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怎么找导师?

天堂口
老友纪
说到联系研究生导师,大多数同学可能以为是考研结束甚至分数出来以后的事,可如果你是很早之前就笃定要上研究生的筒子,我想你在考试之前肯定或多或少都打听了一些情况。然后就开始一边找资料,一边勾搭师兄师姐。那么,考研怎么找导师?提前多长时间找?什么方式合适?首先介绍自己,然后说想考研,听听师兄们的建议,态度一定要诚恳。师兄们都非常热情,可能会给一些专业课考试资料,还帮着联系其他你感兴趣的实验室研究生。可以通过学生联系相应的导师,只是随口一提,无心插聊柳成荫,可能当时一个师兄姐给你介绍的老师就会现在成了你的研究生导师,不得不说人生真的很奇妙,缘分就在不经意中生根发芽哈哈。1、广撒网,功课做足,胆大心细。正式开始联系导师一般是在考研结束后的一周,首先去研究生官网调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下边依次有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一个个查看,然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以这个为标准,选出待联系导师名单,然后在excel表中,写清楚各位老师的个人信息(所属院系、职称),联系方式,研究方向等。然后就是广撒网,发了邮件,回不回看天意。发邮件之前首先写好了个人简介:第一段考研估分多少,报考那个方向,专业课能考多少。第二段开始说本科成绩、获奖、竞赛科研神马的,想办法把自己包装的漂漂亮亮的,跟找工作一样一样的,第三段就是致谢和客套话,百度一搜一大把。你可以看到,老师都非常nice,所以大伙儿千万不要有害怕、担忧的情绪,只要你足够有诚意,有能打动老师的干货在,就放心大胆的发邮件吧。2、打电话,成绩一出,锁定目标,快速出击。然后就是等考研成绩出来,根据之前的联系了解,差不多已经确定了老师,分数一出来,我就马上给他打电话。老师不一定会给你肯定回复,没曾想老师依旧含糊其辞,客套话居多,只多了一句:好好准备复试。说实话当时挺失望的,然后就问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发现大家都差不多,有些甚至还没我回复的肯定,这下我就放松了,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哈哈。3、保持联系,争取面谈,向导师表明你的真实态度。身边好几个考外校的同学都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之前都说好了,甚至有一位老师把我朋友都拉到实验室QQ群,最后竟然把它踢了出来,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但出问题的我们几个无一例外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与导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了解。基本都是发邮件确认下,最多短信联系下,几乎没有电话谈过。换位思考,导师也清楚,你发邮件不可能只发他一个,都是互相博弈,就看你是否更加主动,能否让老师尽快明白你的真实想法。在这里,需要相信你的未来导师,要能够主动地情况下依然很正式的询问了你自己的真实想法,确认以后,想办法让我加入他的课题组,真的非常感谢。随后就是去复试,外地的至少提前一天过来,跟导师见面、签确认书,然后参加复试,临走道别。所以说最关键的就是分数出来到复试这个阶段,一定要跟你的导师保持足够的联系、沟通,希望大家不要犯相同的错误,放开胆子与你未来的导师聊天,增近你们的关系,畏手畏脚最后后悔的只能是自己。想了解信息,欢迎关注我,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

考研有没有必要找导师

刺青女
夫德
先考上才能谈录取,老师们现在也没谱,刚来的学生都没熟哪有时间管报考的人,好好复习,等成绩一下来考上了就赶紧联系导师,复试是很复杂的一个环节,如果你初试分高加上自身条件比较好的话机会会大很多。现在什么也不要想,好好复习,注意控制复习进度。关键现在就是盲目T.T,没有目标啊定好学校和专业,然后坚定目标,按计划复习,现在应该在做数学复习全书,英语也应该是做阅读和记单词,如果跨专业那就应该带着好好看看专业参考书了。其实考研没那么难,只要坚持下来付出肯定能考上。看你报什么学校了,有的学校要求报考前就联系好导师。不过,不用去报考学校,在网上看看导师资料就行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时导师组和导师有何区别

