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下属系部

复归于朴
方今之时
土木工程系是兰州理工大学创办最早的教学系之一,其办303132学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甘肃省立兰州职业工业学校的土木科,1958年随甘肃工业大学的建立更名为土木系。该系已积蓄了厚实的办学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构建起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土木工程专业下设3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学生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方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同时具有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土木工程学科硕士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资格和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资格。同时,土木工程学科已建设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系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讲师33人;教师中有博士23人,硕士34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6人;还有一批教师获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的执业资格,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土木工程系在教学上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在科研上突出地域特色,以解决西北地区地域性问题为主,构筑起了土木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黄土与湿陷性黄土工程和地质灾害治理、大跨度空间结构与钢结构、结构健康诊断及检测加固等特色学科研究方向,结构减振控制、黄土及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设计、空间大跨度结构和特殊钢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走在了西北地区土木界的前列,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验依托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验中心(甘肃省一级实验室,对外开放实验室和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拥有大型多功能实验机、模拟地震震动台等大型设备,另外还拥有反力墙和反力地板,可进行大型结构和岩土工程的动力实验。

我想考兰州理工大学在职的工程硕士;但是不知道gct考完后,第二阶段的复试的时间和科目是什么

胡姬花
六通四辟
一般都会有笔试+面试,但是吧,一般学校都招不满,所有都要,走个形式罢了,放心去考吧啊,一般过了国家线就没什么问题了

我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想考研究生,请问哪些学校是两年啊,并且容易考吗?谢谢了

孔鲋
如此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3264633463士的区别】 培养方向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 GCT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招生条件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 GCT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 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招生考试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入学难度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2010年才开始开始独立招生,由于还没考,难度未知。 学习方式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 GCT在职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 ▽全日制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学习费用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 GCT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 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文凭颁发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 大多数GCT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 全日制专业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认可度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 GCT在职专业硕士:认可度跟普通硕士有差异,由于只有学位证书而没有学历证书,以往的社会认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可度有差别,根本原因是学历一栏只能填“本科”。然而最近以来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位的含金量,近年来认可度慢慢上升。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硕士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生,认可度尚受考验。不过有国家颁发的“双证”,相信前景会不错。至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大学排名080801 水利水电工程 (49)1 武汉大学A+2河海大学A+3清华大学A4 西安理工大学A5 四川大学A6大连理工大学 A7天津大学 A8 三峡大学A9 华中科技大学A 10 扬州大学A B+等 (15个):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B等 (14个):重庆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贵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青海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0808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1)1河海大学A+2 武汉大学 A+3西安理工大学A4 四川大学A5中国地质大学A6长安大学A B+等 (10个):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昆明理工大学B等 (9个):太原理工大学、贵州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农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0808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8)1 河海大学 A+2 天津大学 A3大连理工大学A4武汉大学AB+等 (5个):东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B等 (5个):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总之,还是看个人的选择吧~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帮到你~

