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逻辑问题

纯爱谱
灵气
答案B分析:因为p是q的充分条件,r是q的必要条件所以p=>q,q=>r,所以p=>r得到答案.解答:因为p是q的充分条件,r是q的必要条件所以p=>q,q=>r,所以p=>r故选B.点评:判断一个条件是另一个的什么条件,先判断出哪一个是条件,然后试着两边双推一下,利用充要条件的有关定义进行判断.

考研的专业课应该怎么学习

别名
福克斯
专业课信息搜集一定要全面专业课不像公共课那样,到处都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区别在于专业课考试是报考学校自主命题(除了一些统考专业),对我们来说有用的信息渠道就直接从全网缩小到这所学校的相关信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复习之前确定学校专业的考试内容和侧重点否则后期浪费很多时间。专业课需要搜集的信息为①、该校该专业专业课要考哪些内容;②、该内容需要复习的参考资料有哪些(可直接百度,多方确认,或者上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专业详情目录)③、每本参考书的考试范围有哪些,每部分每年在试题里的占分比有多少,针对性复习;④、了解该校出题的题型有哪些,后期可以针对题型具体提分。还有一种信息搜集的方法,可以一次性将上述所有信息搜集内容整理到位,那就是找到一位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他们有过一年的复习经验,可以在专业课的准备上给大家提供更有用的院校专业信息。当然怎么找到靠谱的直系学长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先通读教材,宏观复习受于初高中老师带领复习的思维固化,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宏观整理章节逻辑的重要性。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我们试想一下,学习过程中复习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当你翻书的时候却发现“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出现这种记忆阻碍最重要的原因是打乱知识点顺序后,我们在大脑里对全书的所有知识点没有一个大体的位置归纳,这个“有些印象却始终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并没有固定在大脑里的任何位置,所以导致最后要么记忆偏差,要么似曾相识。而直接开始通读全书和画制逻辑框架的形式就能让自己把知识点放在大脑中一个固定的位置,想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把它从框架枝细上摘下来,仔细咀嚼嚼咽。具体顺序为:先看整本教材书的目录,自己拿张空白纸,按照材料章节的属含关系把一整章的框架图大概绘制出来,注意给每一小节的内容预留一定的位置。然后再去找主要知识点或者词语的概念性东西填写上去,最起码看起来清楚这个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梳理完成后,再开始按照顺序章节顺序仔细过教材,期间一定要随时把逻辑框架图记在脑子里,每一小点在纸张上有自己的位置,定期记忆纸张上绘制的框架图知识点关系,多复习几遍,这张图就会存在脑子里,不管做什么题,大脑在分析出知识点后,就可以在纸张框架图上找到对应知识点的位置,然后对号入座,从宏观把控题目正确方向,尤其是理论、文科类的专业,效果非常好,然后再配套习题辅助理解,第一遍过完资料书,基本上就可以把知识点记得七七八八了。重视试题,从试题里找考试侧重点专业课的试题甚至比公共课的试题更加重要,为什么?因为专业课的试题是院校专业自己老师出的题,而且还总是那么几个,出了这么多年的题,几乎把能考的,能出的题目都出了个遍,所以专业课越往后考,同类型题目出现的概率越大,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部分学校如今不会直接发布历年试题了,就是怕题目出重了,碰到原题,对研究生选拔人才来说是一种损失。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学校历年试题弄到手,如果运气好,把历年试题吃透,可能考试就能碰到差不多的题目,相当于白送的分数我们,那我们必须得接着。重视试题还有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从历年试题里找出该校出题的侧重点,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复习。当然大家也得会分析试题,摘录重点,如果需要的请留言,需要的人多了,我会开个专栏专门介绍。除此之外,我还建议有条件的,把与报考学校的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同专业学校的试题也搞到手,虽然不同学校,但是同样的老师出了这么多年的题目,思捷枯尽的情况也是有的,相同专业的出题老师也会借鉴与自己院校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学校的试题,所以通过做这些学校的试题,大家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况且专业课的试题资料本来就不多,有这些作为复习材料比市面上卖的乱七八糟模拟题有价值的多。对反复复习有用的笔记怎么做笔记本不要纠结于形式、载体、方法,我们做笔记的目的是增加当下记忆效率,以及方便后期复习,只要是能帮助自己记忆和复习的笔记就是好笔记,那什么样的笔记对记忆是最有用的?答案还是框架图!很多人第一遍学习新内容总喜欢做抄书式的笔记,书上怎么说,到了笔记上自己就怎么写,这样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在书上写写画画还省事很多。所以我建议第一遍大家学习新内容时,先按照目录和基本内容做好框架后,就不要着急做笔记了,直接有什么想说的,想写的直接在书上标注清楚。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把这些具体内容慢慢完善到框架图里,然后定期记忆。这样做笔记,不仅清楚整洁,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某个知识点的宏观意义是什么,有了记忆场景和来源,我们就不容易遗忘。

