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怎样提高考研政治

采蘑菇
远哉
2009年考研我的政治拿到了82分,虽然不是很高的分数,但对于我这个理工科出身的考生而言,也算是比较满意的成绩了。因为在考研准备阶段,我还对考研政治充满未知感和少许的畏惧,一想到政治考试五门之多的考试内容就觉得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那么多要记忆的东西自己能不能记得住。可真正开始复习后,我的疑虑便一点点减少,而自信却一点点加强,我想这是因为我在考研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将考研政治复习安排的比较系统且有条理吧。   下面说说我的考研政治复习时间安排,给大家做个参考,虽然盛传2010年考研政治有巨大的改革,但是这里我说的都是一些方法,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所以不管改革成什么样子,大家都可以将考试科目应用到这个框架中来,具体进行复习。  一、三遍复习法  我自己开始看政治比较晚,是从九月底开始看的(之前的时间花在数学和英语上比较多)。这一遍复习我重在理解,不懂的地方宁愿多花些时间去研究也不愿意轻易的跳过,同时对那些自己实在理解不透的难点做了记录。这是我考研教育网考研英语精品班老师建议的,他说对于我这样的理科生,这种方法更加实用。在我开始看第二遍时才发现,第一遍真正理解了的内容一看就全想起来了,只是一些概念的具体定义记得不是很准确。  在看第二遍时,我把侧重点转移到了归纳和总结,因为哲学和经济学中有许多很相近的概念,如经济学中的垄断地租与级差地租理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这些概念比较容易混淆,所以也常常是考察的热点,必须予以重视。看过第二遍之后已是十一月,在这一阶段我做了大量练习。事实上,在十一月及以后我花在政治上的时间最多不超过每天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而且我觉得收效还是很明显的,比再去看第三遍书省时间,可以说是做到省时和收效兼顾。此外,做那些选择题不一定要分配大块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比如做数学觉得累了就可以做做政治来调节放松一下,在考研过程中,这种科目之间的相互搭配也是有益的,当然还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而定。  等到十二月我对哲学和经济学有了充足的把握后,便开始了复习剩下的内容,也就进入第三遍的复习。这些内容需要记忆的多,换句话说就是主要靠记忆,对我而言看的早忘的也多,所以只要考前印象深刻就可以。  二、重视考研政治历年真题  我觉得真题是很有必要去看的,不仅要看还要善于总结,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虽然政治一年有一年的热点,也许是时效性不是很强,但通过做真题还是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一方面,会出现重复考题,当然只要我们复习的比较充分还是不在乎这一点的;另一方面,就是了解考题的难度,认识政治考试一般会考到哪个层面,而自己有没有理解或是认识到那种深度;最后,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找出一些答题规律:比如选择题(特别是不定项选择),它的干扰项是如何设置如何迷惑我们的,于是就会想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析才能看清这种迷惑,从而排除干扰项,这些只要在作题时稍加留意就会有感悟。对于后面的主观题,真题就更有指导价值,考研教育网政治辅导老师建议在看这些大题时不要直接看答案,自己先审一下题,想想答题的要点,最好能拿支笔简要的写下自己分析后觉得应答的要点,不需要写的太详细,简单几个字关键字就可以了,然后再和参考答案对照,看看遗漏了什么、多写了什么。这种方法我屡试不爽。我在后一阶段作真题和模拟题时是这样做的,它能提高我迅速抓住答题要点的能力,同时也能检测我对复习过的内容理解应用的是否到位、记忆的是否详细准确。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政治复习中的时间安排和心得体会,这当然不会是最佳的复习安排和经验,但我希望能给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具体的时间安排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不考数学的同学政治复习可以早些着手,当然也不是说要考数学的考生就可以晚点看,还要由个人的基础和侧重点决定;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可以多抽些时间在英语上,毕竟政治相对于英语而言过线还是比较容易的;跨校、跨专业考的同学就要付出一些的努力,在专业课复习上也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收集。

准备考研,政治如何提高分数?

孤儿怨
真田
前期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进行背诵,先整体把握教材中的内容,理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通过借助其他授课老师的讲解,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在大纲出来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背诵。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帮助。考研加油!

考研政治最后一个月怎么提高?

