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黑
我跟你的情3330356232况相似,88年生人,本科重点,专业也不错 。我是学电气化的 。当时大四的时候考了我的第一次研究生 ,当时报的考经管专业,可是经管的分很高,所以没考上。当年毕业之后没有找工作,继续复习了半年,再一次报考经管专业。最终由于3分的差距与复试失之交臂。于是我带着两次的失利,和被浪费的半年时光的沉重心情去应聘。运气还算不错。被一个房企录取,任职机电工程师进行房产开发。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工作。但是到了下半年(11年)我还是萌生了考验的念头,并且决定换考土木工程专业。当时换了其他专业,因为当我真正进入社会,接触到行业才知道哪一个专业更适合自己,而不是凭理想及空想选择专业。选择再次考研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进取的心不应因环境改变而消沉,同时也是由于屡次失败,反而激发了我斗志,我心里总有一种非要把事情做成的意念。于是,重新学习专业课,重新复习。要知道土建专业的几大力学专业知识我在本科专业中是没有开过相关课程的。说真的学起来比较吃力,而且白天还要上班,周末还偶尔加班(房企在年底比较忙)。各种原因吧,今年年初的考研,我又以10几分的差距而未能如愿。但是带着三次的失利,我决定今年再战。。。朋友,你能在工作之后,想到考研,说明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只要你心中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参加考研获还是值得的。因为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肯定是利大于弊(甭听一些人说什么读书没用,学历无用,越学越傻之类的,都是扯淡)。但是,也需要明白,更高的学历,更广的专业知识只是辅助自己能更顺畅的发展职业生涯的一种手段。所以,且不可把手段当做目的。最好不要因为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明确学以致用的本质。同时,说一说考上研之后与工作的冲突。我认为不冲突,考上全日制的研也没必须要辞职。因为研究生课程很少,研一最忙,一年才修32分(本科基本上是一学期32分),研二就没什么太多课程了,好的导师一般会带着你做项目搞课题,操蛋点的都不太管你(这些“老板”都有自己的买卖)。因此这时候很多在校生选择了考证(比如我们同学就靠注册的基础部分),或者准备出国。而且研二下就开题准备论文了。研三基本就是论文,答辩,找工作。因此,我觉得。你只要能协调好,把研一的课程修完,跟工作的冲突应该不大,毕竟事在人为。课可以选周末的。专业知识可以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学习,多于同门交流。工作锻炼实践,读研提升理论,相辅相成。我相信,只要你自己觉得有些专业让你非常向往,自己的上进心很坚定,而且能真正明白考研的本质(为了以后做学术,亦或是提升学历高度以便促进职业发展)。那么我相信你现在心里应该已经有答案了。我准备今年再战,面对第四次考研,我其实没什么太多想法,考不上又不会死。即便考上了,毕业后也不见得比我现在强多少(目前月薪7K,应该还算凑合了吧)。的只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我只是希望把一件事情做成,只是希望通过读研,促进我的职业规划。仅此而已。不管如何,祝你好运,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