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打算考研历史学,帮我支支招吧

绿荫岛
大话王
教材(参考了一位网友 他推荐的很经典):中国通史:古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 暗红色皮子 近代 李侃 李时岳《中国近代史》 绿色皮子 现代 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上下 黄褐色皮子 世界通史: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六卷本(古代史编上下 近代史编上下 现代史编上下)白色皮子 可以配着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仝晰纲主编 看。。打下坚实基础比较重要中国史主要是研究方向可能有近现代、古代史会分为明清,先秦,隋唐等不同方向。这是在通史基础之上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会很细。世界史则是国别史,美英法日等不同方向,需要外语好专门史是指具体研究比如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一样吧,现在都朝着综合大学发展,师范里面北师大的历史系很牛的,华师大,华中,华南,陕西师大都很好。你主要看看这个学校有多少硕士点,最好有博士点,说明这个学科比较牛,而不是学校本身名气。跨专业先过初试吧,如果你以往没基础,还是挺难的,事在人为。等着寒假,可以补补史学理论,了解一下学术动态,要不复试会让人笑话的。按理说学中文的古文会比较好,有报中国古代史的优势,不过这个方向不好找工作,其实历史都不好找工作的。方向自己喜欢就好。还有疑问愿意补充我建议还是别考历史,就业窄,读你的中文吧!

求问考研历史学基础看那些资料好啊?

毕业祭
经过两年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可测试,本科直接考研,这些条件必须在国家承认的学历。解读博仁考研真题史教育2010的新功能和2011年备考策略一个2010历史考研真题中的新功能:自2007 - 历史考试变化,前三年的探索命题后,2010真题更多的科学史的成熟和完善。 2010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前三年的命题,也是其创新和亮点:我们1,在历史文献的研究增加了名词解释,如:“来组织整个故事的野蛮人“”隋唐制度草案的起源。“页2,研究的历史人物,2010年增加了弗莱明。页3,在历史分析添加标题改为这句话,是给传统的标点断句实际。 例:系统启动以来,在隋唐伟岳随12骑兵准备傅笔嗯周朝,西卫息嗯随之奕威说,武卫表示,屯卫伟岳悦悦郈伟韦钰杰有关一般子系统与各政府士兵之家有郎将副郎将广场,主相律到另一个骠骑兵骑兵将领二府皆有更骠骑日老鹰后,群主呀车骑副郎将不会将水果调解,易比索( “新唐书”卷50,“兵制”)府兵制度,从西魏,周王朝开始,并准备隋,唐兴因之。穗12炜说奕威说,萧吉伟说武卫说,屯卫说,于巍,说郈尾,周围有各种子系统一般的士兵的家。房子有郎将,副郎将,广场,主要,以相律的主要群体。骠骑那里,车骑二府,有将领。更多骠骑一天后,鹰呀,车骑副郎将。不要设置要求正义,过一。比索(“新唐书”卷50,“军事系统”)这三种类型的问题是前三年的考试题型不出来之前。出租车从学习内容,在现有的宏微观同时,宏观:概述思维测验设有33题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微:台湾第一任州长刘铭传。但从考试的角度分享内容,这三个分数中的比重论文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趋于平衡,二手因此,从今年的问题,并研究内容点看来,今年的考试应该说是比较成熟的,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010历史问题更合适的人选做科班,尤其是跨考生,增加难度比学习系统的历史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 二,建议2011考研历史回顾: 我们1,点历史知识进行了全面审查,重点对基于纸张的内容检查而言,四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部分倾向于平衡。 2007,2008年的历史问题,强调政治,经济内容,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10%左右的总成绩,2009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基本部分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比总成绩的20%多。因此,当学生在审查必须进行全面检讨,不要忽视思想文化内容的审查。考研天气历史考题是要记住和理解的基础,因此审查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基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既要分析各方面的知识,如改革运动,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的把握,只有这样的综合分析一个知识点,加深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基础。有限公司2,整理,总结知识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考生盘问的历史,在审查过程中,必须自己整理,总结知识,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应买辅导书的回一劳永逸。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的过程是加深认识,存储过程的理解。只有自己整理,总结出现在的流利取得高分题考场秩序。页3,以在备考课本为主,一定要看到更多的参考资料,你想读,密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点的教科书。由于历史的2007全国统考改变,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公布的材料都是很好的参考材料。 4,注重知识之间首先纵向和横向联系,注重知识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和过程因果关系是探索历史趋势。这是上下文相关的知识点的发展。例如,税收制度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的演变,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来,考试强化测试的这个方面,2007的历史分析考察唐代以来,2009年科举制度的演变,研究19世纪后期,民族国家创建了四个全球性潮流,因此,在审查程序,以发展知识的背景下是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这种方式通过空间拓展与相似或相反的现象,历史现象发生的同时,在类比分析的其他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或者是接触和有机合成的同期历史现象和其他相关历史现象。例如,在中国,在日本19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所遭受的入侵西方列强之前,已经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要把握历史的宏观经济前景,2007年检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思维特征的2010研究概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欧亚大陆三大经典文明的中心。页5,用辩证唯物论,历史问题,在审查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学说,学生应注意使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结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总之,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强化,也善于横向和纵向,审查和排序的备考过程中,总结了法律的历史发展,最后祝博仁2011考生金榜题名的教育知识!