周頌
本觉
考研时导师组和导师有何区别可以看到,保研率最高的是北京大学(校本部),高达58%,也就是说,北京大学近六成的本科毕业生都能获得保研资格。“华东五校”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44.7%的保研率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紧随其后,保研率也都在30%以上。浙江大学的保研率则是24.46%,是“华东五校”中最低的。“双非”高校上海科技大学也不容小觑,以33.7%的保研率紧随华五高校之后。一般来说实际保研率≤理论值,因为最终会有部分同学放弃保研,或出国、或因不能保研心仪的高校,或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单位而发生变化。保研生VS考研生,导师更喜欢谁?考研生和保研生,这两个群体一直被拿出来比较,因此还衍生出了一个话题:考研生和保研生哪类学生更受导师喜欢?一般来说答案是:保研>考研,本校>外校。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以清华大学土木专业为例,每年的研究生名额大部分给了保研的,考研的指标很少很少。这里的保研包括:本校保研与外校保研两部分,都是受欢迎的。为什么导师们喜欢保研生?这事实上就是对考研制度的抗议,老师们认为保研能够选出更理想的研究生人选。这要从保研与考研的方式说起,考研分成两部分:初试和复试。问题就出在初试上。在实践过程中,导师们发现初试成绩非常高的许多考生,入学之后,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研究能力都达不到标准,这让导师们不得不想办法找对策。对策一:加大复试比例。目前我们学校把初试分数折算成100分,然后比例设为50%。也就是说,初试高出50分,在总成绩中仅仅算5分。对策二:加大保研比例。有些考生初试确实太猛了,考了400多分,但是复试表现又很差,这时候用复试成绩让他落选也是可以的,不过容易引发争议,让人产生暗箱操作的想法。同时,复试持续时间也不长,复试内容也毕竟有限。保研的考察手段比研究生统一考试要丰富得多,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科研夏令营,除了查看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外,在科研夏令营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进行考察。保研生和考研生的区别?保研就像在豪华一点的菜市场,品质都比较好,所以可以随意一点就收了。考研的就像在普通的菜市场,品质参差不齐,要认真挑才能挑得到好的。如果你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那么你要努力,你要弄明白为什么导师更喜欢保研的同学,你要努力提高自己满足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要求导师非要把所有菜场一视同仁。这种问题必然会伤到很多努力了很多年希望能够靠考研改变自己不理想的高考结果的人。这个事实就好像是北京的孩子高考考不过山东的孩子,但实际上的综合素质超越山东的孩子一样。但反过来,正是因为北京优秀的教育资源,更少的报考人数和的录取名额使得北京的孩子可以更有时间(或者说有资本)去做应试之外的事情。而北京发达的经济基础又提供了他们发展的空间。这对山东的孩子岂不是莫大的不公平?研究生其实就是同一个问题三年后的翻版,不过没有了地域的划分。毕竟高考如果不看自主招生的话只是考察高考的那几门科目而已,可是研究生是导师招来干活的,对于一个把考研当高考来准备的同学准备三年考的比准备了半年的同学好似乎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虽然本校(尤其是好学校)保研越来越多,但终究是有考研的机会的,你过了笔试就有面试机会,导师一般也不会因为出身就直接毙了你。而且考研也可以和导师交流,只要你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能够说服导师,绝大多数导师是不会因为你是考研的或者因为你的出身而对你有什么偏见的。我们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导师喜欢保研生,喜欢的不是他是保研的,而是他的能力。打个比方就是人家都会跑了你才刚会走,人家能直接进实验室干活,你还培养培养。下面就说说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培养的能力。1)科研能力特别是理工科,想要考研的小伙伴们有时间最好进入科研项目,好好补一下科研能力。多去实验室走走,帮良心教授们打打下手,尤其是助理教授/副教授那边,你参与到一线科研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2)学习能力研究生学习,不是本科的延续。研究生学习,是主动性很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靠自主能力。做到主动和独立,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安排、文献阅读、学习总结、课题计划等等,读研究生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主动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思维方式,思考能力,思考习惯等,要让导师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

考研都必须找导师吗,找不到怎么办啊?

菊花香
反舍于鲁
考研如果没有了复试这个环节我想会更公平一点,这不公平,或者说腐败就在导师这里,不过不管怎么说实力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很早就开始联系导师,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你过线不过都还是未知联系有个毛用啊,那时候导师也不会给你确切答复,只会说让你好好准备好好考,我觉得等你的分数出来了确定自己基本能上了再联系,这时候导师就很重要了,如果你分很高的话当然不怕,但是如果你的分很尴尬的话,例如刚压线过,这时候一个NB的导师能帮你过复试,如果你确定自己能上了,那么不联系也行,因为开学后有个导师双向选择会,没导师的到时候也会确定下来导师

考研找导师是什么意思

人道
马乌甲
你好,天天考研为你服务,找导师就是联系导师。考研怎么联系导师   1.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2.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3)与自己性格相符的导师。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被动型,内向型,沉默少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3.如何查找导师信息?  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的想法以后,就需要获得所在专业方向的各位老师的信息,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列举如下: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4.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不少人正是由于害怕与老师沟通或担心不会与老师沟通而不敢联系老师。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导师回复邮件之后,可以继续保持邮件联系,也可以打电话告诉导师已经收到邮件,并感谢导师的关心和指导,顺便询问几个相关的问题。除非与导师关系密切,否则应把与导师的电话交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耍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最后,天天考研祝各位考生都能够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

考研怎么找导师?

