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新2015聚丙烯酰胺可行性研究项目报告

利之则至
爱恨调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任金金1总论 1.1概述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项目性质;经营机制及管理体制(1)项目名称:****化工有限公司新建3000吨/年聚丙烯酰胺项目(2)主办单位:****化工有限公司(3)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5)项目性质:新建(6)项目地址:**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原**农大化工厂内(7)经营机制:总经理负责制(8)管理体制: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生产部等。1.1.2主办单位概况投资方单位情况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丙烯酰胺为原料生产无毒无味无污染聚丙烯酰胺的民营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的研发,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具有生产阴、阳、非、两性型和乳液聚丙烯酰胺的能力,同时也是生产保水剂的专业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造纸、矿业、冶金、油田等领域。****化工有限公司以“为**创造绿色环保的聚丙烯酰胺产品”为目标,以“诚信协作、绿色环保、开拓创新”为宗旨。1.1.3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由于生产丙烯酰胺的原料为危险化学品,陆路运输受到限制,考虑公司长远发展,拟选择具有丙烯酰胺的生产基地,同时与上游企业形成产业链,与供方建立互利的关系,降低原料运输费用。2(一、中国对聚丙烯酰胺产品需求状况二、中国境内现有聚丙烯酰胺产品的生产能力中国阳离子

土壤保墒剂(高吸收、保水树脂)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非其道也
生或死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辣辣土壤保墒剂(高吸收、保水树脂)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述一、概述:水是万物生存的依赖,我国北方地区缺水干旱,不仅制约农业发展,而且危及生态环境。据科学家观测,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旱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未来几十年内,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北半球内陆降水量变化不大,气温升高导致地表蒸发加大、土壤变干,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水日趋严重。今年入春以来,沙尘暴在我国北方频繁出现,强度和范围,越来越大,不仅给北方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三北”、京、津乃至华东地区的生态安全。为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雨,减少蒸发,节约灌溉用水,有效替代地膜覆盖,避免“白色污染",恢复植被,减少投入,提高收益,我县决定新建一座高吸水,保水树脂土壤俅墒剂厂。高吸水、保水树脂(以下简称保水利)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类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属于高新技术中新材料领域。这种材料,遇水时,可吸收比自身重量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分,形成固体凝胶,将水分约束在体内,缺水时,它又能将所固定的水份缓慢地释放出来,维持周围的水分平衡,这种材料主要成份是聚丙烯酸盐等、无毒、无味、能降解、无公害。保水剂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使雨水和灌溉用水被吸收固定,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与下渗,增加田间持水量,节水、保水效果十分显著。除此而外,保水剂还具有以下功能:保水剂在地壤中有效作用期至少有三年,即使被细菌

为什么紫外光谱不能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的研究

非大惑也
子在
PP、PE最大吸收在120~140nm附近,常见的紫外波长甜区在200~400nm,PP、PE的最大吸收在远紫外区,信息不足,所以不建议。

塑料降解约多长时间

健顺
畅游者
塑料降解约多长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都是可以的。塑料的降解时间:1、这个是由构成塑料的成分所决定的,现在的塑料分降解塑料和不可降解塑料,对于不可降解的讲解年限比较长,时间是几年,而对于可降解塑料,尤其是淀粉基可降解塑料它的降解速度非常快,而且降解后所生成的物质完全是可利用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降解时间是可控的2、各种废弃塑料降解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主要看材质,这个具体数据还没有统计资料,多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短的几年,或者一年以内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名词解释】以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为基础原料,加入(或不加)各种塑料助剂、增强材料和填料,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加工塑制成型或交联固化成型,得的固体材料或制品。【塑料的优缺点】优点: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2、塑料制造成本低。3、耐用、防水、质轻。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5、是良好的绝缘体。6、与其他材料相比,塑料加工成型过程所需能耗较小。缺点:1、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2、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PVC燃烧也会产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环等。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我是化学工艺的研究生,今年刚毕业,现在做聚丙烯酰胺的研发工作,请问,我明年能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吗?

