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
正如很多朋友在这个问题中回答的,你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哲学”,坦白讲这是很多“哲学家”穷极一生来追求的答案。要明白“现实和理想永远都有差距“这个道理。首先你要认识到的话,你在国内跨考研究生,你要理解国内研究生的教育和整个哲学圈子的水准,东方哲学这个领域我不太懂,关于西哲由于我是在英国接受的研究生教育,又在中国读过历史学的研究生,大致可以给出的结论是我们的西哲大体还在重复别人十几二十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完成的工作,我甚至可以坦白的讲我们就是在做”哲学史“这一类的工作,而并不是”哲学“,就我的感觉,现在国内能称得上哲学家的西哲学者没有,国内著作的引进程度且不谈政治的影响,一本二十世纪中叶的汉娜阿伦特《集权主义的起源》大致到2010年左右才被翻译成简体中文,你可以想一下你书本里看到的当代哲学都是大致什么的水平。且不谈关键词的翻译的问题,一个critical thingking的”批判性思维"的翻译就根本是词不达意的翻译(应该是辨识性思维相对比较准确)。我们处理很多经典的手段都是“拿来主义”,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本《资本论》已经被编辑的很糟糕了。我不知道题主现在是个什么水准,有没有具体的兴趣领域,我只知道一个哈贝马斯的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对我来说都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来处理文本和理解的问题,查阅相关的很多人的资料和论述来理解,更不用说对于一个半路出家的学生来说了(当然我也是半路出家的),关键在于如果你有一个兴趣领域你需要的阅读量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工程,而且是以放弃很多其他领域的认知来实现的(我做法兰克福学派的公共范围到公共领域的形成这一个维度,很多其他的关于法兰克福类似文化论,启蒙论的东西我也只是粗略的读一遍罢了),最后你穷尽相当长时间的来做的毕竟是知识去完善一个很小的理论空间。毕竟这个世界上哈贝马斯这样的大牛太少了,一个斯科拉什做到快六十岁还把文化研究作死了。接上述的讨论,对于文本的熟悉和宽广的文本储备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研究生的要求(当然你要混日子哲学系还是很好混的),你为了了解很多你想知道知识就需要去读很多外文的文献,你做古典哲学你就要懂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你做法兰克福学派怎么也得会点德语吧。我不知道题主有没有这样的储备,总之我是没有,所以我现在很痛苦的在读英文版的材料(笔者在英国一个哲学前八的学校,很多做理论的学者都是语言系出身,做实践理论的那就出身了)。你必须在你的领域不断地更新你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你所发现的问题。此处,作为给题主的第一个建议,请务必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有明确的兴趣领域以及,如果你有钱且耐操,请出国读哲学(你在这里每天听到的讲座都是以前你在书本封面上看到的那个作者)。我知道国内有个很经典的理念叫做”考研是通往中产阶级的捷径“,我想说对于哲学系来说这不算是,生存压力在我在历史系读第一个硕士的时候就已经在我周围的同学中体现出来,(笔者属于那种不差钱的主儿),如果你在国内读书一路读到博士你根本没啥竞争力,这绝对是个浪费时间和青春的选项。我知道的在英国读本科硕士或者博士系的中国学生怎么说也有三四十号人头,认识的里面没有水平很差的也没有很拔尖的,但是就知识储备来说比国内的真的好很多(为什么下面有解释),而且越往上的人头越多,你可以看一下现在哲学系(除了马列老师)之外的各个学校的人才需求是什么个光景,英国现在没有pws签证意味着这群人如果要走学术都是回国要和你抢饭碗的。但好像这群人都不会和你去抢饭碗,除了拿着CSC出来读书的(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真的是人文的再也不能人文的学科,这不仅要求你对学科本身的知识有细致的了解,还要求你对整个社会有着正直且敏锐的认识。(回答上面的为什么),这玩意儿在国外真的都是有钱人的玩具,你问问班上那个同学不是gramma school的出身(文法学校,类似贵族中学,从入校开始就读经典开seminar),那个家里问问都是中产阶级向上的背景,整个系里面除了我没有一个有色人种(绝无种族歧视的意思),包括在其他学校认识的中国哲学系学生都是家境优越父母受过良好教育自己知道自己在干吗的主儿,大家很容易的可以形成对社会和现象形成反应和共鸣。我不得不说背景在这个领域是为给你提供一个研究下去的支持(钱从哪里来?即便是国内你读完全部也要七八年)和对你本身能力很大的一个影响。当然国外对这个学科没有国内那么功利主义(关键是读这个的人从来就不需要功利主义),大家毕业后的发展都还是很好的。这就是建议二,你要知道你读了大多数可能都是做一些和你读的书没关系的工作,你要知道这是一个长久且需要耐下性子去做的工作,你要知道自己的背景有无可能去做一个系统的冷静以及正直的观察。泼了一大盆冷水,笔者还是感情上支持题主的。国内的哲学系太多混日子的同学了,我真的怕题主到时候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点大“。因为笔者不知道题主的兴趣何在有没有和背着有重叠或者相似的地方,作为一个只懂法兰克福学派其他都去死的研究生,笔者不会再给出什么技术性的解答。笔者本科也是金融专业的出身且在一个不错的高校毕业,第一个研究生也是211项目的成员之一,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挡笔者来英国受虐(最近真心虐,你让我500词讨论can secular society be moral or not?这个问题我真心觉得太虐了),为什么?我承认自己没有就业的压力是一部分,可是我想即便是让我去申请志奋奖学金我也愿意来,因为你要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能做到大致什么样,而且,现实是是现实是不错,可是这不是你世界的全部,如果你有梦想,请不要辜负自己的想法。诚然哲学真心是个专业性非常强,门槛也不低的专业,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也请你坚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