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做科研课题麻烦告诉我

静则无为
和以天倪
基层教师? 我主要想谈谈一线教师在从事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如何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的还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的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1、研究指向上:(1)以校为本。立足学校现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如,我校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2)以学科教学为本:如,学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2、研究类型上:以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为主。 3、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实验法、文献法、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4、研究主体上:以本校一线教师为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这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界颇为流行的看法。人们越来越认同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 5、研究内容上: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于课堂教学,侧重于课程建设、实施的研究。 6、研究价值取向上:过程与结果并重。倡导成果即成长。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些浮躁现象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结题报告中的结论事先都有了的;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其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领导、专家亲临光顾。有关方面也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结果是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个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乱凑。更离谱的是一节课就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我曾经参加一次现场会,会上隆重推出10多个教学模式,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线教师一看就明白,实际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你不能指望老师天天都“表演”。有良知的教师也不愿去做虚假表演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学技艺的提高。 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觉得越是本土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使而后生成的东西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和过程,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一旦“校本”的东西实实在在了,这个研究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4、闭门造车,缺乏引领。我们看到一线教师做课题一般是孤军奋战,没有形成研究团队。我认为,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要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师范院校教师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二、我们再来看看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有哪些? 1、客观障碍。理论储备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科研经费匮乏、学校领导重视力度小,甚至领导不懂教育科研,再就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不够等等。作为一线教师,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这是很多老师所发出的疑问。 2、主观障碍。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畏惧感;在不少人看来,搞科研是一项深不可测的工作,应该是专家们所做的事。目标不清、动力不足、被动应付…… 3、有利条件。有免费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可以取长补短。 三、对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这个命题的认识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当前,倡导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简言之:有一个研究的中心(即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课题研究应该使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林崇德语)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四、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3、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与应用研究相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践性环节比较研究》、《现代汉语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理论条件 资料信息 设备工具 氛围环境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 (三)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1)课题名称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4)研究的内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对象 (7)研究步骤 (8)研究保障 (9)成果预测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11)经费预算 (12)资料附录 (四)特别提醒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 、可行性进行论证。 怎样论证呢?第一,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实践阶段。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这里想说说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地说有三种合作形式: 1、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2、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是较为常见的或者说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 3、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 在合作研究时,要尽量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民主、合作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准则。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同时要消除依赖心理。 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这里有一个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即怎样把研究的资料、经验等,整合、提升的问题。这也是等会大家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我先简单地说说研究成果表述技术性上的一些问题 1、成果表述的意义: (1)有利于科学系统地总结科研工作。 (2)显示研究水平和价值,便于对成果进行评价。 (3)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4)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2、成果表述的类型: (1)教育科研报告 用约定俗成的格式与规范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和研究结论的文献。包括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几种类型。 (2)教育研究论文 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作出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包括经验性论文、研讨性论文、评述性论文、学术性论文。这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行当。 3、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1)要求: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独创性、开拓性。符合论文格式和文本规范,有学术价值,能指导教育实践 (2)基本格式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绪论 本论 结论 附录 (3)一般步骤 拟题 构思与列题纲 收集资料 撰文 反复修改 形成正稿 4、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2、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 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3、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4、观点要鲜明,突出创新性。 5、写成初稿后要反复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请专家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旁观者清),从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5、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 结题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概说:概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级别、文号、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步骤、过程、时间发展 (2)方法:做好本课题的作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如何争取领导改善条件,处理各种关系,如何推广阶段性成果等。 (3)结果:列举本项研究所取得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社会效益或阶段性成果。 (4)评价:对成果和不足作出评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科研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与意见。 在此也给一线老师做课题的同仁一些温馨提示: (1)要正确认识做课题的目的,不要贪大,越小越容易出成果; (2)一定要做行动研究者,需注重研究过程的积累思考,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反思、小结等; (3)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特别是一些技能、技巧的学习。 (1)要正确认识做课题的目的,不要贪大,越小越容易出成果; (2)一定要做行动研究者,需注重研究过程的积累思考,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反思、小结等; (3)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特别是一些技能、技巧的学习。 选好教育科研课题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但真正发现和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又并非易事,这需要研究者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选择课题,是教育科研课题开始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当前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往往缺乏有效的科学的分析论证,对课题研究的动态把握不准确,对研究的条件分析不充分,使得选择的课题往往过大,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范围,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你选择的课题是他人早已研究过的问题,你又没有什么新的突破,那么这项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你选定的课题虽然是前所未有,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都有重大作用,可就是缺少学识、资料、设备、实验条件、时间、资金等课题研究的条件,研究工作也难以进行。课题选择得怎样,关系到研究有无价值,研究是否能顺利进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如何选择一个既适合实际又有科学价值的课题,是广大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一个最困难而又关键的问题。选好课题等于完成一半研究工作。所以,中小学教师要选好教育科研课题就须对一些问题加以注意。 一、课题的大小要适度,开始应以小课题研究为主 初搞教育科研的人,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往往把研究课题选得过大,以为大课题就有研究价值。实际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些问题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或者无法获得可信的科学结论。如“中国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研究”这个课题,就太大了,使人难以入手。一是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青少年,个人根本无法研究。二是“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要从哪一方面着手“研究”并没有加以限定,很难操作。但若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如“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愉悦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调查”、“学生考试“怯场”心理研究“等,就容易获得成果。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与实际研究条件相适合的课题。而且,无论是微观课题研究还是宏观课题研究,综合课题研究还是单项(单科)课题研究,都要力求使所研究的问题清晰、具体与可操作化,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这就是说,要从小处着手。

