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的人数日益增多,怎么增加自己上岸的几率呢?

采蘋
其静若镜
首先,我想说的是,考研是否成功,与考的人多少不发生直接关系,这与你的个人水平和是否努力到位有直接关系,我们只要做到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如果你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那么我劝你不要放弃,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坎儿,如果走过去,你的人生将有质的飞跃,如果迈不过去,那么你的努力就白费了,所以我劝大家千万不要放弃,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几点对考研比较有用的建议,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利用碎片时间不管是专心考研,还是不专心考研的同学,我认为,抓紧碎片时间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碎片时间有很多好处,他不会像我们在上正规课的时候那么认真,所以他比较方便我们记忆,就比如说我们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想起有某些个问题,我们就拿出来看一看,这样我们会记得更扎实。2、找一个好导师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一个好的导师,能帮助你走向人生的巅峰,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想要成功,应该有一个名师去指点你,就像我们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考研也是一样,如果能有一个厉害的老师,在旁边辅导你,那么相信你的成功几率将大大增加。3、报一个班儿这也是我的亲身经历,报班学习,是效率比较高的,因为自己在家里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耽误学习,阻止学习的进度,如果大家在一起学习,那气氛就不一样了,所以相比较之下,报班学习要比个人学习,成功率要高一些。

拿出高考、考研的劲头来,绝大部分人都能上岸~~~大家觉得这个说法对吗?

复来求之
田纳西
考研,助我走上成功之路 高考的失利,使我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大学期间,我的心基本都是压抑的,那个时候我对考研还是一无所知,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条路。这条路虽然荆棘密布,却能给我一次争取成功的机会,一次争取理想的机会。 忙忙碌碌,一转眼就到了大三下学期,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讨论关于考研的话题,我一下子懵了,考研?考研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考?考什么?怎么准备?要怎么选学校和专业呢?我一头雾水。看着其他人很早就开大学考研始准备了,每天都在坚持复习备考,而自己却完全连方向也找不着,我的心一下子全冷了。我现在复习还来得及么?我该怎么办?难道我又要丧失一次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于是又开始自我厌弃,自我责怪。 这时,我的一个同学拉着我去听了一个课程,她说其实很多学姐学长也并不是准备很长时间就考上的,时间长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要看学习的方法是否正确,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抓到的考研备考的精髓。就这样,我去听了万学海文的考研全程策划班,这次课程对我来说帮助非常大,基本解决了我当时对考研的所有疑惑,并且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看着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大家都充满信心、充满激情,每个人都怀揣着同样一个名校梦,我想,我决定了,既然现在我已经有了方向,考研政治只要我肯用功,肯坚持,我就一定没问题! 在了解考研的流程并准备好书目开始复习后,我陷入了第二个困境,我自己本科是工科专业,如果想选择一个前景好的专业,无论报考什么学校,初试都必须考数学。但是自己偏偏数学成绩很不好,对数学学习更是极其厌恶,看到那么多参考书目,我简直一个头有两个大。这时候我想了好多,最终还是决定报班学数学,自己学我是真觉得没有信心。报班后我收到一些数学复习资料,并正好赶上了数学基础班的末班车,借此理清了我当时数学备考的思路,找到基础阶段的正确复习方法,开始了这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说到数学,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全年复习经验,在经历考研这半年时间里我自己不断的复习总结最终克服了自己弱点,考到了135分的高分,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予正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帮助。 我当时数学全年的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1、 基础阶段,过参考书。 将数学的几本参考书系统看一遍,这一遍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以及解题的基本方法,即是弄清楚高数、现代、概率到底包含哪些知识点,并自己学会总结,可以做一张结构表,把全部的知识体系串起来。 切记,考研的时间是宝贵的,决不可看了一、两个月书,发现自己思路还是混乱的,一定要一边看基本知识点,一边自己学会总结,并挑选着做一点课后习题,用于检验自己复习的效果。 2、 基础阶段,过考研复习全书。 考研复习全书,是在考研的层面上,就具体的考研考点和考研各种题型解题方法分章节和模块编写的,极具参考价值,绝对是考研数学的“红宝书”,将所有的知识点以考研的题型和形态呈现出来。在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学会总结,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注意全书上的每一道例题,学会举一反三。 3、 强化阶段,上暑期强化班,过第二遍复习全书,做配套强化练习题。 通过书本和资料的复习,我对考研数学的知识点和考研英语真题题型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暑期海文的数学强化班上,老师们就考研的三个部分,将每一部分重难点串讲一遍,总结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相当于帮助我将前期的基础阶段复习做了一个全面深入的总结,并让我认识到自己复习过程中的盲点和需要加强的部分。课程结束后,我开始全书的第二遍复习并认真地做配套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总结考研的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4、 冲刺阶段,做考研历年真题。 每年真题都要认真的做,并做好总结归纳,且在考研的规定时间内一套套完成。如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做一些正规的模拟题来练兵。 5、考前,整理思路,背公式。 6、考场上沉着做题,先易后难。 考研的这年,我和所有考研同学一样都付出了太多,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坚持不下去,然而又能无数次战胜自己,无数次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为了自己的理想,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拼搏一次,争取一个更精彩的考研英语真题人生,历练地更勇敢、更成熟,这段经历如此的宝贵,于我一生都影响深远,我希望接下来奋战在考研线上的同学能和我们一样坚持到底,记住,坚持在考研场上就是胜利!

