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怎么确定报考院校

人伦虽难
罗盘经
2014的考研初试暂告一段落,接下来迎接的是2015年新的挑战。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是继续本校本3337383961专业还是跨校跨专业披荆斩棘呢?因为本院校不够理想、本专业不感兴趣等一些因素,有些同学想要换院校、专业没错,但大家一定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是不是适合自己?要付出的精力和过程是否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跨考教育辅导专家王老师建议大家,定专业和定学校是考研最关键的一步,同学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力考虑,不要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或知名院校。  一、选择院校须考虑多方面因素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具体来讲,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选择未来想在哪里就业的城市,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选择上海的学校就有点荒唐了。  2.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满意的院校,轻则郁闷三年,重则遗憾终生。  3.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4.所选择的专业,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  对于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快要说烂的话题了,但考研报考的现象却仍不见减少,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经常约占了考研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  二、择专业须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专业选择还要求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认识自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自己的兴趣。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能力,比如金融学,这是一个很有诱惑性的专业,但该专业对数学要求很高,要选这个专业就得有很好的数学基础;这里包括考研成功的一个概率是多少,就是考取的难易程度,也包括就业的选择,当然更包括自己经济的实力。近几年很多同学考研失败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盲目跟风。也就是说,我考名校,我考热门专业,不顾自身的实力,最终是挤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不要重蹈覆辙。另外选择学校也要选择就业问题,比如你所在学校的所在地区的就业率是多少,就业趋向是什么样子,以及这些人毕业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些信息希望大家在报考前能够查清楚。当然查清楚有很多种方法,一种你可以去问你的师哥师姐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借助于专业的机构去查询。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学校公费和自费的比例,这关系到你现实经济利益的问题。因为有的学校可能公费的比例比较小,如果说你的经济实力有限,你恰好考上自费了,对于你来说生活压力就比较大了。你就不能够安心地去做学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就个人兴趣,还是学校的名气,可以参考这样两个原则,而在实际操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可以了。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是在理想层面,相当于你的个人兴趣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同学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社会上,人才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研究型的人才,一类是应用型的人才。如果你是应用型的人才,你可以选择一些名校,可能这个专业不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但它是一个名校,并且这个专业并不是特别热门,比较容易考上,这样对于你今后的就业就很有保障。相当于你有了一块很硬的敲门砖,有了硕士学位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专业研究型的同学来说,考研可能只是说自己继续深造的一个阶段。当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想继续深造,对于这类同学自己的兴趣更重要一些。这样的同学可以选择本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学校的名气也要相对靠前,这样做的话对于你今后的发展会很有好处。因为在这样的学校中你所在的专业,无论从师资上,从硬件条件上,都是很好的,对于你今后的发展是起到很关键的一个作用。  总之,对于考研初期,择校择专业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事情,跨考教育辅导专家王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基础和优势,挖掘自身的潜力,多了解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大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在你的选择上不是雾里看花、盲目攀高枝、也不是自怨自艾,一味求稳,而是综合、全面衡量主、客观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不求最好,但求适合。

如何选择考研学校,及注意事项

其于宗也
候诊室
这是困扰很多研友的问题,因为考研第一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36166步就是要先确定好学校。那要如何确定考研学校?第一、确定报考专业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还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交叉重叠,跨专业难度相对小一些。第二、确定报考学校档次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建议报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学,报考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这种风险很大,一来竞争太激烈,二来这些学校部分老师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比如是211工程或985的大学,同等条件下,建议首选本校,或者选择比自己学校稍高层次的大学,专业上水平更高,就业前景更好的大学。第三、确定报考城市。大学是具有城市属性,城市经济越发达,大学也会随之跟着快速发展。这在我国大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大学。建议在城市选择上,决定以后在哪工作,就选择在当地或周边的大学。同等条件下,优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北上广等大城市。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立即咨询报考动态院校解读备考经验联考辅导

考研的院校分为哪几种?

澄观
其我独芒
1、考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9月下旬本科应届毕业生网上预报名(具体日期查看研招网公版告);10月10日-31日网上权正式报名;各省统一时间进行报考点现场确认(具体日期查看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告);12月底或者次年1月初全国统一时间初试(具体日期查看研招网公告);次年4月份报考学校进行复试(具体日期见报考学校官网的复试通知)。报考学校发放录取通知、调档和办理研究生入学手续。2、需要按照报考学校的考试科目去准备。具体查看报考学校公布的专业目录。

考研可以报考几个学校

论以刑德
航标灯
报名时:只能选择一个院校,也就是第一志愿;过了国家线,没有过报考院校的复试线可以选择调剂。

考研可以报几个学校

儿女们
说不敢当
  1、硕士copy研究生考试报名,你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  2、在复习前,你必须做出决定,报考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然后才好查询这个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看看你报考的专业初试科目是什么,然后按照初试科目复习。  3、如果经初试后,你没有达到报考学校要求的专业复试分数线,或者你虽然达到了复试分数线,但分数较低,恐怕不能录取的情况下,你就应该提前选择调剂学校。  4、你可以选择两个调剂学校,你选择的调剂学校必须达到这个学校的调剂要求。统考科目要相同,专业课相同或相似就可以。  

请问烟台的考研地点一般都设在哪几个学校?