大理
申老
考研怎么联系导师  1.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2.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3)与自己性格相符的导师。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被动型,内向型,沉默少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3.如何查找导师信息?  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的想法以后,就需要获得所在专业方向的各位老师的信息,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列举如下: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4.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不少人正是由于害怕与老师沟通或担心不会与老师沟通而不敢联系老师。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导师回复邮件之后,可以继续保持邮件联系,也可以打电话告诉导师已经收到邮件,并感谢导师的关心和指导,顺便询问几个相关的问题。除非与导师关系密切,否则应把与导师的电话交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耍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

有没有哪种研究生导师答应了选学生但是说没名额的

黑猩猩
史囂
导师和研招办是两个系统,后者是行政的,两边可能会有联系,但绝不是从属关系,不可能导师说一句话,研招办就去照办,只能是个参考而已——当然看导师能量,如果你联系的导师还兼个院长啥的,那就另说我之前联系过一个导师,谈得很好,在他实验室都待很长时间了。那时候我被单科线困扰,高去年几分,但是估计今年形势不乐观,我就一直问老师这方面的消息——但是说实话,我感觉导师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多少,因为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两个学生去关心这些消息(也许潜意识里觉得值得他们去关心的学生可能也不会被分数线所困扰吧)——期间我听说今年可能比去年涨十分,导师还安慰我说,勿信谣言,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可能知道。。。。最后,单科线果然悲催地涨了10分。。。所以,导师固然是一个方面,但那在你进入复试之后才能体现出来。个人感觉,现阶段,研招办可能更加的重要 >>

考研见导师的目的是什么?

无己
夢中劍
是这样的,关于联系老师的问题,很多同学也都是提出来这样一个疑问,我到底要不要联系老师?这里可以和大家很明确地说,第一个对于统考专业课的同学,教育学,历史学这样的,对于专业课来讲,如果你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你能够在复试中被录取,你有绝对的优势,那么你也可以联系老师,也可以不联系。如果你觉得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对你某些信息并不是能理解的很清楚,我建议你还可以见一下老师。这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见老师的时候,老师最主要考查一点是你的学术背景,大家一定记住这一点,尤其是跨专业考生,这样的学生你没有准备学术背景之前,你最好不要见老师。  同时见老师之前,希望同学们去提前拜访一下师兄师姐,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特点,了解一下你整个目标院校老师他们一个状况,同时也了解你在未来整个复试过程中,老师的决定权到底有多大。所以说这些方面都是一些主要的因素。  另外一个考生如果去见老师的话,希望能够非常重视和老师的面谈,做好很多的准备。例如原来你关于这门学科你的了解,你对整个学科发展的认识,以及未来之后,未来你考上研究生之后你所要做的,和老师去进行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态度,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态度,这都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够得到老师认可的一个关键要素。  这里面要记住一点,不管是跨专业,还是本专业的同学,都必须在见老师的时候,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强调自己的求学能力,强度自己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考研认识导师到底有没有优势?

假名
扫雷
有些考生成绩一出来,发现初试成绩不错,就开始考虑复试的问题,自然很多人会问,复试很大程度上来说印象很重要,是不是要提前去跟导师沟通下呢?如果你所报考的学校不是直接报到导师,那么这个问题可以忽视。如果是直接报到导师的话,可能很多学生就会琢磨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提前拜访导师是礼貌,可能会对自己的复试有一定帮助。不排除这个可能,但这要建立在你和导师以前有过很好沟通的基础上,或者有极为密切的人帮你引荐。如果你自己两眼一抹黑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跑到导师家里,那是不行的。或者给导师电话后,导师明显表示自己很忙,不需要拜访,你却非要去,这都是不好的。甚至有些学生打听到导师的住址,然后在门口蹲点,这是没有必要的,而且许多导师也厌烦这个。现在很多学校和专业的录取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并不存在有些学生所顾虑的那些事情,他们认为如果不提前跟导师认识就会吃亏,其实这是误解。在复试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导师会忌讳学生莫名地跑去找他们,也有些导师非常忙,未必有时间。即使没有跟导师真正见过面,在真正复试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劣势,在复试的时候好好发挥就行了。但如果你真的有幸在之前与导师已经沟通的很好,或者有人引荐你见了导师,导师也乐意见你,那么就好好把握机会吧。在跟导师见面的时候,对你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有时候也许还是个挑战,怎么表现自己也是有门道的。见了导师夸夸其谈,或者闭口不语都是不可取的。有的学生一见面就开始急切地表现自己,对于专业问题大加探讨,比导师说的还多,这是不好的。适当表现出你对专业的兴趣和理解之后,耐心、谦虚地倾听导师的话语更可取。当然,如果在导师面前对专业一问三不知,或者不愿意说也是不好的。其实,导师也是人,跟他们自然地交流就行了。总之,能否在复试前与导师见上一面不是你复试成功的关键因素,不要在此问题上浪费太多的心神,也不要顾虑太多,准备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