冒险王
苍之茧
没法考!考试要求安全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毕业3年才可以,相关专业毕业5年才可以。他们以毕业证的时间为准。明年只有1年,所以无法通过审核。但是现在都是执行先考试后审核的制度,你可以先网上报名---参加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及试题类型。当然由于你的年限不够,所以即使考过了也领不到证书。还有就是考试一般在省会城市举行,所以如果你在省会所以可以尝试参加考试;如果不在省会,就费时费力,不至于了。2013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报考条件  (一)凡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全科(4科)考试:  1. 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9年。  (“安全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具体指哪些专业)  2. 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7年。  3. 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3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5年。  4. 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3年。  5. 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硕士学位,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2年。  6. 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专业博士学位;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1年。  (二)免试部分科目条件:  凡符合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且在《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下发之日(2002年9月3日)前已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工作满10年的专业人员,可免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2个科目,只参加《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个科目的考试。  (三)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以上是帮你找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德报名条件,你可以对照着看一下希望帮到你资料来源:好学教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铝热反应开题报告。研究的目标,意义,内容,研究方法,进程,可行性

天府
夺魄
你好啊,你的铝热反应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 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 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 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 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 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 的可操作性。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 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 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 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 介绍甚少。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 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 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 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 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 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 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 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 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 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 得进入课题研究。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工业风险分析(hazop),要用风险分析软件,找不到啊,哪位大虾可以提供下载渠道?不甚感激……

尝试凿之
毕沅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符合《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详见附表1,下同)或相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详见附表1,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后;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参加考试人员在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编辑本段]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考试科目和主要内容 1.数学(考题比例 20% )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空间曲线等方面知识。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熟悉基本计算方法。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和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知识。 1.5 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及常系数线性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数理统计部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一元回归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热力学(考题比例 9% ) 2.1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2.2 功、热量和内能。 2.3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焓。 2.5 热力学过程、循环过程。 2.6 热机效率。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3.普通化学 (考题比例 14% )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与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 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压定律及计算。 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 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律 周期表结构:周期与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 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 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 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与金属腐蚀。 