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军事历史研究是否为核心期刊

一丘一壑
为了谁
《军事历史研究》是研究军事历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由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为CSSCI(2017-2018)扩展版, SCD源期刊(2017-2018), 科技核心(2018社会科学), 人文扩展(2018年版)。

求论文:《军事历史研究热点探析》

阿森纳
五戒
本人为中文系硕士,善于写本科论文(文科类优先,英文除外)正文初稿70/千字,两人以上同科文约稿50/千字,两人以上不同科文约稿60/千字,若完稿后,每修改一次50元,三次修改后仍不合格者退还80%稿费,先完稿后付款,一周之内完稿,若加急需加钱)

军事历史研究者:志愿军为什么要敌前潜伏

诽谤罪
大苦
潜伏不是目的,是达成突袭的手段。突袭也不是目的,是为了攻克阵地的战术。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为了赢取时间差,削弱美国火力优势,大炮架设需要时间,飞机起飞到达战场需要时间,兵力展开也需要时间。潜伏到阵地前面然后突袭,在对方兵力没有展开前发起进攻,然后在对方大炮反应过来前攻入阵地和敌人搅成一团让对方大炮失去作用,最后在对方飞机到达前拿下阵地。如果按部就班的构建出发阵地然后集结兵力最后活力准备。恐怕在构建出发阵地前几百架美国飞机就过来把你的人炸的一干二净,

2500字军事论文,急

法国版
芭芭拉
无语!

谁有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流浪汉
虞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占领南京后,在日寇总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对中国人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害多达35万之巨。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侵略军的轰炸机,排着编队对当时的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空袭,所到之处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旧城区几乎成了火海。日军731部队在诺门罕实施细菌战后,于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国浙江衢州和宁波、湖南常德、浙赣地区连续三次实施大规模细菌战,造成至少超过3万中国和平居民死亡。1943年,日寇从东北各地及山东、河北抓捕来大批劳工,送到井下挖煤。由于饥饿、和常遭酷刑,造成劳工大批死亡,这些死难者的尸体都集中扔在这两个大万人坑里。扩展资料: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10年独立苦撑战局,此后也主要是靠自身力量抗衡强敌,特别是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孤悬敌后,靠自力更生顽强坚持,中国抗战成为二战中最艰苦卓绝的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日本已经高度工业化,中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家。两国、两军对决,日本意在速战速决,中国则体大力虚,必须充分发挥地广人多的优势,通过长期的战争熬垮敌人。在抗击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过程中,中国的局部抗战是阻击法西斯扩张的前哨战。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汪朝光的民国政治史研究

喜福会
目想
1、《和谈将军张治中》,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952、《铁军名将-陈铭枢》(与朱宗震合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3、《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559/千,中华书局,2000.94、《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398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略论民国初年的中俄外蒙交涉》,《南京大学学报》,1986第1期2、《民初裁兵问题及其与资产阶级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86第2期3、《民国初年的中英西藏交涉》,《西藏研究》,1987第2期4、《国民党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南京大学学报》,1988第3期5、《联省自治性质论》,《南京大学学报》,1991第3期6、《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军事善后》,《北京档案史料》,1992第1期7、《199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92第5期8、《一种研究框架中的民国对外关系》,《近代史研究》,1993第5期9、《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研究》,《历史研究》,1995第6期10、《中苏条约谈判中国民政府东北外交战略》,《民国研究》第4辑,199811、《抗战胜利后的黄炎培》,《黄炎培研究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2、《东北停战与国共战略的调整》,《南京大学学报》,1998第2期13、《军调部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8第4期14、《抗战时期伪政权高级官员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抗日战争研究》,1999第1期15、《简论1946年的国共军事整编复员》,《民国档案》,1999第2期16、《简论1947年的黄金风潮》,《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第4期17、《50年来的中华民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第5期18、《关于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私人财产的一例调查》,《近代史研究》,2000第3期19、《1946年早春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顿挫》,20/千,《历史研究》,2000第6期20、《战后国民党对共政策的重要转折》,《历史研究》,2001第4期21、《战后初期中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若干问题》,《复旦学报》,2001第4期22、《战后国民党对共政策的关键转折-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再研究》,24/千,《历史研究》,2001第4期23、《战后初期中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若干问题》,16/千,《复旦学报》,2001第4期24、《直奉战后的北京阁潮》,《顾维钧与中国外交》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5、《评〔抗战时期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国史馆馆刊》第31期(台北),200126、《 战与和的变奏-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的中国时局演变》,22/千,《近代史研究》,2002.127、《战与和的变奏》,《近代史研究》,2002第1期28、《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23/千,《近代史研究》,2002第6期29、《国民政府对抗战胜利之初期因应》,20/千,《抗日战争研究》,2003第2期30、《中华民国史研究の回顾と展望》,12/千,《现代中国研究》(日本)第12号,2003.3.3031、《平实叙事论从史出-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18/千,《近代史研究》,2003第6期32、《战后旅大接受问题交涉研究》,20/千,《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33、《国共内战初期的苏北战场》,22/千,《中华军史学会会刊》(台北)第9辑,2004.334、《20世纪初叶电影在东北边陲之兴──哈尔滨早期电影市场研究》,16/千,《南京大学学报》,2004第4 期35、《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25/千,《近代史研究》,2004第6期36、《临城劫车案及其外交交涉》,22/千,《南京大学学报》,2005第1期37、《全面内战初期国民党军事失利原因之辨析》,17/千,《民国档案》,2005第1期38、《抗战胜利前后国共日三方互动关系研究》,22/千,《史学月刊》,2005第3期39、《简论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的“戡乱动员”》,11/千,《上海大学学报》,2005第3期40、《抗日战争历史的影像记忆》,17/千,《学术研究》,2005第6期41、《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23千字,《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42、《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21千字,《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等

