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仝志辉的科研成果

国财并焉
陌要爱
持续型农民维权行动的生成机制:寨村案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2013年度项目“案例开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北京农合之家项目供销社改革与农民综合合作体系,自设项目东亚、欧洲国家农民综合合作体系的比较研究,自设项目 1、东坪地方社会变迁(1949-2010):水利、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变迁史研究,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明德青年学者计划”项目2、工分制与人民公社体制运行:基于集体经济和公共事业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度决策咨询及预研委托项目3、农民政治认知与农村社会冲突的相关性研究,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构筑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2008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5、“我国农村基层灌溉管理体制变迁研究”,200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6、乡镇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构建,2003年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 1、个人专著《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个人专著《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个人论文集《村委会选举和村庄政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2月版4、第一作者专著,《农村民间组织和中国农村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版5、第三作者教材,《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获“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6、第二作者专著,《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7、第二作者专著,《创新纪检监察体制,遏制“一把手”腐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本,聂辉华,仝志辉著论文成果综述:在期刊、学术集刊和学术书籍中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文被CSSCI收录,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部分论文被SSCIS收录论文、CSSCI收录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Google学术搜索等多次引用,在相关研究学者中具有较大影响。 1、权利诉求中的实用道义意识——从理解农民选举上访信开始,4万字。《中国乡村研究》第10辑(2013年12月)(英文版在RuralChina发表)2、部门、资本下乡与中国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仝志辉、温铁军3、转型抗争: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理解近阶段中国农民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王瑜、仝志辉(通讯作者)4、“选择性回应”:网络条件下的政策参与——基于留言版型网络问政的个案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3期,张华、仝志辉(通讯作者)、刘俊卿5、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农吃小农”逻辑的形成与延续,《中国合作经济》2010年第4期,仝志辉、楼栋6、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发展格局的理论解释——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和相关案例的分析,《开放时代》2010年第12期,楼栋、仝志辉7、部门分立体制下的涉农部门合作空间--以R市农村合作协会为例,《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2008年12月8、村民自治30年,《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12期9、农村政治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前瞻,《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10、乡镇改革的“非帕累托改变”,《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3期11、派性的性质和农村组织建设的资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12、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部门化”,《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13、农民国家观念形成机制的求解—以江西游村为个案,《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2006年7月14、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和村民自治的完善之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3期15、农民用水户协会与农村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16、乡村政治研究诸问题——兼答应星对<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的批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17、政治体制“形式化改革”的生成逻辑——湖北晓镇“海推直选”个案研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18、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仝志辉、贺雪峰,19、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贺雪峰、仝志辉,20、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21、村民自治与中国农村社会稳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22、《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23、村落的二重化权力空间与权力的空间控制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5期24、《十八大以来反腐情况》,聂辉华、仝志辉,《改革内参》,2014年8月22日(总第1036期);25、《关于反腐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聂辉华、仝志辉,《改革内参》,2014年8月22日(总第1036期);26、《限制权力是基础》,聂辉华、仝志辉,《改革内参》,2014年8月22日(总第1036期);27、《强化监督是关键》,聂辉华、仝志辉,《改革内参》,2014年8月22日(总第1036期);28、《提高激励是保障》,聂辉华、仝志辉,《改革内参》,2014年8月22日(总第1036期)。 1、构建服务农户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仝志辉中国合作经济2015-01-20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象选择与构建策略仝志辉;侯宏伟改革2015-01-153、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民主议事方法仝志辉农村工作通讯2015-05-27期刊4、要继承生态农业传统仝志辉中国老区建设2015-07-01期刊5、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比较分析(上)仝志辉;陈淑龙农村工作通讯2015-07-31期刊6、关于反腐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聂辉华;仝志辉领导文萃2015-11-08期刊7、农村可持续发展要寓于农村社区重建之中仝志辉中国非营利评论2015-07-31期刊8、生态农业传统继承与中国粮食安全仝志辉中国乡村发现2015-04-30期刊9、治理“一把手”腐败,核心在限权聂辉华;仝志辉国家治理2014-09-2810、“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的目标和路径仝志辉中国国情国力2014-02-151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的肢解和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可能仝志辉;楼栋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04-201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地方综合农协立法仝志辉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15期刊13、根治“一把手”腐败扎牢制度篱笆聂辉华;仝志辉法治与社会2014-12-0514、“一号文件”中的农金新意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01-2415、限权是遏制“一把手”腐败的基础聂辉华仝志辉学习时报2014-08-25报纸16、集权与分层管理下的博弈:集体行动的博弈模型研究郭圣莉;仝志辉江苏社会科学2013-10-1517、农村精英对合作社非线性