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题研究方法有哪些

翡翠谷
父子泪
常用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方法易出现的问题: (一)滥用实验法。如有这样一个课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这个课题运用的是实验法,实验的设计采用对照组实验,即在实验班进行德育渗透,在对照班不进行德育渗透。而且他们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实验的一个重要因变量。显然,这个课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有失偏颇。首先“教学应当具有教育性”,这是人人皆知的教学原则,其次,学科教学中要进行道德教育,这在各科大纲或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要求。因此,在对照班不进行道德教育是违背教学原则和教育法规的。另外,学习成绩高低与道德品质好坏不成正相关,这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此课题中试图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实验的效果,是不科学的。(二)在资料处理上滥用量化的方法。量化方法以其精确性和客观性的优点很受人们的青睐,但是一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一味地追求量化的现象。有的统计数据收集的很周全,统计图表做得很漂亮,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看出漏洞。其实就收集材料而言,除了运用量的方法以外还有质的方法。值得提醒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科研必须求真务实,不能弄虚作假。(三)问卷的编制很随意。问卷法是时下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常用的一种收集材料的方法,但问卷法的运用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据我了解,问卷编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调查的针对性不强。笔者曾遇这样一个课题:“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旨在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问卷。此问卷印发4000份,调查对象涉及多个地市的学校。且不说这份问卷的科学性怎样,单从科研的效益性角度来说,似乎无必要。因为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况且该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是“培养”,课题应该在“如何培养”上做文章。这样做既无科学性又无效益性。2、调查题设计不科学。如有这样一道调查题:该教师经常带领我们研究教学中难点问题(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反对首先,这道题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何为教学中难点问题?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其次,供选答案采用的是等级式,这种设计一般用于测定被试者对某事物的态度和情感,而本题中学生所要回答的是事实性问题,用等级式显然不太合适。其三,供选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很混乱。不同意与反对之间有何区别?这里的”一般”又是何意?因此,这样一道题的设计是不科学的。

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泠然善也
符书
  1、教育观察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即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教育观察法的分类:自然观察法与实验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法是在控制条件的情形下进行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而间接观察法是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发现问题、揭示事物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研究法一般和其他研究法配合使用。按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  调查研究法的步骤  第一步,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科研课题确定调查的题目是什么,比如对“高村温泉呼雷汤”的研究。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研究的提纲,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如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组织安排、人员分工,所需要的经费等等。  第二步:具体实施调查。这是调查研究最关键的环节,科研工作是否取得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具有多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往往都取决于这一步。最大限度地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是这一阶段的根本目的。  第三步:对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推断出结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总结阶段。根据资料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进行课题总结。  3、文献法  就是用书中的理论作为依据,推断或验证一个观点的正确与否。也就是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抽取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从中总结出经验,寻找出规律。但一定要避免重复别人的东西。  4、教育实验法  它是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改变或创设条件,让一种因素发挥作用,从而引起或产生某种现象,揭示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也就是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实验,使学生保持常态。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是可靠的、可信的、真实的,才具有科学价值。按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把教育实验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等。  单组实验:比如说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年级或者一个班的学生,分期实施不同的实验因素,每次对一个实验因素的效果加以测量和分析。比如,“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采用单组实验法,通过对某个班级学生前后行为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出分层教学法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等组实验:是选择两个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组进行实验,一组施加实验因素,另一组不施加这种实验因素,通过两组间的比较,来看实验因素的效果。比如,“新型××训练法对提高运动成绩的实验研究”,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个以传统方法进行训练的对照组,来对照分析这种新型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成绩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循环实验:是把几个实验因素循环施加于几个不同的实验组,按照各实验因素变化的总和来判定实验结果。比如对“和谐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通过循环实验,轮流对不同的实验班施测,通过最后的结果,综合分析和谐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行为改变的影响程度。

课题研究方法

菲德尔
清人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杨朱