2017年国家科研课题如何申请立项,找什么部门联系

父曰
仔仔细细
找当地政府科技委申请立项

如何申报科研课题

墨翟
心心相印
写课题申请报告,实际上是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课题能否立项,与选题的新颖性,选题的意义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课题申请人对课题的论证质量有关.因此,拟申报课题,要做好课题论证,即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课题申请报告,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应注意以下题. 一、关于研究问题的表述评审者对课题的兴趣首先来自题目所反映的问题,因此,题目的表述应能抓住人、吸引人,并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拟定题目时,一要简明,即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所要研究问题的实质,忌用冗长、概念罗列的题目.如,“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相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这个题目既过于冗长,又概念罗列.二要具体,忌空泛.如,“提高学生一日生活质量的研究”这个题目较大,不知具体研究什么.三要运用明确的概念,而不是含糊不清或自造、口语化的、个人简化的概念,如将创造性思维简化为“创思”. 二、关于研究背景的表述这是课题论证中的一个重点.对此问题的论述,一是使评审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对所要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的发展情况的全面把握,从而了解申报者的研究基础.二是说明本人拟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哪些创新和发展.三是本课题提出的现实原因.因此,在这部分,应详细论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个问题别人是否已经研究过,如果研究过,是哪些人,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主要成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哪些进展,有什么主要成果,在理论与实际方面有哪些突破.如果此问题没有人研究过,那么是否有人在研究相类似的问题,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是否有借鉴意义.第二,已有研究存在什么主要问题或局限性.第三,本人拟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新问题,力求取得什么突破,也即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对于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题,创新之处可以不同.如理论研究课题,主要体现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大多数课题,都可能有研究方法的创新(如有研究主要是对群体的观察,本研究拟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总之,要在这里说明自己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使评审者了解该课题研究不是对同类课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行的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这样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研究的必要性.第四论述本课题提出的现实原因.如“情知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以我市一九九九年初升高数学成绩分析得出三分之一的学困生成绩低下,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因素作祟的结果.那么如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本课题要旨所在. 三、关于研究内容的表述任何研究问题都会涉及到许多具体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研究的内容.但是,任何课题都不可能同时对所有因素逐一进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与具体内容,目的是避免课题过大、过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可以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等.对以上所有问题都进行研究,则范围过大,内容过于庞杂,不易研究得深入.如果将内容界定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内容就变得具体而易于操作.确定研究内容,还包括对研究问题进行分解,也就是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小问题,形成问题的层次网络,以使研究的思路更清晰.如,对教师业务素质的研究,研究者将范围界定为提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组织和驾驭教育活动的能力,并进一步将研究问题分解为“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能力”、“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的能力”等小问题.当然,确定哪些问题作为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不仅要考虑研究问题本身所应涉及的重要因素,还要根据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对内容进行取舍,目的仍然使研究具有可行性.课题研究内容的论证中,还应交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应着力于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在大多数研究中,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往往正是课题的创新和特色.课题申请中关于研究内容的描述,实际上表明了研究者对所要研究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思考,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因此,它是课题论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课题能否通过评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表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是决定研究目标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因此,也是课题论证的重点.在课题论证中,应写清楚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拟采取哪些主要研究方法,不仅要写方法的名称,还应写运用这一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如在初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自然观察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现状;用实验法考查不同教育策略对合作能力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最关键的是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问题的特点、性质相适应.如了解学生认识方面的问题,较适宜的方法是谈话法,而了解学生的行为,则应采用观察法.实验研究类的课题,还应写清楚研究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如合作能力的研究课题中,研究者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小组合作学习,因变量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提高的作用. 五、关于研究条件的表述.对研究条件进行分析,目的使评审者了解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是否具备研究的资格和能力.研究条件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础、经验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组织能力,课题组人员构成的优势等.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等物质条件方面的保证等. 六、关于研究步骤和成果形式的表述.在这一部分,要交待清楚课题研究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及具体的时间安排,每一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及预期的研究成果.最后,还要写清楚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及形式.