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北京郊区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杨龙;仝志辉;李萌探索2013-12-1518、“选择性回应”:网络条件下的政策参与——基于留言版型网络问政的个案研究张华;仝志辉;刘俊卿公共行政评论2013-06-1519、征地留地制度改革与包容性城镇化仝志辉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3-08-1020、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增长之忧:急剧扩张致质量不足仝志辉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09-1221、金融服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空间广阔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03-2022、急剧扩张运营堪忧仝志辉农资导报2013-09-2723、从参与到选举:扭曲的村民自治仝志辉理论参考2012-07-0124、转型抗争: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理解近阶段中国农民抗争王瑜;仝志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525、高层出面与乌坎转机:抗争政治中的高层政府行为初探仝志辉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12-3126、以政治认知研究推动新农村建设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227、如何更好理解和执行“土地出让金”政策仝志辉中国水利报2011-12-1528、“最难搞”的小岗村是如何搞定的——沈浩“扁平化管理”的启示仝志辉同舟共进2010-02-0129、贫困村村庄公益还需投入仝志辉中国报道2010-03-0130、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农吃小农”逻辑的形成与延续仝志辉;楼栋中国合作经济2010-04-2031、关于村委会的立法争论仝志辉南风窗2010-10-0532、从参与到选举:扭曲的村民自治仝志辉文化纵横2010-08-013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发展格局的理论解释——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楼栋;仝志辉开放时代2010-12-1034、村民自治:本质是一种直接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仝志辉 北京大学博士田飞龙南方周末2010-10-1435、新时期的群众路线亟须制度支持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家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改革报2010-01-18报纸36、提升农民组织能力对接农田水利投资增长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水利报2010-03-11报纸37、村民自治权力架构亟需准确配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仝志辉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田飞龙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士生陈彦艾镭人民代表报2010-09-28报纸38、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小农困境仝志辉中国老区建设2009-02-0139、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不是土地流转而是发展农民合作仝志辉中国合作经济2009-04-1540、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仝志辉;温铁军开放时代2009-04-1041、城乡链接与农民合作何慧丽;古学斌;仝志辉;刘老石;贺雪峰;田力为;潘毅;毛刚强;吴重庆;文佳筠;RichardSanders;LucaColombo;AdaCavazzani;陈雪;何海狮;黄小莉开放时代2009-09-1042、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仝志辉科学社会主义2008-12-2043、中国乡村研究三十年庄孔韶;赵旭东;贺雪峰;仝志辉;卢晖临;林聚任;冯小双;吴重庆;文军;潘守永;刘翠霞开放时代2008-11-1044、树立全局思维,推进党建和农村合作体系的结合仝志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05-0645、草畜双承包制度下牧民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减贫效应——哈日高毕嘎查调查仝志辉北方经济2008-05-0146、村民自治三十年仝志辉经济研究参考2008-06-1147、社会资本与社会组织运转——以甘东用水协会为例陈雷;仝志辉公共管理学报2008-07-2048、乡镇政府改革的“非帕雷托改变”——基于A镇权力结构的分析仝志辉;蔡莹娟中国农村观察2008-05-3049、30年农村改革、“大农吃小农”和国家的角色仝志辉湖湘三农论坛2008-10-3150、村民自治三十年仝志辉学习时报2008-04-0751、农村合作体系构建的综合农协道路仝志辉学习时报2008-04-1452、30年农村改革、“大农吃小农”和国家的角色仝志辉湖湘三农论坛2008-10-3153、“公民社会”话语侵扰下农村民间组织研究定位的困境——以《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为例仝志辉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12-1554、、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部门化”亟待破解仝志辉红旗文稿2007-08-2555、论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部门化”仝志辉山东社会科学2007-07-0556、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部门化”及其改革仝志辉理论视野2007-08-1557、派性的性质与农村组织重建的资源——湖村、路村、岭村三村比较仝志辉中国农村观察2007-07-3058、“后选举时代”怎样促成真正的村民自治仝志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9-1559、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不良的根子在哪里仝志辉中国乡村发现2007-09-1560、数字化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研究仝志辉东北林业大学2007-04-0161、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的根本之道仝志辉科学导报2007-01-106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不良的根子在哪里仝志辉中国乡村发现2007-09-1563、“公民社会”话语侵扰下农村民间组织研究定位的困境——以《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为例仝志辉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12-1564、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与村民自治的完善之路仝志辉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5-0665、“后选举时代”的乡村政治和乡村政治研究仝志辉学习与实践2006-05-2066、农民用水户协会与农村发展仝志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07-2567、乡村政治研究诸问题——对应星批评的回应和进一步思考仝志辉社会学研究2005-05-2068、老窑头村选举的信号仝志辉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03-0169、富一方农民的啤酒原料协会王正明、仝志辉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04-0170、村民选举权利救济与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建设仝志辉江苏社会科学2004-07-2071、四个民主,哪个重要仝志辉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08-0172、跨村公益谁来做仝志辉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0-0173、一个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文件仝志辉中国社会报2004-07-2274、选举后的村级民主化治理仝志辉学习时报2004-08-3075、错误观念阻碍妇女竞选村官仝志辉乡镇论坛2003-05-0576、政治体制“形式化改革”的生成逻辑——湖北晓镇“海推直选”个案研究仝志辉战略与管理2003-12-0577、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二)仝志辉博览群书2003-10-1578、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四)仝志辉博览群书2003-12-1579、知识还是谋划读《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度比较》仝志辉博览群书2003-06-1580、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一)仝志辉博览群书2003-09-1581、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三)仝志辉博览群书2003-11-1582、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仝志辉社会学研究2002-01-2083、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仝志辉;贺雪峰中国社会科学2002-01