2020年考研上岸率

哭泣吧
叔齐
20年的报考人数是341万,录取人数110万,也就是说大概每10个报名人中,只有3个人能最后考研成功。近些年的考研人数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报录比并不高,2020年的淘汰率却是高达70%。

为什么有的人考研一次就上岸,而有的人考好几次才上岸?请问考好几次才上岸的还有必要考吗?

泷岛
其孰是邪
这种就是学习好加上运气呗,考研的那些问题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这个时候就得看运气了,有的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觉得这次的题应该是某个范围,然后考试的时候真就是那个范围的,然后一次就考上了,有的需要几次就是每次压题压的不准呗

对于考研来说,手机真的是干扰自己成功上岸的重要因素吗?

大德不同
大体
说明你可能没有准备好,没有像其它同学一样下苦功夫,但你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已经是令人欣喜了。而与同样考研的同学复习情况对比后,更会觉得自己没有复习没有他们好,所以心里更加焦急!人生难得几回搏,你就趁势赌一把。做好备考计划,按自己的节奏与方法,拼尽全力,休管旁人怎样。哪些需要后半段突击,哪些需要大块时间练习。这样拆分之后你会对自己的分数有清晰认识。感觉鼓励的话安慰的话说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担心会给女儿增添不必要的烦恼。精力不集中。虽然说也是一本大学,但是从心里很压异,从心里不高兴,后悔有什么用呢?我觉得每天抽出点时间出去活动一下,对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都非常有益!祝孩子们成功!也是大家各自鼓劲各自努力,最后虽然没有都考上也都有不错的结果。坚持到最后你就胜利了扎实稳固的学习即使慢点也没事,重点是掌握,转化成自己知识,并且学以致用,这是关键!你自己踏实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同学的进度不应该成为影响你的心情因素。不要和别人比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遗憾就行了。因为单单你的心态都比不了。因为你的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头脑也是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这时候你要学会放松,放松什么呢?我可以的!信心满满,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复习,迎接挑战!加油!愿所有的亲都成功上岸!首先还是要静下心来尽全力搞好复习,心态要好,随其自然,不和别人攀比,今年考不上,忽略外界所有的干扰,专心备考。 更不要想发挥失常之类的负能量,相信自己,一定过!

为什么公考过了叫成功上岸?

泰伯
马浮
  从2003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开始的,因为当时已经确定考研了,所以没有太多注意,只是听考过的人说,太黑了,过了笔试,面试也是靠关系。但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一个个还是参加了那年的省考,虽然不幸全部落水。 我自己参加的第一次公考是2009年的国考,没有准备,也没有结果。2010年是我硕士毕业的年份,我参加了省考,我的职位招两个人,我笔试第一,进入面试,面试被刷。 2010年进入一事业单位工作,参加2011年4月省考,笔试第一,面试第一,顺利录用。 因为有了几次的公考经历,所以对公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人们所说的“黑”。 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讲,要做手脚确实很难,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笔试就不用讲了,面试我所经历的都是进考场前所有物品(特别是通讯工具)全部统一收缴,考试场地全部封锁(武警看护),进场后考官跟考生才开始抽签,选择自己所在的考试场地,如果当天考点有20个考场的话,你跟你认识的考官抽到一起的开率……大家可以自己去算,小得可怜。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面试题目泄露,这个倒是有可能的,我也没有经历过,所以严谨一点讲,政府部门的保密工作我们要相信一下。 不可控因素还有一点就是职位设置的问题,这个问题因为没有特别的监督措施或法规,所以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很大,经常会出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

只要一直的坚持考研,那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吗?

