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如何填报志愿?

不亦知乎
虽有寿夭
有人说,选好考研的第一志愿就是成功的一半。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一志愿作用重要,如果选不准,那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专家认为,选择志愿者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考生要把自身的意愿和条件结合起来,考虑好第一志愿。要做到准确填报志愿,考生还要全面了解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尤其是那些竞争实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选择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招生简章是集中反映该单位的招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所以每个考生都应尽早得到一份报考单位的招生简章。有时,为了便于比较选择,还希望全面了解有关单位的招生情况,得到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但是,各单位的招生简章一般都要到十月份左右才出,索要颇费周折。这样,如果等到招生简章拿到手,比较确定后才开始复习备考的话,恐怕为时已晚,错失良机,遗憾终生。那么,怎么办呢? 你可以提前到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图书馆去查阅历年全国各单位的招生简章。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包括各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图书馆(包括各高校的图书馆)一般都有历年的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招生简章(本书的第二部分中详细附有全国研究生招生详细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据此先初步确定报考意向,如意欲报考什么专业,哪个研究方向,哪些科研机构等。而后你不妨先按意向着手复习,同时与意向单位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或你与在意向单位的亲友、同学等及早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新的招生简章,以便及时调整复习。招生工作有一定连续性和类同性,即就同一院校、科研单位而言,基本情况如招生专业方向设置,招生名额,竞争激烈程度,考试科目等与上年相似;就各单位之间比较而言,同一专业方向考试科目类同。这就为复习备考提供了可行性。当然,区别还是有的,有些情况还可能出现较大变动。这就又要求你必须尽快拿到新简章,根据新简章迅速调整。

考研志愿填报指南:考研志愿怎么填

快新
德无不容
填志愿要根据教育资源、名校优劣、适合自身、专业适合、地域选择全方面考虑。1、教育资源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2、名校优劣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综合性的知名大学中,有些非传统、非强势的专业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设的。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优势学科,在该学科领域中占有很高位置。3、适合自身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的复习,我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这些问题是你择校之前必须思考的。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最关键的思考点。4、地域选择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来说,地域问题同样是择校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有必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读研的那座城市打拼。参考资料: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硕士研究生考试

考研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工科)

恶女孩
只可以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扩展资料: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考研调剂基本要求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初试科目中未设置数学的考生,调入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专业,需在复试中加试数学。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艺术学与艺术硕士、中医学与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以照顾专业内部调剂的政策执行。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8、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9、开展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考研志愿如何填报?

景曰
剧场灵
汗,你以为是高考啊,还补底,又没有第二志愿所谓的第一志愿,就是当初报名的时候填写的唯一志愿如果考不上,就要调剂,不是像高考那样自动就把你调到哪个学校了,而是要上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去自己填调剂院校,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在某个院校需要调剂生,你才可以填调剂,否则根本不可能。所以你所谓的拿广州大学补底是不一定行得通的,因为到时候万一人家第一志愿录满了,你就没戏了要报考就报一个十拿九稳的,调剂不是好玩的,黑得很,我就是调剂生,那几天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考研第一志愿和调剂志愿有什么区别

老来难
考研第一志愿和调剂志愿区别:1、大部分学校都明确规定考研第一志愿录取优先,只要复试的笔试及格就没有问题,不存在从调剂生中择优录取问题;只有考研第一志愿希望不大的时候,才进入调剂系统找相应的可以调剂的学校。2、大多数学校保护第一志愿的政策是不接受外校调剂,本校调剂情况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考生,或专业课相近考生。3、填写完第一个志愿后,第二个、第三个志愿随时可以填写,位置互换也没有关系,3个调剂志愿是平行关系,没有区别,互不影响。请点击“考生调剂报名”,在相应位置(调剂志愿不分前后)填写即可,不会覆盖已经填写的志愿。扩展资料:考研志愿填报须知:第一志愿的填报需要谨慎、合理,不能目标太高,不然,虽然初试成绩不错,但竞争太大的话,第一志愿还是会落选,一旦落选,就有点“落地凤凰不如鸡”了,调剂往往不容易进入不错的学校。如果学校生源充足,第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很多,能进入复试的,都是第一志愿考生,是不存在保护问题的。最终,各凭自己的初试成绩和复试的综合表现,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的最后排名就是录取的最后依据。这就是考研中的“优胜劣汰”,合情合理的。对于那些本来高分但是考研北大失利的考生而言,唯一的路子就只能是调剂,这包括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无论是校内或者校外调剂,都必须有调剂名额,这是调剂的先决条件。从北大校内看,应用统计硕士的相近专业是没有调剂的,所以,那部分被淘汰的考生,与北大就无缘了,只能进行校外调剂。一般来说,这种调剂,很难进入不错的学校。

考研可以填几个志愿?

