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选择

再生侠
鼬佐
(一)特色农产品研究对象选择所谓特色农产品,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生产的某一农产品在产量上特别是在品质上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其特点就是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品质、鲜明的地方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如西湖龙井茶、黄岩蜜橘、诸暨香榧、玉环文旦、临安山核桃等,均为著名的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条件,首先特色农产品生产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只在特定的区域生长,如果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或勉强适合,就不能称其为特色农业;其次要具有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一是生产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品质上具有优势,如黄岩蜜橘、玉环文旦,其他地方就种不出来,即使有的地方能种出来,品质也无法与之相比,二是经济比较优势,即该地区生产的此种农产品其经济效益比其他地区好。根据上述定义,浙江省范围内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茶叶类、笋竹类、蚕桑类、特色果品和富硒农产品等。(1)茶叶类按照茶树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茶树适生区之一。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的优势产业。所产茶叶以绿茶为主,主要集中在浙西北、浙东和浙南3个地区。据2002年统计资料,全省茶园面积202.3万亩,茶叶产量13.9万t,产值33.7亿元,经济效益居全国第一位。出口量占全国绿茶总量60%左右,约占全球绿茶贸易量的50%。(2)笋竹类浙江竹子栽培加工历史悠久,经营水平全国领先,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美誉。全省竹林面积1 100多万亩,笋竹加工企业2 500多家,年产值115亿元。竹笋年产量142万t,其中水竹笋加工的原料40%来自外省。(3)果品类由于浙江地理位置特殊,非常适合干鲜果的生长。主要有柑橘类、杨梅、梨、桃、葡萄、枇杷、青梅、山核桃、香榧、板栗、白果等。据2002年统计,全省水果产量252万t,产值47.6亿元,其中柑橘类产量占65%,在全国名列前茅,以柑橘为原料的桔瓣罐头出口量占全国的2/3以上,占世界的1/2;干果年产量8万t,年产值7亿元。(4)蚕桑类浙江气候、地理条件优越,劳动人民历来重视种桑养蚕,有“丝绸之府”之美称。2002年全省桑园面积120万亩,蚕茧年产10万t左右,居全国第二位,蚕茧优质率居全国第一。(5)富硒农产品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差异性,浙江富硒土壤中硒的天然来源主要为黑色岩系地层和中基性火山喷发物。目前全省已发现的天然富硒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萧山、龙游、慈溪、瑞安、上虞、安吉等地。根据浙江省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现状、比较优势和优势评估,主要选择了茶叶、笋竹、果品以及富硒农产品四大类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二)调查研究区的选择本次调查研究选择以规模性特色农产品分布区或原产地作为开展重点调查研究区域,按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原则,同时兼顾一般区进行比较研究。(1)茶叶类立地地质背景调查以不同品牌名茶的主产区为主,包括如下产区。浙西区:开化龙顶、天目青顶、千岛玉叶、建德苞茶、双龙银针、仙华毛尖;浙南区:松阳银猴、金奖惠明、江山绿牡丹、遂昌银猴、承天雪龙、青田御茶;浙东南区:望海茶、雁荡毛峰、大佛龙井、绿剑茶、羊岩勾青;浙北区: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长兴紫笋茶、莫干翠芽、富阳茗绿、径山茶;浙中区:东阳银猴、石笕茶、双龙银针、武阳春雨。(2)笋竹类立地地质背景调查重点研究对象为毛竹、雷竹、石竹、绿竹等;重点研究地区的范围覆盖全省竹林面积较大的数十个县(市、区);毛竹笋样品和毛竹林土壤样品取样位置主要分布在安吉县的山川乡、天荒坪镇、递铺镇、良朋镇、杭垓镇等地;雷竹笋样品和雷竹林土壤样品取样位置主要分布在临安的高虹乡、上甘街道、太湖源镇、西天目乡等地;石竹笋样品和石竹林土壤样品取样地点在临安西天目山。(3)果品类立地地质背景调查分别选取以下地区开展研究。黄岩蜜橘分布区:黄岩岙里、三甲椒江农场、潮济、头陀试验场;临安山核桃分布区:岛石、龙井桥、吉口;诸暨香榧分布区:诸暨斯宅、赵家,绍兴越峰;玉环文旦分布区:黄泥坎、山外张、大密溪、三合潭、小密溪;常山胡柚分布区:龙绕-斋堂岗地区、常山港支流冲洪积区、常山港中部冲洪积区、常山港下游冲洪积区。(4)富硒农产品调查研究区包括浙北的萧山、慈溪、安吉,浙中的龙游,浙东的瑞安等地。