大学生如何做好科研项目?

不为爱人
拜访者
自己选课题是错误的做法,应该找研究相关方面的老师,看他们有没有正在做的科研项目,跟着老师一起做就行了,一般老师都会答应的,并且这样省去了选课题的烦恼和找老师的麻烦,因为假如老师没有在做自己的科研项目,特意去帮你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直接去找老师就行了,直接问他们有没有在做科研项目,做什么样的项目,加上你一起做就行了

怎样才能在基层工作,还能搞出科研

曰可
一画
当今最漂亮又很虚0伪的一句话是什么?搞科研、搞项目、搞立项、搞课题、搞关系、搞公关、搞行*贿、搞四化、搞革命、搞教育、搞商业、搞事业、搞工作、搞开发、搞钱、搞创新、搞发展体现中国人最丑0陋一面的一类话语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唯一词汇!恶0俗不0堪、顶恶0俗的就是——“搞”,极为恶0劣的流0氓词汇、荒0诞可0鄙、粗0鄙、低0俗浑0噩、鄙0陋、低0俗无0耻的庸0俗词汇、卑0鄙下0流的痞0子词汇、丑0恶无0赖的骗0子词汇,恶0心至极的口头禅,很龌0龊,特无0耻,极其丑0陋文化现象的流行语。不0雅,是缺0乏荣辱心、丧0失礼0义廉0耻、不知羞0耻、庸0俗不0堪的一种体现。最最低0贱、卑0鄙龌0龊、邪0恶、恶0劣地反0社会、反0人类、反0动的词汇。已经被用滥0而“变质”了的无0聊、空0虚、堕0落、蛊0惑 、猥0琐、荒0谬、卑0劣、可0恶、低0级的词汇。充分暴露出自我价值取向错0误,毫无羞0耻感,自甘受0辱,自寻其0辱,自我作0贱,自甘下0贱堕0落,毫不掩饰自已下0贱狗0样,自我贬0低人格、人格贬0损,严重损0害其代表的政府部门形象和公信力。说这番话的人根本没有大脑,是没有任何独立思考能力而又贪0图利益的无0知无0耻之0徒,可0耻可0悲可0叹,极其不0光彩的口头禅,公开作自我羞0辱。 国家新闻总署,文化部,你们应该极具民族责任感、站在历史高度上,兴雅灭俗,你要净化新闻报道、纯洁影视作品!!!!!!!!!!!!!严格禁止这些臭0大街、烂0大街的词汇出现在官方、政府的发言、文件、报道、谈话语言等等之中!!!!整治当今胡0搞恶0搞的低0俗语言充斥社会、污0染毒0害社会、贻0害天下的局面。其实,什么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发明创造、高科技、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专家、教授等等,无不如此没兴趣、没时间则是第二号流0氓语言!