-1084、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贺雪峰;仝志辉中国社会科学2002-05-1085、二重化村落空间仝志辉开放时代2002-02-2886、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仝志辉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03-0587、向超大规模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基层治理模式转换——百年乡村政治史背景中的农村基层民主仝志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088、精英系仝志辉浙江学刊2002-02-2789、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徐勇;吴毅;贺雪峰;仝志辉;董磊明浙江学刊2002-02-2790、农村社会观察(五则)徐勇;吴毅;孙龙;仝志辉;肖立辉浙江学刊2002-04-2791、村庄选举研究:眺望转型期乡土中国的窗口——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综述贺雪峰;吴毅;仝志辉江海学刊2001-02-2892、精英动员与竞争性选举仝志辉开放时代2001-09-2393、农民负担沉重的制度根源与改革之道仝志辉青海社会科学2001-05-3094、恳谈会: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仝志辉;刘治安乡镇论坛2001-02-1595、村民自治强化了家族矛盾吗?仝志辉乡镇论坛2001-08-1596、企业家人力资源的开发重点兰喜阳;仝志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01-2097、农村社会稳定与乡村制度改革仝志辉领导决策信息2001-01-1798、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完善仝志辉中国国情国力2001-09-0799、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仝志辉政治学研究2000-09-30100、民主如何进入乡村社会贺雪峰;仝志辉社会科学研究2000-03-2810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全面展示——《乡村政治——中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评介仝志辉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8-10102、依法治村的成功实践——对许昌县建立《村民自治章程》的调查仝志辉法学杂志1999-01-15103、经济贫困地区的村级治理──陕西省黄村、硬村调查仝志辉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4-1510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政治民主权利仝志辉攀登1999-04-15105、试论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李向成;仝志辉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6-04-15期刊106、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政治稳定仝志辉社会主义研究1993-10-28 “Non-ParetoChange”inChina’sTop-DownReform:tAsianDemocracyandPoliticalChangesinChina:AnewGooseFlying?Konrad-Adenauer-Stiftung,Singapore,2008年10月ceofCivilSociety:TheExampleofGuanxiandTrust:EmpiricalStudiesofChina,,2009年1期ms:PetitionLettersonChineseVillageElections,2014年11期THECHINANONPROFITREVIEWADefinition,Classification,andReportonRuralCivilOrganizationsinChina,,2010年2期

李仲生的学术成就

柏林墙
自暴自弃
李仲生博士长期从事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人口经济学》等5部,合著1部,代表性日文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在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日本人口学会高度评价了这部学术专著,国内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数十家媒体和部门报道他的研究成果。日本著名人口学家佐佐木阳一郎指出:“这部专著以推行世界上最强有效的人口控制政策的中国人口问题为题,意义深远,内容丰富,具有独创性,正因为如此,他荣获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第一号经济学博士的荣誉。”回国后主持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成果2004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前线》杂志以及欧美同学会通讯等都为此作了书评。2006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人口经济学》,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人口科学》以及中国人口报等为此作了书评,同年该著作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人口科学》、《求实》、《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口与经济》、美国《中国经济评论》、日本《亚洲文化研究》以及日本《东瀛求索》等中外核心刊物和一般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等120余篇,代表性论文《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获国际优秀论文奖,总研究成果达400多万字。在日本留学14年期间,曾参加过30多次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日本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多次提交论文发表演讲。 1、《没有播出的故事--半生博士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传记著作,2001年5月。2、《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侨报社,2002年5月。3、《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载日本《城西大学经济经营纪要》1995年。2、《中国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6年总第3期。3、《中国经济多重结构的变化》,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7年总第4期。4、《论人口过度增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的人口变动和经济成长》,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8年总第5期。5、《中国的出生力变动及其要因》,载日本《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1999年总第3期。6、《中国的将来人口和结构变动》,载日本《东瀛求索》1999年总第10期。7、《中国的人口流动》,载日本《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2000年总第4期。8、《中国的将来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0年总第7期。9、《中国的经济转换与雇用及失业》,载日本《亚洲文化》2000年总第24期。10、《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原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年第5期。11、《中国的经济开放与经济型人口流动》,载《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12、《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动态变化》,载日本《东瀛求索》2001年总第12期。13、《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展望》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14、《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人口因素》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2年总第9期。15、《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原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0期;转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编《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第一卷)》,2003年6月。16、《转轨时期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载《西北人口》2002年第4期。17、《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原载《人口与经济》2002年增刊;转载于北大学子编辑部编《北大学子》2003年第3期。18、《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19、《中日企业在职教育培训模式比较》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1期。