护山神
唐风
考研报志愿现在只可以报一个。1. 考生在报名前需要确认自己的学信网账号状态,同时登录学信档案核实学历(学籍)信息是否正确,以免影响报名。建议提前将需要的信息准备在word里,保存好电子版,避免由于网络不畅造成网页过过期、已填报的信息保存失败等。2. 报名期间,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学信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3. 预报名成功的考生,报名数据有效,不需要在正式报名阶段再报名。已报名成功的考生可登录网报平台查看本人网报信息,下载报名信息表。如果选择的报考点采取网上缴费,需尽快缴费,网上缴费后,才算报名成功。扩展资料: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at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考研志愿填报及录取原则

红太阳
指南针
根据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研志愿在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在初试和复试都通过后,进入拟录取名单,经过公示和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政策审核后,方能确认最终录取。拓展资料: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招生单位要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工作要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在复试、录取阶段,招生单位要提前在本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布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和各院系实施细则,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和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对破格复试、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应进行说明。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应当统一公示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公示期间,招生单位应将拟录取名单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进行政策审核,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应将审核意见及时反馈招生单位。公示结束后,招生单位应按要求将录取名单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最终录取名单及新生学籍注册均以招生单位上报平台的信息为准。参考资料: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考研报志愿选个好专业重要还是选个好学校重要

绝力而死
不迁其德
这个要看你的选择了,也有的人就喜欢北大、清华的名气,如果成绩还算可以的话可以考他们学校比较偏冷门的学校啊,如果你是看中专业的那类人那你就要注意了,有些学校的名气虽然没有清华北大差但是他的专业可是会比他们强,比如说政治学理论专业学校排名吉林大学排第一而北京大学排第四,还有一种就是学校和专业都不错的。所以选择学校的名气还是喜欢的专业要慎重。专业才是挣饭吃的工具,学校供饭吃吗?😏

