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机械系的考研科目是什么?

兔罝
苦茶香
不同的院校的考试科目可能会不完全相同的。机械考研一般考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机械制造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等科目的一科或两科。看考的方向和学校的安排了。对英语的要求一般都在40--60之间, 看英语的难度和各校的情况了。肯定是比国家线高的。考研初试包括公共课科目 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英语一 专业型考英语二 部分985高校全考英语一)3.数学(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数学一 专业型考数学二 部分985高校全考数学一)复试一般包括:1英语听力测试2专业课笔试3综合面试等机械一般有四到五个专业可选(很据不同学校)1机械设计及理论 2机械电子工程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4工业工程 5车辆工程

机械专业考研科目 机械考研考什么科目

喝咖啡
卡梅尔
1、机械专业考研科目取决于具体招生单位和报考学硕还是专硕。2、一般来说学硕是考(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专业课,专硕是考(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和专业课。也有少数招生单位是一样的,如清华大学的学硕和专硕都是考(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05)机械设计基础, 但多数学校的专硕是考英语二和数学二。 3、研招网或者招生单位网站查看硕士专业目录就知道了。

机械类考研具体有哪些专业 分别要考什么科目

境界
量智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生学科。该学科融合了各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目标很明确,就是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等等,最终形成大规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得到质的飞跃。研究方向:先进机械装备设计及加工技术、CAD/CAM集成及相关技术、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机械动力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传感器、执行元件和信息处理融和在一个机械设计中,从而使用其产生的协同工作效果。电子工业、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械电子系统的运用。机械电子不仅仅局限于机械制造某个固定的方向,它同时还受到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影响。专业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职教师资。专业特色: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侧重于机电控制和数控维修。以数控所需各种能力为主线,突出机电控制的专业核心地位,培养会设计、能编程、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程师和职教师资。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对机械进行功能分析与综合并定量描述与控制其性能的基础技术学科,是定位机械工程各项细致工作流程及程序的归纳总结的简单理论介绍。主要研究各种机械、机构及其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和动力学性能、强度与寿命、震动与噪声、摩擦、摩擦物理学、关系力学、磨损与润滑、机械创新与设计以及现代设计计算方法等课题。学科优势:以复合材料构件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轻工自动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为目标,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检测技术等应用于机械及其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工程设计和管理的综合素质及知识结构,适合从事工程技术、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为轻工机械及食品机械行业中培养轻工行业高级科技。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多项,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4、车辆工程专业介绍: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坚实工科背景的,能从事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及有关机械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市场营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汽车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营销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汽车营销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扩展资料: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学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学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械专业  

机械系,考研科目是什么

盈盈一水
申子
不同的院校的考试科目可能会不完全相同的。机械考研一般考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机械制造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等科目的一科或两科。看考的方向和学校的安排了。对英语的要求一般都在40--60之间, 看英语的难度和各校的情况了。肯定是比国家线高的。考研初试包括公共课科目 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英语一 专业型考英语二 部分985高校全考英语一)3.数学(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数学一 专业型考数学二 部分985高校全考数学一)复试一般包括:1英语听力测试2专业课笔试3综合面试等机械一般有四到五个专业可选(很据不同学校)1机械设计及理论 2机械电子工程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4工业工程 5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的话需要考哪些科目

晁错
美国梦
数学一 、思想政治理论、微机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1、数学一考研数学一大纲是指介绍考研的要求,时间,分值等,还有所考科目以及考试重点内容的形式。适用工学等类别。2、思想政治理论考研政治,全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属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科目。3、微机原理《微机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8086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设计以及微型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介绍等内容。要求考生对微机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8086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微机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方法等,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理论力学理论力学(Ⅰ),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讲解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着重讨论平面问题,对空间问题及一些提高性内容,则抓住实质、特点作精练的论述。5、材料力学本书分为基础篇和专题篇,共17章。基础篇包括反映材料力学基本要求的轴向载荷杆件、材料的力学性能、连接件强度的工程假定计算、圆轴扭转、弯曲强度与刚度、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强度设计准则、压杆稳定等教学内容,共13章。专题篇包括能量法、简单静不定系统、动载荷与动应力、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等内容,共4章,供不同院校选用。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基础篇所需教学时数为32~48课时;专题篇所需教学时数16~24课时。

机械类考研考什么专业较好

女招待
这个不一定吧,个人觉得机械类考研专业不是最重要的,你的学校和导师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跟上了一个好导师,项目多,学习实践机会多,那你的就业就非常好了。如果不一定会遇上好导师,那起码也要在211里面考一个机械还不错的学校,专业是没有最好的。

哪些大学的机械专业考研考机械设计?还有专硕考数二?

水中仙
满苟得曰
推荐中国农业大学,每年都招不满,学校还是985。专硕都是考数二。上海理工大学985的学校

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考什么啊???

纪他
盗墓者
http://www.sw123.com.cn/ky/zsjz/200701/8327.htmlhttp://www.sw123.com.cn/ky/zsjz/200701/8326.html这里是浙江大学2007年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里面有报考专业和要考试的课程2008年的还没出来.但每年的基本变化不大.

机械专业可以考啥么研究生?

当家人
克之
学科专业代码:082801一、 培养目标热爰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组织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学科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善于与人合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适于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及相关企业,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或产品开发等高级专门技术上作,能够成为用人单位的学术带头人。二、 研究方向(1) 早作农业工程技术与设备(2) 农业自动化与精细农业技术(3) 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4) 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三、 学习年限全日制博上研究生在校研究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本校在职博士研究生最低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6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提前答辩的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不超过一年。四、 课程设制博士生课程学习—般为16—20学分.(1)学位课(13学分)①政治理论课程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学分②第一外国语 3学分⑧英语二外(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者填) 2学分 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专题与讨论 3学分 ⑤导师指定二门学位课 4学分(2)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①现代数学 2学分②精细农业 2学分⑧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 2学分④机电一体化技术 2学分⑤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 2学分⑥图象处理及多媒体应用技术 2学分⑦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 2学分⑧生物环境与能源新技术 2学分⑨网络技术 2学分⑩农业智能与虚拟技术 2学分五、 学位论文(1)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2)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或选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3)论文的准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通过文献阅读调查研究,最迟在第四学期初作出论文工作计划和选题报告。由多学科交叉的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对选题进行审查把关。(4)博士生通过选题报告后,每隔6个月左右,应由导师、指导小组,及研究生管理部门组成的考察小组(3-5人),进行全方位的学位论文中期考查:在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正式答辩前三个月作一次论文工作最终要求报告,邀请本学科博上生导师及交叉学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对论文工作主要成果及创造性进行评议,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修改论文。(5)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专家的选聘应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应重视邀请不同观点的专家参加答辩。(6)博士学位论文和答辩的具体要求按照《中华民兵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六、 培养方式(1)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2)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调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学为主,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研究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3)坚持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并重。研究生既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又要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组织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从论文开题到答辩不少于二年。(4)在指导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导师负责和有关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群体作用,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联合和渗透。鼓励与生产单位或专业科研部门联合培养。(5)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教书又育人。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并结合研究生个人的特点,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调研、科研上作,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6)安排适当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心健康。(7)导师所在院、系、教研室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应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并起到监督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七、 思想品德教育学院党政组织、导师和任课教师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博士研究生的特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和法制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劳动。导师要坚持教书育人,应注重在各个环节上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学术思想,良好的科研道德修养,团结协作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献身精神。八、 其它考核要求我校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除了上述培养环节和要求以外,研究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活动,通过中期分流考核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1.发表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l篇以上。2.学术报告: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院、学校以及国内外学术团体举办的的各种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