科技项目经费预算怎么写

漫游者
韩梅
初步统计一下,2009年共批准立项项目109项,总投入15.971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1465万元。由此,不禁想到一个老问题:预算最大化何以成为可能?其实,在申报者与国家之间存在一种无形博弈,对于申报者来说,总是有意无意地渴望预算最大化;对于国家来说,总是希望项目预算的最小化。这种博弈如何实现均衡,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惜在我们的科技管理体制中,这个现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这种遮蔽状态造成了科技资源使用的严重低效率。鉴于这种理解,笔者认为,重大科研项目的预算应该公开,这既是对上述博弈的一个均衡解,又是一种高效的监督措施,可以真正使重大科技项目的运行处于一种敞开的状态。同时,预算公开机制也可以最大程度遏制科技经费运用中存在的诸多灰色地带。重大科技项目也是最近几年遭遇科技界诟病最多的领域,主要是由于重大项目相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的严重低效率。另外,在国内目前的评价体制下,重大科技项目日益被太多社会因素所捆绑,它暗含了太多的非科学目的与诉求,使得重大项目已经变相地沦落为单纯的经费数额越发巨大而已,反而不是科学发现意义重大的代名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反讽。反观这些年我们的诸多重大科技项目,有多少成为世界的领先领域,又有多少真正解决了我们生活中遭遇的重大问题?结果不得而知,反而是项目经费的数额基本上可以与国际接轨了。朋友们私下里曾质疑:这些项目值这么多钱吗?这个预算是怎么做出来的?虽然科研项目的中标不能采取工程项目中的招标竞拍模式,但至少要让大家知道这个钱是怎么花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由于科研项目的特殊属性,出于学术保密的需要,项目的内容以及研究路线可以不公开,但是项目经费预算的公开应该是可以的。这样做至少有如下3个好处:首先,最大限度地打消人们对重大项目的诸多非议,有效地遏制科研经费预算最大化行为的蔓延;其次,降低国家的常规监督成本,最大程度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第三,最大程度上抑制科技事业运行中的诸多不端行为,如管理部门的设租以及相应的各种寻租行为。 影响经费预算公开化的最主要障碍是科研项目预算的扩大化趋势。科研项目预算的扩大化与项目的弹性有关,所谓项目的弹性主要是指项目完成者的替代性问题。如果一个项目只有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没有其他的有效替代者(或者其他候选者资历不够),那么,这个项目就是缺乏弹性的,从而导致项目的申报者可以大胆地把预算扩大化;而作为项目管理者的国家无法有效识别,或者出于战略目标的考虑,也只好忍受这种预算的扩大化趋势。问题是这种弹性是真实的弹性,还是制度设计造成的弹性(如资历的评定等)?这就是科技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甄别标准。相反,如果项目有多人可以完成,这个项目就是富有弹性的,作为管理者的国家就可以轻易地压低预算,而申报者考虑到有效替补者的大量存在,只好忍受预算最小化的现实。坦率地说,这两种模式都不是最优的,最好的结果是物有所值,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预算的公开化才有可能实现。 目前对重大项目的狂热追捧,已经导致科学体制内的承认机制发生扭曲,陷入一种典型的后现代学术资本积累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默许:大项目等于大贡献,间接证明为高水平。在落后的科研管理体制下,这种学术资本积累模式还引发了一种真理相对主义的后遗症,即谁有经费谁就有真理的解释权,谁有的经费,谁就有更大的真理,毕竟真理的证明是需要钱来完成的。这就像日常生活中,谁有理的证明已经退化为不是靠事实本身,而是靠谁请得起最好的律师。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道理很简单,大项目与重大发现不是一种必然关系,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来说,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预算的公开化,可以有效捍卫真理的客观性,毕竟,改变共同体的共识的成本是任何个人与单位都负担不起的。 由于参与人员的权威地位以及重大项目在国家科技体制中的翘楚位置,再加上项目经费数额的巨大,它理应成为榜样项目;否则,它不但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反而是科学进步的绊脚石。那么,我们真该反思这个制度设计是否存在先天不足。 我们可以原谅个人出于私欲目的的预算扩大化倾向,但不能原谅制度设计的有意纵容与包

做科研立项对找工作有帮助吗??

捕蝇人
不都是诈骗吗???!!!

如何做科研?