20、《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载《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21、《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2003年4月。22、《中国如何应对21世纪人才大战》载《中国留学生创业》2003年第5期。23、《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影响因素》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24、《中国的经济起飞与人口动态》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3年总第10期。25、《发达国家的人才竞争策略》载《中国留学生创业》2003年第8期。26、《中国生育率转变的因素分析》,载《西北人口》,2003年第4期。27、《中国人口控制的人口效果》,载《中国统计》,2003年第12期。28、《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载《中华名人文论大全》,2004年4月。29、《经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圈的发展》,载《求实》,2004年第5期增刊。30、《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载《跨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8 月。31、《人口投资与经济发展》,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8期。32、《人口质量与科技进步》,载《中国当代经典论文》,2004年9月。33、《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载《当代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 Ⅱ》,2004年9月。34、《中国的人口增加与粮食供求》,载《当代中国科教文集》2004年9月。35、《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失业》,载《与时俱进 走向辉煌》,2004年9月。36、《人口质量与劳动力素质》,载《中国人才》,2004年第10期。37、《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载《当代中国百业英才业绩·论文卷》,2004年10月。38、《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原载《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年11月16日;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2期。39、《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载《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40、《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载《中国改革发展理论文集》,2004年12月。41、《人口老龄化与储蓄消费》,载《历史的回眸──共和国改革文集》,2004年12月。42、《中国人口控制的人口经济效益》,载《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2005年1月。43、《人口发展与资源》,载《中国党政经济文献》,2005年1月。4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载《21世纪理论与发展优秀论坛精典》,2005年2月。45、《试论乡镇企业就业与剩余劳动力的关系》,载《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5年2月。46、《论21世纪全球化的人才竞争策略》,载《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2005年2月。47、《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3月。48、《人口转变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5年4月。49、《人口与矿产资源、能源》,载《共和国的辉煌理论成果卷》,2005年4月。50、《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载《当代专家论文精选》,2005年5月。5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日文),2005年总第12期,2005年6月。52、《人口与土地、森林资源》,载《当代创新专家文论大全》,2005年6月。53、《人口与劳动力供给》,载《中流砥柱》,2005年9月。54、《中国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载《WTO与中国经济》,2005年10月。55、《论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载《中华名人文论大全 Ⅱ》,2005年10月。56、《论就业政策与充分就业》,载《中华名流世家──中华成功思想博览》第二卷,2005年11月。57、《论早期的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载《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论文卷》,2005年12月。58、《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载《华夏名人论坛》第二卷,2005年12月。59、《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月。60、《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61、《从萧条到低速增长的日本经济》,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62、《西方就业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载《感动中国 人民公仆》,2006年1月。63、《生育率的经济决策与经济分析》,载《中国当代优秀领导理论文选》,2006年1月。64、《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2期。65、《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人口与经济起飞》,载《文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3月。66、《2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发展》,载美国《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3月号第6卷第3期。67、《苏联和东欧各国的人口经济发展》,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增刊,2006年4月。68、《日本的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载《中华知名人物理论创新宝库 论文全集》2006年4月。69、《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载《西北人口》,2006年第3期。70、《日本的人口转变和战后经济复兴》,载《中国创新报道论文集》2006年5月。71、《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其分析》,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文献》,2006年6月。72、《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与分析》,载《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2006卷,2006年6月。73、《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载《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 文论集》,2006年6月。74、《近代的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载《感动中国──时代杰出新闻人物》(经典理论卷),2006年9月。75、《对孩子数量和质量选择理论的分析》,载《中华功勋人物论坛文库》,2006年11月。76、《日本人口学科体系对中国的启发》,载《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77、《20世纪前期发达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载《中华文明榜》,2006年12月。

爱看文摘杂志的朋友帮帮忙

见巧乎王
四通
读者都是骗人的!!唯一的好处是净化人的心灵,给人美好的愿望和感觉!但现实中是一点都不会发生的!万分之一的几率都没有!利弊我都直说了,希望读者迷不要怪我的直率啊,个人的体会而已!如果是近期就不是《青年文摘》,但它以前貌似有这样的文章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怎么写

甲壳虫
