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味
九江职业大学是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九江唯一的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于1985年11月。2006年4月,九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市委任命学校新的领导班子为标志,实现了九江师范学校与九江职业大学的合并重组。2009年3月,九江市委、市政府又决定将江西庐山旅游中专整体划入九江职业大学,以加速推进九江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其中,九江师范学校发源于1902年在宋明理学家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院”,有着100多年的办学历史;江西旅游中专前身为九江农校系五十年代末创办的农业专业学校,亦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座落在庐山脚下、长江之滨,镶嵌于“千年古城,山水画图”的魅力九江城区,校园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现拥有鹤问湖、长虹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已成为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并兼有三年制中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12月,顺利通过江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正式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8月,整体升格为副厅级建制单位。现为全国双新人才计划培训基地 、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院校、国家级“幼儿教师培训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江西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就业评估优秀单位、江西省高职单独招生院校、江西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高校后勤及公寓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创新模式育人:“重品行、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按照“对接市场设置专业、对接专业设置课程、对接岗位培养技能”的方向,实行“两个结合(课程岗位结合、课程与技能结合)”、“双证并举(毕业证与职业技能证)”的新模式,走工学结合、校企(校)合作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职业技能型人才。突出实践教学:拥有机电一体化、语文教育、学前教育三个省级教学团队。研究员、教授、副教授占40%,“双师型”教师占71%,研究生占专职教师的2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其中包括国务院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名师,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同时,聘请校外兼职教师,100多名有经验、懂技术、会讲课、会操作的客座教授、中高级工程师、能工巧匠走进了学生课堂。彰显特色发展:由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文化旅游、师范教育、学前教育、艺术、护理和农林等10个学院构成的39个大专专业面向全国统一计划招生。现拥有机电一体化、学前教育、语文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和会计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和省级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承担了国家级“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项目,是江西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拥有省级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实验区和乡村建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区及8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2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与九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城开发区等校外100多家大中型企业(行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走上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开放办学共赢:走向区域性、国际化的办学的新途径,与与美国杰弗逊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思远IT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了联合办学;与丹麦VIA大学的学生“3+1”模式定向培养的招生工作已经展开。关心学生成长:坚持“关心、关爱学生从每一节课、每一餐饭、每一瓶水着手,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四个一”人本理念,紧贴学生实际,推进“零距离”服务,对学生的诉求做到有求必应,处理问题及时;抓好“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扶贫助困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业渠道畅通:以就业为导向,紧跟市场办学。加强实训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在校内开办旅游导游、海关报关员、英语、计算机等级、会计证及普通话等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点和培训点,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考试还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前等部分专业就业率100%。2012年10月,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占地1000亩、投资10亿元的新校区已经破土动工,预计2014年秋季实现九江职业大学整体搬迁办学目标。该项目是江西省政府调度建设项目和九江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建设必将为学校第二次创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写春秋。“博学多能,厚德笃行”,学校正按照“技师培养基地,教师成长摇篮”的办学方向,励志打造中部地区、长江沿岸的一流高职名校。是,在高职里面算不错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