考研管综有什么复习方法吗

寒夜
臣以神遇
首先,基础阶段(现在—7月),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需要夯实逻辑基础,掌握逻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比如什么是集合和非集合,什么是循环论证,什么是偷换概念,概念不清以及逻辑中所涉及的相关推理规则等等,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和了解,可以为后续学习相关的解题技巧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强化阶段(7月—8月底),这段时间也是我们很多在校学生的暑假时间,很多人都说“得暑假者得考研”,从中也足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对于考研的重要性,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段时间的学习,它是同学们整体了解考研逻辑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我们理清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我们将历年逻辑考研试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后,形成了不同的题型,比如翻译推理、真假推理等等,对于不同的题型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在理清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基础上,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再次,提高阶段(9月—11月底),通过强化阶段的学习,对于各种题型都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可能还是找不到思路,而且在管理类联考中,初数,逻辑和写作在一套卷子上,对于时间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在提高阶段主要是针对重难点题目进行专项训练,突破思维瓶颈,进而提升做题速度,同时在此阶段还要进行全真模拟,也就是套题训练,不再仅仅针对某一种题型进行训练,而是将三个科目放在一起,锻炼做套题的能力,对时间进行整体的把握。最后,冲刺阶段(12月—考前),了解考研的同学都会知道,我们的考研时间一般是在12月底,在考前的这段时间,同学们要对之前所学的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保证理解透彻,熟练运用,以节省考试时间,在此基础之上,同学们也可以结合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对历年考研试题规律的摸索和考试规律的分析,进行考点预测。

求考研专硕 那个谁的逻辑视频!!!!!!!!!!!!!!!!!感恩~!!!!

人爵
梦精记
点击用户名可以试听免费的逻辑网课。

研究生 逻辑学专业都学什么内容呢

整整齐齐
枫树湾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的学科。全国高校中设逻辑学本科的非常少,仅限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还不是每年招生。但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逻辑学专业的很多,硕士点大约有三四十,博士点也有10个以上。你可以上网搜索。逻辑学学好了,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这是人的基本素质,如果你读到博士,可以成为一个学者。如果仅仅学了这门课,知识提升你的素质而已,很难说你就能做什么,就像“你学了大学语文能做什么”的问题一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 - 逻辑学

况爵禄乎
玛奇丝
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在这部分初步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含对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规定都是由于并对于全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立出来的。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考研教材(比如数学精点逻辑精点啥的)每年的变动大吗

李觏
黑箱子
启道考研总结:专业课,要看你所选的学校换教材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变的可能性不大;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中,政治变的较多,这个可以晚点准备,实在想看,可以先看14年大纲,现在已经出了。如果你的专业是要考数学,可以早点准备的,这个变化很少的。英语变化的主要是单词,所以其他的都可以先准备,而且英语是个需要短时间很难提高的课程~~