范艳
上海滩
考研难吗?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分别加以阐述。从全国考研的整体角度看,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远远低于高考的录取率。2016年之前的几年里,整体报录比大约是3:1,全国报考人数大约是150万左右,实际被录取的人数大约50万左右。最近几年,因为考研暴热,报考人数一路攀升,2017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01万人,2018年达到238万人,2019年则猛然蹿升到285万人,到2020年,这个数据是341万人,而全国实际录取人数,2017-2019年每年虽然有大约2-3万人的规模的增加,但实际录取人数依然不超过60万,全国平均报录比在迅速上升,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大约5:1的比例,平均录取率只有20%左右。2020年因为疫情,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了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增加招收18.9万硕士研究生的决定,使得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总人数达到了空前的约80万的水平,但是,即便如此,相对于341万报考人数而言,实际的整体录取率依然只有大约24%,平均报录比超过4:1。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从整体角度看,考研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从考研的个体的角度看,则情况差异很大。有些人第一次考研,就因为决心足够、备考扎实、报考目标合理而最终成功上岸,的人则因为各种原因,屡战屡败,考了两三次依然没能成功。现实中,很多人第一次考研都失利了,加入了二战的行列。从数据看,2019年报考的285万考生中,有大约110万人是考研失利而卷土重来的考生(主要是二战的,也有少量三战甚至三战以上的),而2020年报考的341万考生中,则有大约150万人是经历过考研失利而依然坚持的人。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要考研成功,尤其是要一次就上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有人会感觉考研的人大部分都上岸了呢?这很可能是因为观察的恰好是一个考研成功率较高的圈子。如果你观察的考研圈子,恰恰是一个考研动力很强劲、备考都很努力的群体,比如那些被称为“考研基地”的大学,如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这样蜚声考研界的学校,很多考研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准备,有些人读本科的全部目的就是考研成功,所以这些学校考研成功率很高,而且其中不乏考研名校成功的。如果只是从表面观察这些学校,你自然会觉得,考研并不难,甚至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很多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不但能考研成功,其中部分人还能考上985名校,甚至有人考上北大清华。如果你的观察范围是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你就会发现,考研其实并不容易,往往一个班几十个人报考,最后能成功的,可能只有几个人。再说极端一点。如果你在北大清华旁边走一圈,你会发现,北清周围都有一大群“考研钉子户”,这些人往往都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考研失利,但依然在坚持,因为他们的目标往往是北清这样的顶尖大学。最终这群人也只有少数人能如愿以偿,而大多数人,即便坚持考了三四次,最终也没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你当然会发现,考研很难。所以,从全国整体角度看,考研并不简单,但对于个体而言,能否考研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个人在备考中逐步获得的实力与报考的目标学校的匹配情况。如果你实力不够但目标很高,两者根本不匹配,自然很容易失利;反之,则比较容易成功。对考生而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报考目标,是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庞大的考研大军里,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功上岸?

为我
后仕
考研人数也在不断攀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态势,考研的目的也不再变得那样单纯。想要考研的人,你最好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在你考研复习和读研期间不用为三斗米折腰。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未来规划、家庭条件等等综合考虑。那么究竟哪种人适合考研呐?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未来规划、家庭条件等等综合考虑。那么究竟哪种人适合考研呐?如果对自己有信心能做到,再来看看你是否有下面的需求,再决定你是否考研。但是学校却规定只要能够顺利的考上硕士研究生,那么毕业证和学位证一定会顺利发放。家庭条件较好的,觉得社会复杂不太适应的这些类学生也会去考研。这就导致每年考研大军越滚越大。复习起来比一般学生有优势。所以比较适合考研,能更进一个层次,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一会儿又看看微信这是不行的。做实验往往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心态浮躁,静不下心是搞不如科研的。凡是想考的人都适合。如果没有这个欲望或野心,就不要整了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很少读书,知识面窄,成天沉迷于游戏,不思进取,根本不具备读研的素质。一点也不知下一次的天灾或人祸什么时候悄然来临,不费吹灰之力把他们带入地狱。或者做技术挺牛的最受导师欢迎,导师会让你做东西,给你项目,能带着你,还有不少小费。一旦下了决心,真的全世界都会让路,因为她们有明确目标,努力攀登,终归会成功的。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了的硕士研究生,我来给大家归纳一下:到底哪些学生不适合考研。吃一顿饭你就相当于洗了一次澡,个中滋味可想而知,选择舒适也是无可厚非的。

考研机构哪个好?成功上岸的学姐要我去跨考。

美人关
红风筝
不管是哪个机构的魔鬼训练营,都是给你营造一种在学校学习的气氛,而且给你规划好,每天过的很充实,能学到的东西很多,比自己看书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