笛吹川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具体是(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1、理清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⑴提炼问题;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⑷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课题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预先提出的、十分明确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与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科研的有关方法;依据科研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全面、完整等等。课题设计:要突出通过经验总结得出理性认识和揭示规律的主题。3、实验性课题设计。实验性课题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活动。课题要求:研究者必须有一个关于解决该问题的设想或初步的特征理论;用比较严密的研究程序组织研究,便于重复验证;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对测量的事物规定操作定义。课题设计:要突出“实验”的特点,充分体现实验要求。扩展资料:实施课题研究1、认真搜集资料。怎样搜集资料,一是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二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三是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四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2、制订调查计划。通过调查手段搜集资料,必须搞好调查计划设计。设计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明确调查题目、阐明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单位、规定调查规模、研究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方法、编写调查提纲、拟定调查顺序和时间安排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题研究程序

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及要点

恶人湖
后备箱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海斯摩尔79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及要点课题研究一般分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选题与可行性分析;第二:步课题研究方案的形成与撰写;第三步:课题申报与立项;第四步:课题研究的实施与管理;第五步:课题的结题鉴定与成果推广。下面针对以上五个步骤进行详细解析。 一、选题与可行性分析。(一)课题来源(问题即课题)。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当这些问题成为困难时,我们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少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通过调查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2、在教研活动中发现课题。教研活动可以让我们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让我们很多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被激发出来,这样也可以形成课题。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我们在进行理论学习时,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反思,使有价值的问题在思考中逐渐清晰起来,形成课题。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木札岭
迷情记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杨天策课题研究方法有哪些: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实验法、观察法、文献研究等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案。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6、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以及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为学生阅读提供具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正面教材。7、教育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观察法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5.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研究和采取措施课题

若狐不偕
活阎王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题就是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一、选定课题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要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怎么写课题

美国派
其动若水
课题研究设计  教育科研课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开展的全过程的设计,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尽管不同类型的教育课题研究,对设计有不同要求,但从现有的教育课题研究设计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变量,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形成研究方案。   一、提出研究假设   (一)假设的内涵   所谓假设,简言之,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作假想性的回答,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问题作出的一种推测性和假定性说明。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必须是对问题的解答。假设的提出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用来回答特定问题、解释一定事实和现象的;   第二,必须是对未经证实的问题的解答;   第三,必须有相关事实或理论依据。   (二)假设的类型   1、按复杂程度分:   (1)描述性假设。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和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目的是向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某些外部联系和大致数量关系的推测,如,“教育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变化的影响”的研究。   (2)解释性假设。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以说明事物的原因。   (3)预测性的假设。是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这种推测没有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是提不出来的。   2、按假设中变量关系变化的方向分:   (1)条件式假设。是指假设中两个变量有条件关系,在表述上采用“如果……那么……”的标准逻辑句型,   (2)差异式假设。是指假设中两个变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关系。   (3)函数式假设。是指假设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共变关系,并且用数学形式表达,即Y=f(x)。   3、按假设的性质分:   (1)一般假设。是推测一般种类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普遍的、抽象的、可推广的事例。   (2)特定假设。是推测特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事例。   (3)虚无假设。又称统计假设,是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   虚无假设的本意是想通过事实的检验来否定自己,否定了虚无假设,结果的倾向性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3、按假设在表述变量关系上的倾向性分:   (1)定向假设。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的特点和倾向。   (2)非定向假设。