考研专业课的几点复习建议

皆入于机
柳也
专业课信息搜集一定要全面专业课不像公共课那样,到处都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区别在于专业课考试是报考学校自主命题(除了一些统考专业),对我们来说有用的信息渠道就直接从全网缩小到这所学校的相关信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复习之前确定学校专业的考试内容和侧重点否则后期浪费很多时间。专业课需要搜集的信息为①、该校该专业专业课要考哪些内容;②、该内容需要复习的参考资料有哪些(可直接百度,多方确认,或者上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专业详情目录)③、每本参考书的考试范围有哪些,每部分每年在试题里的占分比有多少,针对性复习;④、了解该校出题的题型有哪些,后期可以针对题型具体提分。还有一种信息搜集的方法,可以一次性将上述所有信息搜集内容整理到位,那就是找到一位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他们有过一年的复习经验,可以在专业课的准备上给大家提供更有用的院校专业信息。当然怎么找到靠谱的直系学长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先通读教材,宏观复习受于初高中老师带领复习的思维固化,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宏观整理章节逻辑的重要性。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我们试想一下,学习过程中复习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当你翻书的时候却发现“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出现这种记忆阻碍最重要的原因是打乱知识点顺序后,我们在大脑里对全书的所有知识点没有一个大体的位置归纳,这个“有些印象却始终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并没有固定在大脑里的任何位置,所以导致最后要么记忆偏差,要么似曾相识。而直接开始通读全书和画制逻辑框架的形式就能让自己把知识点放在大脑中一个固定的位置,想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把它从框架枝细上摘下来,仔细咀嚼嚼咽。具体顺序为:先看整本教材书的目录,自己拿张空白纸,按照材料章节的属含关系把一整章的框架图大概绘制出来,注意给每一小节的内容预留一定的位置。然后再去找主要知识点或者词语的概念性东西填写上去,最起码看起来清楚这个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梳理完成后,再开始按照顺序章节顺序仔细过教材,期间一定要随时把逻辑框架图记在脑子里,每一小点在纸张上有自己的位置,定期记忆纸张上绘制的框架图知识点关系,多复习几遍,这张图就会存在脑子里,不管做什么题,大脑在分析出知识点后,就可以在纸张框架图上找到对应知识点的位置,然后对号入座,从宏观把控题目正确方向,尤其是理论、文科类的专业,效果非常好,然后再配套习题辅助理解,第一遍过完资料书,基本上就可以把知识点记得七七八八了。重视试题,从试题里找考试侧重点专业课的试题甚至比公共课的试题更加重要,为什么?因为专业课的试题是院校专业自己老师出的题,而且还总是那么几个,出了这么多年的题,几乎把能考的,能出的题目都出了个遍,所以专业课越往后考,同类型题目出现的概率越大,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部分学校如今不会直接发布历年试题了,就是怕题目出重了,碰到原题,对研究生选拔人才来说是一种损失。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学校历年试题弄到手,如果运气好,把历年试题吃透,可能考试就能碰到差不多的题目,相当于白送的分数我们,那我们必须得接着。重视试题还有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从历年试题里找出该校出题的侧重点,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复习。当然大家也得会分析试题,摘录重点,如果需要的请留言,需要的人多了,我会开个专栏专门介绍。除此之外,我还建议有条件的,把与报考学校的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同专业学校的试题也搞到手,虽然不同学校,但是同样的老师出了这么多年的题目,思捷枯尽的情况也是有的,相同专业的出题老师也会借鉴与自己院校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学校的试题,所以通过做这些学校的试题,大家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况且专业课的试题资料本来就不多,有这些作为复习材料比市面上卖的乱七八糟模拟题有价值的多。对反复复习有用的笔记怎么做笔记本不要纠结于形式、载体、方法,我们做笔记的目的是增加当下记忆效率,以及方便后期复习,只要是能帮助自己记忆和复习的笔记就是好笔记,那什么样的笔记对记忆是最有用的?答案还是框架图!很多人第一遍学习新内容总喜欢做抄书式的笔记,书上怎么说,到了笔记上自己就怎么写,这样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在书上写写画画还省事很多。所以我建议第一遍大家学习新内容时,先按照目录和基本内容做好框架后,就不要着急做笔记了,直接有什么想说的,想写的直接在书上标注清楚。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把这些具体内容慢慢完善到框架图里,然后定期记忆。这样做笔记,不仅清楚整洁,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某个知识点的宏观意义是什么,有了记忆场景和来源,我们就不容易遗忘。

