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墙会
11月26日到12月26日,距离考研初试时间还真的就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据统计,2021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00多万,相比于2020考研又多出80多万。总而言之,考研人数又一次创新高。可想而知,考研的整体难度依旧不会降低,毕竟竞争力越发激烈了。初试,作为进入复试的一张“门票”,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按分数来,过线并且总分排名靠前,你就能进入复试;否则,你的考研之路基本上就到此结束了。所以说,初试还是很“残忍”的。如果说非要对考研的几门科目进行排名其在初试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是这样的: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数学是“老大哥”,一来分值高达150分占了30%!二来,难度不低——靠数学甄别考生和刷人。所以说,如果说“得”初试者稳上岸,那么“得”数学者才能稳初试!问题来了,还有一个月,数学该怎么备考?如何利用好最后这一个月把考研数学“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在今年考研数学大纲“大半天”的情况下,更应该慎之又慎。1.以基础进行做题拔高,再结合错题补基础有计划的考生会把自己的复习分成几个阶段,比如一轮复习就是扫清基础知识,根据考研大纲找自己的盲区,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练习。第二轮复习就开始结合做题来运用基础知识,熟悉数学题目的套路。那么当下这个时间段就应该是第三轮复习,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可以不重视基础知识了?并不是!而且还要更加重视!一方面,这个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可以找出自己前期的“漏网之鱼”,并且还可以把遗忘的知识点“捡起来”。另一方面,结合整套试卷进行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复习基础知识可以快速“扫盲”。所以说,在这个阶段,作为过来人,笔者建议大家注重自己的“错题本”,总结和消化其中的基础知识,然后把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补充完整。2.大量练习,提高计算能力虽然说考研大纲改了,提高了选择填空的总分值、降低了计算题的分值。但是,解答题却是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思路和技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老话说“熟能生巧”,多做题、多练习,你才能在题海中见识世面,才可以积累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其次,变来变去总分依旧是150分,无论是选择填空还是解答题,你想要得到正确答案你就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所以提高计算能力是关键。否则,手速跟不上想法,有分你也拿不到,只能眼看着空白的答题卡空流泪。3.总结思考为啥有的考生做的题并不比别人少,但却没有别人学得“轻松”?关键就在于考生会不会思考,能不能举一反三。其实,你做的题目再多,翻来覆去考察的知识点还是那几百个,大题的题型就更加“固定”了。重要的是,没做完一套试卷你有没有去对这套试卷进行思考和评价。回过头来看一看做的试卷考察的知识点以及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察的,如果变一种方式自己是否还能看得出来“真面目”?思考也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总结,比如某一类型的题目都是如何变着方式考察的某一知识点,如果对这样的知识点掌握得十分有把握就可以把时间地留给不太熟练的知识点和题型上。有针对性,又能有效提高自己。思考也有助于提升做题能力培养解题技巧,从想到做再到回过头思考,一道题至少就被你“做”了三遍,特别是最后一遍的思考,其实就是对解题思路的一种总结和提升。养成习惯,对于碰到的题目很可能就能达到“条件”反射式的效果,“把答案直接看出来”——这其实是一种能力,特别有利于做选择题。最后,真题为王,模拟题为辅助。多做真题才能把“脉号准”,才能“对症下药”。做模拟题其实就是练习和提高“医术”,就像在小白鼠身上实验一样。但是,真题不用选择,找到资源下载就可以;而模拟题确实五花八门,怎么选?在我看来,考研界的数学大神只有永乐“大帝”、汤神和李林老师(17年封神的确牛)!所以说该怎么选,就不用多说了吧?有一说一,比较中肯的还是汤老师的模拟卷或者押题卷,题目难度适用性比较大,而且考察的知识点不偏。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李林老师的风格,难度中等偏上但是低于合工大超越,比较适合在后期做题的时候用来查漏补缺和提升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