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屠羊说
(一)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二)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在我院具有农业与区域发展领域特征的校外实践基地或者相关单位地区完成实践培养,积极探索实践教育的模式(如顶岗实践、专题调查等),实践研究累计6-12个月。(三)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由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在学期间问问启道,教育课程问题,可以对你有很大帮助!(二)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30—32学分(含专业实践),所有课程应全部在一年内修完。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各学科要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教学计划中应包括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除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语外,其它课程每学分对应标准学时数为16学时,每门课程学分设置不超过3学分。课程设置一般包括:1、公共学位课 5学分公共学位课程(政治、外语)的设置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第一外语 3学分以上课程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起上课。凡符合《云南农业大学关于第一外语课程学习》规定的,可申请免修免考第一外语。2、专业学位课 12—16学分3、非学位课程 6—10学分具体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各类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4、补修科(不计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考试须合格,成绩不计入总学分。补修课的设置参照各类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规定。 5、其它必修环节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完成规定的最低应修课程和实践环节外,还必须完成以下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等。研究生最迟在第三学期中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完成中期考核。(三)课程考核 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能获得学分,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课程须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重修。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涵盖“三农”的方方面面,具体为:农村管理、文化建设以及农村规划;农民教育、农民收入、农民组织;农业的工与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课程设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