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心-性质

彩虹鱼
天气不合
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基因工程药物领域正式批复组建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是生物医药技术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孵化器。本工程中心是于2004年6月立项申报,经过初评、答辩、现场考察及评估四个环节的论证评审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6月正式批复组建。2006年5月,由暨南大学、广州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中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07年1月8日,广州高新区举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投资落户签约仪式,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微软、英特尔、IBM、等国际知名企业一起签约进驻广州高新区。

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心-任务

撒布
莫之知避
(1)在国家高新技术政策指引下,开展与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直接相关的创新基因工程药物或产品的高效研发,带动广州市及华南地区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2)为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基因工程药物或生物制品的研制开发、中试研究及产业化提供开放式技术工作平台;(3)为国内外科技人员来穗创业,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研究开发与中试实验条件;(4)接受国家、省、市相关的科研项目和任务。

陈运贤是谁?

传其常情
火与剑
陈运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员、长崎大学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及临床30余年。中国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第一人,主要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科技部攀登专项项目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26项。

暨大美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吗

天乎人乎
长城长
暨大美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控股,而这两大实力雄厚的股东都是国有企业,所以暨大美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国有企业。你是厂家的吧我不是厂家的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名单

沙我
北国风
2009年授牌名单(高校版) 序号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 四川大学 2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理工大学 3 晶体生长设备与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理工大学 4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 5 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重庆大学 6 多肽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 2010年授牌名单(高校版)待续2011年授牌名单(高校版) 序号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 河北大学 2 电子政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3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发展改革委 4 长白山道地药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 5 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 吉林大学 6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 东北电力大学 7 寒地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 8 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 东北林业大学 9 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 寒区低碳建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 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 中国矿业大学 12 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东南大学 13 超声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 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 中国计量学院 15 绿色化学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 浙江工业大学 16 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17 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 安徽大学 18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发展改革委 19 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 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 福州大学 21 种猪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 江西农业大学 22 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 河南理工大学 23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 华中农业大学 24 化工过程模拟与强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大学 25 中药粉体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 26 临床医学分子诊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7 数字家庭互动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 中山大学 28 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 华南农业大学 29 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30 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31 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发展改革委 32 喀斯特山区植物资源利用与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 贵州大学 33 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34 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藏) 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35 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6 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 37 中药指纹图谱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8 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发展改革委 39 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 山东科技大学 40 海洋生物技术与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波) 宁波大学 41 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 深圳大学 2013年授牌名单(高校版) 1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 湖南科技大学 2015年授牌名单 序号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名称主要依托单位1金属新材料检测与表征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新型疫苗研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中压大功率变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北京)北京森源东标电气有限公司5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评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评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6中药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绿色制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8安防视频监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9抗生素酶催化与结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循环流化床机组清洁发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1煤基聚合物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山西省化工研究所12矿山流体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太原理工大学13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14蒙药现代提取工艺及制剂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内蒙古天奇药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5乳酸菌筛选与乳品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16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沈阳农业大学17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8多语言协同翻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19先进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本钢集团有限公司20航空和轨道交通用铝材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21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吉林大学22长白山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北华大学23生物质天然气与城乡固废处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吉林省昊海天际科技有限公司24中药新剂型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5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6老年性疾病干细胞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黑龙江天晴干细胞股份有限公司27环保磷系阻燃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9海工装备与船舶数字化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江苏科技大学30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邮电大学31环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大学32药物制剂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浙江大学3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机电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水生动物繁育与营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湖州师范学院35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温州大学36稀土磁/光电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中国计量学院37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安徽农业大学38分布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数控锻压机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40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1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42数字电视智能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大学43海洋生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厦门大学44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南昌航空大学45鄱阳湖流域水工程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南昌工程学院46硅衬底氮化镓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47新能源电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48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9酶制剂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50重组蛋白基因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山东博奥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剂大规模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2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河南大学53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河南科技大学54核苷生物及化学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55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7磁电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宜昌东方微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8半导体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59树脂基结构与功能材料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60避孕节育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华中科技大学61动物多肽药物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湖南师范大学62报废汽车及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3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湘潭大学64汽车泵类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湖南工学院65杜仲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吉首大学66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67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8汽车零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华南理工大学69高性能金属耐磨材料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暨南大学70智能数字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1数字音视频信号宽频带传输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72生猪良种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贵港市扬翔股份有限公司73抗肿瘤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广西慧宝源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4缓控释制剂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75仪器仪表传感器与测量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76化工过程强化与反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重庆大学77基于北斗的多模式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8医学数字影像与通讯(DICOM)标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79营养生长素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80成体干细胞开发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功能型纤维素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82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贵州大学83高性能特种线缆制造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84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85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昆明理工大学86红球藻种质培育与虾青素制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7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88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89黄姜皂素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山阳县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责任公司90过滤与分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91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陕西)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92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陕西)陕西理工学院93西北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甘肃省轻工研究院94特色药用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95低压电器智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96高纯纳米氧化铝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97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98锂离子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99低阶煤清洁转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高原型配网开关设备制造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101枸杞酒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02高分子建筑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新疆蓝山屯河型材有限公司103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兵团)石河子大学104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兵团)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5节能电子及新能源发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疆兵团)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106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连)大连工业大学107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08智慧航运与物流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连)大连大学109动物疫苗基因工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10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1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12水产品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厦门)集美大学113下一代高速光传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14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115企业电商大数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116低碳功能材料复合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深圳市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17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药学院的科研机构