废车场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从1996年至今的十三年中,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粮食供求稳定,品种丰富,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6月,布朗再来北京时承认自己当年的判断并没有成真。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病虫害等。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现在研究的第三期超级水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攻关,实现这一目标,平均一亩可增产150公斤,如果推广一亿亩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可以养活一亿多人口。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粮食生产持续提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生产,忽视粮食工作。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四、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的形势下,国家靠统购统销、合理分配手段实现粮食安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特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干扰破坏粮食供求的弊端,尤其是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化粮食主体经营的激烈竞争,增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粮食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粮食供求中紧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解决“卖难”、“买难”,保护产区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粮价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储备粮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手段。目前,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基本到位,制度比较健全。为适应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地方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要在省市和地区两级、特别是大中城市,建立储备粮管理公司,并在三到五年内形成一定储备规模,具备吞吐调节、平抑市场的能力,并建立相适应的储备粮风险基金。 2.要建立地方储备粮食管理条例,制定地方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储存等管理办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3.要加强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分析,及时发布市场粮食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为宏观调控和储备粮轮换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4.要落实粮食宏观调控载体,各级政府应重点选定一些购销、加工企业承担粮食调控职能任务,同时引导其他粮食经销商、粮食超市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五、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曹树基的著作论文

丧己于物
而有所矜
著作:1、《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 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论文:1、《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第4期,第19-40页。2、《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6年第2期,12-37页。3、《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中华文史论丛》第四十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9页。4、《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第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29页。5、《明清时期移民氏族的人口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族谱分析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77-90页。6、《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认识》(葛剑雄、曹树基),《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33-44页。7、《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第12-27页。8、《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16-26页。9、《永乐年间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第33-52页。10、《洪武时期山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18-30页。11、《清代前期浙江山区的客家移民》,《客家学研究》第四辑,《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出版,1997年,第1-13页。12、《太平天国战前的中国人口》,《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32-41页。13、《洪武时期凤阳府的人口迁移》,《安徽史学》1997年第3期,第14-21页。14、《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资料研究〉》(葛剑雄、曹树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154-166页。15、《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39-47页。16、《洪武时期东南地区府县治城市人口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19-33页。17、《国家对人民的控制——以洪武时期的户口调查为例》,《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104页。18、《论明代的人口增长率》,《中国学术》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5-236页。19、《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曹树基、李玉尚),《复旦学报》,2000年第5期,33-44页。20、《清代前期“丁”的实质》(曹树基、刘仁团),《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21、《清代中期的云南人口》,《历史地理》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258页。22、《清代中期的江西人口》,《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28-140页。23、《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第15-28页。24、《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50-56页。25、《马尔萨斯理论与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对美国学者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批评》(曹树基、陈意新),《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41-54页。26、《清代中期的四川人口——以1812年数据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92-105页。27、《尊重中国人口史的真实——对〈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一文之回应》(陈意新、曹树基),《学术界》2003年第3期,第116-132页。28、《清中叶以来的江南市镇人口———以吴江县为例》(游欢孙、曹树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4-134页。29、《洪武大移民:来自湖南浏阳的新例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140-147页。 著作:1、《鼠疫:战争与和平——1320-1960年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曹树基、李玉尚),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2、《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曹树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论文:1、《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历史地理》第十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192.2、《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17-32页。3、《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曹树基、李玉尚),《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167页。4、《18-19世纪的鼠疫流行与云南社会的变迁》(第二作者),《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209页。5、《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对云南人口的影响》,(李玉尚、曹树基),《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9-32页。6、《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曹树基、李玉尚)《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94-116页。7、《清代云南昆明的鼠疫流行》(李玉尚、曹树基),《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2期,第67-71页。