3.6 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 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缩合、氧化、加聚与缩聚。 典型的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烷、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橡胶、尼龙66。 4. 工程力学 (考题比例 15% ) 4.1 理论力学 4.1.1 静力学 平衡、刚体、力、约束、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偶理论、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滑动摩擦、摩擦角、自锁、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重心。 4.1.2 运动学 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和加速度、刚体内任意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1.3 动力学 动力学基本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冲量、动量定律。 动量守恒的条件、质心、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的条件。 动量矩、动量矩定律、动量矩守恒的条件、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律、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惯性力、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达朗伯原理、单自由度系统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振动周期、频率和振幅、约束、自由度、广义坐标、虚位移、理想约束、虚位移原理。 4.2 材料力学 (建议采用"结构"专业考试大纲"材料力学"科目的内容编写,但应简化以下内容) 4.2.1 轴力和轴力图、拉及压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和位移计算、应变能计算。 4.2.2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 4.2.3 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剪应力及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扭转应变能计算。 4.2.4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惯矩。 4.2.5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q、 Q 、M之间的微分关系、弯曲正应力和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剪应力和剪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迭加法和卡氏第二定理。 4.2.6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数解法和图解法、一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4.2.7 斜弯面、偏心压缩(或拉伸)拉-弯或压-弯组合,扭-弯组合。 4.2.8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和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校核。 5. 电工学 (考题比例 10% ) 5.1 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律、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5.2 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5.3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素、串联与并联谐振。 5.4 安全用电常识。 5.5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 5.6 变压器和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 5.7 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运算电路。 5.8 变频、调频基本知识。 6.流体力学(考题比例 8%) 6.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6.2 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的概念。 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总压力的计算。 6.3 流体动力学基础。 以流体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 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 6.4 流体阻力和水头损失。 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 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 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边界层附面层基本概念和绕流损失。 6.5 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 6.6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6.7 流体运动参数(流速、流量、压强)的测量。 7. 计算机与数值方法 (考题比例 12% ) 7.1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的组成及功能、软件的组成及功能、数制转换。 7.2 Windows 操作系统。 7.3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结构与基本规定、数据、变量、数组、指针、赋值语句、输入输出的语句、转移语句、条件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函数、子程序(或称过程)顺序文件、随机文件。 注:鉴于目前情况,暂采用FORTRAN语言。 7.4 数值方法 误差、多项式插值与曲线拟合、样条插值、数值微分、数值求积的基本原理、牛顿-柯特斯公式、复合求积、龙贝格算法。 常微分方程的欧拉方法、改进的欧拉方式、龙格-库塔方法、方程求根的迭代法、牛顿-雷扶生方法(Newton-Raphson)。 解线性方程组的高斯主元消去法、平方根法、追赶法。 8.工程经济概念 (考题比例 6% ) 8.1 熟悉基本原理和方法。 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和可比原理。 投资及生产成本的估算方法。 年费用、预期值、破损分析、现值、利-耗分析、价值和贬值。 8.2 熟悉投资方案的选择。 各类投资方案的选择方法。 8.3 熟悉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方案的原则。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8.4 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方法。 预测方面的基本概念及各类预测技术。 8.5 了解投资风险与决策。 风险与决策的概念。 各种风险决策方法。 8.6 了解研究开发中的技术经济。 研究开发项目的各种评价方法。 9. 职业道德 (考题比例 6% ) 9.1 熟悉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单位,个人与用户的关系)。 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和主要内容 1.物理化学(考题比例 20%) 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熟悉典型计算和应用。 1.1 气体的P、V、T性质 (如果在上午考试的"热力学"科目中已经包括,此项可以不列)。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同上。)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同上)。 1.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同上,但本内容上午考试的"热力学"科目中不深)。 1.5 化学平衡:理想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实际反应的化学平衡。 