请问考研的志愿时怎么填的

卡特琳
天理
搞笑点的回答就是, 用笔填写的第一:确定自己的实力水平。自己是属于很好的水平呢,还是一般的水平,这个直接关系到你所填报的考研志愿的问题。对于较高水平的同学,可以选报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和专业,对于感觉自己水平一般的同学,应该选报稍微竞争小一些的学校和专业。因为考研只有一个志愿,多数人都只有第一个志愿能起到作用,所以学校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第二:确定好自己的实力水平后,就要初步定下自己有意愿的几个备选学校。有一些同学会认定一个学校就不放,势在必得。其实,我个人的认为是,在考虑学校的时候要把一年的时间也记入机会成本,这样,有些同学为了某一个学校奋斗n年,这种精神固然可贵,但是从机会成本上来说,却是花费不少的。第三:关于志愿调剂的问题。有些同学期望与志愿的调剂,事实上,好的学校绝大多数都不会有名额留到二志愿的,有调剂指标的学校,要么这个学校本身就不是很好,要么这些专业也不是很好,所以,同学们不要期望在考完以后靠调剂来重新选择学校,应该在填志愿的时候就把握好,填一所自己力所能及的学校。 填报考研志愿应注意的问题 2001硕士生报考工作即将开始,根据工作中的经验,考生填报志愿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报考学校应以自身实力和水平为依据。 任何事物都有重点与非重点、主与次、高与低的区别。招生单位也有重点与非重点、办学水平高与低之分,像教育部直属院校、中科院各研究机构、设有研究生院的单位,这些招生单位的综合实力、导师的学术水平明显高于一般院校和省属重点院校。研究生招生单位是有一、二、三类之分的。一般而言,教育部直属院校、设有研究生院的院校和中科院各研究机构属一类招生单位,省属重点院校属二类招生单位,省属一般院校属三类招生单位。同样,每位考生的能力水平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有的考生学习成绩一向很好,能力很强,而有的考生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能力相对差一些。报考研究生首先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相应的招生单位报考。 2.选择报考学校还要兼顾专业和兴趣。 选择专业很重要,一定要选择自身感兴趣、很爱好的专业,否则,即便考上了,也会所学无成,将来很难就业或很难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这几年,有很多考生跨学科、跨专业报考,这些考生当年上大学时迫于父母压力或者其它因素选择了不爱好的学科、专业,结果大学学习期间疲于应付学习、考试,多数将学业荒废了。因此考生们在选择考研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查阅各学校的招生专业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所向往的招生单位没有可选择的专业,这时考生可以在同类院校和低一级的院校中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也不要一味向往名牌大学而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 3.选择报考单位应注意信息收集。 考生在考试前尽可能早地收集招生单位的招生信息,如招生人数、保送生占有的名额、联系导师、教材的联系和索取资料考题。(山东师范大学研招办 张维军 王敬政) 关于专业的选择和跨校跨专业考 1. 考研第一步:确定报考志愿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 形成专业选择意向; 确定报考单位; 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 最终报考目标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一、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这是最为轻松的选择,一来本专业课程已经在本科阶段仔细学过,而且熟悉教师的授课重点和命题风格。二来只要不是被系里老师深恶痛绝,一般多少总能获得考试范围、命题重点、阅卷判分等方面的优惠。据统计,对普通专业而言,本专业本校报考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情况。 二、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他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相比本专业本校报考,有两点不利:一是专业课程内容和重点可能有些区别,甚至区别很大,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别很大;例如人民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侧重宏计划,而北京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则侧重财政金融;二是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老师等不太熟悉,难以获得额外的优惠。 三、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比如,法律专业转为财政金融的难度就要大于从经济学转为财政金融。所好的是仍然在本校,可以就近利用课堂、同学、教师等各种资源。 四、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然而这种情况有时也能激发起人的斗志,通过艰苦奋斗,往往能出奇制胜。对2000年北京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调查发现,大约有30%的专业状元是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或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里面又有3个主要因素: 1.专业意愿。一般来说,确定是否换专业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意愿。许多考生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并非自己做主,而是家长和老师的一厢情愿;或者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这样考研就成了一个改换门庭、实现自己兴趣和抱负的绝好机会。还有许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些考生在判断专业前途时,就要目光长远一些,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理性地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专业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风。 2.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读于名校热门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3.竞争实力。竞争实力很强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处考,往好处报;而竞争实力一般的考生则应注意避开白热化的竞争点,报考稳妥一些的志愿。 确定报考志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尤其是那些竞争实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选择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考生在基本确定报考专业后,应该进一步选出设置了这些专业的学校,并根据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圈定目标单位,进而对这些目标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比较,最终选取适合的志愿。 1.目标单位的竞争态势。