8、《光绪年间云南鼠疫的流行模式——以市镇和村庄为基础的研究》,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主编:《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一辑, 香港科技大学出版,2003年,第132-152页。9、《历史时期的传染病流行与社会应对——中国与西方的比较》,收入燕爽主编:《SARS与社会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0、《历史时期的鼠疫流行模式与社会变迁》,收入谢遐龄等主编:《SARS、全球化与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1、《鼠疫大流行中的广州、香港与上海——以申报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72-81页。12、《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78-190页。 著作:1、《石仓契约》第一辑第1-8册,(曹树基、潘星辉、阙龙兴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论文:1、《〈禾谱〉及其作者研究》,《中国农史》1984年3期,84-91页。2、《〈禾谱〉校释》,《中国农史》1985年第3期,74-84页。3、《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62-66页。4、《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7-303页。5、《闽粤赣三省毗邻地区的社会变动与客家形成》,《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3-125页。6、《对明代初年田土数的新认识——兼论边卫所辖民籍人口》,《历史研究》 1996年第1期,第147-160页。7、《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兼论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不成立》,《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127-141页。8、《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119-133页。9、《清代中后期浙南山区的土地典当——基于松阳县石仓村当田契的研究》(曹树基、李霏霁),《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40-54页。10、《清至民国山东东部玉米、番薯的分布——兼论新进作物与原作物的竞争》(王保宁、曹树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第37-48页。11、《石仓地契的发现、收集与整理——来自浙南山区一个客家村庄的报告》,《客家学刊》(创刊号),2009年6月,第146-172页。12、《“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仓“退契”研究》(曹树基、李楠、龚启圣),《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8-131页。13、《送户票与收粮字:土地买卖的中间过程——以浙江松阳石仓为中心》(曹树基、高扬),《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28-36页。14、《从石仓土地执照看花户内涵的衍变与本质》(单丽、曹树基),《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第119-129页。15、《石仓冶铁业中所见清代浙南乡村工业与市场》(曹树基、蒋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四分,第833-888页。 著作:1、《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国际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论文:1、《乡镇自治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嘉兴县1946年乡镇职员政治试卷为中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98-110页。2、《1958-1962年四川省人口死亡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第57-67页。3、《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3250万)及其成因》,《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第14-28页。4、《1959-1961年广西十县人口数据的“加工”》(孙琦、曹树基),《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第75-86页。5、《两种“田面田”与浙江的“二五”减租》,《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8-121页。6、《土地分种:雇佣、合作还是出租——以南汇县土改档案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第5-18页。7、《苏南地区“田面田”的性质》,《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59-71页。8、《土地耕作与“田面权”之争——以抗战胜利后嘉善县的佃权纠纷为中心》,(孙琦、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82-88页。9、《国家形象的塑造——以1950年代的国家话语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6-26页。10、《划分“右”派:以桐柏县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曹树基、李楠),《学术界》2010年第1期,第180-194页。11、《两种“田面田”与苏南的土地改革》,谢国兴主编:《改革与改造——冷战初期两岸的粮食、土地与工商业变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7月,第97-132页。12、《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中“工商业兼地主”的政治身份认定》(刘诗古、曹树基),《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2期,第66-75页。 1、《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新突破——评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203-206页。2、《以人为本的农业历史地理学——评萧正洪〈地理环境与技术选择〉》,《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122-124页。3、《评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在近代的命运〉》,《中国学术》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4、《历史语言的文化阐释——评陈建华〈现代革命话语考论〉》,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3期,第153-156页。5、《学术研究与学术评审制度——评王铭铭〈闽台三村五论〉》,《文汇报》1998年11月13日。6、《也谈清代台湾的土地开垦、社会组织和经济形态——答周翔鹤先生》,《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71-77页。7.《经济史学的方法论:描述与分析——评〈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137-146页。8、 &laquo;Les normes scientifiques : Un grand débat dans le monde universitaire chinois&raquo;,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igie ( Review of Bibliography in Sinology), 2002.《学术规范:中国学术大论争》,《汉学年鉴,2002年》,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出版社,2003年版,第65-84页。9、《评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中国学术》2005年第2期,第270-273页。

李静的论文专著

黑带仇
谜中秘
李静、彭飞.出口企业存在工资红利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20-37.李静、彭飞、毛德凤.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财贸研究,2012年第5期:46-53.李静,陈武.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中国省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李静,李红,谢丽君.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潜力、减排效率与影响因素,农业技术经济,2012,(6)李静,沈伟.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李静.中国地区环境效率的差异与规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李静、饶梅先.中国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决定因素,华东经济管理,2011,(7)李静,方伟.长三角对外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研究,财贸经济,2011,(5)李静、李晶瑜.中国粮食生产的化肥利用效率及决定因素,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李静、饶梅先.中国工业的环境效率与规制研究,生态经济,2011,(1)李静.中国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南方经济,2009年第12期。