1.6 相平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二组分系统液固平衡、三组分系统。 1.7 电化学:电解池、原电池和法拉第定律、电解质溶液、原电池、电解和极化。 1.8 表面现象:表面张力、润湿现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和毛细现象、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溶液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物质。 1.9 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复合反应的速率与机理、反应速率理论。 1.10 各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溶液中反应和多相反应;光化学、催化作用。 1.11 胶体化学。 胶体分散系统及其基本性质、憎液溶胶的稳定与聚沉、乳状液、泡沫、悬浮液和气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2. 化工原理(考题比例 50%) 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熟悉基本单元设备的计算和应用, 熟悉化工原理典型系统和单元设备(精馏系统及板式精馏塔,气体吸收系统及填料吸收塔,换热系统及列管式换热器,干燥系统及干燥器)的工艺设计。 (在上午考试的"流体力学"科目中已经包括的一部分流体力学内容,不再重复列入在"化工原理"科目的考试内容中)。 2.1 流体输送机械 液体输送设备,离心泵、其他类型泵。 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 2.2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流态化和气力输送沉降、过滤、流态化、气力输送。 2.3 液体搅拌 机械搅拌装置和混合机理:搅拌器的性能、搅拌功率、搅拌器的放大。 2.4 传热 热传导、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对流传热系数、热辐射、换热器。 2.5 蒸发 蒸发设备: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2.6 气体吸收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和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填料塔与填料。 2.7 蒸馏 二元系的气液平衡、蒸馏方式、二元系精馏的设计型计算、板式塔、多元系精馏。 2.8 固体干燥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干燥器。 2.9 液液萃取 概念及萃取操作的流程和计算、萃取设备。 2.10 浸取 概念、设备及过程的计算。 3. 过程控制 (考题比例 6%) 3.1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自动控制的组成并能根据工艺需要提出控制方案要求。 3.2 熟悉被控对象的特性。 3.3 熟悉工艺参数的特性及转换技术。 熟悉测量过程,熟悉四大工艺参数(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的主要测量及转换方法、原理,了解常用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性能指标、使用场合,了解误差分析。 3.4 显示仪表 了解自动电子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 了解数字式显示仪表的基本组成及使用方法。 3.5 自动调节仪表 了解基本和常用调节规律的输入-输出的关系特性、特点及应用。 3.6 执行器 了解执行器的基本组成、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了解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了解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 3.7 熟悉简单控制系统的工艺设计方案。 3.8 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了解过程控制计算机接口技术的知识和过程控制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知识。 4. 化工设计基础(考题比例 15%) 4.1 工艺设计 了解工艺设计和工程设计涵义、类型及分类 ,不同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及其主要工作顺序。 了解化工设计的前期工作内容、工作顺序和具体要求,厂址选择、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 了解化工工艺设计基础资料收集、设计方案的编制,工艺计算的内容和要求,熟悉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 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明确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技术合理性),了解工艺流程设计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了解车间的平、立面布置图,理解设备布置的基本内容,工艺、建筑、设备对车间布置的基本要求和应综合考虑的事项。 了解管道布置图和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熟悉管道常用配件、各种管子和阀门的规格材料、性能及用途。 了解工艺对相关专业(化工设备和机械、过程控制、土建、公用工程等)设计的一般性工程知识和设计所提要求的基本内容。 了解工艺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4.2 工艺设计安全 熟悉工艺设计安全性涉及的安全因素。 了解消防、防爆、防毒、劳动安全卫生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性要求,以及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4.3 工艺设计经济分析 熟悉工艺设计经济合理性应分析的因素,基本内容和一般性要求。 了解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评价的一般方法 。 5. 化工污染防治(考题比例 9%) 5.1 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熟悉工业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综合利用知识。 5.2 废水处理 了解废水处理的一般方法。 了解非均相废水的处理技术和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焚烧知识。 5.3 废气处理 了解化工废气处理的一般方法 。 了解废气中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技术以及气态污染物的吸收、吸附、催化转化等净化技术和焚烧知识。 5.4 废渣处理 了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一般方法。 了解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污泥浓缩和脱水,有关固化、热解、焚烧技术知识。 5.5 环境噪声控制 了解噪声控制基本概念,声源性质、声压和声速的表示方法,声场中的能量关系。 了解噪声控制的一般方法、吸声、隔声和消声器基本知识。 了解工业区和居民区等各类场所噪声控制的范围和要求。[编辑本段]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 1.物料、能量平衡 (试题比例为16%) 掌握工艺过程的物料、能量平衡设计分析方法及对系统和单元设备计算技能。 1.1 工业过程和化工过程的物料、能量(包括损耗)分析,化学反应式。 1.2 过程计算和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过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2.热力学过程 (试题比例为10%) 掌握热力学过程设计分析方法,以及对系统和单元设备计算技能。 2.1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估算和换算,理想气体和混合气体,溶液性质。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工业应用的基本设计知识和计算技能,包括相平衡、相图、潜热、PVT数据和关系、化学热平衡、反应热、燃烧、热力学过程、蒸发和结晶、热能综合利用、蒸汽和冷凝水平衡。 2.3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工业应用的基本设计知识和计算技能。 2.4 动力循环:制冷和热泵。 3.流体流动过程(试题比例为14%) 掌握主要类别流动过程的设计分析方法,工业应用及对系统和单元设备计算技能。 