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哪些学校最容易考

金号角
大均缘之
考研,哪些学校和专业最容易考上?好多同学都想寻找这个答案。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因此,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容易考的学校和专业,仅供给大家做个参考。实事求是地说,要想找一个相对好考的院校,首先要看自己本科学校具体属于什么水平,然后在以此为基础去找一些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院校。一般情况下,竞争激烈的院校都集中在北上广的一些名校中,因此在择校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尽量避开这些报考重灾区。总体上来说,上线率高的学校,集中在位置偏僻的211院校以及地方高校中,尤其是省立师范大学。前者如西南大学,后者如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从学校的整体水平来考虑的话,这类学校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所以这些学校的“性价比”还都是很高的。一般情况下,这类学校只要过了初试,复试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一些二区的学校更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校考生考本校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因为面试评分处于相对优势,专业课备考方面更易获得相关师兄和老师的指导。聚英考研网在此选取几个专业,为大家推荐一些上线率高又容易考取的学校。1、历史专业: 就历史专业来说,世界史专业要比中国史专业容易一些。中国史方面比较好考的高校有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该校的历史专业尤其是宋史在业界还是一定声望的)首都师范大学等;世界史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世界史比其他热门高校稍微好考一点,但是15年之后该校扩大了推免生比例,考中难度上升。考生们报考时一定要多多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在北京地区,比较好考的学校是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对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有专业限制。另一个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它的这个专业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苏州上学,导致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冲一冲这个学校。北京之外的学校可以推荐的是辽宁大学。辽宁大学的专业课二要考的教材中用比较容易记忆的的一本书代替了刘珣的那本《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而且复试采取全额录取的形式。3、化工专业: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这些都是名列前茅的学校,不过这些学校此专业的考研情况是初试上线率低,复试淘汰率更高。在这些好学校里,北京化工大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首先北化的化工专业在国内排名非常靠前,并且它的上线率也比较高。4、教育学专业作为国家的统考专业,在分数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对于一些自主划线的院校,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类似的这样的院校,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虽然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但是还是比较不容易考取的。最后,报考的院校好考不好考,说到底其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就算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好考的院校,也不代表我们就能轻松考上,个人的付出才是最重要的,同学们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要全力备考,做好万全的准备。网页链接

考研比较容易考上的学校有哪些?

春香传
而颡颡然
同学你好:考研最好考的学校无疑是本校,首先说初试:考本学校在信息上占尽便宜,复习资料比较容易拿到,全是平时用的教材,而且还有课堂笔记,有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起来非常方便,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蹭课,或者直接找专业老师解答,可以省很多时间去复习英语和政治。英语历年都是难点,不好好复习得话不容易达到及格分,政治就不同了,平常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听听新闻联播,考试的时候多写点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句子肯定能拿分,及格是比较容易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英语复习好了,基本就能很轻松的过初试了,可以说是,我们在初试方面占绝对优势。 其次,给大家说一下复试的基本情况,复试分为笔试和综合面试,笔试也就是专业课考试,在阅卷方面,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的专业课试卷是分开来批阅的,所以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专业课成绩在改卷时松紧可能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导师偏重于本校学生,本校学生的成绩比外校学生的成绩高10分左右。综合面试就更不用说了,全是我们熟悉的老师在主持综合面试,在同等的分数下本校的老师肯定会选择自己以前的学生,这人之常情,能理解。所以在复试这方面我们又占尽了优势。

有哪些考研比较好考的211学校

被衣大说
等着我
上次我们推荐了相对好考的985院校,这次我们推荐性价比高的211院校。

考研好考的985院校有哪几所

有駜
留下我
考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这类的985,他们本校考研的都是向更好的冲刺,本校竞争压力反而不大。名校复试还是挺规矩的,没想象的那么黑,锻炼好自身才是最重要的。一个考到上海交大说,最怕偏袒本校学生,后来才发现完全多余,本校考本校985,其实成绩都很高,自己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所要做的就是pk掉其他和自己同一层次的对手。不知道看懂了没有?考研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黒箱,而是自己。

想问问有哪些学校的研究生好考又好毕业的

马可
王峰
研究生考试分几种:一是全国统考,相对考试是较难的;二是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考试相对统考稍简单;三是研究生进修班,入学不需要考试,业余时间上课,毕业也很容易,但发的是结业证。如果想获得学位,还需要参加全国的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位考试。一般就是这几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希望有帮助。

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比较容易?哪个专业研究生比较好考?

