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掌桥科研里的资源有哪些?

理事
候诊室
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掌桥科研涵盖了理、工、医、农、社科、军事、法律、经济、哲学等诸多学科和行业的中外文献资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大学教师科研需要什么资源

迷离劫
太初
人脉!个人具有突出的科研和公关能力!

六维科研主要有哪些资源?

背若泰山
投名状
你好!打开“资源索引”,上方的左边带有绿箭头的都是免费的,还有后面标有FREE的也是免流量的自己去找,免流量的很多,但是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提示。IPV6真如有疑问,请。

科研是什么

驺虞
平拳
科研即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科学研究”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1、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2、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3、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4、科学研究是指发现、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深化对自然的理解寻求其规律容人得半点主观.这就是求真.小而言之如果我是画家浓墨重彩画了一幅画别人(可能还包括一些名家)看了都说好可我自己很不满意5、因此科学研究应该定义为: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一种研究.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讲总是倾向于把主语理解为施事.”也支持了我们把语境看作语用条件的看法6、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及结构状况,包括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而科学研究则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发展问题的研究,他的成果是用来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7、从古到今大量的声乐表演活动和大量的个别课程进行声乐技能、表演方法的口传面授都只是声乐实践而不是科学研究但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把现象和经验条理化并找出规律性的内容从而上升到理论的活动才能称为科学研究文献来源8、科学研究是指:发现.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深化对自然的理解,寻求其规律,容不得半点主观.这就是求真.如何尽快提高人们的智能,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9、因此,所谓的“科学研究”,实际上也就是指人们从事科学领域或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是一个解决问题或矛盾的全过程10、(见《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第6页)科学研究是指“反复探索”的意思.英文叫”阳一search”,其中前缀re是“反复”的意思.sea—h是“探索”的意思.科学研究的内涵包含整理、继承知识和创新、发展知识两部分11、科学研究是指探求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活动.这就等于说科研是对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望文生义,学术的学可解为学习、学科、学业,而术则可释为技术、方法、方式详情参考http://ke..com/link?url=qr2M5vnuxmvhO8IHSM4-1w2K3Kh_XUpEXLsxiq#refIndex_1_411040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的科研资源

处女星
天君
航运学院的科研基地有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航海仿真与实验中心和船员培训中心。 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是武汉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包括“交通安全环境”、“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信息控制”及新增“船舶运动仿真模拟”研究室。航海仿真和实验中心下辖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室、航海及模拟器室、计算机模拟室、船艺训练室和船员水上训练基地。上述实验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学生和船员的实践教学,其中国内最先进的NT-PRO4000型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用于大型数值模拟计算的Origin 300高性能服务器、综合智能导航系统设备、航海雷达模拟器和ECDIS训练系统及各种开发软件平台已广泛用于开展科研、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航海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经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船员职业培训,符合STCW78/95国际公约及国家船员管理法规的高素质、国际型航海技术和管理人才。该专业学生特色:身体健康,接受半军事化管理和教育,具有较强的自立意识和服从意识,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强;英语基础扎实,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在校参加船员适任考试,取得具有甲类三副适任证书及其它相关证书。 1、学科点建设(1) 加大力度重点建设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2)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3)共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招收博士生3-5名。(4)增设“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5)招收“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1-2名。(6)联合申报交通部重点实验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装备与控制中心”及国家工程中心。2、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0-15项、经费200-300万元人民币,横向科研项目经费1200-1500万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力争单年度科研经费总额能突破700-800万元人民币,横向科研项目确保内河相关研究领域的绝对优势,辐射整个中国沿海;发表学术论文300-360篇,其中检索系统收录数为40-50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数达5-10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数2-3项。配合国家工程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航海仿真中心两大院内科研基地,积极对外开拓产学研基地。3、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力争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人员1-2名或冲刺成功百千万人才工程1-2名,学科责任教授2-3名。航院教师中有博士学位或进修博士学位课程者达55%;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85%;出国深造进修达10-15名;专业教师持无限航区船长或大副有效适任证书者达50%以上。从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信息控制、船舶通航环境与安全保障、船舶控制理论与技术、海事管理与海商法、航海模拟仿真技术及应用、智能航海技术七大研究方向建设学术梯队,引进2-3位国内外行业知名学者及学术带头人、5位中青年学术骨干。师生比控制在1/20-1/25之间。4、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培养博士生15-20人、硕士生150-200人、本科生教学规模为1000-150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1/6。争取在现有两个专业基础上新增一本科专业。力争部分专业课程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航海技术学生海船船员适任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名列全国前茅;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5、教学改革与教学基地建设大力改编、更新、充实现有教材内容比例达50%,自编教材与讲义10-15本,并力争:国家规划教材1门,国家优秀教材1-2门,学校优秀教材4-5门。在此基础上力争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承担教改项目12-15项及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8-10项。进一步充实、完善已有的实验设备,重点建设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江海直达教学实习船、VTS实验室、GMDSS实验室,开展模拟器应用及开发研究。专业实验教学条件达到国内一流,部分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举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人次以上,举办国内学术会议5-8次以上,参加国内学术会议80人次以上。加大与世界海事大学、挪威Vestfold大学,东京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等的互访、科研合作力度。加强与WSTC联合培训中心、船员培训中心的联系,开展船员培训、对外劳务输出等工作。7、图书资料及软件建设结合航海图书馆建设,通过多途径筹集资金,建立航运学院图书资料室。结合校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立海事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牛润珍的科研