3.1 伯努利方程应用,如管道水力计算、通过床层的流体流动、两相流等。 3.2 流体输送机械工艺参数的计算。 3.3 固体输送、筛分和粉碎。 3.4 气、液、固分离。 4.传热过程 (试题比例为14%) 掌握传热过程设计分析方法,工业应用及对系统和单元设备工艺计算技能。 4.1 能量守恒理论知识和在工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2 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过程的分析、计算。 4.3 热交换器的工艺设计。 5.传质过程 (试题比例为14%) 掌握传质过程设计分析方法,工业应用及对系统和单元设备计算技能。 5.1 质量平衡理论知识和在工业应用中的计算技能。 5.2 对吸收、吸附、解吸、蒸馏、干燥、萃取、增湿和除湿等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6.化学反应动力学(试题比例为6%) 掌握工业实现化学反应过程的设计分析,工业应用及对系统和单元设备计算技能。 6.1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原理及工业应用。 6.2 化学反应器类型比较和选择。 6.3 化学反应器的工艺计算及分析:依据速率模型和/或产品分布(停留时间分配和相应转化率)来设计工业反应器,理想等温反应器(单级和多级间歇式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和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及单一绝热和非等温的单相和多相反应的反应器分析。 6.4 反应器的工艺控制。 7.化工工艺设计(试题比例为10%) 掌握化工装置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 7.1 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7.2 工艺流程图(PFD)。 7.3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 7.4 能耗计算。 7.5 设备(容器、热交换器、塔器、泵、风机、压缩机等)工艺参数的确定;了解特殊制造要求、材料性质及防腐蚀要求。 7.6 过程控制(检测、分析、指示和控制)方案的确定。 7.7 熟悉工艺装置中的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法规和应用。 8.化工工艺系统设计(试题比例为10%) 掌握化工装置工艺系统设计方法和技能。 8.1 装置内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UID)。 8.2 系统阻力降分析,管道中可压缩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的阻力计算,管道、阀门的噪声控制,设备的接管要求,机泵压差要求。 8.3 阀门和安全阀、爆破片、限流孔板、阻火器等的设置原则及有关数据表;管道数据表。 8.4 设备标高和泵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 8.5 熟悉工厂的设备布置设计要求。 8.6 熟悉工厂的管道布置要求,熟悉设备、管道的绝热和涂漆要求。 8.7 通用安全分析方法,熟悉HAZOP(危险与可操作)分析和故障树形图分析、列表法。 9.工程经济分析(试题比例为3%) 熟悉在工程项目中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技能。 9.1 工程造价基本知识,技术经济分析的有关数据及评价方法,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 9.2 费用组成分析、工程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9.3 了解概算、预算和成本估算方法。 10.化工工程项目管理(试题比例为3%) 熟悉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熟悉我国有关基本建设法律法规。 10.1 工程招标形式和程序,投标程序和策略,工程中标条件和评价方法,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工程成本和资源控制,工程索赔。 10.2 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和基本知识。 10.3 工厂设计知识(内容、程序和阶段),我国有关基本建设法律法规。 10.4 本专业在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咨询、项目前期工作、报价、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开车等)的职责、工作程序、文件内容和表达深度。高级工程师 (Senior Engineer) 高级工程师是中国专业技术职称工程类中的高级职称(职称改革后称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也是最高职称。我们平常所说的“高工”指的就是“高级工程师”。[编辑本段]级别 高级工程师分为两级三类:高级工程师(副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 高级工程师对应教育类副教授,研究类副研究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对于研究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对应于教育类教授。 高级工程师在工程界为技术专家或技术能手,在企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很强的工作能力。[编辑本段]资格获取 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本科毕业及以上,获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工程师。 博士毕业,获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工程师。 通过职称计算机能力考试获得相应证书(获得计算机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级别及以上级别可以免考,对应与相关省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通过职称外语考试获得相应证书(一般需要通过A级考试,按各省规定不同,有的省份只要求B级) 准备材料和论文报评委会审批 (或参加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资格考试) 获得高级资格后企业发高级工程师聘书 来源信息:西部石化网两款世界主流的PHA软件,软件中包括了Hazop,SWFIT,FTA, ETA,FEMA等1、PHA Pro2、PHAWorks用Google搜索,国外网站提供试用版。国内基本没有免费版。

请问废旧的聚丙烯泡沫能有什么用处?具体点的

出外人
其于泽也
中国EPS泡沫塑料回收利用状况及技术进展 --------------------------------------------------------------------------------一、机械回收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分为简单再生和复合再生两种,简单再生主要用于生产厂的边角废料,也包括易清洗回收的一次性使用的废弃物,其成分比较简单、干净,再生料可单独或以一定比例掺混新料中使用,也可采用现有工艺和设备,是目前主要采用和行之有效的方法。1. 回收生产XPSEPS 废料经粉碎造料后,制得PS,然后加热熔融加入发泡剂,阻燃剂,成核剂等助剂,经加工处理制得XPS,广泛用于建材。目前,此回收利用技术在国内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且成为EPS 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2.循环利用泡沫生产厂家可将边角料和不合格制品经破碎机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与新鲜的预发珠粒混合后在板材成型机或包装成型机中再次成型,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EPS制品。经过生产实践证明, 在产品性能满足国标GBl0801-2002 的前提下, 破碎颗粒的掺量可在10%~ 25%之间,也就是说,可以节约原材料10%~ 25%。3.热熔再生热熔再生分以下几种工艺。一种工艺是将废弃EPS 泡沫塑料在140℃~190℃下进行恒温烘烤,使收缩脱泡,冷却后进行粉碎。烘烤时会产生易燃气体,需采取有效排气措施,注意生产安全。另一种工艺为先将边角料破碎,再用螺旋推进器将泡沫碎粒强制加到挤出机螺筒中经加热熔融挤出、拉条、冷却、切粒成再生颗粒料。  还有一种工艺是先将废弃EPS泡沫塑料浸入到高沸点混合溶剂中使其消泡并成为凝胶料,再与改性树脂、助剂混合,经多级排气挤出造粒,同时冷凝回收溶剂。造粒所得产物为增强聚苯乙烯,可制作文具、玩具和多种日常用品和电子电气零部件。采用凝胶化的方法制成的颗粒料,经风干至溶剂含量达6%~l0%后,也可重新用于制造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制品。二、制作轻质保温建材废旧泡沫塑料被粉碎后,经过红外线照射加热,其体积减少到1/20 以下;然后与特殊的水泥相混合,制成米花糖状的建筑材料,被认定为不燃性建材。这种建筑材料的消音效果平均为60%,对某些频率的噪音抑制可达到90 % 以上。这种材料现已被用做各种隔音设施的墙壁和天花板。另外,EPS 破碎料还可制成轻质砌块、内外墙的保温砂浆和轻质砂浆等。还可以将胶粘土和EPS破碎料按一定比侧混合,在高温下烧焙,EPS 破碎料被烧灼从而制成有空心结构的粘土砖,这种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绝热性能。三、化学回收利用化学回收作为调和EPS 与环境的可行性方法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该方法是把废弃EPS 分解成单体、化合物、燃料等可再用成分,使EPS回收真正成为闭环过程。该方法与机械回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分解生成的化工原料其质量可与新料媲美;另外它具有大量处理废弃物的潜力,即能实现再资源化又能达到真正治理EPS对环境的污染。当前化学回收中具有工业化潜力的工艺是裂解、汽化、加氢、热解。化学回收虽然从反应机理而言并不新颖,但要全部进入实用化, 还有不少工程问题需要解决。四、其它回收利用技术1. 制造带锈防锈漆;2. 制造多功能树脂胶;3. 制造防渗补漏剂;4. 用作沥青增强剂。