朱子彦的研究成果

大恐缦缦
不道之道
主要学术专著:1、《朋党政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二等奖。2、《中国皇帝制度》(与徐连达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3、《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多维视角下的皇权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朱子彦论三国谋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黄山书社2009年)。9、《君临天下的女主》(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10、《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版)。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专版刊载“朱子彦著作系列”。主编:1、《秦汉文化和华夏传统》(学林出版社1993年)。2、《慎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中华文化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1、《鄱阳湖之战》,《航海》1982年第2期。2、《铁券制略论》,《学术月刊》1983年第1期。3、《流传千年的钱氏铁契》,《文物天地》1983年第3期。4、《元代的南北海运》,《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5、《三国时期的造船业》,《复旦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6、《明代仁宣之治述论》,《史学集刊》1985年第3期。7、《胡蓝之狱辨析》,《学术月刊》1986年第7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1986年。8、《明代的廷杖制》,《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3期。9、《太平经与黄巾起义无关》,《上海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10、《论司马昭》,《史林》1987年第4期。11、《曹操用人政策再评价》,《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12、《铁券制与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13、《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学术月刊》1988年第12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1989年。14、《论永乐帝迁都北京》,《上海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15、《论襄樊之役与关羽失荆州》,《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16、《从铁券制铁榜文看明太祖和功臣的矛盾》,《上海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17、《论明孝宗与弘治中兴》,《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18、《略论中国封建社会朋党》,《学术月刊》1991年第1期。19、《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朋党势力的形成》,《上海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2年第6期。20、《秦汉思想文化和华夏民族传统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6期。21、《论三国时期的荆襄之战》,《上海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3年第4期。22、《明清时期宝山地区市镇结构探索》,《史林》1993年第1期。23、《中国封建社会后妃制度初探》,《学术月刊》1993年第11期。24、《中国封建王朝衰亡原因新探》,《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摘录。25、《诸子学的形成与华夏传统文化》,载于《秦汉文化与华夏传统》,学林出版社1993年9月。26、《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干政》,《上海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27、《论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28、《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文史哲》1994年第5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1995年。29、《明代火器的发展、运用以及军事领域的变革》,《学术月刊》1995年第5期。30、《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宦官干政》,《上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31、《论明代内阁与党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1996年第3期。32、《汉代外戚集团的形成与擅权》,《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4期。33、《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史林》1996年第4期。34、《三国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昭》,《孝感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7年第3期。35、《略论中国皇后制度》,《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1997年第6期。36、《垂帘听政制度述论》,《学术月刊》1998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5期摘录全文。37、《论观音变性与儒释文化的融合》,《上海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38、《秦汉后宫制度述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39、《宋代垂帘听政制度述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40、《略论隋炀帝的历史功绩》,《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41、《黄巢起义军南征辨析》,《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42、《论东汉末年汝南郡的月旦评》,《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43、《曹魏政权内两大政治集团的产生与党争》,《上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44、《论东晋王朝桓氏家族与西军关系》,《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45、《论明代采选制度与宫人命运》,《史林》2003年第3期。46、《论先秦秦汉社会的两重君主观》,《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47、《三国时期航海与造船》,《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6期。48、《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东岳论丛》2004年第5期。49、《诸葛亮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4.12.24摘录。50、《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文史哲》2004年第5期。5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质疑》,《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52、《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4期。53、《三论蜀假吴人之手杀关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8期。54、《九锡制度与易代鼎革》,《文史哲》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摘录。55、《为蜀汉名将魏延正名》,《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6期。56、《论明代铁券制度》,《史林》2006年第5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12期。57、《论明代铁券制度与皇权政治》,《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58、《铁券制度与皇权政治》,《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59、《从夏口战略地位论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许昌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60、《九锡制度与汉魏禅代》,《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61、《明万历朝经筵制度述论》,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6期。62、《论吕布》,《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63、《诸葛亮接班人与蜀汉政权存亡》,《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0期。64、《论汉魏之际羌胡化的凉州军事集团》,《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65、《论陆逊》,《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66、《论三国时期交州战略地位与攻守形势》,《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67、《清代后宫制度述论》,《文化学刊》2008年第2期。68、《明季军事失败原因新论》,《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69、《三国谋略之我见》,《文汇报》2008年12月20日。70、《论左良玉起兵“清君侧”》,《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71、《论复社与晚明科举》,《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7期。72、《孟达败亡之因——蜀汉政权内部的集团斗争》,《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73、《论明代后妃制度与宫人命运》,《故宫学刊》2009年第5期。74、《曹操并非夏侯氏后裔》,《文汇报》2010年2月5日。75、《现存曹氏族谱与曹操后裔无关》,《文汇报》2010年3月19日。76、《存世曹氏族谱与曹操后裔无关——与复旦“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历史学研究”课题组商榷》,《上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4期摘录。77、《明代宫殉制度探究》,《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3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10年第6期。78、《汉魏之际徐州的战略地位与归属》,《史林》2010年第3期。79、《三国人口辨析》,《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10年第6期。80、《走下圣坛的诸葛亮》,《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0月29日。81、《论明代中期的科举改革——以嘉靖朝为中心》,《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2期。82、《曹魏代汉后的正统化运作——兼论汉魏禅代对蜀汉立国和三分归晋的影响》,《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83、《论东汉党锢的缘起与党人失败原因》,《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2年第4期。84、《松江府在明代的经济地位——兼论上海地区的近代化转型》,《江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85、《曹魏代汉前的政治运作》,《史林》2012年第5期。86、《蜀汉失荆州再认识》,《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87、《从五斗米道、少年、游侠看三张的政治分野》,《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22日文摘版摘录。88、《秦汉社会方技——医药学探析——兼论司马迁为扁鹊仓公立传的历史意义》,《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89、《孙吴的地域集团与立嗣之争》,《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90、《后妃与万历朝政》,载于《明史学家说明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91、《明朝宫廷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8期。92、《新时期三国史研究若干问题述评》,《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1期。93、《DNA难破解曹操身世之谜》,《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版,2013年12月8日。94、《曹操身世与曹氏谱牒考述——兼与复旦历史与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再商榷》,《人文杂志》2014年第4期。95、《论陈霸先的功业与历史地位》,《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96、《论明代的监察制度》,《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4期。97、《禅代与禅让》,《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版,2015年6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98、《女主临朝与“女祸”论辨析》,《国学论谭》,文汇出版社,2015年版。99、《晋武帝与西晋王朝的党争》,《中华国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100、《汉晋之际质任现象综论》,《历史研究》2015年第6期。 文化中国2007年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主讲《走下圣坛的诸葛亮》,2008年在该频道主讲《大话三国谋略》。《历史上的智者诸葛亮》,《大话三国谋略》三国历史从头至尾不足百年,但在中华文明史上却耀眼夺目,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爱国名臣文天祥曾经慨叹:“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的确如文氏所言,朝代兴废,帝王相踵,悠悠数千载,一时令人无从置喙,但三国史却是人们常谈常新、永不衰竭的话题。为何三国史最受国人青睐呢?这是因为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在这个龙争虎斗的时代里,集中了一大批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杰出人才,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分归一等一幕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

