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者
楼主,给你参考资料。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贫困生成才的保障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尤其是干部的学习,以利建立科学工作理念,形成广泛工作共识,确定正确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途径。 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好助学帮困工作,完善助学帮困工作机制,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生为本,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来自学习、经济、就业和家庭的压力都大于一般学生。他们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观念相对较落后,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在家长托负心理和自己报恩心理的驱使下,往往把学习成绩看成是提高自尊的途径,一旦学习上受挫、成绩不尽人意,他们的自信心就极易受到伤害,导致出现逃避交往、焦虑、抑郁自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如果不及时给予辅导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和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社会和学校的稳定,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一、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学业压力大。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尽管生活贫困,但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赞赏和尊重,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入高校以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显著变化,学习变成了个人自己管理的“主动自由型”方式。由于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在学习上的优势地位荡然无存。大多数贫困生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品质。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往往刻苦坚持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敬而远之。单一的生活方式,紧张的学习压力,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甘示弱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心理上的烦躁、抑郁、失落和焦虑。 2、经济压力重。贫困生的经济条件差,生活压力大,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诱惑与一般学生相同,但却不具备充足的经济条件。因此,他们心理上感到自己与真正的大学生活格格不入,会对现实自我感到不满意,总想尝试改变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但这种努力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不一定成功。一旦尝试改变自己的努力遭遇挫折,或因勤工助学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那么他们的自尊心就会遭遇重创。面对现实,他们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愧对父母,心理上产生内疚感无助感和失落感。这种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就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他们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3、就业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择业问题上有了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恰当的理想职业;另一方面是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人才市场的游戏规则极不完善,拉关系、走后门的坏风气正盛。贫困生经济上没有优势,父母不能依赖,加上许多贫困生在校期间,因忙于挣钱,参加活动不多,学校的许多奖励与他们无缘。用人单位对“优秀”的诠释及其高傲的态度和苛刻的录用条件,无形中会使贫困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一部分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的贫困生,感情用事,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甚至把家庭地位低下,自身条件不足看成是社会不公造成的,错误地认为素质高不如关系硬,没后台学习再好素质再高也枉然。这种消极的择业心理导致他们在择业时缺乏自信,甚至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希望。 4、人际交往复杂。实践表明,大多数贫困生都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出现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他们对同学和集体缺乏认同感,没有归属感,经常感到孤独。主要表现在:①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和交流②自卑心理重,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与人交流③经济拮据限制了贫困生的交际圈④逆反心理重,不能善待自己,包容别人。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 1、自卑、自轻、自贱。贫困生多数来自贫穷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偏僻封闭,经济落后,信息不畅。这些贫困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维差异,与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相差太远,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极度不适。极易导致贫困生产生自卑、自轻、自贱等自我意识偏离。 2、敏感、逃避、封锁。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多接触周围的同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别人洞穿自己心理的不安和难堪,以逃避的方式避免自己自尊心受挫,经常郁郁寡欢,自闭一隅。他们往往将同学、学校或社会对他们的资助看作是对自己的施舍和怜悯,心理上敏感而多疑。 3、焦虑、不安、抑郁。贫困生思想和经济上的负担都较重,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忧虑自己在学校的消费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焦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无着,另一方面大多数贫困生焦虑自己的前途,他们对自己能否找到工作或找到好工作而忧心忡忡。 4、排斥、嫉妒、仇恨。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心理抛锚,失衡不满情绪,他们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造成自己的困苦境遇,因此对社会的消极面极力夸大,深恶痛绝;对老师、同学的热心帮助更是冷漠排斥;对父母产生怨恨,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是他们无能力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这样偏激的心理,往往衍生歇斯底里的发泄,轻则使贫困生旷课、出走、偷窃,重则导致不应有的悲剧发生。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 1、经济上给予资助。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心理上的最大压力,要使他们放下心理的包袱,就要从物质上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学校要为贫困生开通“绿色通道”,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等助学制度和措施。开辟勤工助学的渠道,让贫困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经济上的负担,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一对一”助困活动,发动学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一对一”解困帮助。高校要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机制,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社会资助和校内奖助学金相配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走出经济困境。 2、心理上进行疏导。要从根本上使贫困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心理机制,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的教育和疏导。首先要从培养健全人格,强化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自我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抓起。学校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络等媒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使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和健全的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另外发挥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演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不仅是贫困生,广大同学也能获益其中,形成健康、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另外学校应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组织培训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是引导贫困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释放压抑情绪,使之往健康方向发展。心理咨询机构应广泛调研,结合贫困生的实际,通过专业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设计相应辅导方案,以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的形式,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及时给予经济资助和心理支持,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给予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改善社会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鼓励贫困学生参加,使他们在活动中挥他们的特长,结识的同学,打破人际交往的心理屏障。积极发挥学生党、团委,社团,班级,宿舍作用,开展各种爱心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关心人为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应对学生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引导,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杜绝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社会风气。学校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信任、关怀的和谐校园环境,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今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