虑求
生非汝有
药物分析与筛选研究所总体目标是在药物分析与筛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工作并培养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及博士后等多层次高级专业人才。本研究所由4名教师组成,其中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名(博导)、教授1名(博导)、副教授2名。科研方面,本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和青年基金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300万元。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晨光计划项目1项,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及创新科研项目5项及校企合作项目多项,近年来本研究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多项。教学方面,已完成药物分析专业的基础及专业课程建设,并开设了完备的药物分析相关课程,“药物分析”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承担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等共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药物分析学》(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才培养方面,本研究所每年共招收博士生2-4名,硕士生8-10名,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创新科研20余人。本所学生就业形势很好,就业渠道分别为赴美国、日本及国内一流大学及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高校及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从事药物相关研发与管理工作。本研究所研究特色是运用微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激光诱导荧光、生物传感等现代分析技术为手段,研究药物的新的分析方法学及作用机理、集成化微纳流药物分析装置、药物分子识别材料、以及药物有效成分筛选及质量控制。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1. 药物的色谱及电泳分离新方法;2. 药物分子识别材料及其应用;3. 微纳流控药物分析装置及其集成化;4. 荧光探针试剂的合成及其应用;5. 生物传感及药物电分析方法;6.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质量控制;7. 药物筛选新方法;8.单细胞分析。 生物药物研究所系是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化学和物理手段,研究生物技术药物(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天然产物等)、药物在体和体外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大规模筛选的学科。目前有基因工程药物(常见病相关基因研究、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剂、多肽类药物)、生物化学制药工程(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及相关的药物分析及筛选)、肿瘤组织芯片、分子药理学和环境保护产品开发等六个研究方向,从上述几个研究方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本科生培养以为研究生教育培养合格生源为主要任务,兼顾培养社会上需要的本科应用人才。本研究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现用专业课教材将在五年内逐步用世界著名英文原版教材取代,它们是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艺原理、细胞及分子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及基因工程研究方法。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和自主培养师资的规模,使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在五年后全部采用双语教学。研究生课程全部采用英语授课,争取把发酵工艺原理、细胞及分子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研究方法建设成学院或学校优质课。五年里引进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五名。本研究方向下设如下几个研究室:(1)基因工程药物学实验室是一所从事基因工程研究与开发的综合性实验室,它主要从事常见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寻找疾病相关基因,开发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为开发创新药物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发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多糖类药物,开发多种疫苗(蛋白质疫苗、DNA疫苗),基因工程诊断试剂。治疗用细胞因子和基因治疗等。(2)生物化学制药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从事生化药物研究和开发(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药物筛选及分离分析),以及基因工程药物下游技术研究工作,包括微生物发酵工程学、药物在体和体外相互作用、药物筛选及药物分析提纯工艺研究。(3)肿瘤组织芯片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分类、储存和制备各种肿瘤组织切片,并将其制备成芯片,供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材料,如下设备是实验室的必须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液氮罐、各型切片机、荧光、倒置及常规显微镜、放射性同位素检测仪、以及其他细胞生物学研究用仪器。(4)环境保护及石油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要从事石油生物降解过程的研究,分离克隆参与烷羟生物降解过程关键酶的基因,用于构建能高效降解烷羟的重组菌株。研究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化学药物研究所是立足于适应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为提升我院药物化学专业科研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成立的。药物化学专业自1994年开始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经过14年教学和科研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本所现有在职教职员工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2004年获得药物化学硕士点授予权,博士点挂靠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7人,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和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7名,在读博士1名),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约占60%。人员构成反映出教学队伍老、中、青相结合,梯队层次好,教师教辅人员配备合理,互相协作。化学药物研究所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具有较强的化学、生物与医学的综合实力和优势资源,使药物化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专业方向,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手性技术与药物合成研究,药物设计、合成及技术开发,天然药物化学及先导化合物研究,生物模拟天然离子通道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手性药物的电化学催化合成与分子识别,制药反应工程和药厂工艺设计等。化学药物研究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科发展。现拥有多名学科带头人,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 多项。已发表上百篇研究论文,其中多数为SCI收录。申请各项专利 25 项,获批 15 项。化学药物研究所的科研条件正在日益改善。药学院现拥有各类先进设备的实验中心,目前有400 MHz核磁共振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光谱仪等用于药物化学研究的大中型分析仪器。化学药物研究所决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从事药学研究的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也为实现药学院成为湖北省和全国的药物(新药)研究、开发与评价中心及药学人才培养基地这一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科院是大学还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科研机构?

