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点灯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决定以"走进农村,走向社区,走向实践"为主题,在今年寒假组织我校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2,目的意义: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1,组织形式: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2,具体过程参考如下:A编组,选题→B聘指导教师→C制定活动方案→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注意事项:(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市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1,社会参观活动: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学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1)我市白色污染调查研究(2)我市灾区重建情况调查(3)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4)我市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调查研究(5)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7)我市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10)中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的调查3,社区服务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时间安排1,2007年1月8日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寒假社会实践工作.2,2007年1月12日—1月20日组建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由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3,2007年1月22日—2月10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五,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1,2007年2月28日前,各班向校团委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材料:(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详见《浔州高中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表》,每班4份.(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4)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2,社会实践活动表彰.(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3)学校将在此基础上评选出优秀调查报告一,二,三等奖及评选社会实践先这个不行能不能整合下 对于近期社会上对名人故居的关注和热议,孙玲认为,正是民众怀旧情绪的一种宣泄。近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都经历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许多历史街巷、传统建筑消失殆尽,人们记忆中的城市特色渐渐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这种大拆大建的做法遭到了民众的反感,对名人故居的关注正好反映了民众的情绪。这一社会形势迫使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必须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当前文物部门的处理方法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只停留在了消防员救火式的管理上,哪里出现问题就往哪里跑,很辛苦但效果一般,长此以往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据孙玲介绍,对名人故居中宣部曾做出过比较严格的明文规定。1988年,中央规定:今后,非经党中央国务院特许,不得新建个人纪念馆和个人故居。1996年,党中央再一次规定,已故近代名人的故居,除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以外,一律坚持正常使用,不得专门腾出作纪念馆。 在这种严格的规定下,北京市被定为名人故居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不是特别多,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只有郭沫若故居和宋庆龄故居等几处,诸如茅盾、齐白石等文学家、艺术家的故居仅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国对名人故居的公布仅局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北京这座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曾经留下的近现代名人的足迹给予了的关注。 2005年,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了一次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调研。当时的数据显示,北京已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有88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市保单位17处,区县级保护单位12处。调查发现,北京的名人故居虽然主要分布在几个区,但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不利于集中保护。有的名人故居已沦落为大杂院,只是在原地挂牌保护,鲜有游人去参观凭吊,身处其中也无法感受到当年的原貌和历史氛围;有的故居原址经过多次翻建改造,文物原状已不复存在;有的名人在同一城市有多处居住的地点,这些名人故居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么保护,都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不是文物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可能还有多处名人故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在册,对此应该对全市名人故居的分布地点、保存状况、历史沿革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综合评估,既可避免行政执法上的被动,也能为今后名人故居的规范化管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