兰州理工大学的办学条件

若果是也
猎仇者
据学3339666665校官网2016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总数为2309人,其中专任教师1568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享院士3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6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6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5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7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2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博、硕士生导师636人,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840人,入选国家和甘肃省各类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129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胡文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谭建荣、胡文瑞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6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37门,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焊接技术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电气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技术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张爱华)、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朱彦鹏)。省级教学团队(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教学团队(杨军虎)、工程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杨瑞成)、电气与控制工程教学团队(李战明)等。省级精品课程(37门):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液压元件、通信原理、冶金物理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控技术及编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结构优化设计、管理会计学、材料力学性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数据库原理、化工原理、流体机械原理、过程设备设计、金属学与热处理、结构力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路、物理化学精品课程、CAD/CAM技术及综合训练、思想道德修养、工程材料、钢结构设计原理、大学物理、机械原理、电工电子、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系列课程 )、工程制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个):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教学成果 2007-201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3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2门,出版教材11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项98人次,省级奖308项636人次。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高校,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被教育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截止2016年,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31个: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113个: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8个工程硕士学位、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硕士(MPACC)和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授权点。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16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等。 硕博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流动站(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共5个) 学科门类 学科名称 所属学院 批次 备注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10(2005)  工学 机械工程 机电学院 2011增列 第28次会议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能动学院 2011增列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信学院 2011增列  工学 土木工程 土木学院 2011增列  二级学科博士点(共26个) 序号 学科 所属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 所属学院 批次 1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院 10(2005) 2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材料学院 9(2003) 3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学院 7(1998) 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先进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材料学院 自设(2007) 5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学院 9(2003) 6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能动院) 能动学院 2011增列 7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与理论 机电学院 2011增列 8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流体机械及工程 能动学院 8(2000) 9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能动学院 2011增列 10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制冷及低温工程 石化学院 2011增列 11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工过程机械 石化学院 2011增列 12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 能动学院 2011自设 13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信学院 9(2003) 14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信学院 2011增列 15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系统工程 电信学院 2011增列 16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信学院 2011增列 17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 电信学院 2011目录外 18 工学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土木学院 9(2007) 19 工学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土木学院 2011增列 20 工学 土木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土木学院 2011增列 21 工学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制造业信息化系统 计通学院 2011自设 一级学科硕士点(共18个) 序号 学科门类 学科名称 所属学院 批次 备注 1 工学 机械工程 机电学院 10(2005)  2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10(2005)  3 工学 冶金工程 材料学院 2011增列  4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能动学院 10(2005)  5 工学 电气工程 电信学院 10(2005)  6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通学院 10(2005)  7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信学院 10(2005)  8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通学院 10(2005)  9 工学 土木工程 土木学院 10(2005)  10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工学院 2011增列  11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10(2005)  12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经管学院 2011增列  13 理学 数学 理学院 2011增列  14 理学 物理学 理学院 2011增列  15 工学 力学 理学院 2011增列  16 工学 软件工程 计通学院 2011新增 学科点对应调整 17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石化学院 2011新增 学科点对应调整 二级学科硕士点统计表(共95个) 序号 学科门类 所在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 所属学院 批次 1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文学院 10(2005) 2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学院 10(2005) 3 教育学 教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部 10(2005) 4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语学院 10(2005) 5 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 理学院 10(2005) 6 理学 数学 计算数学 理学院 2011增列 7 理学 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理学院 2011增列 8 理学 数学 应用数学 理学院 9(2003) 9 理学 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学院 9(2003) 10 理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理学院 2011增列 11 理学 物理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理学院 2011增列 12 理学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理学院 2011增列 13 理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理学院 9(2003) 14 理学 物理学 光学 理学院 2011增列 15 理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命学院 10(2005) 16 理学 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电信学院 10(2005) 17 工学 力学 固体力学 理学院 10(2005) 18 工学 力学 流体力学 能动学院 9(2003) 19 工学 力学 工程力学 理学院 7(1998) 20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学院 2(1984) 21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能动学院 4(1990) 22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电学院 6(1996) 23 工学 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机电学院 10(2005) 24 工学 机械工程 工业工程 机电学院 2011 25 工学 机械工程 工业设计 设计学院 2011 26 工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机电学院 9(2003) 27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院 8(2000) 28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材料学院 6(1996) 29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学院 4(1990) 30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先进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材料学院 2011 31 工学 冶金工程 冶金物理化学 材料学院 9(2003) 32 工学 冶金工程 有色金属冶金 材料学院 9(2003) 33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能动学院 10(2005) 34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能动学院 10(2005) 35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能动学院 10(2005) 36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流体机械及工程 能动学院 1(1981) 37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 能动学院 2011 38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学院 9(2003) 39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学院 4(1990) 40 工学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信学院 9(2003) 41 工学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信学院 4(1990) 42 工学 电气工程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信学院 10(2005) 43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理学院 10(2005) 44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 电信学院 10(2005) 45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通学院 7(1998) 46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通学院 9(2003) 47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信学院 3(1986) 48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信学院 8(2000) 49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系统工程 电信学院 9(2003) 50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信学院 10(2005) 51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 电信学院 2011 52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通学院 10(2005) 53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通学院 9(2003) 54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通学院 8(2000) 55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制造业信息化系统 计通学院 2011 56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物联网工程 计通学院 2011 57 工学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土木学院 8(2000) 58 工学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土木学院 3(1986) 59 工学 土木工程 市政工程 土木学院 10(2005) 60 工学 土木工程 供热、供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土木学院 10(2005) 61 工学 土木工程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土木学院 9(2003) 62 工学 土木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学院 10(2005) 63 工学 土木工程 建筑设计与工程 设计学院 2011 64 工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土木学院 2011 65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学院  66 工学 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能动学院 9(2003) 67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化工学院 10(2005) 68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 化工学院 8(2000) 69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 化工学院 10(2005) 70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 化工学院 9(2003) 71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化工学院 2011新增 72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业催化 化工学院 2011增列 73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化工学院 8(2000) 74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 生命学院 10(2005) 75 医学 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生命学院 10(2005) 76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10(2005) 77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产业决策与管理 经管学院 2011 78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会计学 经管学院 9(2003) 79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企业管理 经管学院 8(2000) 80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旅游管理学 经管学院 2011增列 81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经管学院 2011增列 82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财务管理 经管学院 2011 83 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物流管理 经管学院 201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领域名称 所属学院 批准时间 机械工程 机电学院 1999 材料工程 材料学院 1999 动力工程 能动学院 2000 电气工程 电信学院 2000 控制工程 电信学院 2002 计算机技术 计通学院 2003 建筑与土木工程 土木学院 2002 化学工程 化工学院 2003 电子与通信工程 计通学院 2005 环境工程 化工学院 2009 仪器仪表工程 机电学院 2010 冶金工程 材料学院 2010 软件工程 计通学院 2010 安全工程 化工学院 2010 制药工程 生命学院、化工学院 2010 工业工程 机电学院、经管学院 2010 生物工程 生命学院、化工学院 2010 水利工程 能动学院 2010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首批) 学科门类 所在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 所属学院 批准时间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学院 200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材料学院 2004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学院 2004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流体机械及工程 能动学院 2004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信学院 2004 工学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土木学院 2004 国内交流 据学校官网2016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是甘肃第一所、全国第27所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的地方高校,学校先后与兰州、酒泉、金昌、温州等20余个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酒钢公司、金川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兰石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金川公司联合成立了“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新能源学院(酒泉)”、“金川研究院”、“兰石研究院”、“白银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教学机构。 国际交流 据学校官网2016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40余所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资格,34个国家的186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或短期学习,留学生教育已初具规模。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的下属系部

