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
一、课前通读讲义,形成自己的理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一切源于书本;无论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展示形式是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还是头头是道、入木三分,授课内容是不变的,所要渗透的知识点也是固定的。在网课开始前,通看讲义或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前预习授课内容的不二法门,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增进应对材料分析题的审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通过自己分析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和内在联系,对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很显然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相信很多同学在听课前并没有仔细地通读过讲义或教材。大部分同学认为要么嫌麻烦,觉得是浪费时间;要么缺乏提前预习的意识或习惯。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就像在游泳前需要热身以防抽筋或韧带受损一样,在听网课前也需要提前熟悉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听课过程中与老师的授课节奏出现大幅度脱节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使自己的思考与老师的思考在课堂上产生碰撞,从而增进知识理解。二、课后主动将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在近年的政治试题中,马原、毛中特、史纲学科的一些题目综合性极强,这是考研政治命题趋势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时也要养成习惯,锻炼自身的综合思考能力,主动在每堂课结束后梳理课堂知识,将“嚼碎”的知识点整合进自己的脑中和笔记本中。可说了这么多,到底要怎样进行梳理与整合呢?讲义本身对知识的编辑与设置,其实体现了制作人的良苦用心。在每一章或节中,总是有许多零碎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以史纲学科为例。同学,你了解抗日战争么?如果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你会怎么做?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意义的思路来进行梳理?或者按照时间线索进行纵向梳理?这些的确是很通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事件,但如果仅限于此的话,说明同学们还不够了解抗日战争。如果仅仅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梳理的话,我们会发现,有大量的历史事件被串联到了一起,虽然这些事件各有各的因果,但我们一时之间很难接受如此大量的信息。而如果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意义的思路进行梳理的话,我们又会发现,所整合知识的颗粒度不够,虽然能较为全面地说明整件事情以及我们对它的评价,但整体比较粗糙。那还能怎么梳理呢?我们可以通过把握抗日战争中的多条线索来理解整个事件。在抗日战争中,有两个主体,分别是中国、日本,它们一方是侵略方,一方是被侵略方。而中国当时有两股重要的政治与军事力量,分别是国民党和共产党。通过从这3股政治与军事力量出发,我们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日本侵略中国的线索,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开始转变侵华策略再到最终无条件投降。比如,国民党抗战的线索,从“攘外必先安内”到西安事变到抗日的正面战场再到“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和三次反共高潮。又比如,共产党抗战的线索,从《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到洛川会议到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再到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不同的线索蕴含了不同的逻辑,背后体现了各方势力较量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番梳理,我们基本上就能对课堂知识理解十之七八,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不二途径。对于整个考试而言将跨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跨学科的知识点一般出现在毛中特和史纲学科交叉的部分,以及一些考查较为灵活的主观题上。这些跨学科的知识点,首先应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有清晰的把握。在我们平时复习中,也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比如,2020年真题中第12题,就是一道跨越毛中特和史纲的题目。如果我们不了解毛中特中关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就难以选出正确选项;如果我们不了解史纲中关于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知识,我们就难以排除错误选项。又比如,垃圾分类这个社会现象,既可以考查毛中特的主观题,也可以考查马原的主观题,是一个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释的问题。应对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尝试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对于增进知识理解、强化知识运用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