魔术师
每至于族
不考数学,可选择的专业就要砍掉四分之三,另外四分之一对英语的要求也非常高,特别是你说的法律硕士要考英一(英一比英二难),至于c区好考也只是相对ab区来说,整体难度都不低,建议先选学校再选专业,如果只是想混文凭可报c区普通院校的冷门专业,这个已经是最低要求了,基本只要过国家线就能上

考研哪个学校不看出身 比较好考?

孔子不听
解蔽
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吧专业课全是日语,不看出身、一视同仁。

管理类的考研,一般有什么好的学校?

漫才帮
吓死鬼
2014全国经济管理类考研学校排名与分类我不是这专业的,所以帮不上什么,我把我的今年经历给你,希望有所帮助~我把我的考研经历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先说说学历的问题,大专毕业后2年也可以考的,不过得2年以后,有的人可能选择自考本科,不过由于有英语,所以很朵人在2年内拿不了本科自考文凭的.所以可以选择上成人的专升本,今年取消了脱产班了,所以可以选择函授.当然你不拿这个本科文凭也可以,大专2年后可以直接考,主要是怕面试的时候有歧视,随便个本科总比大专强吧?再说,不管是函授和自考,都可以多多少少学到些知识.如果你是本科毕业,可以在大4毕业前考,研究生考试有的专业可以允许跨专业,可是有的专业如医学,外语等系统性强的专业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报考的.而且,理科改考文科容易,反之较难.专业热的学校未必就不好考,以此类推,专业不热的专业未必分数线低,比如中文每年的分数线都是最高的,特别是英语.所以专业上的选择,不必看哪个热冷,应该选择你喜欢的专业,这样学习起来也有动力.我们说下学校的选择,你题目上说有没有什么绝招,我在这里说个,不知道算不算.不管你是什么毕业的,你首先一定要选择个较好的研究生学校去考,这样才有动力,而且好学校出来也有优势.你该问了绝招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调剂的时候.你要是报的那个好学校没有上线,或者在面试的时候又被淘汰了,就得调剂.调剂的时候导师一般会先问你报考的什么学校,而不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好学校一般出的题目不怎么偏,一般都会拿到不错的分数,一般的学校却出题目偏,而且不怎么公正,可好学校的面试难,所以容易淘汰.但好处是有利于调剂.因为你凭这个好学校的高分去其他学校调剂的话,一般会沾光的.我们说下复习的资料问题.英语最重要,一般都是绊在这个上,所以先下手,坚持每天看.最重要是阅读,一定把历年的真题做一遍,市场上卖的其他阅读题一般出题很偏,而且答案摸棱两可,做了等于没做,还使我们失去自信,其实是题目的问题.作文需要你在平时看一些模板,不过市场上卖的那些书里给的模板太多了,我就是在考前几天总结一个万能的模板,比书上的那些还万能,所以你在平时看模板的时候注意一些句子,单词,然后积累的多了,自己在脑子里就会形成一个万能模板.政治我觉得历年真题最重要.我在看真题前先把书本看了一遍,可是做题目还是不怎么好,然后我就看了一遍历年真题,我感觉每个题都使我想起来可多知识点,特别是选择题,而且有时候一个知识点会重复在多年考,真题的好处就体现在这里.有同学做那个什么<选择500道>,我觉得而已时间可以看下,没时间可以不看.论述题一般没什么窍门,市场上卖的多看几套就中了.有的学校指定的参考书还没有从上届学长那里得到的资料重要,因为他们都是走过来的人了~我再罗嗦一下英语考试的时候的窍门.英语试卷有选择,翻译,作文.我想说的是把翻译放到最后,也就是说先做选择再写作文,最后做翻译,因为翻译分值不高,尽管我们都知道那句话什么意思,可要在段时间内用汉语表达清楚一般很难,而且翻译做的紧张的话,影响作文的发挥,甚至把模板都忘记了,要知道作文的分值很高的,我们要选择西瓜丢芝麻.分数出来后不等于完了,因为没人肯定自己会被录取,所以一定不要忘记调剂这个问题.每年都有很多高分的学生也提前联系调剂的学校,在网站上填写调剂信息,这样做很对,因为很多高分的学生会在复试的时候被淘汰,再说联系调剂学校又不怎么费精力和时间.等分数出来后再忙着联系调剂的学校就晚了,那些分数不高的学生都把名额占满了.所一定要记得不管你分数是多少,一定要在分数出来后马上联系调剂的学校!我们再说下怎么调剂,每年都有很多学校在网上发布调剂的信息,多记几个,要是分数高的话更该挑好的.这些都懂我不说了,我想说的是怎么得到调剂命额.以前都是自己联系,发简历什么的,去年开始要求在调剂网上统一选择你想调剂的学校,而且一旦有一个学校接受你的调剂,其他的学校就不能要你了,所以不要慌着选择,因为万一后来你又联系了个好的学校你就没法改了.所以应该先底下电话联系,可以多联系几个,脚踏多只船.然后比较下哪个最好,就在那个调剂网上选择你选择的这个学校.我在这里要透露个不知道算不算机密的绝招.一般那些学校在招考目录上写的那些名额都不是缺点的,一般会多要.比如在招生目录上写要10个,一般会实际录取12到15个.以此类推,调剂的时候,有些学校说我们已经上线8个,还差2个,其实还有4到7个,所以不能光看他们说的,要亲自去联系导师,他们手里有多余的名额的.由于去年开了那个调剂统一网,国家说是不用考生只需选择一个学校就可以了,不用再一个一个学校的联系了,其实我们还得一个一个学校联系,你要是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做,在家等学校给你回复,你要完蛋了.必须亲自去学校联系,一定要得到导师的亲自答复,他们说要你才是真正要你.一般调剂的学校不会在复试的时候淘汰人了,所以说得到调剂名额就等于你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我说下我是怎么调剂的.我先选定好几个没招够的学校,看哪个专业上强,然后先去那个学校.坐火车去了后,人家说我们只要本学校的学生,也就是说他们在网页上说的还差几个人其实已经都给他们学校的学生了,所以只别看网上的信息.然后我就联系导师,导师手里有多余的名额,他们有的话你就幸运了.所以联系导师最重要.一定要亲自去学校,亲自联系导师,别怕花钱,人家上线的学生还慌着联系导师呢,更不要说你是需要调剂的学生了.我是4月去复试的,等我复试完才知道5月那学校又有一批,然后又有一批,当然人不多了,可是说明机会很多.不要觉得过了5月就没机会了.一定要坚持联系调剂.我们本科宿舍有很多是中专过来的,也就是说人家大专是自考或者函授的,可是今年都考上了研究生,人家英语的底子都是初中的底子,因为中专是不学英语的,而他们的自考是不考英语的,所以不要觉得研究生很难考,只要你下工夫,没有什么难的~先说这么多,反正我觉得怎么复习有时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什么学校,然后是调剂也很重要.信息太重要了,不要光看书,一定得多注意信息! 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加我QQ问,我现在没什么事,暑假后马上去上研究生 ,也算是把我经验分享给大家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经济管理系的研究生考哪个学校好?