课题研究方法有哪些

奢曰
李籲
常用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方法易出现的问题: (一)滥用实验法。如有这样一个课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这个课题运用的是实验法,实验的设计采用对照组实验,即在实验班进行德育渗透,在对照班不进行德育渗透。而且他们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实验的一个重要因变量。显然,这个课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有失偏颇。首先“教学应当具有教育性”,这是人人皆知的教学原则,其次,学科教学中要进行道德教育,这在各科大纲或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要求。因此,在对照班不进行道德教育是违背教学原则和教育法规的。另外,学习成绩高低与道德品质好坏不成正相关,这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此课题中试图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实验的效果,是不科学的。(二)在资料处理上滥用量化的方法。量化方法以其精确性和客观性的优点很受人们的青睐,但是一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一味地追求量化的现象。有的统计数据收集的很周全,统计图表做得很漂亮,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看出漏洞。其实就收集材料而言,除了运用量的方法以外还有质的方法。值得提醒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科研必须求真务实,不能弄虚作假。(三)问卷的编制很随意。问卷法是时下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常用的一种收集材料的方法,但问卷法的运用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据我了解,问卷编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调查的针对性不强。笔者曾遇这样一个课题:“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旨在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问卷。此问卷印发4000份,调查对象涉及多个地市的学校。且不说这份问卷的科学性怎样,单从科研的效益性角度来说,似乎无必要。因为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况且该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是“培养”,课题应该在“如何培养”上做文章。这样做既无科学性又无效益性。2、调查题设计不科学。如有这样一道调查题:该教师经常带领我们研究教学中难点问题(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反对首先,这道题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何为教学中难点问题?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其次,供选答案采用的是等级式,这种设计一般用于测定被试者对某事物的态度和情感,而本题中学生所要回答的是事实性问题,用等级式显然不太合适。其三,供选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很混乱。不同意与反对之间有何区别?这里的”一般”又是何意?因此,这样一道题的设计是不科学的。

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不迁其德
处势不便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王天佑       根据青年教师读书组计划安排,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拟于1月中旬举行。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根据一定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设计一个课题研究方案。(不带任何资料)二、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灯片,用来向别人介绍你的课题。具体参赛要求另有通知。       现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       1、课题名称(题目)。2、承担单位。3、课题论证。4、课题的界定。5、研究的内容及目标。6、研究方法。7、研究对象。8、研究原则。9、研究的操作措施。10、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什么是课题研究

两髀为肋
常卒乎乱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雷云雨800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说,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在课题立项后,开展研究时,无从下手的现象,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的表述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检验与衡量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如“中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对象就是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就说得很清楚,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

什么是课题研究

犹来
伴郎团
课题研究指的是在某项课题上,前期做的工作或者具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硬件条件等。1、研究结果指的是在该课题上曾经做过的类似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发表的文章、专利等。2、研究人员是指从事研究该课题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从事该课题研究时间越长,说明研究越深入,人员稳定,研究延续性好。从人员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也能说明一定问题。扩展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题研究程序

请问课题研究中的课题界定怎么写?