在陈述中不提示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而是期望通过收集数据、检验结果来揭示变量间的差异,常用虚无假设来表示。   (三)教育研究假设的特征   (1)推测性。任何假设都是对于外界各种现象的猜测,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或证实。   (2)科学性。假设不是随意的幻想和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人们根据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的有关科学知识或经验知识,以一定的确实可靠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并按照科学逻辑的方法推理而成。   (3)逻辑性。假设不是经验事实的简单堆砌,而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逻辑体系。   (4)多样性。即对同一现象及其规律可以做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假设具有多样性。   (四)假设的重要作用   1、假设能集中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2、假设能指明后续研究的方向;   3、假设可以提高研究活动的创造性。   (五)好的研究假设的标准。   ①科学性。   ②预测性。   ③新颖性。   ④可验证性。   ⑤简明性。   (五)教育研究假设的检验   假设的检验就是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包括逻辑分析和实验验证。   逻辑分析,主要用逻辑论证和反驳的方法;   实验检验又分为:(1)直接检验;(2)间接检验。   二、选择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对象划分教育科研类型:   (一)总体研究、个案研究和抽样研究   1、总体研究。“总体”一词含有总数、全体的意思,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   总体的大小,由研究者所界定的范围而定。   2、个案研究。   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有叫“解剖麻雀法”。   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目的和作用   优越性:   局限性:   ?3、抽样研究   是研究者按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有关总体认识的研究   抽样按一定的规则从一个确定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组成研究的样本。   抽样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或元素。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直接被研究的对象。   抽样的目的和作用:   抽样研究相对于总体研究来讲有许多优越性:   ①解决总体研究的困难;   ②节省人力、时间、费用,缩短资料整理时间;   ③可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深度;   ④抽样研究所得结论,有推广应用到同类对象中去的意义。   抽样研究也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存在抽样误差。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抽样应遵循随机性原则。   所谓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的。此外,抽样时还应注意:   (1)确定抽样范围。关键是明确总体的界限。   (2)保证样本代表性。   ①被研究对象的均匀程度,越均匀,误差越小;   ②抽样数目,抽样数目越多,误差越小;   ③抽样方法。一般而言,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误差小,机械抽样比随机抽样误差小,分类抽样比机械抽样误差小。   (3)样本容量合理。即根据总体的性质,抽样的方法及推论所需的正确程度来确定样本的大小,尽可能抽取足够大的样本,以使它能够真正代表总体的特征。   (三)抽样的一般程序   说完整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清楚界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即规定总体;   (2)设法取得一份包括完整而正确的抽样单位的总体名单;   (3)确定样本容量,然后根据名单,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四)常用的抽样方法   抽样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条件来选择具体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取样。是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①采用抽签的方式。   ②使用《随机目录表》。   2、等距随机取样。也称系统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间隔抽样,是将抽样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然后有系统地间隔若干个抽样单位抽取一个个体,从而形成样本。其步骤是:   ①将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顺序排列编号;   ②确定间隔距离;   ③采用随机方法确定抽样的起点号码;   ④从起点号码开始,依间隔距离,按顺序抽取足够数目的个体作为样本。   3、分类随机取样。也叫分类抽样、比率抽样、配额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变异度的大小)分成若干个类别,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容量和各类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其步骤是:   ①决定分类所依据的标准;   ②确定总体数量,每类的总数和取样的总数;   ③计算出每类所占比例,并以取样的总数乘以比例,得到每类所应抽取的数量;   ④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一类别中抽取应取的数量。   4、整群随机取样。也叫整体抽样,是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依据随机原则,抽取一个或几个群体作为样本。   5、多阶段随机取样。也叫多级抽样法,是将总体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级,依次在各级中进行抽样,每一级的抽样都用随机的方式。   6、有意抽样。也叫按目的抽样,是研究者按一定目的要求选择某些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有目的抽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样本必须拥有最大的信息量;   ②不追求样本容量大,而应以能提供信息为基本原则;   ③事先确定一些抽样标准;   ④研究者清楚课题研究目的,以引导出清楚的抽样标准。   7、双重抽样。是指进行两次抽样,以抽取两个样本进行比较。   抽样的标准、方法以及抽样的大小之是否适当,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程,特别是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是研究工作开始时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样本大小的确定   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研究对象总体的性质。   (2)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者的经费、经验、时间、精力等主客观条件。   (3)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明确研究变量   科学研究必须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的含义   变量是相对于常量而言的。   常量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对象都具有相同的状态或特征。   例如:江西师范大学   变量(variable)是指在一个研究中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状态或特征,具有不同的值,即研究中涉及到的可以变化的因素。   如:教学   (二)变量的种类   1、按形式划分   (1)连续变量。凡是在本质上能以连续数值表示其特性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2)类别变量。凡不能以连续数值表示,而需以类别表示其特征的变量称为类别变量,即不连续变量。   2、按来源划分   (1)主动变量。凡可以由研究者主动安排或操纵的变量称为主动变量。   (2)属性变量。代表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是研究者无法主动操纵、只能通过观察和测量得知其特征,称为属性变量。   3、按变量间的关系划分   (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刺激变量,即研究者掌握并主动操纵,能够促使研究对象变化的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反映变量,指因自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有关行为、因素或特征。   (3)无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4)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又称减缓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具有自变量的作用,也叫“次自变量”。   A、B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A教学方法对智力高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显著;B教学方法对智力低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明显。   (5)中间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又称中介变量,是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自身隐而不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   (三)界定研究变量   1、确定主要变量。所谓主要变量,是指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联的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或测量并希望从中获得研究结果的变量,通常在研究的题目中显示。   (1)选择自变量。   (2)明确因变量。   例如:用智力测验分数反映智力发展水平,用科学测验成绩表明学业成就。   2、确定相关变量。相关变量是指与研究目的无直接联系,但如果纳入研究中,会使研究结果更严密、更可靠的变量,通常有两种:   (1)背景变量。   (2)调节变量。   3、确定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加以控制,才能提高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变量。   4、确定变量名称。务必使变量名称简洁、易懂,名副其实。   (四)定义研究变量   给变量下定义,要尽可能清晰、准确,不得含糊其词。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般说来,是先下抽象性定义,然后下操作性定义。   1、抽象性定义(Abstract definition)。又称概念性定义,是对研究变量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概括的定义。   如: “智力”界定为“思维的敏锐”或“抽象思考的能力”;“兴趣”界定为“人对现实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特殊认识倾向”;“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行动的主观原因”等。   2、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含义。   例如:“智力”界定为“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量所得的分数”; “合作”界定为“对别人的活动给予支持,并直接参与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等。   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要注意:   第一,研究课题中的重要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   第二,根据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变量的性质下操作性定义。   第三,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具体、明确。   第五,操作性定义必须兼顾排他性和普遍性。   四、确定研究方法   在明确了研究变量之后,就要考虑并确定研究方法,以收集完整、可靠的研究资料。   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   无论那种方法,既有优势,又存在不足。人们通常是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条件来选择资料收集方法,并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关系。   五、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形成研究方案,是依据确定的研究项目,对研究过程进行周密、科学、完整地构思、确定、规划和表述。   (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含义   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初步归纳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   (二)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的意义   1、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2、是使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   3、是课题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4、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   5、有利于协作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   1、课题名称。   (1)明确表述研究问题。   (2)揭示研究对象。   (3)用语规范、科学。   2、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   (1)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问题提出)。   (2)阐述研究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国内外作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达到什么水平   3、阐述研究目标、内容。   (1)明确研究目标。   (2)阐述研究内容。   4、选择课题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要尽可能写得细致一些。如用调查法,可写明调查方式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用问卷调查,最好能将设计好的问卷附上。   5、明确研究程序、步骤。研究持续的时间、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达到的要求   6、阐明成果表现形式。   7、课题研究资源的配置   (1)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   (2)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   8、参考书目及有关附录。   (四)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要求   1、保证研究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经济的。   合理,指针对一定的假设或研究内容,采用的方式方法能够满足检验、论证和解释研究内容所需要的功能和潜在条件;   可靠,指研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重复的,即使换了他人来做同样的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   经济,指对经费、人力、物力、时间的整体考虑和精打细算,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2、保证研究是有效的、客观的和明确的。   有效,首先指研究所使用的变量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相关关系。   客观,指研究的程序和控制必须要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能以真实关系发生变化,不能是虚构的、或随心所欲的,收集的数据是反映真实关系的、准确的。   明确,保证研究是明确的,指设计要使得研究所反映的关系能以比较突出和鲜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研究结果以明白无误的、有说服力的、可靠的数据或材料表述出来。   第一、认真细致。认真细致地查阅资料,认真细致地进行思考,认真细致地讨论修改,教育科研计划才能制定出来。   第二、明确具体。教育科研计划必须明确具体,但不应该有套话、废话,不应该有不必要的修饰词。   第三、科学性。研究计划的制定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要在掌握一定理论和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计划的制定又要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

完成一个小学课题研究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与资料?