故曰不同
可人儿
如何做科研或如何科技创新?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不好讲:如果真的要展开的话,很多东西都可以讲,比如如何选题,如何做实验,如何写文章等等,不是短时间能讲完的。并且,很多东西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老师都会给你讲一套他自己做科研的方法,有的也许是泛泛而谈,比如要勤奋刻苦、善于观察等等。这些东西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三个原因是,学校有很多做科研相当出色的老师,我自己的科研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不过,经过长期的训练,还是有些感想和经验。我不是教你怎么做实验,也不是教你怎么写论文,而是大范围地说些学习和科研的思维方法。什么是化学家的人生? 当开花的时候一定要灿烂地开,卑微一点没有关系;当结果的时候一定要饱满,小一点没有关系。就是不要等到结果的季节,花苞尚未含!恋爱,只能自己参与,别人无法分享。伤痛,只能自己承受,别人无法分担。知识可以积累,但是知识的芬芳,只能自己去体会。人生,如果不能快乐渡过,没有下一次机会。 关于学习 杨振宁认为,一个学者的taste的形成要比style要早一点。如果一位学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形成自己的taste,这位学生的发展肯定不乐观。有一个非常年轻、聪明的学生,来自南京一所著名高校。他虽然很聪明,比如说杨振宁问他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他都会回答,但杨振宁问他:这些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是妙的?他却讲不出来。对他讲起来,整个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杨振宁对于他的看法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所以杨振宁觉得他的前途发展不是最乐观,没有接受。该学生后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入学时,学校就对新生进行了博士资格考试,该生通过,且通过者仅有一位。立即成了该校教授眼中的“娇子”,争相收入门中。后来的发展出乎物理系所有教授的意料。尽管助教工作很出色,几乎没有不会的习题,但在研究小组中研究工作总也进不了状态。在研究小组热火朝天的气氛中,他居然三年都产生不了新想法。导师很着急,但也很负责。在第三年末,导师找了一位电子工程系的教授联合培养,商量安排一个体力大于智力的博士论文题目,勉强进入了博士论文阶段。 因为学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的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他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学一个学科,不但要掌握住它们里面的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及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到一个程度时,你才是真正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我想一个思考比较成熟的、书念得很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在一个早的时候接触到一些风格比较合适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文章,并吸收了它们的精神,这对他将来选择正确的问题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有很大帮助的。关于科研:现在学生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哪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宝钢优秀学生奖”,上海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上海市“科创杯”竞赛,“上汽教育杯”竞赛,上海市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竞赛,还有上海市“市长奖”。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项目,比如团委科创项目、“挑战杯”孵化项目、教务处科研项目、学院今年也推出科技成果竞赛,为申报学校科研项目做准备。各种项目报名的人很多,但是我时常有些疑惑: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科研兴趣而申请这些项目,而有多少人是为了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简历上好看一点而申请的?如果你说你申请了这些计划,没有被入选,还能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并出了成果,那才是科研的诚心,没有诚心,科研是不会长久的。和诚心相关的是激情。有激情倒并不是让大家成天不睡觉做实验,而是说你要有科研的热情,有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研究当作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用星云大师的话说:“做什么像什么”。有了这种激情和“做什么像什么”的习惯以后,以后无论你做科研还是上台讲课,都能做好。 做科研除了要有诚心和激情,还要有好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科研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找研究课题。但这一步没法教(不象解题有固定技巧和步骤),只能自己悟。各人会有不同经历和不同的找课题的办法。有的人善于找热点课题;有人找课题全凭兴趣和感觉;有人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听报告和读论文。我鼓励年青学子多听学术报告。你至少可以看一看和欣赏 how the best science is done。听报告可以启发你扩展研究方向。有的课题想法来源于与同事闲侃或争论,有的来源于企业界朋友,有的来源于喝酒,五花八门,也挺好玩的。但很少有那种苹果掉下来打在脑袋上就发现万有引力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一些好的论文的引言部分。一个好的科研工作,应该师出有名。什么理由呢?往往是:某个研究课题非常热门,对于解决人类什么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并有可能带来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文献中,别人曾经针对这一个问题做了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还有什么东西不清楚,或者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善。因此,现在我们来进行这个研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上,不但是一篇论文引言的写法,也体现了做科研选题和表达的思路。假设你遇到业内重要人士,你要把你的研究结果兜售给他,但只有五分钟时间,你就用这种思路去说。无论你面对来访的老师,还是参加外国大学面试,都可以用这种思路去描述你的研究。另外,你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就得很清楚这些,而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这个课题有多重要、别人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你做的有什么重要价值。 科研的思维方法就像骨架一样,事实上每一块骨头都可以深入探讨。比如关于别人做了什么,就涉及到文献阅读、对比和总结。“太阳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新的。”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你的发现,也许是前人的改进,也许推翻了前人的结论,但正是前人铺垫性的研究,才使你想到了目前所要研究的东西。而前人研究的东西,大多发表在文献中了。