汝故惧也
佐光
课题研究设计  教育科研课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开展的全过程的设计,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尽管不同类型的教育课题研究,对设计有不同要求,但从现有的教育课题研究设计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变量,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形成研究方案。   一、提出研究假设   (一)假设的内涵   所谓假设,简言之,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作假想性的回答,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问题作出的一种推测性和假定性说明。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必须是对问题的解答。假设的提出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用来回答特定问题、解释一定事实和现象的;   第二,必须是对未经证实的问题的解答;   第三,必须有相关事实或理论依据。   (二)假设的类型   1、按复杂程度分:   (1)描述性假设。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和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目的是向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某些外部联系和大致数量关系的推测,如,“教育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变化的影响”的研究。   (2)解释性假设。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以说明事物的原因。   (3)预测性的假设。是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这种推测没有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是提不出来的。   2、按假设中变量关系变化的方向分:   (1)条件式假设。是指假设中两个变量有条件关系,在表述上采用“如果……那么……”的标准逻辑句型,   (2)差异式假设。是指假设中两个变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关系。   (3)函数式假设。是指假设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共变关系,并且用数学形式表达,即Y=f(x)。   3、按假设的性质分:   (1)一般假设。是推测一般种类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普遍的、抽象的、可推广的事例。   (2)特定假设。是推测特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事例。   (3)虚无假设。又称统计假设,是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   虚无假设的本意是想通过事实的检验来否定自己,否定了虚无假设,结果的倾向性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3、按假设在表述变量关系上的倾向性分:   (1)定向假设。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的特点和倾向。   (2)非定向假设。在陈述中不提示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而是期望通过收集数据、检验结果来揭示变量间的差异,常用虚无假设来表示。   (三)教育研究假设的特征   (1)推测性。任何假设都是对于外界各种现象的猜测,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或证实。   (2)科学性。假设不是随意的幻想和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人们根据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的有关科学知识或经验知识,以一定的确实可靠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并按照科学逻辑的方法推理而成。   (3)逻辑性。假设不是经验事实的简单堆砌,而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逻辑体系。   (4)多样性。即对同一现象及其规律可以做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假设具有多样性。   (四)假设的重要作用   1、假设能集中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2、假设能指明后续研究的方向;   3、假设可以提高研究活动的创造性。   (五)好的研究假设的标准。   ①科学性。   ②预测性。   ③新颖性。   ④可验证性。   ⑤简明性。   (五)教育研究假设的检验   假设的检验就是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包括逻辑分析和实验验证。   逻辑分析,主要用逻辑论证和反驳的方法;   实验检验又分为:(1)直接检验;(2)间接检验。   二、选择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对象划分教育科研类型:   (一)总体研究、个案研究和抽样研究   1、总体研究。“总体”一词含有总数、全体的意思,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   总体的大小,由研究者所界定的范围而定。   2、个案研究。   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有叫“解剖麻雀法”。   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目的和作用   优越性:   局限性:   ?3、抽样研究   是研究者按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有关总体认识的研究   抽样按一定的规则从一个确定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组成研究的样本。   抽样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或元素。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直接被研究的对象。   抽样的目的和作用:   抽样研究相对于总体研究来讲有许多优越性:   ①解决总体研究的困难;   ②节省人力、时间、费用,缩短资料整理时间;   ③可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深度;   ④抽样研究所得结论,有推广应用到同类对象中去的意义。   抽样研究也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存在抽样误差。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抽样应遵循随机性原则。   所谓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的。此外,抽样时还应注意:   (1)确定抽样范围。关键是明确总体的界限。   (2)保证样本代表性。   ①被研究对象的均匀程度,越均匀,误差越小;   ②抽样数目,抽样数目越多,误差越小;   ③抽样方法。一般而言,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误差小,机械抽样比随机抽样误差小,分类抽样比机械抽样误差小。   (3)样本容量合理。即根据总体的性质,抽样的方法及推论所需的正确程度来确定样本的大小,尽可能抽取足够大的样本,以使它能够真正代表总体的特征。   (三)抽样的一般程序   说完整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清楚界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即规定总体;   (2)设法取得一份包括完整而正确的抽样单位的总体名单;   (3)确定样本容量,然后根据名单,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四)常用的抽样方法   抽样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条件来选择具体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取样。是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①采用抽签的方式。   ②使用《随机目录表》。   2、等距随机取样。也称系统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间隔抽样,是将抽样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然后有系统地间隔若干个抽样单位抽取一个个体,从而形成样本。