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可以跨专业吗

如此
其主君也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ACCACPA初级职称考研公务员

跨专业考研有多难?

若愚若昏
伏尔加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3737强大了,许多考生不仅跨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考虑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专业是否限制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二、是否需要基础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三、是否需要加试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四、地域是否有限制是否跨专业考研就只能考本地的学校,而不能考外地的学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区考研,并且也可以换一所学校,不一定要与本科是一所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生就是俗称的三跨专业考生,只不过是相对于一般性的难度稍微大一些,政策上是允许的。五、分数线是否不同有考生会疑问,是不是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就会和别人不一样呢。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说由于你原来没有学过,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歧视你的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吗,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有关跨学科考研的几点说明(仅供参考)1.80%的大学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或者跨学科报考。2.理科跨学科相对容易(所学属于基础门类),尤其是跨工学和经济学。3.不同学科即文,理两科,文科跨理科难度系数最高,反之,则易。如果没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跨距离较远的学科报考一般都不允许。4.学科内部学科类之间难度也较高,但基本不受限制。5.重点说明:一般不允许跨医科。考生必须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才可能具备一定的资格;一般不允许非语言类考生(比如理科学生)跨语言类专业。

跨专业考研难吗?

理查德
是信情乎
一、是否需要基础这点小伙伴们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3433616237收跨专业考生的,但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二、是否限制本科专业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三、是否需要加试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四、分数线是否不同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除了这些比较最基础的注意事项之外,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研究中心的老师告诉大家的是,跨专业考研真的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本科四年,大家扪心自问,学到的东西真的没有多少,所以在那些没有限制的专业的备考过程中,一定一定要注意到以下两点:一、要尽量转换到你所考取的专业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专业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学科思维,即这个专业的世界观。换专业最根本的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法学重证据重逻辑,须要能够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且逻辑严密;比如工科类专业的特点是答案确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正误是明确的;比如很多文科类专业答题注重自圆其说,经常涉及背景、过程、原因。所以,思维方式的转换是跨专业考研备考重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勤加思考。二、跨专业并不一定是劣势千万不要认为你之前的本科专业对你来说没有帮助,你要评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跨专业专业直接的逻辑关联。事实上,如果你有幸进入复试,跨专业可能会成为你最大的闪光点,尤其是一些本身是多学科的专业,老师很欢迎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小方向纵深领域的研究。比如说,你的本科专业是语言类,报考新闻传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上的优势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所以,跨专业有的时候并不是你的缺点,反而能够使你成为独特的那一个。跨专业,是非常勇敢的选择,这意味着你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并不平坦的考研之路。想做去做,非常可贵。在线考研的老师想对跨专业的同学们说,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命运终会给你想要的。

考研能跨专业吗,

劫中劫
半兽人
可以跨专业考研 [color=#00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3日,教育部出台《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于33376131612015年[/size][/font][/color][color=rgb(13, 187, 161)][font=微软雅黑][size=16px][url=http://kaoyan.koolearn.com/]考研[/url][/size][/font][/color][color=#00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报名条件的要求如下:[/size][/font][/color][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 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第十七条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一)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符合第十六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四)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 第十八条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一)符合第十六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学术学位各学科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第十九条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url]http://yz.chsi.com.cn/tm[/url])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 第二十条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size][/font][/color][/p]

跨专业考研时是考本专业还是所跨的那个专业?

彭康
丹麦版
如果你选择的是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你要考的内容就是其他专业的课程,那属于跨专业考研3332623935。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参考资料:当代中国出版社

考研可以跨专业报考吗

龟长于蛇
鰋鲤
大部分院校对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报考专业是没有什么限制的。不过,你在报考前还是仔细3337393632看看你想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或者打电话确认一下该方向是否招收跨专业考生。跨专业考研有一定的难度。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首先,数学和外语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优势。比如说,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其次,相对而言,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比方说:中文、经济跨专业去考物理 数学那肯定很难。 再次,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最后,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你在选好学校和专业后,在备考时找好导师,看看他们研究的方向,以及他们的著作,这将很有利于你进入学校后的学习. 现在很多人都在跨专业考研,而且成功者也不在少数啊(我本人也算是其中之一吧)。从某种角度上说,只是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科班生多一些而已。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跨专业的考生似乎往往比科班生考出来的成绩好,当年我们班上的前五名中就有四名是跨专业的考生。总之,跨专业考研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只要你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专科考研可以跨专业吗

点与线
妇女节
楼主,你好!我先给你看看去年报3332636364考研究生的要求吧: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再看看下面的资料你会更清楚些:一,什么人可以考研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选拔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类大规模,社会化全国统一考试项目中(不含博士生录用考试),就考试水准和层次来说,目前是我国最高水平的。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国家承认学历(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没有学士学位就不能考研。这是极端错误的!)的应届或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可以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一般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注:含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俗称五大生)后经过二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的学习后.达到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才能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对同等学历考生有些高校还要求提交在公共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论文.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至少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研究生。但一般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全国硕士生招生试行网上报名10月8日左右开始。 二,关于同等学历的相关问题 由于专升本考试在难度上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差无几.越来越多的专科学历的考生开始瞄准考试科目相对比较少且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有几点还是要值得广大专科学历的考生注意: 1,有的学校(可以说是大部分)根本不会招收专科学历层次的考生.虽然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都有同等学历的报考条件.但非常多的学校并不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面子问题.甚至招不满的情况下也不考虑).而且由于导师的抵制,基本上只有极少数学校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部分考生还必须要自带科研项目才能被录取, 如果专科学历的考生想报考某所高校的研究生,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打听一下有无同等条件的考生在以往被录取过,当然。某些特殊的考生除外。 2、比较准确的同等学历的定义共有三点: 1,专科毕业两年以上;2,自考本科段若干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已经通过; 3,两篇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这三个条件里面唯一可能比较含糊的是第三点,部分学校可能不会要求、其余两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必须的。 3,只要有本科学历证书.即可不考虑以上任何因素。放心报考、但部分学校只承认正规全日制本科学历和自学考试的学历.对部分持非正规本科文凭的考生可能会在复试中提高。由于太原科技大学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报考,所以你如果想报考该校,那么你就只能考原专业,或者报考其他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报考的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希望能帮到你!

考研可以跨专业报考吗?

砻谷纪
巧言偏辞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

跨专业考研是随便跨吗

卢浮宫
慧文
我给楼主看点资料吧,希望对你有点用!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3335343339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参考资料:当代中国出版社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