如何高效的背诵考研专业课

其一能鸣
在专业课背诵阶段,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业课书太多了,背不完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点人大社会学考研的情况,或许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便足以自我安慰了。  人大的社会学专业是和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和民族学在一张卷子上,初试时考任何一个专业都需要把其他专业的书也背了。同时,人大社会学没有官方的指定教材,但过往学长学姐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后考人大社会学要背的专业课的书至少在10+以上,而我当时背过的课本大概在15本左右。  所以,如果要比考研背的专业课书的多少,永远都会有人比咱们背的多,也永远都会有人比咱们背的少。这就好比你站在某一级阶梯上,你往上看总有一拨人在你之上,往下看也总会有一拨人在你之下,唯有平视自己所在的那级阶梯,你才能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一、理清专业课背诵的几个问题:  1、专业课什么时候背最合适?  在考研过程中,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从准备考研开始到结束什么时候背比较合适,另一个是在开始专业课背诵的时候每天大概什么时间背比较合适。  关于第一个时间节点,我建议从九月份开始背专业课。因为我自己用这套背书方法已经很熟练,而且背书速度相对较快,所以我在考研时是从11月份才开始背书,但对于新使用这套背书方法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方法适应,上的磨合期,因此提前一段时间开始更为合适。  关于第二个时间节点,我建议一天中的早上8:00~11:00或晚上7:00~10:30用来背书,其他时间用来复习别的科目。这两个时间段是适用于我们大多数人背书的黄金时间段,不过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具体根据自己哪个时间段背书效率高就用哪个时间段就好。  2、专业课到底要背哪些内容?  在背诵专业课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分清主次,必须要“牵住牛鼻子”。很多专业课的知识点过去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出过题,今年会考么?我没办法确保命题人百分之百不会出题,但至少有90%的把握去说它今年不会考。那么,专业课到底要背哪些内容呢?  首先,背书的重点是要背过去十年经常出题的章节(注意是重点章节而不是考过的具体知识点,因为一些学校原则上3~5年内是不允许重复命题的,不过凡事总会有一些例外,比如人大的社会学有时候就会重复考一些特别重要的知识点)。  其次,背书的次重点是与今年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可能会出题的一些热门考点(每年一些考研机构会在考前专门做专业课模拟试卷,从试卷中便可窥见当年的学科热点),尤其是每年各个学科召开的重要学术会议议题、与学科联系紧密的社会热点事件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各个高校出考研专业课试卷的老师们在关注的,所以我们平时也要多去了解、做好积累。  最后,背书的非重点是平时不常考的、但为了保险起见自已必须背诵的知识点(注意这种知识点一本教材最多不要超过10个,太多的话便成了全书背诵,不仅会浪费背诵的黄金时间,而且还会给自已造成极大的背诵压力)。  3、专业课是先理解了再背还是先背了再理解?  专业课之所以叫专业课,主要就在于它的“专业”。自己学科的专有名词、人物思想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理解,背书时就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的idea,也无法形成所谓的“自已的见解”,最后可能真的就是“死记硬背”。当然,如果一部分知识点在查了论文、看了资料、请教老师同学以后还是理解不了,那便不用再浪费时间,直接背下来就好。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最终的建议是:在九月底之前,尽可能采用理解性记忆的方式;而一旦进入十月份,就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去纠结这个知识点自己“到底有没有理解”了,直接记在脑子里,考场上只要能写出来便好。  4、专业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正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应该很少有人给出标准答案,因为“理解”的边界问题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过,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倒是有两条可能的标准:  一个是从看书来说,当你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知识点时,便立刻能够举出论证该知识点的要点或实例;  另一个是从做题而言,当你拿到一个题目(不管是试题还是模拟题、简答题抑或论述题),立刻就能想到这道题的考点所在并能在脑海中快速形成答案(这个答案至少要接近于标准答案的要点),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足以用来应付考试。  二、培养专业课背诵的几个意识:  1、“命题人的出题意识’  我们的老祖宗说过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连命题人可能会从哪些角度出题都不知道就去一股脑儿的瞎背,最后只会事倍功半。无论是在看书还是背书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去想,“如果我是出题的人,我会怎么考这个知识点?怎么去给学生挖坑让他们跳进去?”当这种站在命题人的“出题意识”培养起来以后,在答题时如何组织出命题人想要的答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馆“背熟而非背会的意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话。在考研专业课的背诵中,把书背一两遍就敢上考场的大有人在,而把书背七八遍才上考场的也大有人在,关键就在于你自已想做哪一类人。我始终相信,同样的一本书,背一遍和背五遍在试卷上写出来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背的次数多了,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当你真的走上了考研的考场,留给你去回忆知识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与其走上考场慌张,不如平时多下功夫加强。  2、“勤于动笔的意识”  关于这一点,也有两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平时的考研过程中,无论是看书还是在背书状态,都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在看书时,有一些好的idea、好的文献一定要及时补充,形成超越标准答案之上的答案,我一般在考试中会同时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以向老师证明自已掌握的东西确比别人一点(应试作答一定要心机一点打动老师你才能拿高分)。