出怒不怒
净三
应用物理系兰州理工大学物理系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经验、勇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全系在编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中级职称教师17人,助教2人. 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16人,获得硕士学位15人,另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原物理系曾下设应用物理教研室,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大学物理实验室、应用物理专业实验室。2013年按照学校对学科基层组织的统一规划,原物理系按照教学科研任务目标扩展为三个学科基层组织,即应用物理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和物理实验室。其中大学物理教学部主要负责全校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大学物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工科物理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教学实践,应用物理系主要负责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教学,专业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以及物理学一级硕士点,物理电子学二级硕士点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三个物理相关的基层学科组织协同合作,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工作。  在教学方面,秉承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遵从教学大纲和计划要求, 根据人才市场需要灵活调整进人计划和培养计划,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提高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能力和机会。在老教师带领下,积极钻研课程教学,通过研讨和讲课竞赛等手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出版教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及时将较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讲座,课堂扩展融化到教学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分层次。一方面为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设置了物理学的主干课程如《光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另一方面考虑本科毕业工作同学的需求,设置了相关重点专业技术课程《信号处理》、《电工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物理实验》等。  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磁性材料与强关联新型功能材料、凝聚态体系的计算和模拟、非线性物理、量子信息处理、导波光学与光纤通讯技术、固体微结构与光电性能等。 近5年物理系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15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 甘肃省自然基金等项目共18项、校级红柳重点支持项目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4项。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高校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300余篇。  在学术交流方面, 物理系近年来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出国留学和访问,部分青年教师在国内重点大学短期访问学习,同时也积极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来物理系交流和指导科研教学工作。 为加快新入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物理系实行青年指导教师制度, 由物理系教学效果好, 科研成果显著的老教师对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积极指导, 确保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快速提高, 在科研方面融入合适的团队, 以便早日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2013年教风, 学风质量年活动中,物理系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和座谈, 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工的积极性,细化了学校各项奖励制度。 为充分发挥各层次教工的特长, 挖掘教职工的潜能, 2013年12月理学院将原物理系人员归属和职责重新划分,成立了新的三个基层学科组织,即物理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大学物理实验室。 应用数学系应用数学系成立于2002年, 其前身为甘肃工业大学基础科学系数学教研室。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3个硕士点,设有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个研究所,1个数学建模与工程模拟高性能计算实验室,拥有信息与计算科学1个本科专业。应用数学系共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所有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有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教学类),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  应用数学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主持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学校红柳杰出人才项目1项,学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5项。本系多次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8篇。主要研究方向有:同调代数、环与模范畴、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动力系统、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应用微分方程及边值问题、应用偏微分方程以及数学物理方程反问题、金融风险模型、应用随机过程、计算数学等。  应用数学系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项目“工科数学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数学课程的优化教学”获得教育厅级奖。“高等数学”已建设成为甘肃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编写出版教材4部。 在连续五届的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有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组织参加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二等奖,有1人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荣誉称号。3人获得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 1人获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爱戴的教师”荣誉称号, 1人获兰州理工大学“十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数学教学团队”被学校列为重点建设教学团队。 工程力学系该系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力学教研室。下设工程力学专业教研室、力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现有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两个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两个硕士点。工程力学系现有在职职工共20人,其中教师1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1人,甘肃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人,理事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力学学部通讯评议专家2人,赴美国访问学者2人,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5人,讲师(工程师)9人,助教1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工程力学系主要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以及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工程力学》现已建设成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力学实验中心使用面积达263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384万元,开设工程力学实验、力学专业实验,以及为学校教师、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相关实验服务。近年来,工程力学系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和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工程力学教学团队”为校级重点建设教学团队。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编写和出版教材5部。在连续三届的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分别有4人获得一等奖,4人(次)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有5名教师获得中国力学学会颁发的优秀力学教师荣誉证书。近五年来,工程力学系在结构非线性振动和稳定性、热弹性动力学行为研究、新型材料力学行为研究等方向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其中属SCI/EI/ISTP索引的90余篇,在国际会议发表和宣读论文30余篇。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 “工程力学学科团队”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团队。工程力学系在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坚持走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科技开发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好吗?