2010年4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

裴徽
德雷克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的骗局 编著者:龙生 一 困惑与疑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将近60年了,那场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反法西斯国家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但是,作为当时主要的法西斯国家的日本每当提到那场战争的时候,主要都是提到他们在那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和很少提到对他国造成的巨大灾难,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日本是第一个受到核武器,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最后导致约30万人的死亡。日本就是借助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来装饰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所谓揭开伤口,教育下一代。但是,从1995年以来,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原来的政治家和军人,经过单独或是联合研究,发现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历史记载存在许多的疑问,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象资料上都有诸多的困惑。主要问题是:一, 由于B-29飞机的航程有限,原子弹的投放飞机的起飞地点选在距离日本较近的提尼安岛的美国空军基地上,从美国本土运送两颗原子弹到提尼安岛上的步骤是先运送到夏威夷,然后在运送到提尼安岛,由于当时飞机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这两步过程使用的只能是军舰,这两段路却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虽然日本海军在美军的打击下几乎已经没有了战斗力,但是,日本海军却仍然相当数量的潜艇,即使在战争末期这些潜艇仍然偷袭美军的军舰,即运送原子弹的军舰随时有可能被日本潜艇偷袭,美国怎么会冒那么大的风险用军舰运送原子弹?二, 当时美国制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弹只有三颗,其中一颗已经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实验厂实验,美国怎么敢用仅剩的两颗原子弹去攻击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日本,而且还是以平民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内不要可能马上在造出原子弹,美国难道没有想到会有可能出现的有、突然事件吗?三, 当时,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费米甚至是奥本海默本人都极力反对使用这种威力过大的武器。美国政府难道一点也不尊重这些为他们研制核武器以后还得依赖的科学家的意见吗?四, 电影和照片资料的问题。有很多人看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电影和照片资料,但是,你只要有少许的常识和一些思考,你就回发现这些电影和照片资料中有着诸多的问题。原子弹爆炸过后谁有能力在强烈的核辐射区进行摄影或摄像,日本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防辐射的装备。即使是少得可怜的电影资料还是有问题,你会发现一些“幸存者”在爆炸后从废墟中出来后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经过训练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五, “幸存者”的迷惑。从战争结束到今天,从未发现过一个可以直接证明在广岛和长崎有过原子弹爆炸的人。有些“幸存者”只看到有大火产生,另一些“幸存者”以自己所谓“受到辐射烧伤的”伤痕,实际上只是火烧伤的痕迹。没有一个日本人能自身经历的的证据证明在广岛和长崎曾爆炸过原子弹。六, 数字的困惑。当时由于日本的个大城市都受到美国飞机的整天狂轰滥炸,大多数市民都跑到乡下躲避,广岛和长崎也是如此,实际上,据一个在广岛的日本老人介绍,1945年3月以后,在广岛市的市民已经不足五万人了。当他在四月离开广岛到乡下时,广岛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当然长崎也是如此,而日本政府最后却称两颗原子弹最后造成近30万人死亡,着实在令人费解。七, 科学证据。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在广岛和长崎两地进行了土样品的秘密采集,拿回国后经化验发现这些土的土质与普通土几乎没有区别,辐射计量并非超常。根本无法与在核实验基地所采集的土样品的辐射剂量相比。实际上,在受到严重辐射的土地上在几百年内不可能可以生长植物,人在该地区生活也相当危险,这与今天广岛的事实相悖。这更使人们困惑。八, 最有力的证据。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运用巨型计算机的有限元分析法,对在新墨西哥州、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的电影图象资料进行分析后,其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三份图象是同一颗原子弹的,也就是三份电影资料是在同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不同角度拍摄的,当然应该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颗原子弹. 种种令人不解的疑问和新的发现令许多科学家(特别是核物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十分困惑,但是,由于这种关于核武器的事件的极其特殊性以及对事实的谨慎态度,另外很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是独立研究,使这种疑问没有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于众. 二 事实与真相 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学术人士要求知道事实真相,从1995年开始,他们通过些秘密的方式与美国政府交涉,要求美国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有些美国政府官员说这是些”疯子的行为”. 但是,1999年末,一位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和一位当年美军的上级军官却联合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历史——美国从来没有在日本本土投放过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事件是一场骗局,那只是美军进行的一场非同寻常的信息站和心理站,一次非常成功的“软战争”。 由于这个消息是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披露的,而且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压制和否定,最后甚至对这两位科学家和军官进行了软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因此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知道了历史的真相。 