思诚
及期年也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第一,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第三、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第四、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要做到: 一、走出教育科研误区中小学教师上的一堂好课、潜心钻研而写成的一篇好教案、富于独创性的帮教策略使得一名"差生"取得了进步、自编了一道好题将一个差班转化为优秀班、将一所学校转化为名校等也都可以看作是教师个人和学校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如果我们承认了这一点,对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实践为基础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这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将这种新的理念付诸实践,传统观念或多或少地还在影响、制约着我们。在大量调查中,我们发现不仅中小学教师自身,甚至许多基层教育行政领导都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远离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他们的工作质量所依赖的就是爱心、责任心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科学研究距离甚远。“难”字当头。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中小学教师能够胜任。相关的认识还有:"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忙”字当头。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教”字当头。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文"字当头。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怕字当头”。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不字当头”。目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学习,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新时代的教育呼唤着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而使这一目标得以逐步实现的当务之急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自身以及许多有关方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要提高认识,需要正确的理解以下关系:教师的工作与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故此教育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检验教育科研成果的依据。而教师的日常工作恰恰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是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围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不断地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创新。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一位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其评价标准之一必定是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除通常意义下的教师基本功之外,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而这又是科研能力结构中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是相通的。不难想象一个教学能力很差的教师却具有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尽管通过进修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对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有益的,但真正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经过长期锻炼,不断磨练,反复锤炼逐步形成并加强的。教育教学成果与教育科研成果。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实这些都可能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素材。将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将失败的原因归纳出来,这就可以看作是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局部的教育教学成功的经验,如果经过总结、提高、验证,其实就是很有价值的教育科研的成果。甚至在工作中经过自己精心准备研究的专家首先应该是优秀的教师。任何一位教师经过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在当前形式下,学校发展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研究解决,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一些是普遍存在的、带共性的,一些是局部存在的、是个性的,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采用科学的方法,认真深入分析,认真细致研究,这些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探讨研究,这样就更离不开科研。教育科研与学生发展。新形式下,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简而言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就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认真研究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学生发展变化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调整教育策略和课程结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需要用教育科研才能很好的解决。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在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上教育时代发展的要求步伐。在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教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学生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如何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怎样教学才能有效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等等。这些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课题和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在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某一学段选准课题,瞄准目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勤奋学习,精心研究,不断反思与创新,教师们就能在学习、研究、反思和创新中得到锻炼,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真正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型的中小学教师。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心并为之而努力。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单位,都应该把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付诸实践,坚持不懈地宣传、鼓励、培养,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使的人转变观念、走出误区。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二. 搞清课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 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其实质是揭示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本质和规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2、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教育科学研究要把握教育现象的内部和外部的因果关系及内在联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探索教育过程,揭示教育规律.