西干道
猎浣熊
最新的一级学科排名!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4 公共管理 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得分 1 10246 复旦大学 94 10486 武汉大学 3 10001 北京大学 92 4 10003 清华大学 90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6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89 10558 中山大学 8 10335 浙江大学 87 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86 10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84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2 工商管理 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得分 1 10003 清华大学 9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2 10055 南开大学 5 10284 南京大学 90 6 10384 厦门大学 89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87 8 10001 北京大学 8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得分 1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95 2 10003 清华大学 94 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92 4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90 5 10335 浙江大学 89 6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8 10056 天津大学 8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4 10533 中南大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3 农林经济管理 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得分 1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91 10335 浙江大学 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90 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85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6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83 7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76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75 10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73 经济学排名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南开大学 A++ 5 厦门大学 A+ 6 上海财经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南京大学 A 9 武汉大学 A 10 东北财经大学 A 11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3 西南财经大学 A 14 中山大学 A 15 清华大学 A 16 吉林大学 B+ 17 暨南大学 B+ 18 西北大学 B+ 19 湖南大学 B+ 20 四川大学 B+ 21 山东大学 B+ 22 中央财经大学 B+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24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北京师范大学 B+ 26 华东师范大学 B 27 江西财经大学 B 28 天津财经大学 B 29 辽宁大学 B 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31 浙江工商大学 B 32 苏州大学 B 33 华南师范大学 B 34 东南大学 B 35 山西财经大学 B 36 云南大学 B 37 兰州大学 B 38 安徽财经大学 B 39 河北大学 B 40 南京财经大学 C+ 41 北京交通大学 C+ 42 上海交通大学 C+ 43 浙江财经学院 C+ 44 湖南师范大学 C+ 45 湖北大学 C+ 46 武汉理工大学 C+ 47 东北师范大学 C+ 48 华中师范大学 C+ 49 福州大学 C+ 50 重庆大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