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言可意
应用物理系兰州理工大学物理系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经验、勇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全系在编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中级职称教师17人,助教2人. 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16人,获得硕士学位15人,另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原物理系曾下设应用物理教研室,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大学物理实验室、应用物理专业实验室。2013年按照学校对学科基层组织的统一规划,原物理系按照教学科研任务目标扩展为三个学科基层组织,即应用物理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和物理实验室。其中大学物理教学部主要负责全校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大学物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工科物理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教学实践,应用物理系主要负责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教学,专业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以及物理学一级硕士点,物理电子学二级硕士点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三个物理相关的基层学科组织协同合作,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工作。 在教学方面,秉承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遵从教学大纲和计划要求, 根据人才市场需要灵活调整进人计划和培养计划,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提高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能力和机会。在老教师带领下,积极钻研课程教学,通过研讨和讲课竞赛等手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出版教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及时将较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讲座,课堂扩展融化到教学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分层次。一方面为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设置了物理学的主干课程如《光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另一方面考虑本科毕业工作同学的需求,设置了相关重点专业技术课程《信号处理》、《电工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物理实验》等。 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磁性材料与强关联新型功能材料、凝聚态体系的计算和模拟、非线性物理、量子信息处理、导波光学与光纤通讯技术、固体微结构与光电性能等。 近5年物理系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15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 甘肃省自然基金等项目共18项、校级红柳重点支持项目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4项。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高校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300余篇。 在学术交流方面, 物理系近年来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出国留学和访问,部分青年教师在国内重点大学短期访问学习,同时也积极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来物理系交流和指导科研教学工作。 为加快新入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物理系实行青年指导教师制度, 由物理系教学效果好, 科研成果显著的老教师对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积极指导, 确保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快速提高, 在科研方面融入合适的团队, 以便早日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2013年教风, 学风质量年活动中,物理系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和座谈, 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工的积极性,细化了学校各项奖励制度。 为充分发挥各层次教工的特长, 挖掘教职工的潜能, 2013年12月理学院将原物理系人员归属和职责重新划分,成立了新的三个基层学科组织,即物理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大学物理实验室。 应用数学系应用数学系成立于2002年, 其前身为甘肃工业大学基础科学系数学教研室。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3个硕士点,设有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个研究所,1个数学建模与工程模拟高性能计算实验室,拥有信息与计算科学1个本科专业。应用数学系共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所有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有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教学类),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 应用数学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主持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学校红柳杰出人才项目1项,学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5项。本系多次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8篇。主要研究方向有:同调代数、环与模范畴、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动力系统、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应用微分方程及边值问题、应用偏微分方程以及数学物理方程反问题、金融风险模型、应用随机过程、计算数学等。 应用数学系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项目“工科数学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数学课程的优化教学”获得教育厅级奖。“高等数学”已建设成为甘肃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编写出版教材4部。 在连续五届的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有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组织参加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二等奖,有1人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荣誉称号。3人获得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 1人获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爱戴的教师”荣誉称号, 1人获兰州理工大学“十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数学教学团队”被学校列为重点建设教学团队。 工程力学系该系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力学教研室。下设工程力学专业教研室、力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现有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两个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两个硕士点。工程力学系现有在职职工共20人,其中教师1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1人,甘肃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人,理事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力学学部通讯评议专家2人,赴美国访问学者2人,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5人,讲师(工程师)9人,助教1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工程力学系主要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以及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工程力学》现已建设成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力学实验中心使用面积达263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384万元,开设工程力学实验、力学专业实验,以及为学校教师、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相关实验服务。近年来,工程力学系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和实践”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工程力学教学团队”为校级重点建设教学团队。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编写和出版教材5部。在连续三届的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分别有4人获得一等奖,4人(次)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有5名教师获得中国力学学会颁发的优秀力学教师荣誉证书。近五年来,工程力学系在结构非线性振动和稳定性、热弹性动力学行为研究、新型材料力学行为研究等方向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其中属SCI/EI/ISTP索引的90余篇,在国际会议发表和宣读论文30余篇。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 “工程力学学科团队”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团队。工程力学系在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坚持走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科技开发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