在研究中要有严肃的科学精神,严格的选择科学方法,依据的材料(数字、事实)必须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得出的结论要做到不带主观成见,不被假象所迷惑,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不纠缠个别枝节问题,要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作为重要支撑的,要进行课题研究必须做到:三、把握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即步骤 ,它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与方法的认识活动;亦不同于以通过掌握人类已有文化来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为主目标的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以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求新的解决问题方法为主目标的认识活动;课题科研是指专业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依据,用科学态度与方法,来研究教育工作,以探索、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从而发展教育理论,提高教育实效的教育研究活动。1、选择好课题教育研究能否达到“求新”的目标,首先与课题选择有关。为了选择到合适而又有价值的课题,常常需要查阅某一领域内的有关文献,做些初步的调查研究。当基本确定了课题方向后,还应在课题涉及的范围内,进一步查阅资料,以对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这阶段查阅资料的重点是放在搞清楚:在课题的范围内,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得出了一些什么结论,各种观点是否有一致性,在哪些点上发生了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尚未涉及,哪些方面尚需研究。这是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也是审定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以及应向什么方向展开的过程。一个有价值的课题通常是对研究者富有诱惑力和挑战性的课题。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也称认识活动,它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所以这种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践检验四个阶段。 至于课题的选择,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考虑课题的价值 选题时,必须要考虑对发展教育科研有什么作用?考虑有何意义?考虑观点是否富有新意? 研究的课题是否有利于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同时,也要考虑课题的政策价值。从时间讲,既考虑当前又要着眼未来;从空间讲,既考虑某方面的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学校、学生的全体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研究条件 教育科研同样要立足于需要,又要考虑可能,课题虽然很好,价值很大,应该研究。但还必须考虑是否可能研究,条件是否允许承担这样的课题。这就应从人、财、物等其他方面考虑了。 人的条件。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宝贵的。因此,承担科研,能投入多少人力?专职与兼职情况如何?还能聘请多少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对人的数量、水平、结构都应认真考虑,优化组合。 经费条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完全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此,选题之后就应考虑总投入多少经费?上面能资助多少?单位能筹措多少?还缺多少?怎么解决,都需要认真考虑,马虎不得。如果是采取先上马后备鞍的作法,以后困难重重,必然半途而废。 物的条件。选题后,要考虑是否需要设备,需要哪些实验设备?需要哪些图书资料?还有印刷能力、研究基地等都应予以考虑。 此外,研究经验、工作性质、专业特长、时间经历、兴趣爱好等也要认真考虑。 总之,课题的选择,也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量力而行,要切合实际,既不能大也不能小,要恰到好处。2、认真申报课题将课题选择好后要正确填写申请表,申请表的主要内容有:课题名称、负责人、课题组成员以及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成果、负责人已完成或正在担任的其他渠道下达的研究课题、课题论证、研究计划和预期研究成果、经费预算、推荐人意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等。在这些内容中,课题论证是重要内容,它包括如下内容:研究背景,主要说明在什么情况、什么原因、为什么要研究此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产生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研究的目标,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要对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后,必须提出一个研究目标(研究假设),所研究的目标必须描述精确,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敲定,才可能把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把握住,并作为界定研究范围的标尺和确定研究的逻辑方法;研究内容,是课题的核心部分,课题选择后,根据课题的意义和目标,要把研究的内容具体化,研究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把课题分解的越具体,就有利于进行研究,划分子课题时可按照不同的标准(一定),要注意各子课题之间的联系,按照划分的子课题,把内容与研究对象和范围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产生研究目标矛盾与范围缩小,与课题目标有距离,同时与目标不一直的内容不予考虑,在内容划分完毕后,对照研究标准,选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内容、范围、对象等要素,自然要选择一定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选择方法要根据目标、内容范围、对象等要素而定;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分析,申报课题时要对该课题(同类、相近)课题通过网上搜索或文献搜索,进一步了解课题现状,对已取得的经验、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革、发展、创新、借鉴,避免重复研究,研究工作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就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填写申请书时对这一部分必须有明确的阐述;回头看前面五个方面,特别是在研究目标和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分析后,自然而然就可确定研究的理论意义(价值)和实践意义(价值)。研究计划与预期研究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人员分工,课题研究最终是要靠人完成的,把研究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后,这些子课题要分解给课题组成员,人员要与研究内容对应,一一对应、一对多应、多对一应,目的是研究的各方面内容不能落空,要求每个研究成员任务必须明确、具体、适度适量。二是研究成果的构成,阐述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及成果的内容和结构通过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加工整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后,对研究问题的新看法、新观点、新知识、新产物等,都可以视为研究成果,其表现形式有论文、案例、实物、图片、录像、软件、调查分析报告、研究分析报告、结题报告等,在填写申请表时都要确定下来,都要落实到研究人员身上,这样再通过具体实践,设想就可以转化为现实,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对课题的经费做出预算如实填写,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就可以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上交申请书。3、科学制定开题报告或研究方案上级批准立项后,应立即制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名称课题的提出对我们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课题要小;要便于研究。 提出课题的缘由和意义是要阐明提出的课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何依据,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现代意义(要有创造性意义,别人已研究过或已有公认了结论的,就失去了意义,除非选择新的研究角度,或另辟蹊径,如果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人对此有所探索,要作简略的介绍,指出他们所作的探索达到了什么水平,本研究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要对实践和理论有积极意义(这一点很重要,对我们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特别是对建议进行的要实践有积极意义;能在伦理上有所突破,那当然更好,但要注意,不要苛求在理论上的突破,这样的难度较大) 可行性(美国贝尔研究所前所长莫顿曾指出:“选择题目不能草率,如果根本没有实现可能,选题就等于零。”)