李静、程丹润.基于DEA-SBM的中国地区环境效率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8期:1208-1211程丹润、李静.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财贸研究,2009年第1期:5-11李静.基于SBM模型的环境效率评价,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5月,第5期:771-775李静、姜帆.构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可行性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12月第12期:35-36李静、程丹润.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2期:7-10李静、程丹润.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差异及演进规律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月,第11期:100-104程丹润、李静.省会经济圈构建中的城市经济关联性研究,科技与经济,2008年2月第1期:42-44吴华清、刘志迎、李静.芜湖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式集群发展调查、评价与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10月,第10期:88-91李静、张欣昕、费本飞. 我国不同模式下生猪养殖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基于1998-2006年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8年第24期:26-30李静、刘志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及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47-52。中国第六届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李静、刘志迎.  安徽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8期:13-17李静、姜帆、刘志迎.安徽优势行业发展状况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于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1期:10-13李静、孟令杰、吴福象.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12-21李静、孟令杰.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11-19李静、杨国涛、孟令杰. 农村贫困的度量与分解:1995-2004――基于江苏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农村经济,2006年第5期:50-53李静、杨国涛、孟令杰. 贫困线:理论、应用与争议,农业经济,2006年第7期:75-76孟令杰、李静.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10月第3卷第2辑:169-176。 2004年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学论文。江激宇、李静、孟令杰.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113-118李静.安徽农村居民消费的ELES模型估计.乡镇经济,2003年第2期:25-29李静、刘志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及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第六届中国经济学会年会论文。李静、杨国涛、孟令杰.中国玉米生产的相对效率评价. 周曙东 张景顺编《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年9月。刘志迎、王正巧、李静.中国高技术资本对地区产出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102-110刘志迎、孙文平、李静.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成本效率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87-99

生产力研究杂志社的杂志目录

是色而已
道德不一
本刊特稿  (1)“转型陷阱”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朱占荣 闫磊  (4)市场经济何以是社会主义的 吴宗铖 王国斌  经济理论问题  (8)基于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的探讨 刘玲玲  (10)论和谐消费环境——以房地产市场为例的分析 李响  (12)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丁昊  (15)基于灰色理论的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冯丹  (19)人力资本“占用”与“占有”:基于贡献指数的研究 吴俊英  (21)人才招聘的最优化方法实证研究 方丰 李健  (2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梁宝升  (25)基于网络发展的绿色经济建设 陈岗 刘会齐  (28)产品文化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及其意义构建 龚雪  三农问题研究  (31)对我国农业问题时间和空间上的再思考 达捷  (34)加快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 刘金荣  (36)根据经济规模原则,使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达到最大化——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之一 张平军

推荐几本好的物流相关的杂志

三玄
胡瑗
《物流技术》15元/期,全年12期《物流技术》1981年创刊,是中国物流行业第一本物流专业刊物,目前由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管,中国物资流通学会(现中国物流学会)物流技术经济委员会、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旨在推广先进物流技术与设备,开展物流理论研究,交流国内成功经验,传递国际物流信息,促进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技术》面向流通企业、交通运输、口岸码头、物资、商业、储运、粮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经营)企业物流部门以及各物流设备生产厂家等,主要受众为物流及其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本刊主要通过邮发、自订、展会派送、赠阅等多种渠道发行,目前发行量为25000册。《物流技术》杂志先后荣获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是全国物流行业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本刊专访、本刊特稿、学术论坛、电子物流、经理园地、国外物流、行业资讯、采购指南、重点报道我国当前物流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行业内焦点问题的深度分析,行业风云人物的及时跟踪报道以及先进适用的物流设备的推介,并开展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市场人士的对话。《物流技术(装备版)》18元/期,全年6期《物流技术》是由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在我国物流行业和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深远的影响,获得了一致好评,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物流行业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等荣誉。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物流技术与装备业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物流市场的这种需求与变化,更好地服务于本刊的读者,《物流技术》杂志社决定在《物流技术》月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的基础上,推出《物流技术(装备版)》(双月刊),旨在推介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为采选物流技术与装备的企业提供相关资讯,搭建一个制造企业、流通企业与物流装备业协调发展的信息平台。《物流技术(装备版)》计划推出以下栏目:本刊专访、企业采风、市场聚焦、管理方法、技术交流、装备导航、物流标准化、军事物流装备、物流故事、互动平台等。《物流时代周刊》20元/期,全年12期《物流时代周刊》杂志是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参阅的产业经济杂志,力求通过专业的采编手段——透视行业热点焦点事件;调查解读产业重点问题;强调货主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业的物流管理和需求进行深入报道;着重挖掘典型企业的经验,剖析供需双方的典型案例。读者群面向货主、货代、航(空)运、港口(车站、机场等交通运输枢纽)、公路铁路运输业、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技术设备和理论研究等。《中国物流与采购》12元/期,全年24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覆盖面广、发行量大的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是我国业内最具权威性、指导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强势媒体。