学者
恐怖岛
1949年11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了。 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 1955年6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共谋国家科技发展,更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科学院学术中心的地位。 5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累计招收研究生45000余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标志着中国科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5年来,我院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中心,锐意创新,各项工作迅速发展,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重大创新成果开始出现。在纳米科技、新核素合成、等离子体放电、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生命起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通用芯片研制、超级服务器、计算机操作系统、煤间接液化合成油、高性能机器人、神州载人飞船应用系统及国防建设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成果;在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测序、成年体细胞克隆牛、西部大开发、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铬盐工业生产等领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创新贡献。 2002年,我院提出了新时期办院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发展战略,明确了我院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科学院将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家科研,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中国科学院是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是全国人民的科学院,是世界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此向社会各界汇报中国科学院的工作,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进展,使中国科学院工作能得到全社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以便让我们共同努力办好中国科学院,办好中国的科技事业,并为国际科技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学部 中国科学院学部(以下简称“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 学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目前有院士687人,其中外籍院士41人。学部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院士大会,其常设领导机构是学部主席团,由中国科学院院长担任执行主席。学部现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五个学部。 学部成立初期,即组织院士参与制定了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86年,在89位院士建议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院士联名建议加强中国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1993年,在王大珩、师昌绪、张光斗、张维、罗沛霖、侯祥麟等院士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工程院。 作者: 159.226.89.* 2005-5-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科学院简介 近年来,学部围绕西部开发、国家安全、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教育、学科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报送国务院和政府有关部门,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基础科学研究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已逐步建立和发展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地学与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天文学领域,现有16个研究机构,其中有10个研究所、2个研究院、3个天文台和1个授时中心,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是基础科学方面的重要研究力量。目前,在这些研究机构中建设有基础科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院重点实验室19个。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先后启动了国际量子结构、核心数学、聚合物科学与材料、交叉科学理论物理和复杂系统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主要围绕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团队的带动作用,培养出在中国本土成长的一流科学家。为推动国内纳米科技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即将成立国家纳米科技中心。 中国科学院已经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托卡马克和激光聚变装置、长波授时台等重大科学工程装置,以及2.16米光学望远镜、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等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目前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大型非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含谱仪)重大改造工程等。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先后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新核素合成、超新星观测、高温超导、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应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过渡金属原子簇结构和性质以及金属有机化学等等。同时,为我国信息、能源、材料、资源、农业、医药、空间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形成科技战略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先生、半导体研究所黄昆先生分别荣获第一届(2000年)和第二届(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现有23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26个国家和院重点实验室、12个植物园、22个标本馆、9个典型培养物保藏库和11个野外生态学研究台站,拥有6800多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 在北京的7个研究所以农业高技术和生态环境研究为主要方向;由7个研究所(中心)组成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人口与健康为主攻方向;在西南的4个研究所组成了西南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发展基地,主要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湖北的3个研究所重点研究水生生物学和病毒学及其生物技术;另外在青海和广州各有1个研究所,分别进行青藏高原生物学和植物学及退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完成了366卷中国植物志、动物志和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创建了最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粳稻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蝗虫生态学与治理、恢复生态学、害虫防治、作物品种选育、水产养殖、创新药物等的研究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农业经济发展和人口与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用二步发酵法生产Vc中间体、黑曲糖化酶酶活的提高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人干扰素超高表达、转基因鱼和体细胞克隆牛等重要研究成果,有些已实现产业化。在新药研究方面,共创制新药50多种。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是我国首次被美国仿制、经FDA批准上市的药物;抗疟疾药蒿甲醚是我国出口的唯一首创新药,1995年被列入世界药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地奥心血康”等药品年产值已达14亿元人民币。 作者: 159.226.89.* 2005-5-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3 中国科学院简介 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在资源环境领域,中国科学院现有24个研究所、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院重点实验室和47个重点建设的野外观测试验台站。野外台站分属于生态系统研究、大气本底观测、地磁台链、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等四大网络,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长久性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目前,资源环境领域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研究体系。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涉及固体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遥感、农业等多个重点学科。多年来,广大科技人员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进化古生物学研究、国际界线层型研究,以及各门类化石总结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通过在东亚季风环境系统、黄土、岩溶、冰芯、湖泊、古海洋学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以及海洋生态动力学等方面开展古环境变化和过程研究,重建了东亚自然环境演化规律;积极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全球变化研究。陆相生油理论、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东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环境污染机理、青藏高原隆升及环境效应等研究工作,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根据地域分异、地表水热平衡、元素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特征,完成了各种自然区划、生态环境区划、农业和经济区划,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控制和海水养殖、海洋药物等方面,提供了一批实用的技术和模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地球信息科学在政府决策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 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中国科学院共有28个研究所、2个技术支撑单位、1个国家实验室、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重点实验室,14600余名科研技术人员。主要工作涉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光电科技、材料、能源、交通、化学工程和空间科学技术等领域,曾为我国计算机、激光、合成橡胶、“两弹一星”等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为了强化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工业配套能力,已建成31个国家工程中心和院工程中心,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形成一个高技术企业群体。