纸终究包不住火的,这些消息终究会公布于众,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下就是历史的事实与真相。 这个信息与心理战被称为“曼哈顿2”计划。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实验爆炸成功。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学家、工程师和军方人士的预料。大多数的科学家也预料到了这种武器的存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这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本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完全结束。虽然在欧洲战场上,战争的火焰已经熄灭,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还在利用四处环海的地理优势进行垂死挣扎。美军的飞机虽然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日本的许多工业城市(包括东京、大阪)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而且人员伤亡十分惨重,但是,日本却没有任何要投降的迹象,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准备在本土与盟军决一死站。盟军在1945年6月份已经着手计划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登陆战,参加的盟军士兵大约为40万,其中以美军为主。美军却非常担心这次登陆行动,日本已全民皆兵,这次行动必将会造成盟军严重的伤亡。 但是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美军便似乎发现了有新的希望。因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会对日本造成巨大的伤亡,并且还有巨大的心理作用,可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那样就不再需要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强行登陆行动以及有可能在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这大概能避免约10万盟军的死亡。 因此,美国军方极力要求对日本本土进行原子弹轰炸,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这当中为首的美国军方人士是麦克阿瑟将军。 但是,许多科学家以及一些军方人士却反对使用原子弹。因为他们清楚原子弹的威力给平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以及在爆炸后的辐射给土地的影响。 当然,他们也承认在日本进行登陆战将带来巨大的代价。因此,许多科学家和军方人士建议对日本政府施加巨大政治压力使其投降。不过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很幼稚的,因为当时日本已经受到了世界的孤立和进攻,没有什么所谓“更大的压力”。因此军方人士甚至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本人也赞成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即使这有巨大的风险。 主张使用与主张不使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长达十几天的争辩,却仍然没有结果,但是,因为在战争中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总统的支持,主张使用原子弹占了上峰。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原子弹轰炸计划。 其实军方本身也有严重的顾虑。特别是运输问题和投放问题。因为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是定点引爆,从未实验过飞机投放,因此用飞机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计划就有其不确定性。况且,美国当时只有两颗仅剩的原子弹,万一有特别情况发生怎么办,而美国在几个月内不可能生产出第二批原子弹。 这时候,却有一个不知名的下层军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为在诺曼底登陆前,盟军在英国沿岸和欧洲大陆沿岸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信息迷惑战,使德军不知道盟军最后登陆的地点是在诺曼底,没有重兵部署在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时盟军没有受到有力抵抗,从而确保了登陆的成功。从1944年中到1945年初,德军的V—1和V—2导弹曾给伦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盟军同样是用信息迷惑的方法使德军把伦敦的定位目标偏移了40公里,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次两次成功的信息战都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当然,其中盟军的间谍人员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下层军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信息迷惑战来迫使日本投降呢?即用假信息的方法让全日本相信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给日本国民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震撼,造成恐慌,丧失其斗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这个方案提出时,受到了大量的讥笑和嘲讽。有些人甚至说他是美国军方内的白痴。但是,当使用与不使用原子弹的争论没有结果时,科学家和军方人士又想到了这个方案。并且经过一系列研究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当时的日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岛,与外界联系的途径已经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讯已经被美军完全监听。各个地区的通讯的损害程度也相当大,可以说,美军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间的通讯和消息以及新闻系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军已经控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军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国民发布大量的虚假恐吓消息而日本却难以辨别其真伪,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会认为是真实的消息。 经过充分的探讨和论证,大多数科学家接受了这个建议,军方人士最后也勉强同意这个计划,但是,军方与科学家达成的协议是,如果计划失败,那么最后还是会使用原子弹。1945年7月28日,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战计划开始制定,被命名为“曼哈顿2”计划。研究组对“攻击”的城市进行了相当严格的筛选,在六个候选城市(大阪,京都,札晃,小仓,广岛,长崎)经过反复严密的论证、比较,最后选定了两个城市作为“攻击”目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岛和长崎,因为广岛和长崎距离东京比较远,在通讯被基本切断的情况下信息来源极少,而且,长崎和广岛实际上已经由于美国的狂轰滥炸而被孤立。把广岛和长崎作为信息迷惑战的目标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大批的先进设备被运往关岛和提尼安岛。美军大量的军舰开始驶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装备大量电子设备的信息战军舰。 对于这次行动,美国当然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美军同时在研究原子弹的投放计划。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国军舰已经在广岛外海域部署完毕。信息战即将开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轰炸机在提尼安岛起飞,当然,它所携带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几颗美军的新型炸弹—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威力与原子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杀伤半径不到100米,没有任何辐射。 