爱梨
巨蛛怪
烟台一中、二中、九中、十中。还有福山和牟平的一些中学。到时候是随机分配,看运气了。这个还真不是很清楚

考研是先选学校还是先考完试在选学校啊

玛戈璧
女帝
  考研是先选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96338择学校  考研具体流程:  一、联系学校  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二、考研报名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具体时间可看教育部通知。  三、考研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四、考研复试  考研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考研复试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终入选,是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在考研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考研调剂  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  六、考研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研究生可以报几个学校

事兼于义
是亦近矣
考研只能报名一所copy学校。考研初试的科目一般是数学、政治、英语和专业课,部分专业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不同的学校专业课科目不同,这就是为什么考生最终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参加初试。考研复习建议:1、英语主要是复习单词和长难句的阶段。在这一段时间,一定要把单词的基础打牢。如果没有把单词记牢,那么后面的复习就会手忙脚乱了。这段时间,至少单词要复习两至三遍。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开始学习长难句,学会翻译,刚开始不用快准狠,但是争取顺利地把基本意思翻译出来。这段时间还要进行一定的英语阅读,就当看故事一样好了。这段时间不要急于做模拟题。2、数学对数学课本进行学习。可以借助一些总结性的参考书,几位名师出的都还不错。每复习完一个章节,都进行对应的联系。在练习的时候,不求难题,但是一定要自己动笔写。争取复习完之后,对基本题型的解法和对大纲都有深入的了解。不要着急做模拟题。3、专业课这段时间是通读专业课本的时间。如果考的是本校本专业,那么这一个阶段可以暂时不用复习专业课。学习专业课,要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熟悉课本的体系构架。主要内容,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并且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充。

考研,如何选择考研院校????

暴风眼
白驹
一、思索  一旦决定了考研,那么选择报考志愿,这是所3335333136有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在考研之前做充分的准备,研究自己的选择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总的说来,志愿分为两种,专业和学校。而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永远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时候,说得很直接和现实一点,这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选择,热门的专业,名牌的高校,无论何时都是大众的情人,时代的宠儿,永远是会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因此有时候大家的选择往往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想报更好的,担心考不上,选择有把握的,却又对它不够好而遗憾,有时候由于自己一时选择的失误,或者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应该能够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不怎样的专业。很显然,不同的专业,不同考研经历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志愿呢?  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  1.你最向往哪所院校或研究机构?  2.你有为了考这所院校而不惜一切的决心吗?万一第一年考不上,你的意志能否坚强到一直考上为止?  3.你觉得你的实力能使自己在许可的年限(如三年)内考上吗?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理性一点,报考一个相对容易的院校,或者干脆就不要考好了,要知道考研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与其高估自己,鸡蛋碰石头,倒不如静下心来找个好工作。  在这些问题上对于自己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开始选择自己的志愿了。  目前,我们国家共有各类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包括由科技部主管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校不过100所的样子。无疑这些具有研究生院资格的学校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它们的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在全国来说都是排在前面的,将来毕业所拥有的校友资源也最为丰富(这里想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要忽视校友资源的作用,它将来会给你很大的帮助),每年报考的学生也多,将来从这些学校出来前途也相对比较不错。  而在这些学校里面,又大概分为几个档次: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即国家教育部钦定的“2+7”: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清华和北大,定位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它们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是重中之重,能到这些学校深造是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中科院的实力也是相当不错,毕竟它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水平,也和以上9所高校一样,代表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其研究生院下属的大部分研究所待遇都很不错,不仅可以不用交昂贵的培养费,而且每个月给学生补贴的生活补助也较其他普通高校为高,对于那些家庭不是很富裕,而且喜欢踏踏实实地做些学问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9+1”)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也是很不错,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有关名单,大家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查到。  考生如果报考的话,建议尽量选择这些学校。一来它们的专业实力较强,名气比较大,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都不错,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发展潜力较大;二来它们是自主招生,有些东西比较标准化一些,而且它们往往在其他院校之前招生,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同等条件下一般较普通学校考生优先考虑。  二、注意问题  选择学校的时候,必须关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历年招生情况(包括报考和录取的人数),必须看清楚目前的考研形势。从90年代初开始,考研年年升温,考录比例一年一年拉大,尤其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也就是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可有些朋友就是不顾这样严峻的事实,盲目报考名校,结果呢?十之八九分数低到羞于告人的地步,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去想考研的事了!这样的心态可算是极端,我们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  一般说来,我们在报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情况:  (1)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2)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  (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考生来说,显然不能以专业的报考集中程度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取舍,集中度高低并不简单地代表竞争的激烈程度。因为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设置这些专业的学校的数量;二是专业是否是各个学校的大专业,如果本科生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多,那么报考的考生当然也多。我们知道往往报考考生最多的专业都是绝大数学校都设置的专业,而且是属于大专业范畴,因此虽然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三、建议  首先,建议选择喜欢的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喜欢,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很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同时,如果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往往在复习时能够得心应手,比较容易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质和特长,  再者,建议选择与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学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专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复习起来往往会顺利一些,比较得心应手。将来从事进一步的研究通常也会上手更快一些。  最后,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自身实力并非指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这是两码事。一个基础较差的人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意志足够坚强,加上一定的客观条件,总是可以成功的。很多考上的朋友在本科时成绩都不是太好。这里的实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力、复习时间、试卷难度等决定的你大概能达到的一个水平。  如果自我感觉实力较弱,那最好选报本专业,专业知识有基础,可以节约时间弥补弱势学科。如果不喜欢本专业且感觉实力不强,那最好选报自己喜欢且竞争力小的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的基础很扎实,而且很早就有换专业的打算和准备,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不错的专业。但是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作准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因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个专业有自己的学科范畴,因此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为跨专业报考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面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自己同本专业考生竞争的劣势,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