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任务是:从事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高新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我国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在提高我国高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等方面,起到有显示度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和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有效载荷、小型化超强超短激光、纳米材料、有机合成化学、40万千瓦蒸发冷却电机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龙芯”高性能CPU芯片等大批创新研究成果,为我国信息技术和自动化、化工与材料、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 高技术产业化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中国科学院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同时,积极建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企业化,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作者: 159.226.89.* 2005-5-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4 中国科学院简介 资兴办的企业,分布在11个行业,其中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19家。院直接投资的企业(含首批转制单位)有82家,如著名的联想集团控股公司等;研究所投资的企业有356家,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的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合臣化学公司等。目前,全院已有8家院、所投资的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在31个国家和院级工程研究中心中,有14个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此外,在建和筹建中的科技产业园区有21个。 中国科学院依法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院对院直接投资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 2001年度,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434.54亿元;利税总额42.99亿元;创汇额2.94亿美元;所有者权益117.22亿元;从业人员约5.24万人,其中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4万人。 中国科学院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十分重视与省市的技术经济合作,近年来陆续与23个省、市、自治区及有关地(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地推进与产业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在烟草、纺织、石化、机电等行业加强技术合作,并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大庆油田、上海电机集团、上海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与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为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向全国29个省(市)的170个地(市)、县和一批企业选派了科技副职,同时接收地方和企业选派的挂职干部在院短期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院与地方合作项目在2001年度为地方形成销售收入152亿元人民币,利税33亿元人民币。另外,创造社会效益折合114亿元人民币。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6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的39.8%;中国工程院院士53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的8.6%。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3.7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0.75万人。全院在读研究生2万余人,在站博士后1千余人。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聚集在中国科学院,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80年代开始,为培育中青年科技骨干,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中国科学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90年代初推出了“百人计划”,以吸引和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全院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在全院推行了以队伍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人员总量控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用人制度和“三元”结构分配制度等人事制度改革,为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和2001年分别启动了“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 与“海外知名学者计划”,加大了对国外优秀青年学者的吸引力度。目前,全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科技岗位中,45岁以下科技人员已占科技人员总数的75%以上,全院人才队伍呈现出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为保持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自1978年开始选派优秀的科技人员和管理骨干出国深造,迄今已公派1.6万名访问学者、研究生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和访问进修,目前已有近1万余人学成回国工作。同时,在院内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为龙头,以京外若干基地为依托的继续教育网络。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科技人才,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于1951年与高校一起开始实行统一计划招收研究生制度,1977年率先恢复因“文革”而中断的研究生招生,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年来,中国科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2001年,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现有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基本覆盖了理科所有的学科领域,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学科和一定数量的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全院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主体、联系和覆盖全院的研究生教育网络。 作者: 159.226.89.* 2005-5-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5 中国科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创办、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建校4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层次人才。中国科技大学也是首批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科学院将国际科技合作作为促进现代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已同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签署了院级合作协议70余个,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人员交流每年逾万人次,全院有380多位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并聘请了14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院、所的名誉职务和客座教授。 国际合作工作以围绕国家、院重大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为重点,取得了数百项成果,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沙尘暴的防治、1%人类基因组测序、中日大学群合作、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实验室、英国石油国际公司中国中心、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等项目成绩显著,在全院科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科学院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科学院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吸纳了外资外贷 ,扩大了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同时也加速了人才培养。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科学出版与文献信息 文献服务与出版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也是提升科研创新活力的基本要素。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中国科学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已初步形成了以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心,以上海、兰州、武汉、成都四个地区学科文献情报中心为分中心,连接全院相关研究机构图书信息室以及国内外主要大型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立足全院、面向全国、开放互联的网络化科技文献情报服务体系。其文献收藏总量达3300多万册(件),已建成国内最具规模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高技术文献收藏体系,并建成了包括多种联合目录、文摘杂志和文献数据库的自然科学文献检索体系和国际联机检索终端,每年向院内外数十万用户提供服务。两三年内,将基本建设成为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最具规模和地位的、面向全社会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在出版事业方面,中国科学院也已初步形成以科学出版社为中心的科学出版集团和以科学时报为主体的报业体系,出版范围从传统纸质出版物到现代数字化电子出版物,从学术专著、科普著作到各种杂志、报刊。依托中国科学院一流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科研工作,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它们每年出版上千种包括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在内的科技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以及290多种科技期刊,其中不乏在学术上具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知名出版物。文献服务和出版工作的紧密结合和协同发展,将为中国科学院成为国家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构筑起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并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基因工程?