第一是看目标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有一些好学校的总分和单科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高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两者之比即为考录比,数值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这些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可以看出一个趋势,比如说录取门槛逐步降低还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稳定还是剧烈波动。逐步抬高的难度比较大,而波动剧烈的风险比较大。 2.目标单位的录取情况。由于研究生招生是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负责,各专业院系的权力很大,因此必须详细摸清录取情况,例如实际录取名额到底是多少,录取是否公平公正等。有些招生单位和专业院系内部保送名额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招生名额不少,但扣除保送名额后就所剩无几;有些单位和院系一贯奉行自家人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本单位和本院系的考生,外来考生难以享受公平待遇。凡此种种,都是考生朋友一定要事先搞清楚的。 3.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例如历年考试专业试题,考试命题所依托的教材,考试复习的参考书目,复习的重点范围,命题教师的命题风格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复习和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种报考模式当中,本校报考的两种模式在收集信息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跨校报考的两种模式都缺乏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凡跨校报考的,必须将信息的收集和比较作为前期工作的 重中之重,这样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报考单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考研第一步的志愿选择工作应该是越早越好,以便迅速进入复 习状态。当然,志愿没有确定,也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开始复习。数学、英语等公共课程都是 复习量大、耗时长的学科,现在应该开始复习了。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情况下,开始准备 考研的时间是不同的。跨专业跨校的应该起步最早,本专业本校的可以晚一些。 下面是我们在对大量成功者访谈后总结出来的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表、 类型 难度 最佳开始时间 至迟不超过 本专业本校 较小 大三下学期 大四前暑期 本专业跨校 一般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较大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很大 大二下学期 大三寒假前 2. 关于选专业的建议 跨专业有以下原则: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支柱理论,这也是中学“打基础”的目的。所有专业大致根据基础理论不同专业可做以下划分: 数学分枝:计算机,信息管理类,统计类,交通运输,金融,系统工程类。 物理分枝:电学,力学,控制类,机械类建筑类,通信类土建类,各种工程类。 化学分支:化工类,食品造糖类,纺织,医学,生命科学,农,林。 化学分支:化工类,食品造糖类,纺织,医学,生命科学,农,林。 至于文科,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 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象控制类,对数学要求很高,农林对数理统计要求高。中医,建筑学的支柱理论游离于前几者之外。每个分支之间差别也大,如计算机与数学。 选志愿最忌讳不管自身特长,条件钻“热门”造成专业间差别悬殊,一边是:“独木桥”一边是无人问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不是太冷的哲学,考古,核工程(这类专业国家已严格控制数目)只要有兴趣,能发挥特长,都能干出名堂。相反,热门专业不是自己擅长的,也只能平庸一生。以前高考有许多数理化很好的同学报考医学,建筑学,殊不知前者强调背书,后者更象艺术工作,结果他们就象鸟被捆扎翅膀一样,根本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而只能委曲求全。而相反有些人数理化奇差但就会编程,现举几个热门的专业: 计算机:只适合计算,离散数学类,通信类,数学系的同学都知道基础数学与离散数学的差别之大。当然这里排除象BILL GATES的编程天才,其他所有专业均不适合。 经济管理类:许多人都认为这类专业容易,也难怪,伏明霞等许多奥运冠军退役后都选择此类,殊不知经济中对数学要求高于理工类,因为前者离散现象多,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热点,后者多是连续现象,理论已相当成熟。真正学通数学的同学都有概率,线数远难于高数的体会,道理也在于此。但这类专业分应用和理论两种,后者只适合数学类,统计类转.前者适合对数学感兴趣且擅长的所有专业考生,因为他对数学的要求毕竟没有那么高。许多理工类考生都认为自己数学“好”,其实不然,要不怎么每年数学一二都考分如此低。其实考研数学对数学系而言再简单不过了,在数学系,“高数”要分成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等几门课学,在数学系有解析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对应工科“线数”)为“低等数学”而高深的泛函,群论,拓扑,李代数才是“高等”的说法。真正在数学有优势的专业是数学,统计,控制,力学,电学,系统工程类,处于劣势的是建筑类,地质类,材料类,土建类,机械类,海洋类,测绘类,化工类,生物类,医学。大家只要大致翻一下各专业的教科书就能很清楚地看出。这里要提的是:MBA另当别论,严格来说,MBA不是研究生,只是一个硕士头衔。 另外,纯文科如法律,中文等由于理论不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但有一重要前提:必须真正感兴趣而不是为考上而考上。 讲了这么多,看来最适合跨专业的确实是数理化专业,他们在大学主要学习理论而没学技术,他们找工作较难,但学习的理论与工科的水平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理论学习才是研究生最主要的要求,有许多本科学得很好的学生研究生读得很辛苦,就是不适应抽象的理论学习,与本科相比,研究生更强调“定量”要用数据说话(再不可能是象本科那样,毕业还用初等数学方法了,对研究生说,微积分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许多在校学得好考生考数学纷纷落马,就是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行,这也是教育部设置考数学的目的。数理化考研时专业选择空间是最大的,而其他专业理论学得浅,基本已定型,要转的可能性很小,毕竟隔行如隔山。 专业选择的步骤 选择专业其实又包括两个步聚:一是正确地判断一个专业;二是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底哪个专业比较适合自己。 ●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因而显得就业前景灿烂的专业。这样的专业还是很多的,例如建筑、土木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财政金融、贸易、会计、民法、经济法、新闻等等。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因此竞争激烈,考录比往往达到10:1以上,录取线比全国最低线高出好几十分,别的专业第一、第二名的分数,很可能在热门专业里面刚够排队资格。 ●冷门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指那些由于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或者从事的研究比较“冷”,跟社会热点不合拍,因而似乎“钱”景暗淡的专业。如文学、语言、历史,有些学校的党史专业、教育专业、心理学。