杀鱼
其往无穷
撰写出版学术专著25部,其中5部为个人学术专著,主编1部,与人合著19部。另有2部书为编辑成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国外4篇:韩国2,日本2)。代表作为个人专著《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20世纪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陈垣学术思想评传》。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承担国家、省部、校级科研项目共七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项目2项、省级重点2项、教育部项目1项、校级重点1项。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至六世纪海河流域自然环境、灾害与城镇兴衰》,主持。这是一项立足现实的历史研究,直接配合国务院“华北水资源研究”、“黄淮海综合治理”和“河北平原粮食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通过对古代区域自然环境、灾害与城镇的考察,探索出一条结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通史以致用”的道路,不仅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与参考,亦欲在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先期发表的《三至六世纪海河流域城镇布局的考察》,已在史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初稿已完成,正在修改,准备结项。2、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20世纪的中国》,参加。承担“思想文化”下卷第1章,撰写4.7万字,已于2001年6月完成。此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彭明教授主持。3、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大众道德》,参加。承担其丛书之一《廉——清白正气的根基》,8万字,已出版。4、河北省人民政府重大文化工程:《河北省志》,主编第84卷《著述志》,参加撰写第1卷《大事记》、第2卷《建置志》、第78卷《哲学社会科学志》,均已出版。5、河北省社科重点项目:《河北通史》,独著《魏晋南北朝卷》,已出版。6、教育部项目:文史哲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研究,参加,编辑《迈向新世纪的人文教育》一书。此项目由李文海教授主持、主编,石亚军教授具体负责。7、校级重点项目:《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项目由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沈云锁教授主持,为学校65周年校庆工程。完成初稿。8、 《古都邺城研究——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探源》,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完成初稿。 许多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反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出版后,《光明日报》(1999.10.7史林)、《中华读书报》(1999.9.30)、《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台湾《新史学》(2000年3月第11卷第1期)先后发表书评。或曰之“长于通变——将汉至唐初八百余年间史官制度演变的轨迹完整而系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善于概括——对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和纷繁复杂的制度本体加以高度概括;精于考证——考辨旁征博引,精密审慎。”“对史学史研究和官制史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或曰之“填补空白”。或认为此书在“三方面尤为精彩:一、探微索隐考察演变真相;二、原始察终寻找演变的关键;三、宏观把握追求演变的规律。”“成为填补空白的开拓之作”,对于史学史研究“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或曰之“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实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弥补了中国史学史上对于汉唐间史官制度整理、研究之不足。”台湾著名史学史专家、政治大学杜维运教授曰:读是书,“欢欣之情,笔难尽述。中国史官制度之发展,得大著而清晰呈现。自浩瀚之载籍中,广泛钩稽零星史料,以重建兴味之史官制度,最为难能可贵。文笔之清新可读,亦为值得称道之处。”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史学史专家张荣芳教授曰:此书的出版,“一定能为史学史研究增添新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史学史专家施丁先生曰:此书“扎扎实实,有恃风气之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史专业、史学研究所史学史专业将此书推荐给研究生,指定为必读参考书。而且此书还在学术界引起了争鸣,台湾的书评,认为写法“拘谨”。中山大学一位学者不同意这一看法,提出反驳意见。《从邢邵〈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看北齐史官工作与生活状况》在《光明日报》刊出后,亦引起了争论,这都说明有关研究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陈垣学术思想评传》是关于陈垣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出版后受到普遍的关注和肯定。《河北省志·著述志》出版后,《河北地方志》2001年第4期,开辟专栏,发表了一组书评,从文献学、目录学、方志学等方面作了评论。或曰此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充分吸收前人的著述成果;二、补前代著录之不足;三、填补了建国后有关河北地方文献著录的空白;四、继承了前人文献著录的优良传统。”“是河北地方文献著录的里程碑。”或曰此书是“一部通古达今的典籍书目大全”。同时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不足。学术界普遍认为此书是继李鸿章《畿辅通志》之后,对河北地方文献作的最全面的总结。 有九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奖:1、《河北省志·建置志》,1993年9月获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全国首届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策划人之一,主要撰者。2、《河北省志·哲学社会科学志》,1998年获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第二届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任本书编委,参与策划,主要撰者。3、《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2000年获“华北五省、市优秀图书”三等奖。个人专著。4、《河北省志·著述志》,2001年获河北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人、主编。5、《河北方志考略》,1984年获河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6、《魏晋北朝邺城初探》,1987年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鼓励奖。7、《河北简史》,1990年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8、《当代中国》(河北卷),1990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9、《河北通史》,2001年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