审时
天元
1:战争促进科技的发展2:是人们更加的珍惜和平,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相关研究至今仍是国际史学界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这方面的著作约有3万余种。在我国,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前夜,就已有这方面的著作问世。 1944年6月,湖南群社出版了文元钰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空前关注,相关研究成果百花竞放。 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充分掌握历史文献资料,努力提出一些有说服力的新观点。比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等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认识的一些观点:战争开始阶段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为时很短,只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前,1940年4月德国进犯丹麦、挪威时期;到了6月,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开始活动,这时战争已具有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 本着“博采众长,刻意求真”的精神,对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5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1999年版)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问题,强调“帝国主义制度全面危机的加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法西斯主义国家的崛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根源”;“西方民主制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的加速剂”。关于引起广泛争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针对“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和“1940年说”等多种说法,该书基于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战争发动者不同的情况和战争发展轨迹的差异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分别在东方和西方先后爆发的。1931年9月,日本在中国挑起“九一八”事变、在东方揭开大战序幕后,又于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战由此在东方爆发。1935年10月,意大利在西方最早挑起入侵阿比西尼亚的战争。以后,又经过德意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不流血征服,到1939年9月德国大举进攻波兰,大战由此在西方爆发。应该说,这些分析多有新意,较为符合历史事实。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我国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大多数学者的共同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尊重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进行综合研究,而不是仅仅作为军事史来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自觉清除“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重视探求和揭示大战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和世界影响。 肯定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阐述抗日战争的世界影响和国际意义 经过我国学者的多年研究,中国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具有重大的世界影响和国际意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比如,胡德坤、罗志刚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专章阐述“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该书指出,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以“七七”事变为起点的中国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中国抗日战争代表了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方向。 中国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比如,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指出:中国6年的局部战争、8年的长期抗战,迫使日本的一切军政施策均以解决侵华战争为中心,无力与德军呼应,致使德意日三国军事条约形同废纸。这样,同盟国无后顾之忧,才顺利执行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取得大战的完全胜利。如果低估了中国战场在大战中的战略地位,就不可能写出科学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比如,韩永利著的《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通过对抗日战争对战时美国大战略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论证了中国战场承担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战略责任,有效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其他主要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战略关系是一种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而非美国的单向支持。 既注重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史料发掘,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不断深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起点、性质、分期以及绥靖政策、法西斯主义、大战中的中国战场、大战的影响等问题研究的同时,我国多数学者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揭示法西斯专政的本质及其规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离不开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中国史学界早就把法西斯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朱庭光主编的《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三部专著先后问世。《法西斯新论》分析了种种法西斯主义现象,并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法西斯体制研究》分别探讨了德、意、日的法西斯体制。陈祥超著的《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着力研究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历史与现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法西斯专政和二战期间许多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致力于防止法西斯势力再起,维护世界和平。在现实生活中,法西斯政权虽然早已覆灭,但法西斯思想并未根除。半个多世纪以来,新老法西斯分子一直企图卷土重来。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尚未肃清,军国主义分子依然在活动。他们公然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试图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这在历史研究中也有突出表现,出现了以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翻案为主要目的的“修正学派”,即“翻案学派”。我国学者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对于防止法西斯势力再起,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史料发掘等方面取得进展。比如,王捷、杨玉文等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军事科学院等单位近百名中青年学者花费10余年时间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收集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关系、外交事件、战略战役、军事组织、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和历史人物等1万余词条。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一些出版社也出版或修订再版了一批著作。如《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22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版)、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著的《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4版)、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2版)、刘启安著的《叫魂———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首次独家揭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和李蓉著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等。这些都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暂时没有学到!