见过不更
二十岁
 最后一个月,时间紧,内容多,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效率,我认为在最后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复习政治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觉得有一种方法比较好,是我自身,用一条主线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的方法。最后一个月,前期复习我们看过很多书,背过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是混乱的,不成体系的,所以就让这些东西成结构体系,那如何做呢? 对政治课和其他科目一样,把重要的知识点或者干脆列出一张单子列出来,这些知识点相互关系勾划起来,勾划起来之后我们不要再去看那些具体的书了,因为这个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就看这些知识点,比如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短语,可以是一个主题词,根据这个内容想,回想相关的内容,基本内容,然后怎么样拓展,怎么样延伸,跟别的知识点什么关系,可能会考到有什么样的偏重,会是什么样的出题形式,每一个在脑海中打一遍印象,过一遍,如果过了一遍是非常顺利的,说明你记得是比较牢实了,可以了。如果想不起来了,有点卡壳,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查抄、定位,迅速记忆巩固。我觉得这种使知识结构化、体系化的复习方法比较管用。  再就是,通常很多人有记不住的感觉,我觉得有一种方式,比如政治一道大题,它大概有一千多字,甚至一、两页需要我们背,这种情况下不要从头到尾背,可以把它分成段甚至是句,对于一个题我只要需要记住几点就可以了,一定要学会答题的时候不要原版背诵的,关键把关键词、主题词找出来。因为老师在判卷的时候,也不太注重语言的这种,非得要文笔特别特别流畅,要有多少形容词,这个句子多少漂亮,快速浏览的是关键词、主题词,如果把这些东西记住了,都写上去了,这个题一般来说应该会得高分的,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个主题词、关键词,关键的部分答好,记忆就记这些,其余的旁支的末梢的东西,可记可不记,答题的时候再去组织。

考研政治很难吗?应该怎么复习?

茨冈人
嬴罃
 政治是考研中非常关键的一门考试科目,虽然政治的复习比较枯燥,但是只要各位同学掌握方法,复习好政治还是比较容易的,考研政治高分的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知识点繁杂,但没有良好的基础,很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做到有条有理,规范化答题,但条理性正是拿分的关键因素,因此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基础切莫死记硬背,毕竟政治课程还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单纯的死记硬背极容易引起腻烦心理,而结合实例不但能够提升记忆的兴趣还能方便理解性记忆,这是考研政治高分的复习方法之一,加深记忆效果,一举多得。  政治不但需要背诵,也同样要注重真题练习,多多练习不但能够增加熟练度,还有助于在练习过程中总结关联,考题中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举一反三的,但这需要同学们自己发现积累,才能印象深刻,并锻炼思维方式,所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大量练习真题增加题感也是考研政治高分的复习方法,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

考研政治如何复习,怎么拿高分?

混搭帮
打击者
考研政治是考研公共课之一,跨考教育小编建议想得高分就要把知识点掌握地扎实一些,所以,下面为大家带来2020考研政治6个方法教你拿高分,供大家参考。  1、巧划书,目标明确。复习政治有一个必要的步骤,就是在通读教材或辅导资料时,对照考纲进行知识点的标记。如何标记知识点和做好笔记,是有技巧的。不能习惯性地标注所有的相关段落,要突出重点、难点,以不同的色笔划线以作区别,同时要以知识点为重点做详略不同的笔记,不能只抄写原理。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还应该制作简单的图表,比如理论框架和知识细节,都可以在笔记中体现。  2、找规律,以变应变。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从过去的真题中找规律,发掘考试的走向和命题趋势、答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大纲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年年都有新变化、新观点,但基本理论部分大体稳定不变,这不变的基本理论是第一重点;而新变化即新增考试点要关注,这部分是第二重点。另外还要注意试题形式的不变与变。在考试时看到不熟悉的题目时不手忙脚乱,对熟悉的题目也不可轻敌,要利用过去真题中规律性的技巧答题。  3、看对象,区别对待。政治理论课一共是6门课——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哲学、政治经济学这两门课是基础理论课,重点要掌握概念、观点、意义,一般来说比较难考,纯理论的一定要弄懂;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门课强调识记准确,重点是记准观点、依据、意义;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的是国内外大事、对国内外形势的主要认识、判断与对策、主张,要多看相关报纸杂志,及时做笔记,用科学实用的方法来复习。  4、分阶段,逐个攻破。复习备考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叫基础阶段,时间从7月到10月,主要是精读教材,打好理论基础;第二阶段叫应用阶段,用一个月的时间做真题,并辅以一些模拟试题;第三阶段叫总结阶段,总结包括两部分:一是分部分、分层次地记忆基本理论的重点,二是要总结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5、提效率,组合复习。复习时要判断哪些是考试的重点难点,哪些是非难点非重点,不光要弄懂还要记住,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比如要记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它有三点区别、三点联系,可以用手来记忆:左手代表物质、右手代表意识,一个是根源、一个是派生,两者不能相互代替,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决定作用、反作用和相互可以变的三点联系。  6、抓关键,科学答题。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有三个,一是正选法,二是逆选法,三是比较法、蒙猜法。如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的第33题,是一道关于禽流感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正面的选项就选,负面或者反面的选项就不能选。B选项说禽流感是由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直接导致了这一全球问题,这显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诬蔑,肯定不对,所以这个选项就可以去掉。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