历史学考研怎样准备?

愿见
无我
考研历史学复习建议  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在基础  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  2、整理、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考历史学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从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错的参考教材。  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学统考课复习方法  首先,历史学的复习要选定好复习参考书目。由于大纲并没有指定考试参考书目,所以如何选择与考试联系紧密的参考书,就显得颇为重要。选择什么样的书目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分数,以下书目是值得考生认真对待地:中国史方面有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方面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寰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孔祥明主编的《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次外,历史文选可参阅周予同的《中国历史文选》或张衍田的《中国历史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文献可参阅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或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京大学出版社)、史学史可参阅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或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可参阅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地理可参阅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另外,可以选择的其它参考资料还有《考研大纲历史学专业考点经典解析—名词解释部分》、《考研大纲历史学专业考点经典解析—问答归纳部分》等。  其次,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通常来说,从三月到七月初是第一轮的通读参考书目的阶段。这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熟悉教材,夯实基础,对中国史和世界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认识。尽量做好读书笔记,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知识点整理出来。第二轮的复习时间从七月到十月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大纲熟悉教材。在这一阶段,考生应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印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在教材中划出大纲中的知识点,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力争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认识。第三轮的复习时间从十月到离考前半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参照年历年真题和以前重点学校的历年真题,做好笔记,在这段时间内来消化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余下的半个月时间可以做几套模拟试题,进行查缺补漏,对不会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并在这段时间内把大纲规定的历史知识点再过一遍。  最后,是否参加辅导班和备考心态的问题。是否需要参加辅导班,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觉得历史学对于自己是一个弱项,而且对历史的把握没有宏观的认识,觉得很混乱,从而梳理不出一条历史主线,那么建议你报一个历史学的辅导班,辅导专家可以帮助你理顺历史的脉络,从而对历史有一上宏观和整体上的把握。并且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专家可以给予加强认识。另外,考研心态也是影响考研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良好的心态会对复习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历史专业考研

戒之慎之
相川
你好,因为你是跨科考研,建议你一开学就应该通读两大通史,即中国史和世界史。我是历史学专业的,这些书加起来一共有11本。不过不要害怕,让你看完,只是有了解,后面复习有专门的辅导教材。11本教科书是:《中国古代史》 上下 朱绍侯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上下 王桧林主编 高教版 《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李侃著 中华书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本基本可以不看,因为当朝人不考当代史 《世界史》六卷本 齐世荣 、吴于廑主编的比较好 高教版参考书目: 推荐你看仝晰刚:《历史基础学辅导全书》+《历年真题解析》+《题型练习与全真模拟》山东大学出的。 这是历史考研的宝典,我是历史专业的,今年考研,《历史基础学辅导全书》包含了专业课所考的80%的知识。另外,今年历史考研还添加了一些历史专业的名词解释,你要了解研究历史的名家名作,挺有帮助考研学校: 分为A区,B区,C区。 A区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另外,这些省份里还包括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 B区包括陕西,重庆,四川 C类包括广西,贵州,新疆,西藏,内蒙,甘肃,宁夏,青海,云南等最好建议你考A 或B类,因为考研完了可以调剂,从高往下好调,从下往上不好调。告诉你一些我知道的好学校:宋史 :河北大学隋唐: 山西师范大学古代史:北大,北京师范,西北大学近代史: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史:武汉大学我就知道这么多了,好好复习吧加油!!!