搞科研是何种的感觉?

十年九潦
护花铃
坐标帝都大概就是吃饭吃到一半收到老师开会的消息就匆匆走了,剩下自己一个人灰溜溜地吃饭。约会选在图书馆,ddl前看她一副还有成堆论文没看那生无可恋的表情,也会心疼地帮忙分担一下任务,每天晚上等她看完论文后就互道晚安准备睡觉。忙里偷闲看看综艺,还要掐表计算时间,总是忍不住转头看她哈哈大笑的样子。综艺里看到火锅,我说那周末一起出去吃个火锅,结果又拿论文拒绝了我。

企业的核心资源包括哪些?

于我
还有信息资产,包括重要文档,机密文件,邮件往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彼故知之
梦之岛
截至2014年底,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研项目/课题116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5项、承担课题30项,主持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1项、课题9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课题18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7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课题7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重点项目18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面上项目20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2项、课题10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创新集群及重要方向项目15项,中国科学院STS项目14项,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项;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星及应用产业专项项目2项,科学技术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4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交流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承担经费在100万以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14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48项。2014年,地理资源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1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国家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的成果“南海及周边地区遥感综合监测与决策支持分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固沙造田技术研究应用及其生态改善作用”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重金属污染农田污染物阻隔技术集成及应用”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4年,地理资源所共发表论文1805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录论文750篇,中国国内刊物913篇,EI、ISTP及其他国外刊物论文142篇。出版学术著作(地图集)50部,获得受理和授权专利24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0项,完成区域(全国)发展规划31项。19份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中办、国办刊物采用。 地理类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地球信息时空图谱、“数字地球”战略以及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为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创新型工程应用论文以及相关评论与简讯;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总排序和学科排序逐年上升。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中,《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已跻身于先进期刊之列,2010-2013年连续3年影响因子排名测绘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第二名。《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对地理学应用和发展有指导性的研究报告、专题综述与热点报道等。2008年影响因子达到2.246。 资源类 《自然资源学报》是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自然资源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自然资源研究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区域自然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综述和简要报道中国国内外自然资源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自然资源学报》连续7次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和2011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2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评为2012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06—2011、2013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资助。《资源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资源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相关的学术评论,介绍学科的前沿动态,为建立和发展资源科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