三尸
躬身求之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姓名:杨同学标签:艺术生、二战考研政治分数:83分我考研路上痛并快乐着的瞬间(集训营)助教们的魔鬼督促模式早晨7:30早自习助教点名拦截模式开启—迟到的同学!门口见门口见的画风:俯卧撑vs抽背—我几乎不敢迟到。。。每节课之前。。都要交出灵魂跟班模式开启:不要妄想趴着睡觉或者聊天完成自己定的任务才可以离开自习室,专治拖延症系列。。。考研需战友。我喜欢的研友们。重点来咯:考83分政治需要经历什么总结:小打卡和听录音只是复习政治的神操作的第一步神操作第二步:老师帮你量化背书,节约时间。。专业课的几点体会认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性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1)规划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2)联系时间线和重要人物及作品(3)重质不重量(4)利用碎片化时间跟着老师学效率更高笔记很重要,会做笔记更重要本期还邀请到了杨同学的任课教师:云南新东方考研政治组组长:陆洁老师给21考研的小伙伴们几点备考方法1、备考时间3-4月份的重点不是课本!!是时政时政在历年分数的比重越来越高2、政治背不下来,该怎么办呢?3、刷题的方法

考研政治开始怎么准备

大主教
无旧无新
你可以参考我的方法,我考过两年,政治都不差的(而且我花的时间很少)第1阶段9月-10月中旬:政治一般没必要太早复习,因为每年的大纲都有变化,而且政治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早复习了反而容易忘,你如果要先开始的话,就看去年的大纲解析(红宝书),这里有个技巧,别去真的买大纲解析,根本没法看的,可以考虑有一本叫世纪高教的大纲解析精读版,这本是照抄大纲解析然后标重点的,或者就是序列1,推荐前者,到9月初大纲出来后,再把修改的地方看一遍即可。看书的时候要注意策略,马哲部分,要重理解,别死背,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毛概部分、近代史和思修部分就要多背了,前两者注意总结时间点和各种会议,后者就只能硬背了。第2阶段10月中旬-11月中旬:在第1阶段的基础上,巩固一下,可以考虑一本浓缩类的书,比如风中劲草、考点识记等,同时做题,注意这段时间是做小题,可以买肖秀荣的1000题,或者风中劲草的也可以,看一章,做一章,有些比较难的章节可以多看几次。第3阶段11月中旬-12月中旬:随便买本时政的书,这个都一样,然后就拼命看吧,涉及到时间或者次数这种带数字的,要多背。第4阶段12月中旬-考前:背大题,买肖秀荣4套题、启航20天20题(其他的还有,你自己考虑买不买,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了),然后狂背里面的大题吧,没什么技术含量,一般实考能碰上2道左右。以上的进度,其实是挺宽松的,每天给政治1个半小时就可以了,记得要把重心放在选择题上,如果选择题能上40分,那么你的总成绩基本上65+了。

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怎么复习?