8月6日早上,这架B—29到达了广岛上空并投下了几颗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爆炸后引起了些大火,因为广岛仍有较多的木制建筑。但是引起的伤亡不是很严重。大概只有不到三百人丧生。飞机上报告了炸弹已经投下炸弹。随后“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美军马上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切断了广岛与外界的无线电联系。并伪装为日本在广岛的机构向日本全国各地发送无线电消息,用日语向日本政府和国民求救,“广岛被一颗巨型炸弹轰炸,威力极大”,同时,美军在日本的间谍网也开始工作(这些间谍大多数是美籍华人)。特别是把信息传给日本的几个特别重要的物理学家,因为这些人会认为这种巨型炸弹是原子弹,只有这些日本科学家真正知道原子弹的威力,从而能对军方和政府建议投降。 可以说“曼哈顿2“行动是比较成功的,在技术上没有任何漏洞。广岛与东京、大阪以及京都的通讯被中断,就连广播也因为美军的电波干扰而无法接听。甚至广岛市内的人也不知道广岛“被原子弹轰炸了”。但是由于没有确实的资料,只有大量的消息,虽然日本人相信广岛被轰炸了,但是只认为是一颗非常大的常规炸弹,知道美军的假消息“广岛已经被毁灭”通过其控制的信息网发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这一消息惊吓住了。当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广岛被毁灭”的消息,甚至有些距离广岛不远的地方的人知道这是个假消息,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为什么他们的政府会发出这样的消息,他们对此只能无奈。不过令美军哭笑不得的是,因为他们对日本通信系统的破坏性打击,日本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离大城市较远的地区却没有收到他们发出的消息,因此日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陷于一片混乱”。一些日本的物理学家也对美军使用“核裂变弹”怀疑,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拥有核裂变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物理学家之一西名吉尾却知道美国已经完全有可能掌握了原子弹,他相信日本已经遭受到美国的原子武器的攻击,对此他忧心忡忡。 正当“曼哈顿2”行动还在进行时,6日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全世界发布了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军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并向人们介绍了这种最新武器的强大威力,“相当于1.5万吨TNT”,“广岛已经消失了,”这个消息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包括传到日本以及所占领的地区。世界一片沸腾,很少人知道这颗“原子弹”是信息战的结果。 但是,日本在这时却没有显露出任何将要投降的迹象,这令美国军方十分恼火,甚至着手准备使用真正的原子弹轰炸日本。这当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应该实行第二步计划。 1945年8月9日,日本还被一片恐怖笼罩时,又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美军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信息迷惑,这次更加猛烈,因为长崎已经被美军的军舰给完全封锁了,联人与人的直接通讯的条件都没有,美军又给日本各地传送信息“长崎被原子弹轰炸”,“长崎消失了”。日本国民真正的开始陷入混乱局面。 当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又向外界宣布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次,他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惊的新闻——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电影资料,当然,实际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弹的电影资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还有美军用模型制作的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后的电影资料,在黑白电影中很难分辨真假。 电影资料被展示后,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大报都在头版刊登了原子弹爆炸的照片和广岛、长崎被“毁灭”的照片。 日本国内已经陷入完全混乱。 同时,几位原子科学家,包括阿尔瓦雷斯、阿格纽、罗伯特*瑟伯尔等人通过他们的日本朋友给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详细的讲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并劝日本政府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过第三国向美国政府表示了投降意愿,不过是有条件投降。美军也知道了这场信息战实际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方案,要求日本马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军对日本下达了最后通牒,若不马上投降,将在东京投放原子弹。 当然,这颗将是一颗真正的原子弹。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将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将投降。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次信息迷惑战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胜利了。 三 结局与尾声 “曼哈顿2”行动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个计划一直被严格的保密。联参加行动的绝大多数军人也不知道他们行动的全部过程。他们只知道把信息传到日本各地,他们也认为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美军的信息迷惑甚至迷惑了大多数美军,实际上是迷惑了全世界。 日本投降以后,美军完全而且是单独的占领了日本,并且控制了日本的新闻和通讯等信息机构,完全控制了日本官方。日本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广岛和长崎仍然存在,甚至是平安无事。而知道真相的人却没法传送消息,如果那时你是说广岛和长崎平安无事的话,肯定被认为是疯子。 几个月后,在美军的操纵下,日本政府公布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造成共30万人死亡。为了防止日本和德国的军国主义复活,主要是为了威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美国没有公布事件真相。美国销毁了所有“曼哈顿2”计划资料,从而无法再让人知道事实和真相。 日本政府也对此有过怀疑,但是因为美国的压力和自身利益,没有追究下去。 战后不久,日本政府发现这了“两颗原子弹”却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可以掩盖日本“害人国”的地位,突出其“被害国”的地位,所以日本不愿再怀疑那两颗“原子弹”。现在,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纪念从未有过的原子弹爆炸,在两地还有纪念馆,以突出日本在历史上的“被害”,但是却从未反省自己对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历史上就认可了美军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谎言。 历史是公正的,今天,这段谎言被揭穿了。历史虽然已经过去,那么,我们在今天该说些什么?作者:龙生chinadragonson@21cn.comchinadragonbaby@sohu.comchinadragonson@263.net建议:(一)看完后尽可能多的把这篇文章贴到全国和世界个公告牌和论坛上。 (二)有心者,希望能翻译成为各国文字,贴到世界的论坛。让全世界人知道事实与真相。 谢谢。--------------------------------------------------------------------- 2001 中山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