关于历史学考研

柳遥
灰色人
这几所院校历史学考研都是自主命题,各个院校考试情况是不同的。从竞争度、真题难度等因素综合排名: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跨专业需要加试)、哈师大。这几所院校都是考历史学综合,可以先复习然后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选择院校,前期的目前可以定的略打一下,这样动力更足。那你还得努力?

历史学考研考研方向

若天幸然
冬之旅
文科类985都是不错的选择,北大,复旦,南大等等。。。然后是师范类,北师大,南师大等等。。。目前国内,人才膨胀,就业地区集中,任何一个专业吃香也是相对的。任何一个行业高薪也大多是暂时的。IT业很好,但是职场寿命不长,做到管理还可以。公务员现在都在控制了,学校老师也都定期评定筛选了。工作7、8年的人也下岗了。。。感叹一下。。。下面给你谈谈我对社会生存总结的几个要素(有背景除外):1、形象很重要!你看起来像什么样的人,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什么样的。形象气质不好,需要付出很多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即便你再有才华,但是别人从外表看不到。如果一开始否定你,那么即便你才华表现的再好,别人也会不服气。没办法,人首先是感官动物,我们都喜欢看起来和善美丽的东西,害怕强壮而凶悍的东西。所以,和善美丽的都去当了老师和明星,强壮凶悍的都去了政界商界和管理界。2、性格相处之后通过性格魅力感染别人,让周围认可你。这是改变的本质。但是性格的素质70%靠先天与早期环境。30%靠后天努力和调整。3、学历与一技之长谈过前两项,你会发现很多人很难做到,因为大多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在影响。而这一条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后天努力得到,而且一定能得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读书,读好书的原因了。4、健康的身体与心理不用多讲,这点是硬件。一点点感想,供还是学生的朋友们参考一下,呵呵。。。这要看你在哪儿学,以后想在哪儿发展了。。像我学得英语,呆在这个小地方,基本没什么用。。

打算考研历史学,帮我支支招吧

了别
鉴识
教材(参考了一位网友 他推荐的很经典):中国通史:古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 暗红色皮子 近代 李侃 李时岳《中国近代史》 绿色皮子 现代 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上下 黄褐色皮子 世界通史: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六卷本(古代史编上下 近代史编上下 现代史编上下)白色皮子 可以配着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仝晰纲主编 看。。打下坚实基础比较重要中国史主要是研究方向可能有近现代、古代史会分为明清,先秦,隋唐等不同方向。这是在通史基础之上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会很细。世界史则是国别史,美英法日等不同方向,需要外语好专门史是指具体研究比如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一样吧,现在都朝着综合大学发展,师范里面北师大的历史系很牛的,华师大,华中,华南,陕西师大都很好。你主要看看这个学校有多少硕士点,最好有博士点,说明这个学科比较牛,而不是学校本身名气。跨专业先过初试吧,如果你以往没基础,还是挺难的,事在人为。等着寒假,可以补补史学理论,了解一下学术动态,要不复试会让人笑话的。按理说学中文的古文会比较好,有报中国古代史的优势,不过这个方向不好找工作,其实历史都不好找工作的。方向自己喜欢就好。还有疑问愿意补充我建议还是别考历史,就业窄,读你的中文吧!

关于考研历史专业的几个疑问?

敢问何故
黑蜡烛
历史是全国统考,内容都一样各地都有报名点、考点历史考研要看十几本,这还不够,还要有一本基础知识复试线不一定,专业课最低180,政治英语要50英语口语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考不考名校要看楼主的意愿了考试科目:最好考自主命题的名校,参考书可以到目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找到书目。考试地点:除了本学校,各学校在很多城市设有考点。分数线每年都不同的,自己网上可以查。不是名校念了研究生也没什么大用。

历史学考研难度系数、、、

极盗者
日入而息
看考什么学校了 难度系数不一样 一般是比较低的有一定难度,历史专业考的很细致、很全面,需要众多的历史知识积累。英语考的是英语(一),比理工科考的英语(二)要难一些。希望能帮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