看文献有几个功能:首先,你可以知道别人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其次,你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来研究你要研究的东西。再次,你可以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有更清楚的“上下文”。有时候,你以为你得到的数据是黄金,但是看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稻草;还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数据是稻草,但读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黄金。最后,看了大量文献,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地进行讨论,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能一厢情愿地把数据“倾倒”给读者,告诉他们你要报道什么,而要告诉读者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和文献中的结果一致还是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而这些都离不开研读大量文献。以后如果别人问起你的课题,你能脱口而出文献中谁谁谁做了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那么别人对你的印象会很深刻,否则,就会给人一种你只是按照导师的吩咐去做实验而自己对课题没有概念的感觉。 除了科研的基本思维,科研具体进展或方案也极其重要。做科研一定要有很清晰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说清楚我要做什么,或者说我要往哪里走,我现在在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从“这里”到“那里”。即目标问题。这个目标可以是搞清楚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研究中国人和非洲人的血缘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实际应用的产品,比如使神五、神六发射成功。有了目标以后,如果是大的项目,比如神五、神六,可以进行目标的分解,比如有的人研制发射控制装置,有的人研究外壳,有的人研究动力系统。对于小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点子的实现来说,你可以“跟着感觉走”,但是做科研还没有入门或者刚入门的人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做着做着,课题就做没了,或许是因为实验数据很混乱、自相矛盾,或许是发现别人已经做过了、报道过了,或许是自己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心太活,最后没有一个点子成功。此时就要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梳理做了什么东西、得到什么结果,还需要做哪些东西才能把这个课题做完整,然后讨论完以后,就盯着没有完成的东西去做。用这个方法做科研、做事,我觉得很有用。 每个人科研过程都会遇到困境,大家往往只看到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获奖这个结果,而忽略了科研的心路历程和起伏跌宕,让大家误以为做科研很简单,把东西放在仪器上测一下就能发论文、获得成果。其实,科研不是寻找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探索你本来不知道的东西。既然是探索,结果往往出乎想象。你也许本来以为你按照这个实验思路会得到成功的结果,但结果反而失败了。 遇到困难怎么办呢?首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得到的数据,哪些是确凿的,哪些是不靠谱的(比如实验设计有问题、测试数据时仪器状态不佳)。研究中遇到的瓶颈,是这个课题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还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如果说是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能否在以后进行单独研究?如果说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应该死死顶住,还是象壁虎一样断尾求生?其次,科研瓶颈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并且可能不只一个原因。如何吃大象?把大象切成一段一段吃。克服科研瓶颈也是一样,乍一看困难,吓趴下了,但是找出原因,把它分解为可以解决的片断,然后分别进攻。当你完成一件事情后,顿时有种愉悦的感觉,这会促使你充满斗志地攻克下一个难关。在生活中,有个墨菲定律,就是说你原本以为做一件事情需要花一个月,但实际上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多,比如两、三个月。在科研中也是如此。所以遇到困难不要沮丧,而要把这当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经的过程、一个学习、锻炼的过程。再次,当你在科研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越来越急,会导致忙中出错。如果这时候你能静下心来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到外面(比如到公园里)去走走,经过几天、几周的冷处理后再来看你研究的东西,也许会有新的视角、新的收获。一些原本你以为是问题的问题,也许不再是问题了。最后,多向周围的师兄、师姐、老师讨教。 事实上,科研中的学问和经验远远不止这些。以前,本科生只要跟着师兄、师姐做就行了,其实,科研不仅仅是做,而且还是思考、设计、总结。并且,科研还涉及时间、管理、与实验室成员的相处等。科研工作者除了做好实验以外,还需要很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比如能够写论文、能够写项目申请书,能够作报告,能够说服评委把奖给你。最后,我想说,科研重在过程,这和心态有关。例如:我曾经对学生的报告进行了打分,并把分数告诉学生。有个学生便来要求加分,我就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如果你能在我的讲课和对你报告的点评中收获什么,这不是比你加个一、两分更重要吗?”我想说的是,在科研上也是一样的,你参加挑战杯,当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得奖,要么不得奖。如果得奖,当然皆大欢喜,如果不得奖,也别沮丧,在科研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很有用。科研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并不能象赶时髦似地别人进实验室,你也进实验室,别的本科生发SCI论文,你也想立竿见影地发篇SCI论文。如果能在科研实践中学到科研的技能、方法和思路,那会非常有帮助。 1.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2.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4.材料要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剂会降解,有些设备会老化,这导致你在完全按照以前的方法操作后得不到以前的结果。如果某种试剂只是有效量的减少,你需要加大用量。如果变质以后产生了有害的物质,恐怕该换试剂了。如果设备读数有漂移,就得校正。总之,出了问题要找原因,每一步都要"确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5.导师要看清。 导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想法随时在变。觉得事情不好,他会转向。你要擦亮眼睛,看清苗头,否则会被转晕。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互动嘛。

经济学科研立项有哪些?

留芳颂
芒种
要知道,经济学中有很多模型.1.找一个要研究的现象.2.分析本质原因.3.与经济模型相联系.4.建立模型.5.优化模型.注意:要有假设,有背景,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