第9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地洼学组(IAGODW4)上,发表了《多因复成矿床与超大型矿床》论文。他指出:由于多因复成矿床具有复杂的特征和综合的形成历史,它们通常有利于成为大型和超大型矿床。事实上已知有许多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是由这种途径而形成的。一般说来,多因复成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孕育、诞生及抚育三个时期,依次为这类矿床提供了先天、临产及后天条件:即依次提供作为基础的先成矿床或矿源层(岩),矿床主要形成期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以及主要形成期之后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作用。地洼区是形成多因复成的超大型、大型矿床的机会最多,以及找矿远景最大的构造区。在地洼区内,又以构造过渡际(演化阶段的过渡期和构造分区的过渡带)为最具时空有利条件的优先靶区。详细地说,多因复成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是受层控、岩控及构控多因素的综合控制的。陈国达的上述论述,完全适用于多因复成铀矿床与超大型铀矿床的关系。多因复成铀矿床与超大型铀矿床确实有着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众所周知,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德国、法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发现的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床,绝大多数归属为多因复成铀矿床。或者反言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规模达到超大型或大型之列的,虽然为数不多,但较之单成因成矿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而言,却有明显的数量级差。超大型铀矿床和多因复成铀矿床一样,不是一次成矿作用所能形成,而是多阶段、多期次、多来源、多成因和多控矿因素的综合成矿作用的结果。通常是经过原始富集、预富集、叠加富集和工业富集等多次成矿作用的累积叠增过程,但也存在着主阶段、主期次、主来源、主成因和主控矿因素的主成矿作用的事实。如澳大利亚玛丽-凯思林铀矿床,过去把矿床的主成矿作用看成是接触交代成矿作用,所以过去用单元成矿论研究时列为接触交代矿床类型。再如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铀金矿床,过去把矿床的主成矿作用看成是古砂矿成矿作用,认为矿床基本轮廓形成之后,虽受变质作用影响而导致某些改造富集作用,但却保存着古砂矿矿床的面貌特征,故有人坚持称其为古砂矿矿床。其实,二矿床均经历了上述成矿作用累积叠加过程的原始富集和预富集成矿阶段,而主成矿作用均为预富集后热液叠加的工业富集成矿作用,二者均属多因复成矿床之列。超大型铀矿床与多因复成铀矿床,大都是经过多个大地构造阶段或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及多次和多种成因的成矿作用的综合结果。地洼区是至少经过地槽、地台两个大地构造阶段,或直接从地槽区演化而成。这种大地构造区经历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事件复杂,成矿演化比较充分,是最利于形成超大型铀矿床和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大地构造基本单元。特别是地洼区内的过渡期和过渡际构造,即演化阶段和期次的过渡转折期及构造分区的过渡界面,是形成超大型铀矿床和多因复成铀矿床最集中的时空定位地段,自然而然地成为找矿的优先靶区。如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的中西湖矿床、伊格尔矿床等一些超大型铀矿床,就是集中分布在中元古代阿萨巴斯卡地洼盆地的边缘过渡带内。官方服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