过度益也
人伦
2010考研政治大纲有变化,三点建议安排暑期复习——海天名师常红利访谈主持人:我们知道一般大纲会在七月底八月初公布,今年可能有一些特殊情况,那么老师预测什么时候出大纲呢?以及大纲的一些变化。常红利:按照以往的做法,考研政治大纲一般是在7,8月份公布出来,由于今年涉及到大纲的重大结构性调整,可能要晚一点,但我们认为一般在8月中旬大纲会出来。当然大纲出来之前和之后对我们同学的复习来说不会产生根本的影响。因为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的修订也好编写也好我们是有根据可查的。这个根据就是从2006年以后全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新的课程理论体系,它是按照这个体系进行修改编写。我们会发现2010年考研政治会发生结构性的调整,考试的内容科目都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讲,有这么四门课程是肯定要考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我们以往旧大纲里面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除此之外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个2010年考研新增加的一个课程,当然同学们要特别重视;形势与政策,以往有要求,从2010年来看它考的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前国内国际的重大时事。这四个部分确定了毫无疑问,同学们要早早准备复习。那么还有一门是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目前我们了解的信息是教育部大纲编写小组正在讨论是否加入2010年的考试范围。主持人:大纲公布以后,应该如何安排复习呢?常红利:在大纲出来前后考研的战略复习不应该有大的调整,但是在复习的策略上来说应该是要有所调整的,具体来讲,在新大纲出来之后,大家在复习考研政治的时候应该至少有这么三个要求:针对大纲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试特点学科特点来组织复习。刚才我们说到有四门课程是比考得,但是这四门课程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考的是概念、观点和意义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围绕观点、依据和意义来命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要涉及到的考点主要是史实、观点、原因、意义;形势与政策,对于学生来说平时关注一下《人民日报》等一些相关内容,其实我们平时都说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与其说是考学生不如说是在考老师,老师在这门课的复习中应该有主要责任。现阶段,以及大纲出来之后都不要着急复习这部分内容。围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来进行复习。大纲出来之后,同学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看今年大纲到底规定了哪些考点,如果大纲之前已经复习了,那么,哪些内容复习到了哪些内容还没有,通过对大纲的分析应该做大心中有数,特别是把那些已经做过调整的考点、新增的考点、变化的考点相关的内容在重点复习一下。按照我们的经验,每年的大纲新增和变化的内容往往可以作为重点,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复习的针对性。注意分阶段去复习。我们在每一个阶段的复习任务和要求是不一样的,9月底之前你都要把重点放在基础强化复习上。第二个阶段就是从9月底到11月中旬,我们叫做模拟冲刺复习阶段,同学们主要抓好两件事:以模拟试题为基础,通过做题来提高自己实际的掌握考试点的能力;第二继续要以教材为基础,复习教材内容。第三个阶段就是11月中旬之后到考试之前,我们叫做总结归纳复习。这个阶段应该抓好三件事情:对曾经做过的模拟试题进行总结归纳,总结的重点是把自己做错的题在和教材考点对照一下,为什么做错错在哪里,下次遇到的时候能不能避免这个错误;第二件事情就是对曾经阅读过的教材要做总结,整个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阅读教材都很重要,但是阅读教材在不同阶段要求不一样,在前两个阶段阅读教材重点都是要理解考点,最后阶段要把重点放在记忆考点,记忆考点的关系上;第三个就是要突击的掌握形势与政策的内容,这个必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来进行复习备考。参考资料:kaoyan.bjhaitian.com

我是个理科生,可考研都要考政治,怎么办啊,好头疼,哪种复习方法比较好?

方今之时
泱泱大风
考研政治:印象复习,每天一小时 考研政治,要在年轻开始复习。每天一小时的考研政治的“印象复习”会在考研复习中第一时间找到感觉。   然而,或者道听途说、或者经验之谈,这些都会让同学们自己相信政治不用这么早复习,仍然有很多同学会轻视考研政治:它简单?最后一个月背一背?押题?一方面,大量挥霍时间,一方面考前焦虑万分。复习安排不当,确实是费神又伤神。三公律博向2016考研学子们传达两方面的导学:   首先,就是你对考研政治的认识和你的复习态度。   政治学科确实是难度并不大的学科,没怎么复习也可以上60,但你如果相信只要在临考前听名师押题就能考70+,那就很不实际。。同学们不妨简单对照一下目标院校的复试线及实际录取线分解一下自己各科的分数目标。70-75分是政治学科的合理目标。   分数当然是多多益善,但目标要合理,不能只合情。要确保达到75分的目标,政治试卷的选择题至少要拿下50分中的40分,单选满分16,多选满分34,要拿到40+。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中,选择题难度明显提升,超纲选择题及难题的分值在10分以上,灵活性与综合性已成常态。即便是区区的75分也需要大家打好扎实的基础。所以,不要再认识考研政治很容易提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考研政治的复习,请大家从现在开始。  其次,早行动,不是让你早背。   政治的复习,请同学们从马原和史纲(或毛中特)两个学科开始,尤其是马原,这两个学科变化较少,在形式上也都非常强调逻辑,只有明确了逻辑脉络才有可能有效复习。复习用的教材是2015年大纲解析。复习政治,重点不是背,只求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体系,基础入门为黄金阶段的复习做好铺垫。   提高复习效率,提醒大家注意:①顾名思义。接触到任何一个新概念,都要学会最基本的顾名思义,而不是抵触,新概念并不费解,怕的是你还没“思义”就囫囵吞枣;②看书一定看标题。标题是一部分内容的中心主旨,看完内容回头再认真看看标题会有收获;③划书只划关键词。要有基本的获取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能力,找到重点,突出重点,提纲挈领的同时能够更加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考点。  暑期之前,通过简单有效的复习做好铺垫入好门,同学们才能在暑期更加高效地全面复习政治5个学科,进而在秋季新大纲下发后结合知识点和真题精细研究,最后在考前积极认真参与模考不断总结,最终获得理想的分数。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怕的就是“我以为我知道”,天道酬勤只是一面,敏而好学会更加重要。怀揣理想、提高效率、科学规划、持之以恒,三公律博与你一道,让有理想的你更加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