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不可睹
1、如果你学得专业是传媒专业,在大学是前150名以内,并且是211的学校,那么我给你做的排序如下:拉夫堡, 皇家霍洛威,GOLDSMITH,莱斯特, 谢菲尔德。现在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英国留学,并且想去以上提供优秀传媒类课程的好学校,一般都在大三开始做申请了。因为这些好学校的名额竞争激烈。但是,看到你并非211工程院校,且专业是法学专业,如果语言成绩不高,那么申请传媒硕士就有很大的难度了,主要你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不是打击你的积极性,建议你选择其他相关专业,传媒的入学要求很高。2、你提到的两个留学方案,我大致看了下,发现如下问题:a、方案一是继续选择法学专业,先读一年的预科,第二年在转传媒专业,实际上在英国读预科时除了能够把英语水平提高,你在传媒背景上一点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况且传媒所要求的工作经验也无法提供。所以这个方案几乎是南辕北辙,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远。b、第二个方案相对来说还有一定的可行性。获得其他一个学科的硕士学位在继续选修传媒专业,可能就会相对容易些。当然在选校方面就要注意,不能选择排名特别靠前的院校。3、国传媒专业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大众传媒没有比今天更得到充分的发展。自1702年第一份报纸诞生直至今日的所谓“21世纪新传媒”的出现,大众传媒已经已一个崭新的形象注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空间。数字电视和互连网的飞速发展无疑为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但无庸质疑,作为传统的媒体,例如广播和报纸,仍就在大众传媒行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英国大学中所开设的大众传媒专业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能够熟练掌握从事大众传媒专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大众传媒专业的盛行,目前就读该专业的学生的数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几百人跃升至目前的2000多人。 每当我们想到无论是闻名于世的英国BBC广播电台,还是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还是以报道小道消息而著称的《太阳报》,您便可想象到英国的大众传媒业在世界传媒业中所占据的不可替代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年来前往英国学习大众传媒专业的国际学生亦日趋增加。 报传媒,大家要考虑几个问题: 1.英国传媒业的中心是在伦敦,机会最多也是在伦敦。 2.传媒是一个很大的概念,Westminster的TV专业就很好,但是要读Journalism,还是首选Cardiff. 3.实际操作的百分比对于今后就业帮助可轻可重,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制片人曾说国内真的不缺理论性人才。学的越technical越好,类似lighting, camera,setting那样的最好,很文科类型的人学不来太technical的东西。 4.老师很重要啊,像Cardiff教Journalism的的老师,很多都是从CNN出来的, Westminster的老师都是这个field出名的。4、{硕士}英国传媒教育突出深入主攻方向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学,“重点在于将文化学研究同媒介研究研究结合起来”,核心在于“以传播学作为起点去理解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型式(cultural patterns)”。 而这也正是英国同美国在(大众)传播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所在。科伦教授评论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倾向于从效果方面考察传播,将之视为社会中相互分离的、个别的影响之源,而在英国,(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则倾向于将传媒视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反映,从媒介在揭示社会本质方面考察媒介。” 因此,该校研究生的专项研究,可以从媒介与社会和文化的联系的广阔范畴中,进行选择。在科伦教授看来,美国的传媒研究倾向于聚焦于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英国的传媒研究是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两个国家的媒介研究,在聚焦点和框架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当然也在该领域的教育中反映出来:美国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证的方法,美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教育强调实证的方法训练;而英国较为重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英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教育重视理性分析训练。但是,他认为美、英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与研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他认为应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使之优势互补。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学习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各占50%的比例,”而在硕士生层面则“有所侧重”(但也并非可以全然不学理论)。[6] 该校的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型课程,同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一样,也重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核心技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这些核心技巧后,再进入按媒介种类(印刷、广电和因特网)划分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其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内容既覆盖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方面,又包含对于公关行业的理性评判分析,考察公关行业及其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同媒介的关系。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关注理论与实践、媒介分析与媒介实务相结合,但突出主攻方向。例如,新闻学研究专业方向的核心,是学习专业新闻实践和研究分析英国和欧洲的受众、媒介机构、历史与文化,但重在深入印刷媒介或广电媒介的专门领域的专业化学习。又如,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专业方向,包含实践和理论两个部分的内容,但尤其服务于为学生进入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行业作准备,帮助学生拓宽、提高和更新这些领域的实践技巧。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的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 [7] 这决定了它同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及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在传播学科的教学中的区别。但从其课程设置中,依然可以看出其本科生教育重视专业智力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强调深入主攻方向的区别。其本科生教育的三个学位点,不论是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还是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有些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双学位之分),其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大致相同,均包括媒介、文化与社会概论,文化分析,文化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第二学年,文化学理论均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显然是为了给学生对传媒、文化与社会进行思辩式的、批判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其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各个不同的学位点的课程设置则有各自的侧重。 以不同的类型、模式适应社会的多方面的人才需求 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就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而言,新闻学教育(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领域的硕士学位点,虽然不忘提供宽广的理论框架,但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不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如:“记录片”、“故事片”、“剧本编剧”等),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新闻学、新闻学研究、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等),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的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8] 此处不在讨论之列。)而(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我们的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研究生教育,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该校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方向设置,就分为这3大类(该校提供的材料上的英文表述分别为“Research Degrees”, “Taught Programmes”和“Rese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s)”。在这三大类中,“Research Degrees”对研究的要求最高,而“Taught Programmes”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最高。就“Research 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该专业属于研究与教学型(“Rese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的哲学硕士点(B型)要求研究生修满3门课,并撰写2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 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就各校的特色而言,调研发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特点是很注意国际化。其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为国际化,约50%的研究生是国际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交融、文化争议等,一方面带来了了解不同文化的大量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该院进行访谈时,斯帕克斯教授特别谈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传媒体制是自然的、正常的,该系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认识到各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这不等于其他国家的传媒体制就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特点,是重视跨学科教育与研究。该系开设的“人类学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学”和“媒介与现代文学”专业方向学士学位点都具有跨学科性质,其课程设置,分别包含媒介与传播,以及人类学;媒介与传播,以及社会学;媒介与传播,以及现代文学两大板块。鉴于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鉴于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的特点,是重视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以及本系学术群体的合作。该系开设的学士学位点,既有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又有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后者牵涉到该系和其他院系的合作(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和双学位)。目前后一类主要有媒介、文化与社会加英语(或法语、意大利语等)(即语言+媒介、文化与社会的组合),历史学加媒介、文化与社会,戏剧学加媒介、文化与社会等组合。此外,该系的课程教学的讲座部分,采取了主题式,不是由一位教师负责整个课程的全部讲课,而是由一个教师群体负责,各人讲自己最擅长的课题。http://www.chuguo.cn/schools/index.aspx?country=%D3%A2%B9%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