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简洁、突出重点和特点;(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立论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分析)A、 理论价值:引用理论要准确,要具有时代特征和一定的权威性;阐述中要把理论与本课题的研究核心联系起来。B、 现实意义:注重调查研究数据的分析;注重自己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时代和本地区或本单位发展的需求。 C、 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分析:注重情报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找出其不足之处;注重本课题在当前研究现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D、 主要参考文献:熟记一些必要的与本课题相关的专业书名,了解一些当前最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书籍。(5)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研究内容要充实具体; 研究方法要科学规范; 科研课题的研究一般有以下一些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实践反思法、测量法、行动研究法、表列法与图示法、内容分析法等。自然观测法-是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研究对象加以细致的观察,获得对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现象更全面、更系统、更真实和客观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适用于研究对象较少,活动相对集中,研究周期较短的课题。调查法是运用座谈、访问、问卷、测验与评定等手段,有计划、由系统的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分析,掌握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现状或发展趋势等。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变化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等,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研究对象的变化,由此认识研究对象与周边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献资料(情报资料)研究法枣通过对古今中外与特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认识和解释特定研究对象历史演变过程或发生、发展的规律等。(6)研究工作的步骤 写清研究的起止时间,中间不能间断;写清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7)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8)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突出研究人员在此课题研究中的优势,如研究者的学历、学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对本课题研究的适宜性、时间精力以及研究的便利性和经济物质等其它优势条件。(9)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10)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形式包括:研究报告;相关的论文;自己制作的实验器材、实验获得的实物;自己制作的实物;以及与课题相关的获奖证书及复印件等等。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1)、 课题名称〈〈 〉〉研究方案(2)、本课题隶属xx批准立项课题(3)、课题论证同开题报告的论证基本相同(4)、 人员分工(5) 时间安排(6) 预期研究成果4、 实施有效研究(1) 、 通过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后,要迅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通过研究方案 ,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同类课题研究现状情况、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等。明确自己的具体研究任务,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自己研究任务的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成果表现形式,完成全部研究任务的整体时间安排等,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2)、 严格执行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后,要按照方案严格执行。课题负责人要与学校领导与有关智能机构进行回报与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协调,要把研究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与常规教研活动有机结合,与专题研究活动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在常态下进行,融于教育教研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研究活动中,要做好必要的记录,并及时加工提炼抽象总结,及时收集整理,为研究形成新材料、新策略、新经验、新成果提供可靠的材料,为撰写研究报告奠定坚实基础。5、 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就是要把课题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取得了什么成绩和经验,得出什么研究结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的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等。主要精力要花在研究方法和结果部分,研究报告是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而二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只有研究方法科学,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正确,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可以看出得出的结果和结论是可靠的。同时,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在研究报告中论点清晰有力的得到论证,这是应关注的核心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因此,研究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提炼出观点。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证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选好事实材料,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问题揭示普遍规律;其次要适当配置事实;用事实来论证,主要是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和批驳旧的错误的论点阐明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论点。并非所有的论点都要用事实来论证。与此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报告的分析与讨论要不夸大,不缩小;敢于坚持真理,不为权威和舆论所左右;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简单化和绝对化,更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真理。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课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运用手段,(具体做法)主要研究结论(成绩与经验),主要突破与创新,困惑与问题并要说明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索引等。6、认真填写结题鉴定表将研究报告撰写完备后,要再次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会,对照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学习讨论、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报告,然后对照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抽象概括出结题鉴定表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四、认真组织结题材料1.结题申请报告2.课题立项申报报告3.课题立项批复通知4. 结题鉴定表5.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6.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7.附件:(1)课题成果;(研究报告;相关的论文;自己制作的实验器材、实验获得的实物;自己制作的实物;以及与课题相关的获奖证书及复印件等等)。(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课题实施方案、阶段实施计划、课题科研大事记等能把附件发到我的邮箱么?tjssxx@163.com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