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舆
“您觉得读研究生好吗?”“您觉得找工作好还是读研究生好?”临近新学期,我常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于是我意识到,又一批迷茫的大四学生要面临选择了。往往,我们随后会针对这个话题聊很长时间,直到最后他(她)觉得自己更加迷茫——从根本上来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人生无法预测。而我也不像电影里的巫婆,手上有个水晶球,能够看到他们(她们)五年、十年后的生活。“我父母希望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现在就业太难了,起点又低,我想积累的资本。”“我们班很多人都选择考研,我又觉得没有理由不试试看。”“我喜欢这个专业,希望知道得一点。”“目前的工作状态不好,我希望考研是一个改变的契机。”还有很多别的原因,因人而异。但是每当听到这些理由,我都觉得考研的念头,在他们心里其实就是树林里疯长的小树。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小树蹿越平均高度之后所必须承受的东西,甚至都没有考虑到小树的生命力能持续多久。实际上,在暑期前后就着手准备考研的学生最多。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从考场走出来,很难熬。一方面,考研的决定几乎让你搭进去所有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同时你还要视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难易和兜里的银子决定上辅导班还是单打独斗,幸运的话也许有“研友”相互鼓励,但基本上这种日子就像苦行僧。另一方面,考研根本上是一场毅力战,你常常经受是否推翻决定的煎熬。哥们姐们每次拉你出去胡吃海喝疯玩,你总是盘算“我今天要不要放松一下?”别人搜索就业信息,去应聘了,面试了,签约了,总是刺激你的神经:工作当然有好有差,可至少算一个句号,而你还是问号。复习中,身边的“战友”退缩了,研究生就业越来越不理想了,要考的学校又暴黑幕了,搞不准报考学校的第一手信息心里越来越虚了,偶尔盘算读研的代价发现自己机会成本太大了……报名的人数比暑假少了,进考场的人越发少了,能考完最后一科出考场的人更少了,最后收到复试通知和入学通知书的人尚不算最少,但毫无疑问,如期到学校报到、交学费的人算考研大军的最后一个数字了。入学以后发现,研究生几乎就是个体户了,跟你关系最密切的人就是导师了——你俩关系的“亲密”程度直接决定你的水平。别人基本上与你无关:学校里研究生的管理者就是负责你读研期间各种程序性工作;任课老师与你的关系和大学没有什么两样,因为研究生已经本科化了,运气差的人甚至在同一个老师那里把本科学过的一门课再学一遍;同学之间没有多大关系,都是各忙各的,何况一个是二十郎当岁的毛头小伙另一个或许是十岁小孩子的母亲,有什么可交流的?最后发现不做试验、不查资料、不和导师吃饭的时间,你基本上都在玩游戏、看连续剧,比大学时期还堕落!回头再说导师。有的导师声名显赫头衔一堆(没办法,中国就是这样,学问做得好往往引来很多行政职务,反之亦然),就是一个字,忙!没时间带研究生,但是研究生数量还很庞大,说起来都是某某的弟子,实际上指导你的都是其手下的年青骨干,所谓“二导”。这种导师一般课题比较多,研究生都是当然的高级打工仔,一方面你得感谢读研期间有机会接触这些课题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你又常常感慨这些经验基本上靠自己摸索。有的导师也不知道怎么取得导师资格的,稀里糊涂就带研究生了,级别虽然到了,资源和水平却没到。一年到头自己都不知道研究点什么东西,只好给学生指点几本书看看了事。读研三年,见导师基本都在过年过节,不是在导师请客的饭桌上,就是在你请导师的饭桌上。还有的导师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年轻有为,认真负责,遇到这样的导师当然是福气了,不过你得让老师有个上升的过程,不能要求过高,也不要老拿人家和大师比。但是这些情况你报名的时候怎么可能知道呢?最多只能道听途说一点罢了。现在,眨眼之间三年就过去了,回顾过去你或许忙碌,或许空虚,或许后悔,或许……不管怎样,你发现你又遇到一个选择:就业还是继续考博?研究生就业面比本科生更窄了,因为你读研追加了教育成本所以去有些单位不再划算了;但是你想去的那些单位又因为研究生贬值想要博士了;回头看看,一些本科同学目前占据的职位你硕士毕业都拿不到了……怎么办?考博?本科同学已经事业小成家庭稳定甚至抚育下一代了;高中同学已经工作稳定儿女绕膝了;小学同学已经成了小老板,孩子快上小学了;你还孑然一身,毫无着落;你那同样花白头发的双亲还不能放松下来,怡享天年;你觉得自己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读书无用?每一年,哪一个高校的研究生学院不是招的满满的,尽管一直在扩招?每一年,哪一场招聘会不是招研究生的越来越多,尽管不见得一定要用研究生?每一年,哪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不是真的喜悦,而且你的修养、视野、知识、人生层次确实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