而一旦进入背书状态,也一定要保证手头随时有空白稿纸或A4纸,我在考研二战的冲刺阶段时,每天默写用过的稿纸至少都在15张以上。  3、“重复记忆的意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还是我们老祖宗说过的话。什么叫“温故”呢?简单来说,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我承认,的确会有很多过目不忘的“神人”,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记忆最有效的途径依旧是不断的重复,当一个点我们背了十次八次的时候,我相信再想忘记就很难了。  三、避免专业课背诵的几个误区:  1、“一字不落的全背’  在大部分学科阅卷的评分细则中,都会写有“答对要点即可给分”这么一条,我们平时所谓的“踩点给分”其实本质上也是踩要点,所以全书一字不落的背诵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记忆力超强的除外)。当然,像法学这一类学科在答题过程中必须会用到法条,自然另当别论。  2、“过于追求完美’  试想一下,我们把专业课的书或笔记背的再完美,你在考试试卷中能写出标准答案么?正是因为我们做不到完美的写出标准答案,只能努力去接近标准答案,所以阅卷评分细则才会加上“言之有理即可”这一条。因此,背书不要想着把所有东西都背的很全面、很完美,有时候要适当给自己留下一点缺口,把时间节省出来争取去记忆的知识点。  3、“背书计划死板  当我们在长时间重复性地做同一件事情时,就会产生“疲惫感”,这是基于人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很多同学在背书时都会制定背书计划,我并不反对,因为我在用我的背书方法背诵时也会给自己每天规定任务,但我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制定的背书计划一定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今天上午我背诵默写了两个章节的内容,原本下午要再次重复复习的,但是大脑却有些迷糊,这时便可以做出灵活调整,要么给自已放个小假让大脑休息一下,要么换其他科目进行学习,总之要确保自己在背书时始终大脑清醒、高效专注。  四、本门专业课背诵方法的基本步骤:  1、通读全书,勾画三级式重点  过去,我在看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时,他们都很强调一本书的目录。为什么一本书的目录很重要呢?因为它囊括了我们全书的框架,而且一般目录将会把全书的内容呈现到三级标题中。但一个相应的问题是,书中正文部分会存在三级式标题么?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所有教材的编写者都必须考虑到正文中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勾画三级式重点时,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全书挨着挨着画,必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自己勾画出的地方要尽可能简短(尽可能的勾画名词、动词或短句),并且同一段中勾画出的相同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另一个则是勾画出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怎么方便自己记忆就怎么画,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知识点,最后看到自己画的地方能很快的串联起来即可。  2、通读试题,做好考频统计图  考研试题的作用,不是为了给我们制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我们通过一套试题去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出题重点。做考频统计图最大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掌握哪些章节是出题的重点,二是能够辅助我们后期制定科学详尽的背诵任务。做考频统计图有两个最主要的步骤:  第一,将历年试题中的考点归纳总结到课本或笔记中相应章节的前面,如果书中位置较小而相应考点太多,可以以贴纸粘贴在书上。  第二,在将全部试题的考点都整理到全书的相应章节后,在Excel表格中绘制历年试题考频统计图(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柱状图的话可以自行百度)。  3、细看全书,归纳背诵考点  这是使用本背诵方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社会研究方法为例,全书613页,但到最后阶段我将其量化为13个考点,而且这13个考点让我将全书的知识点都串联了起来,我们可以先看图,然后再做分解。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详细说明:首先,一本书无论多厚,我们归纳出来的点最好不要超过25个,量化考点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记忆负担,而是为了减小背诵的心理压力。其次,归纳总结一本书的点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有时候并不是一次归纳出20个点就万事大吉,后期背诵过程中一些很熟练的知识点可能需要合并,这样你总结的点会越来越少,但记住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最后,归纳这些考点的过程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而做题则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大点去抓小点的做法是符合我们平时的学习规律和记忆特点的,所谓思维导图的作用实际上也不外如此。  4、根据考点,背诵默写关键词  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后,我们对于一本书可能的出题方向、出题重点等方面都有了清晰的了解,这时便可以进入我们最后阶段的默写背诵了。事实上,我在这一阶段是将关键词记忆法和位置记忆法结合到了一起,因为我们勾画的三级式重点大部分都是关键词,而用不同颜色的笔所标注的地方恰好能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位置。  这里也有几个点需要强调:  [1]字丑点没关系,自己认识就好,但默写速度一定要快(可训练自已对知识点的敏感度和反应度)  [2]默写不要全段默写,只默写关键词(因为在默写关键词时很多段落内容已经呈现在了大脑之中);  [3]默写完一个知识点就在其上方打勾,默写不熟练的知识点在其下方划线,下次再背时要重点背诵,这样慢慢就会对所有知识点都很熟悉;  [4)严格规定任务,控制时间,量化的目的便在于将背诵任务细化。一般来说,在一轮背诵时一个完整的半天(4小时)至少要完成5~10个点的背诵任务,这样一本书最多三四个半天就可以背完,而到了二轮背诵可能最多就用两个半天,再到四轮、五轮背诵时便可达到1~2小时默写完一本书的效果。  五、本门专业课背诵方法的注意事项:  1、同一本书的背诵战线不宜拉的太长,以3~7天为宜。  2、你不是背完两遍就放松警惕,而是要持续性的重复推进,前期背完至少保证5~7天对同一知识点重复默写一次,后期背诵默写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3、背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答题思路的训练,背书的过程实际也就是答题的过程。  4、背书时手头务必放有空白稿纸或A4纸,务必要动手默写而非简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