怪兽狼
橙路
就业非常不错,校风也很淳朴。只是地方偏,影响了生源。 在职人员的话内,应该去读个美国容远程MBA或其他专业学位,一边工作一边还能参加学习考试,国内不少外企白领和国企的高管为了升职、深造等需要都在读这个的,反馈好像都还可以;有的美国大学还有低收入助学金,一旦申请到后学费也算不贵。你尽量挑选资深点的美国百年名校,例如:Brown University(远程物流专业)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远程工程学)Cornell University(远程市场营销专业)Churchman University(中英双语远程MBA)St. John's University(远程化学专业)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远程材料学专业)等大学。不影响原有工作即可攻读学位,尤其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美国教育制度是这样规定的,通过远程取得的学位和校园学习取得的学位是完全相同的。课程都由跨国企业管理人员编撰,比较新颖也比较实用。

兰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本科需要经常上课吗?在职人员怎么进行进行专升本。

茅趸王
靓妹仔
不用的,老师上课点名也不管,一般都不怎么上课,一般都是在校研究生上课,考试前老师都把答案给发了,考试相当于抄个答案,但是学校有几门统考的课程,必须好好学,这个课程必须通过才能领导毕业证什么的。

哪些学校招在职的研究生?

汝将何始
鬼爷爷
招在职的研究生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是1984年经教育部报请国务院批准首批试办的全国22所研究生院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生院紧紧围绕"稳定规模、改善结构、创新管理、提高质量、提升国际性"的办学方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招在职的研究生。2、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的研究生院,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心区,北临久负盛名的“燕京八大景”之一——“蓟门烟树”。且招在职的研究生。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规模适度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 1981年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且招收在职的研究生。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0余年来,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也招在职的研究生。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Gra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社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10月11日,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亚洲第一智库,招在职的研究生。

关于兰州理工大学自动化方向研究生?

符书
铁皮鼓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理工科大学。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经过9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水平不断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具有完整的含博士、硕士、学士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学校具有较高的学科层次,是我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是甘肃省第一所工学博士学位授权和设置工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设有17个工程硕士、64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和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授权点。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3个,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等5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外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为教育部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功能材料专业为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努力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培育和形成优势学科,重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建设方针,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学科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学科结构不断改善。本科教育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医学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布局。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研究部,各类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8万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了“稳定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吸引高层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用好各类人才”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着力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投入4000余万元专项,推进“四项工程”(名师培育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教师出国进修工程、学科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实施“三个计划”(科研启动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术梯队及特色研究方向资助计划),推行“四项制度”(中青年教师外语培训制度、数学工具强化制度、岗前培训制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设立“四项基金”(学术交流基金、专利基金、专著基金、学科交叉基金),建设“两个团队”(学科团队和教学团队),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6人,其中与中国科学院共享院士1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6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6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7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2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59人,教授、副教授697人。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283人。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保障体系,重视工程能力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有1个国家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工科人才培养基地。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9门,出版教材13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项98人次,省级奖308项636人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稳居甘肃高校第一,学校多次荣获甘肃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13.1万余人。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加强学研产合作,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发研究与成果推广相协调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究机构1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2个。近三年累计承担包括国家“973”、“863”项目在内的各类科技项目1632项,取得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申报专利306项,授权109项,专利授权数量连续七年位居甘肃高校首位,并进入全国高校前60名,多次获得“甘肃省企事业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以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入股,促进校办企业发展,现有科技型企业18家。 学校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977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EI收录论文分列全国高校第90位和第75位。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学校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和“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学研产合作,是甘肃第一所、全国第27所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的地方高校,与兰州市、温州市、青岛市等21家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24家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65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了董事会,在省内外企业建立了179个人才培养和教学实习基地。与国内42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友好合作就业协议,在省内外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390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和师生互派交流关系。每年接待访问学者100余人次,出国访问120余人次。具有留学生招收资格。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条件,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78万册,电子图书10000GB。固定资产1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学校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努力推动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学高身正、教书育人”为主的教风建设,以“诚于态度、谨于理论、勤于实践、志于成才”为主的学风建设,以及以“勤政高效、文明和谐、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为主的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学校确定了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的文科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