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其所怀
这个是全日制的※075教育学院 0931-8912762◆高等教育学(040106)0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02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论03高等教育管理04大学心理学05教师教育06信息与网络教育07高等理科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选一复试笔试科目:高等教育学 同等学力加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01教育政策绩效分析02高等教育管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8西方经济学(管理类)④853管理学复试笔试科目:高等教育学 同等学力加试: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学http://ge.lzu.e.cn/html/wz/20100908/20100908001.doc她没有教育学的专业硕士。招生专业、培养目标--------------------------------------------------------------------------------作者: 来源: 日期:2006-9-27 13:26:37 浏览量:3119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1. 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2.掌握系统的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分析教育政策、运用教育管理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等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具有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高等教育学(Higher Pedagogy)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以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并揭示该领域的特殊规律。该学科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为一个包括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原理、中外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评估、高等学校教学理论和高等学校课程理论等诸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本学科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及高等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中外高教史;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高等教育比较;大学心理学等。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涵盖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教育经济学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释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之辅成关系,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经济关系之运行规律,提供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中经济决策与管理技术。所以,教育经济学是集理论与实践研究于一体,兼容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论,开拓理论新领域与提供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国家管理教育事务的科学,随着学科的分化,教育管理学事实上已分为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前者主要研究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问题,后者主要探讨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三、在职硕士学位班教育学院在职硕士学位班目前招生专业为高等教育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2年以上的高等院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或者英语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均可报名。学习年限2—3年,最长不超过4年(学员须在2年内通过相同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主修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名著选读、英语语言学研究方法、专题研究等共34学分。教育管理方向的主修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共34学分。所有课程均利用暑假由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和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讲授。学员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由学院负责辅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过审核合格,三个月后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参考书目--------------------------------------------------------------------------------作者: 来源: 日期:2006-9-27 13:26:07 浏览量:2201 高等教育学专业 1. 《高等教育学》潘樊元主编(北京师大)2. 《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3. 《教育学讲话纲要》赫尔巴特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 《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胡德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6. 《中国教育思想史》孙培青、李国钧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7.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教育哲学通论》黄济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9. 《教学论》李秉德、李定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0. 《教学论稿》王策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1.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徐继存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2. 《学习论》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3. 《教育论反思与重建》徐继存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4. 《教育心理学》张春兴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5. 《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6.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教育心理学纲要》韩进之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20.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1. 《外国教育史》(上、下)王天一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2. 《比较教育导论》顾明远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3. 《中外比较教育学纲》王承绪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4. 《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 《高等教育学》薛天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安心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27.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 《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0.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 《教育经济学》靳希斌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2.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3. 《教育原理》,(第二版),陈桂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34.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5. 《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6.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37. 《教育哲学通论》,黄济,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38. 《当代教育哲学》,陈友松,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39. 《高等教育系统》,[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0. 《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41. 《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42. 《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43. 《外国教育通史》,滕大春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44. 《比较教育学史》,王承绪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5. 《高等教育系统》,[美]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6.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兰州大学的教育学参加全国统考,是统一出题!(1)教育学原理:★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以上几本综合起来基本包括了全部大纲上的点,而且是公认的最权威的书目之一。尤其是《当代教育学》,今年大纲新增的地方很多是取自这本书。但是每本书都不全,而且每本书上都要很多根本用不着看的东西,所以大家要对照大纲,取其精华。 (2)中外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孙吴的这两本书基本上包括了全部知识点,而且标准答案明显是参考的这两本书,所以有这两本书应该是足够了。 如果有时间,以下两本书也可以看看: 王炳照等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王天一等编著的《外国教育史》上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 (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4)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说明:第一本裴娣娜的很详细,和大纲符合的很好,如果有这本的话以这本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