其步骤是:   ①将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顺序排列编号;   ②确定间隔距离;   ③采用随机方法确定抽样的起点号码;   ④从起点号码开始,依间隔距离,按顺序抽取足够数目的个体作为样本。   3、分类随机取样。也叫分类抽样、比率抽样、配额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变异度的大小)分成若干个类别,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容量和各类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其步骤是:   ①决定分类所依据的标准;   ②确定总体数量,每类的总数和取样的总数;   ③计算出每类所占比例,并以取样的总数乘以比例,得到每类所应抽取的数量;   ④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一类别中抽取应取的数量。   4、整群随机取样。也叫整体抽样,是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依据随机原则,抽取一个或几个群体作为样本。   5、多阶段随机取样。也叫多级抽样法,是将总体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级,依次在各级中进行抽样,每一级的抽样都用随机的方式。   6、有意抽样。也叫按目的抽样,是研究者按一定目的要求选择某些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有目的抽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样本必须拥有最大的信息量;   ②不追求样本容量大,而应以能提供信息为基本原则;   ③事先确定一些抽样标准;   ④研究者清楚课题研究目的,以引导出清楚的抽样标准。   7、双重抽样。是指进行两次抽样,以抽取两个样本进行比较。   抽样的标准、方法以及抽样的大小之是否适当,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程,特别是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是研究工作开始时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样本大小的确定   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研究对象总体的性质。   (2)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者的经费、经验、时间、精力等主客观条件。   (3)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明确研究变量   科学研究必须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的含义   变量是相对于常量而言的。   常量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对象都具有相同的状态或特征。   例如:江西师范大学   变量(variable)是指在一个研究中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状态或特征,具有不同的值,即研究中涉及到的可以变化的因素。   如:教学   (二)变量的种类   1、按形式划分   (1)连续变量。凡是在本质上能以连续数值表示其特性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2)类别变量。凡不能以连续数值表示,而需以类别表示其特征的变量称为类别变量,即不连续变量。   2、按来源划分   (1)主动变量。凡可以由研究者主动安排或操纵的变量称为主动变量。   (2)属性变量。代表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是研究者无法主动操纵、只能通过观察和测量得知其特征,称为属性变量。   3、按变量间的关系划分   (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刺激变量,即研究者掌握并主动操纵,能够促使研究对象变化的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反映变量,指因自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有关行为、因素或特征。   (3)无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4)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又称减缓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具有自变量的作用,也叫“次自变量”。   A、B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A教学方法对智力高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显著;B教学方法对智力低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明显。   (5)中间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又称中介变量,是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自身隐而不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   (三)界定研究变量   1、确定主要变量。所谓主要变量,是指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联的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或测量并希望从中获得研究结果的变量,通常在研究的题目中显示。   (1)选择自变量。   (2)明确因变量。   例如:用智力测验分数反映智力发展水平,用科学测验成绩表明学业成就。   2、确定相关变量。相关变量是指与研究目的无直接联系,但如果纳入研究中,会使研究结果更严密、更可靠的变量,通常有两种:   (1)背景变量。   (2)调节变量。   3、确定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加以控制,才能提高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变量。   4、确定变量名称。务必使变量名称简洁、易懂,名副其实。   (四)定义研究变量   给变量下定义,要尽可能清晰、准确,不得含糊其词。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般说来,是先下抽象性定义,然后下操作性定义。   1、抽象性定义(Abstract definition)。又称概念性定义,是对研究变量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概括的定义。   如: “智力”界定为“思维的敏锐”或“抽象思考的能力”;“兴趣”界定为“人对现实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特殊认识倾向”;“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行动的主观原因”等。   2、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含义。   例如:“智力”界定为“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量所得的分数”; “合作”界定为“对别人的活动给予支持,并直接参与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等。   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要注意:   第一,研究课题中的重要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   第二,根据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变量的性质下操作性定义。   第三,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具体、明确。   第五,操作性定义必须兼顾排他性和普遍性。   四、确定研究方法   在明确了研究变量之后,就要考虑并确定研究方法,以收集完整、可靠的研究资料。   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   无论那种方法,既有优势,又存在不足。人们通常是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条件来选择资料收集方法,并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关系。   五、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形成研究方案,是依据确定的研究项目,对研究过程进行周密、科学、完整地构思、确定、规划和表述。   (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含义   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初步归纳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   (二)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的意义   1、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2、是使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   3、是课题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4、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   5、有利于协作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   1、课题名称。   (1)明确表述研究问题。   (2)揭示研究对象。   (3)用语规范、科学。   2、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   (1)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问题提出)。   (2)阐述研究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国内外作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达到什么水平   3、阐述研究目标、内容。   (1)明确研究目标。   (2)阐述研究内容。   4、选择课题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要尽可能写得细致一些。如用调查法,可写明调查方式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用问卷调查,最好能将设计好的问卷附上。   5、明确研究程序、步骤。研究持续的时间、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达到的要求   6、阐明成果表现形式。   7、课题研究资源的配置   (1)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   (2)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   8、参考书目及有关附录。   (四)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要求   1、保证研究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经济的。   合理,指针对一定的假设或研究内容,采用的方式方法能够满足检验、论证和解释研究内容所需要的功能和潜在条件;   可靠,指研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重复的,即使换了他人来做同样的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   经济,指对经费、人力、物力、时间的整体考虑和精打细算,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2、保证研究是有效的、客观的和明确的。   有效,首先指研究所使用的变量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相关关系。   客观,指研究的程序和控制必须要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能以真实关系发生变化,不能是虚构的、或随心所欲的,收集的数据是反映真实关系的、准确的。   明确,保证研究是明确的,指设计要使得研究所反映的关系能以比较突出和鲜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研究结果以明白无误的、有说服力的、可靠的数据或材料表述出来。   第一、认真细致。认真细致地查阅资料,认真细致地进行思考,认真细致地讨论修改,教育科研计划才能制定出来。   第二、明确具体。教育科研计划必须明确具体,但不应该有套话、废话,不应该有不必要的修饰词。   第三、科学性。研究计划的制定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要在掌握一定理论和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计划的制定又要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废一于室
或谓之荣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目,例如医疗、军事或刑事制度、互联网等,甚至是例如科学知识发展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类的课题。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多样化的语言、文化转变也同时产生了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社会研究模式。扩展资料社会之大,是一个体系或者系统,由功能不同的个部分组成,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的稳定联系,就是社会结构,制约着群体和个体的行为。下面是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1、社会结构说:地位结构观:从以下因素,看社会地位。阶级、阶层、性别、年龄、教育、职业、收入、组织、党派。网络结构观:人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形成不同关系,形成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关系是制约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如家庭、亲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邻里、朋友、相识。2、社会行动说:人类是具有理解力和创造性的主体,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推动的,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行为,所以行为被赋予了某种意义。社会学旨在理解和洞察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3、社会文化说人类之所以共同劳动、生活,是因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人类产品,承载于民族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形式中。文化的核心形态是信仰、价值观、意识形态、是社会制度的基础,规范着人们的行为。4、社会变迁说社会学是由于近现代的社会变迁而产生,又以社会变迁为研究己任。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变迁方式,引发了冲突学派和功能学派在社会学领域长期的学术立场的对立和共存。5、社会关系说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发生着多方面的交往和互动,产生了稳定的纽带关系,这些稳定的纽带关系的总和,称之为社会关系。他的结构被称为社会网络结构。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是社会关系作用的产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学

如何写课题研究方案

活下去
博弈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心若浮沉如 何 写 课 题 研 究 方 案一 、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课题研究方案能保证整个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的表述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4究试验的理论依据。 我们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 就必须以教学理论、 教育(六)研究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项目

争鸣性课题是指什么

分享爱
六魔女
其为课题研究的不同类型。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扩展资料:课题研究要求规定:1、任何假设都是对于外界各种现象的猜测,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或证实。2、假设不是随意的幻想和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人们根据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的有关科学知识或经验知识,以一定的确实可靠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并按照科学逻辑的方法推理而成。3、研究者按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有关总体认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