但是,许多冷门专业知识积淀深厚,教学体系完备,治学要求严谨,很适合于有志于研究学问的考生。 ●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比较默默无闻,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选择一个好专业,还要靠自己动脑筋。那么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 ■首先要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 ■其次要了解行业特点,分析需求总量; ■再者可以参照国外情况; ■最后必须了解专业办学情况;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 ■学科基础; ■学习实力; ■性格与抱负。 ●家庭与其它负担。 ●是志在必得还是后路宽广。 换专业考研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考研实力,或者对目前所学、工作的专业已经厌恶透顶,你不妨去选择考热门专业,或你喜欢的专业。当然只要是名校,换专业也许并不很重要。换专业考研要注意以下几条: 1、你要在确保基础课没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够考虑换专业的问题;否则,你连基础课都没有把握,却想换专业,那真是难上加难。 2、在你对所换专业课没有入门之前,不要轻易决定是否换专业。因为你在入门之前,不知道自己要花费多少精力才能入门。一旦入门之后,你起码能够大体估算出你每天需要花多少小时才能将专业课学好。而如果你还没有入门的话,你一定要给入门提供足够长的时间,因为入门常常要消耗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不得不走的弯路。如果你还没有入门,定计划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3、一定要搞清楚报考专业招生的具体情况,最好自己或托熟人到所报学校去一趟,找已经考上的同学打听一下,通过以往几届的录取分数线,确定它的大体的录取分数线。 4、最好能搞到前几届的专业课考题,有条件的最好聘请前几届专业课考分很高的同学辅导一下,例如打一个招聘广告,或直接到他们的宿舍询问是否能给予专业课辅导。 5、要保证专业课的分数比较高。除非你的数学、英语特别强,否则你还得靠专业课来提高总分。 关于跨学校跨专业报考 许多同学在报考时会选择其他专业,他们常常担心专业课的难度。的确,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毕竟要从头学习自己陌生的东西。其他的学科我不太了解,但就管理这一块,系内与系外的学生的专业课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人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纵观全国各校管理系所要考的科目,不外乎管理学、市场学,财务管理一类的课。这些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自学性强,即使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管理专业四年本科学习,你也完全可以考得很好。因为这些课都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如管理学考的都是管理学方面的基本内容以及你本人的理解程度,它并不要求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和理论体系。管理类、经济类,以及大部分文科系所学情况都是这样。像我们班上大多数人都是从理工可学校考来的,他们只是从考研复习才开始接触管理方面的东西,但考试成绩往往压过管理系系内的学生。不可思议吧!机遇对大家都是平等的! 一旦选择了跨校或跨专业的决定,在进行复习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如条件允许 ,要去报考的学校好好了解一下情况,买一份最新的招生简章,按其上面的规定买齐相关的教材。如果有机会同出题的老师见见面,向他讨教一下,你一定会有些收获的;如果没有机会,那么弄一份该老师上课的笔记也不错,这样你可以摸清他的大致方向和重点。有人会说,这两件事恐怕我都做不到,怎么办?没关系,好好看书就行了。自然胸有成竹。即使你见了出题老师,请他划一下重点范围,没准今天一个划法,明天一个划法,出题时又一个样子。尤其对于管理类的考生,试题出得都很活,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就看你的基本功和理解能力,以及你的知识面宽不宽。说到底,一句话,成败都在于你能否肯扎扎实实地进行漫长而艰苦的复习。  跨院校、跨专业考研该注意些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都有对某一专业的特殊爱好和兴趣,但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在大学里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考研,则提供了第二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跨专业考研,比考本专业肯定要困难的多,因而在作出选择前,就必须心中对此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确定是自己感兴趣,而非专业的所谓热门而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准备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没有兴趣爱好作支撑很难坚持下来。 光有了兴趣还不够,还需要对所报考专业有足够的了解,要了解该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最新关注热点。特别是对于所报考学校院系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倾向要有清楚的了解。如新闻专业,有的学校注重理论,有的学校注重业务,一定要搞清楚,有所侧重的复习准备。 另外还要了解该校的传统特长在哪里,其骨干教师的最新关注点在哪里。对此的了解,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查阅该校该专业教师的著作和论文,从中洞悉他们的最新学术动态;二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亲自到该校听听课。在上课的时候,注意老师的特定逻辑思维方式和学术关注点所在。这种课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在考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是去找刚刚考上该专业是一年级研究生,向他们请教,了解考什么,不考什么,重点考什么,非重点考什么,以及适应该校的答题的特定逻辑思维方式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考外专业,理解的功效大于记忆。因为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无论他下多大功夫,其对考试内容的背诵记忆也往往比不上本专业考生,因而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背诵记忆上比不过本专业的,完全可以在理解感悟上超过本专业。对专业的理解感悟,建立在平日的积累上。多看一些学术期刊对开阔自己的视野和培养感悟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考生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能对该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有所了解。考试的内容,往往不都是指定书目上的内容,很多是在学术期刊上正在讨论的新思路、新名词、新观点。 对考试超出指定书目范围的考题,如果对该专业的学术动态有足够的了解,就能加以综合分析,作出看似做不出的考题。对学术期刊,一定要有一定的选择,不必求数量,而要求质量,看过多太滥的期刊反而会得不偿失。 考研:名校比一般学校好考 在选择考研的学校时,考哪个学校是和考哪个专业一样重要的问题。考名校还是考一般的学校,考本校还是外边的学校,这是个问题。 毫无疑问,名校对个人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所以大家都想考名校。僧多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