抗战历史知识普及:百团大战八路到底有多少个

江湖情
生之质也
百团大战八路军出动了一百零五个团三十三万人的部队,破路炸桥,捣毁弹药库袭击飞机场,拔除据点炮楼,围歼落单的小股日伪军,烧毁鬼子粮仓,瘫痪了整个正泰路。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国军。这次战役,最初名为正太铁道战役或正太战役。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略有变化,但总兵力仍为22个团。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第一次确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作战科长王政柱。1940年8月22日,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则称为百团大战。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余均参加。”“共百零五个团”。(《百团团大战历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23页)8月27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蒋介石转报八路军兵力部署时指出:“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0师、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示参战,部署计一0五个团。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积极主力(动)向敌进攻。”(《百团大战历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9月20日,朱德在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暨九一八事变九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公布了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也是105个团。他说,这次大战,还没有包括八路军的全部,山东方面的部队参加,参加的只是在晋察冀绥的八路军和决死队,一共105个团。22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登载了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于14日公布的关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战绩,也是105个团,指出:“我参战各团纵横散布广大地域,均能在统一意志之下,英勇用命,严守纪律,在基本上完成了自己所负担之任务。除正规军、地方军共百0五团参战外,各地游击队均积极参战,各区之民众配合作战,及破坏极为踊跃。”(《百团大战历史文献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第399页) 百团大战结束后,则出现了103和115个团之说。1944年8月上旬,彭德怀向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八路军七年来在华北抗战的情况时,指出:百团大战使用兵力达103个团。1945年3月,八路军政治部在《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书中写道: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出动115个团。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回忆百团大战时说:共有104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实力,仍有多种说法。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2卷“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一节中,写道:共105个团,20余万人。持105个团之说的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袁旭认为,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实力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因为以往的统计把参战团次算作参战团数,以至出现误差,百团大战“实际参战部队约80个团左右”。(《抗日战争研究》杂志,1991年第2期,第227页)周小宁就此提出质疑,发表《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一文,认为:“袁文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计算,既有重复,也有遗漏、疏误的问题,应该是“共计105个团”。(《军事历史》杂志,1992年第5期,第37页)本人认为:叶剑英于1940年8月27日向蒋介石的报告和朱德于9月20日的讲话中,均认为是105个团,这种说法,是在当时战役刚刚开始且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可信的,应确定为105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