教以为己
前识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 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 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 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 然后导入活细胞, 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 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什么是基因工程?【简介】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 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这个定义表明,基因工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外源核酸分子在不同的寄主生物中进行繁殖,能够跨越天然物种屏障,把来自任何一种生物的基因放置到新的生物中,而这种生物可以与原来生物毫无亲缘关系,这种能力是基因工程的第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一种确定的DNA小片段在新的寄主细胞中进行扩增,这样实现很少量DNA样品"拷贝"出大量的DNA,而且是大量没有污染任何其它DNA序列的、绝对纯净的DNA分子群体。科学家将改变人类生殖细胞DNA的技术称为“基因系治疗”(germlinetherapy),通常所说的“基因工程”则是针对改变动植物生殖细胞的。无论称谓如何,改变个体生殖细胞的DNA都将可能使其后代发生同样的改变。 迄今为止,基因工程还没有用于人体,但已在从细菌到家畜的几乎所有非人生命物体上做了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事实上,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来自一种细菌,其DNA中被插入人类可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细菌便可自行复制胰岛素。基因工程技术使得许多植物具有了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能力;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大豆和四分之一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目前,是否该在农业中采用转基因动植物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支持者认为,转基因的农产品更容易生长,也含有的营养(甚至药物),有助于减缓世界范围内的饥荒和疾病;而反对者则认为,在农产品中引入新的基因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会破坏环境。 诚然,仍有许多基因的功能及其协同工作的方式不为人类所知,但想到利用基因工程可使番茄具有抗癌作用、使鲑鱼长得比自然界中的大几倍、使宠物不再会引起过敏,许多人便希望也可以对人类基因做类似的修改。毕竟,胚胎遗传病筛查、基因修复和基因工程等技术不仅可用于治疗疾病,也为改变诸如眼睛的颜色、智力等其他人类特性提供了可能。目前我们还远不能设计定做我们的后代,但已有借助胚胎遗传病筛查技术培育人们需求的身体特性的例子。比如,运用此技术,可使患儿的父母生一个和患儿骨髓匹配的孩子,然后再通过骨髓移植来治愈患儿。 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 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 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721.htm

哪些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见分
集报王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2.清华大学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3.北京大学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4.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5.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6.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7.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筹)8.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筹)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10.西南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