主要栏目有:权威视点、本期策划、独家发布、案例点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信息化、学术研究、域外采风等。杂志注重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中国物流与采购领域内最新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经典案例,并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物流管理》10元/期,全年12期《物流管理》杂志是一本专注中国物流的商业杂志。旨在展现国内外物流研究的前沿成果、管理知识、资讯信息;精选物流企业案例;介绍国际现代物流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以帮助读者学习物流专业知识,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力求为读者提供一流的精华文章与实用信息。《物流与供应链》15元/期,全年12期广州物流协会吸呐从事物流行业经营、研究及服务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热心于物流事业的专业人士、管理人员及专家学者个人入会。目前,已发展会长单位22个,常务理事单位26个,理事单位30个,会员单位近300个。吸收了南方物流企业集团、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华新集团、广州市粮食企业集团、广州市蔬果企业集团、广东邮政物流配送有限公司、霍英东南沙货运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市商业储运公司、利皇集团、日捆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民航快递华南公司、富田—日捆储运(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黄埔区通达储运有限公司、广州中联环宇货业储运有限公司、远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广石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凯通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城市之星运输有限公司等一批广州地区物流龙头企业入会。广州物流协会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下设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媒体发展工作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培训认证咨询中心、法律咨询中心及协会秘书处等多个职能部门。为会员单位、物流行业相关单位提供多层次的综合性服务。《物流》10元/期,全年12期《物流》杂志是国内物流行业的核心媒体之一,九年来一直致力于务实地宣传行业政策、传播先进、科学及有效的物流技术和理念,客观地追踪报道最新的行业动态,其媒体效应已得到了业内的认同。并于2002年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行业新闻宣传贡献奖”。 其中《物流》杂志与FedEx(联邦快递)合作的“真诚合作表现”一文,获得首届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大赛一等奖,与广东省邮政物流配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的“一体化的物流中心环节”一文,获得三等奖。《物流》杂志的办刊方针是:提供最新物流资讯 创造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业》18元/期,全年12期现代物业》杂志是中国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传媒,也是中国第一份业主杂志。自2002年7月正式创刊以来,以“恒产恒心、物权物语”的核心理念,始终如一地打造物业管理在高度、深度、广度和速度方面的优势专业传播平台,并以其“专题领衔、创意优先、荟萃百家、关注现代”的办刊风格树立了自己的传媒形象。在今天,现代物业已经成为中国大陆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对话与沟通的首选渠道,并率先进入物业及资产管理的高端探索领域。作为专业传媒中的佼佼者,《现代物业》杂志极赋责任感地始终保持自己一贯的独立品质和客观精神,坚持以报道真相和探索真理的态度,把社区文明进步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源源不断地为各类社区工作人士和业主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丰富资讯和独特观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观察日食可以研究什么

舍之则仰
香笺泪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卞毓麟说,观测日全食,“焦点”是看太阳、看月亮、看星星,看它们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先说看太阳。卞毓麟说,要着重看色球、日冕和日珥。平时,亮度相对很低的太阳色球、日冕和日珥完全“淹没”在太阳的散射光之中,人们无法看见。而在日全食期间,色球表现为一层颇为美丽的玫瑰红色辉光。色球上常见日珥现象,它其实是太阳上经常发生的物质抛射现象。日珥表现为从光球边缘向外伸出,呈火红色,但并无确定的形状。日冕是太阳的最外层大气,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而密度却比人类所能制造的真空还要空,除非采用专业仪器,日冕只有日全食时才观测得到。 日食期间还会出现有趣的“日牙”现象。平时,太阳在树阴下的投影都是圆形的。而随着日食过程的开始,原本圆形的太阳投影像会逐渐亏缺,成为月牙状,并越来越细,而且在时间上,所有投影像的这种变化是完全同步的。进入全食阶段时,它们便同步隐匿不见。生光时刻之后,大批细月牙状的太阳像再次在地面上同时显现,并渐渐变得越来越“胖”,当太阳复圆时它们也就同步复圆了。 再说看月亮。观月的关键是关注钻石环和贝利珠。在太阳发光圆面即将被黑色月球完全遮去之际,也就是日全食到来前的几秒钟内,行将消失的最后一抹阳光,可能会在月球的边缘突然表现为一段形如钻石戒指般的短弧状光芒,看上去颇为耀眼,并给观赏者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这就是钻石环效应。差不多与此同时,消失中的太阳光还可能沿着月球边缘形成一连串明亮的小光点,就像一串发光的珍珠高悬于天空中,但显露后不久旋即消失。这一现象称为贝利珠,因最早由英国天文学家贝利作了正确的描述而得名。 最后说看星星。卞毓麟说,日全食发生的时候,由于太阳的光芒被遮挡,周围的天空瞬间黑暗下来,虽然还达不到夜间那般黑暗,却已能够在太阳的周围展现出一幅星空的景象。7月22日的日全食属于太阳被遮挡程度较重的一次,人们有理由期待在太阳周围出现比较迷人的星空景象。届时,水星、金星、火星将同时出现在太阳的周围,还可看见天狼星、毕宿五、参宿七等亮星。 切莫“裸眼”看日食 观赏日食奇观,莫忘保护眼睛。天文学家表示,虽然日食期间阳光减弱,但是除了日全食的几分钟内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其余时间切莫直视太阳,否则会有失明危险。 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李旻说,由于日食的时候太阳被全部或部分遮挡,光度下降,一般人很容易在无保护的情况下用肉眼直接观看,但实际上1%的太阳面积所发出的光也比电焊时的亮度要高,此时若直接注视太阳10秒钟以上就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李旻建议,在日全食到来前,社会各界要做好宣传工作,家长尤其应叮嘱那些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心但毫无经验的孩子,千万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太阳。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市场上出售的观看工具的质量检查,因为劣质、不合格的观测工具(如眼镜、滤光片)无法挡住紫外线,在长达2小时以上的整个日食过程中,如果使用劣质器材也会使观测者的眼睛受到伤害,甚至致盲。而且由于其程度相对缓慢,更容易被忽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赵君亮说,无论是用肉眼观看还是通过望远镜来观测,都须有保护措施,特别是绝对不可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因为白天的阳光非常强烈,肉眼直接看太阳会导致视网膜受损,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当然,全食阶段的几分钟例外,可以直接用肉眼来欣赏‘黑太阳’奇观,难得享受一下吧,”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卞毓麟说,“但是要记住,其他时间都不可直视太阳。需要强调的是,普通的墨镜透光率太高,观测太阳仍然很危险。” 如果平民需要观测日食则要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测太阳,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如果用肉眼观测日食,最简易的方法是找一块玻璃,涂上些墨或者用烟熏黑,颜色层要涂熏均匀,用它们来观测日食,以太阳呈古铜色为宜。还可将几张废照相底片重叠在一起,隔着底片看太阳(根据太阳光的强弱增减底片的张数),或观察加点墨汁的水盆中的太阳反射像,以及通过电脑磁盘芯、通过电焊玻璃片等物品减光观测太阳。这样既可以达到观测的效果,眼睛也受到了保护。 买一期最近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上面写的有如何邮购太阳观测眼镜 另外,直接将不加遮挡的望远镜对准太阳也是不允许的,否则将烧坏眼睛致盲。必须在望远镜上加上滤光设备(巴德膜)才能直接观测。摄影者也不可以用没有采取滤镜保护措施的相机直接拍摄太阳。7月22日的日食食分大于1,达到全食后,天空会漆黑如夜,甚至能看到繁星璀璨,极其壮观。补充:直视太阳会对眼镜造成伤害,日食过程中虽然太阳的总光度在不断减小,但单位面积的光亮并未改变,所以依然会有影响。有的人可能直视太阳没有大碍,但观测日食需要长时间看着太阳,最好不要尝试。另外,肉眼或许可以看太阳,但用望远镜是绝对禁止的,特别是天文望远镜。而且由于视网膜的光渗作用,直视太阳是看不清日食过程的(太阳和周围物体的界线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