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算机专业考研学校全国排名??

绿蔷薇
大处男
  计算机专业考研学3332626661校全国排名,供考生参考。  计算机统考是 09 年开始的,所以 09 年以前都是各个大学自己命题,所以各个大学的复试分数没有可比性。所以只有 09 年可以参考。以下就是 09 年给 NB 大学的复试分数线。其他一些不入流的大学就不用  看了,计算机考研就在这些大学里挑。  北京大学(分数排名) 330  数学自主命题,进复试的 60 多人,被刷了 10 个左右,330+的几个基本全留下了,复试率基本 1:1.2,  今年 360 以下的基本都去软院,录取除特殊人物外,基本看排名总排名 40 开外,专业排名 6 之外的都很危险,排名之间还要看分数差距  清华大学 352(含工程硕士)  清华工程不享受奖学金,不享受国家补助,不享受公费医疗,工学录了 35 个,5 个去深圳,每年工学  收 30 个左右  南京大学 341 (不含工程硕士,南大工程的复试线是其工科校线到 341 之间)  计划招收工学硕士 90 人,本校和外校推免生一共 34 人,通过考试招收 56 人,按照 1:1.2 的比例,  共有 68 人进入复试,工学刷下来的可以直接选读工程硕士(南大工程硕士可以评定奖学金的),无需复试  浙江大学(分数排名) 320(不含工程硕士)  浙大复试比例:1:1.5,进入复试 240 人,录取 140+,刷了 90 人。实际录取线在 350 分左右,140 人中只有 30 人公费(其中浙大本校免复试占去 15 个名额),剩下的大部分交一半学费,少数全交  复旦大学 325(不含工程硕士)  工学招 80 个,已有 48 名免推生,复旦专硕的复试线是其工科校线 310,复旦专硕和清华专硕待遇一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数排名) 320(含工程硕士)  360 以上的 87 个  上海交通大学 333(含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享受奖学金,享受公费医疗,可参与学校专业奖学金评比  中科院计算所 338 (含工程硕士,同软件所待遇)  今年扩招了 11 个工程,计算所的工程与工学硕士待遇没有差别,只是不能直博  中科院软件所 300(含工程硕士)  软件所工程全部公费,享受中科院每月补助!09 软件所分数很异常。因为 08 年分数线过高,比计算  所的还高 5 分,所以 09 很多人都不敢报,加上扩招,分数线自然就低了。10 分数线肯定会提高的,要说稳定和实力更强的还是计算所,如果相信自己的实力,还是考计算所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5 (含工程硕士,中科大工程无奖学金,无国家补助)  今年中科大没公费了,80 个工学硕士,前 40 第一年学费全免,后 40 免一半学费,60 个工程学费全额交,第二年的学费到第一年结束时候再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3(含工程硕士)  上线 248 个,有几个没报道,工学招 151 个,拟录取 155 个,工程拟录取 50 个实际录取的各个分数段  工学硕士  >=400 7 个 其中 420 以上两个  399-390 11 个 389-380 15 379-370 23 369-360 31 359-350 28 349-340 14 339-325 26  工程 370 以上 1 个 369-360 2 个 359-350 4 349-340 11 339-330 19 329-323 13  一二等奖学金是考生和保送的名额的 60%,保送的都有一二等奖学金,考的一等奖学金有 12 个,二等的截止到 369 分  华中科技大学 305(含工程硕士)(复试名单)  复试的 310 人,录取 277 人,工程没有奖学金  西安交通大学 300(包括工程硕士)  招收 85 个人,65 个公费,今年刚过线也有上的,340 以上也有刷的,复试很重要,不过今年初试 350以上复试不是太烂问题不大,交大本校最低的有个 302 的,貌似一个本校都没刷,外校最高的刷了 340+的  东北大学 295(一志愿没满)  三个方向都没满,共计缺少 31 人,只有软件与应用可以调剂,计算机系统结构要 65,只有 48 人进名单了(包括保送)  武汉大学 300 (含工程硕士)  156 人复试(含强军计划),前 101 人工学,后 30 人工程,工程学费全交,10%普通奖学金,工学实  际 315+  东南大学 315(包括工程硕士),进复试的总共是 110 到 120 个人左右,340 分排名 72,东南计算机工学硕士今年保研的大概在 50左右,考取的在 30 人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 310(含工程硕士,有专项奖学金)  过复试线的有 140 人,来复试的 122 人,前 82 名工学硕士,接着 30 名是工程硕士,淘汰了 10 个人,  不过这 10 个人也可以选择去读软件学院。前 18 名一等奖学金,前 32 名有奖学金,二等好像是到 26 名左右  大连理工大学(分数排名) 305 (含工程硕士),实际录取线在 320 左右复试名单共有 109 人,实  际去了多少不太清楚,不过可能有 1,2 个放弃的,实际录取工学硕士 80 人加工程硕士 15 人,还有国防生若干, 名单上待录取考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估计是调剂去别专业的的, 实际刷下去的人应该不超过 10 个。  北京理工大学 305(复试名单)  复试刷了 30 多人,也就是说即使你初试成绩很高,照样有被刷的可能。复试占很大的比重,北理工的工程待遇同清华,无奖学金,无补助,无公费医疗  山东大学 290(一志愿没满)(拟录取名单)  上线人数不足,接受调剂,其中 14 个工学,10 个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分数排名) 305(工学),288(工程)  工程硕士有奖学金,不过比较少  南开大学(分数排名) 300(一志愿没满),各科是 50,50,80,85 计划招 55 人,就 36 人进复  试名单  天津大学 300(不含工程硕士)  湖南大学(分数排名) 300(一志愿没满)  计算机原预计招 150,但只有 63 人上线参加复试,最后录取 62 人,有一个没参加复试,原来在论坛里炒得很火的关于湖南大学校内调剂通信学生其实是不存在的,扩招的实际是通信的专业硕士  吉林大学(分数排名) 290 (一志愿没满)  专业 招收人数 录取比率 报考人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收 184 人计算机系统结  构 18 2.2 4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6 2.9 105 计算机应用技  术 98 2.5 254 生物信息学 18 0.7 14 网络与信息安  全 14 3.0 43  重庆大学 275(包括工程硕士)  今年重大 1:1.4,调剂 30 多个来,加上第一志愿的共有 140 多个人,但只招学术性硕士 80 人,专业硕士 26,调剂来的学生,补充一下,重大调剂过去的和统考生一起参加复试,条件一样。所以让很多第一志愿报考重大的人很不爽,报考哈工大的今年大概有 5 个左右调剂过去的,只有 1 个进了工程,其他都是工学。不过还是有大多的调剂生被录取为工程硕士调剂条件是本科学校是 211.  厦门大学 工程 290 工学 300(一志愿没满)  中山大学 280 计算机应用技术 331 排名 15 ,329 分,排名 16,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2 分  也排 16,至少招 60 人,是统一招的,不分专业  四川大学 295(含工程硕士)(初试和录取名单)  川大计算机是理科,不参加全国统考,不考数一,自己出题,很简单,一共招收了 199 名研究生,其  中 29 个单考的,63 个保送的,107 个统考的,并有 30 个调剂到工程硕士  中国农业大学 305  北京师范大学 300(一志愿没满)  28 人参加复试,调剂的分比国家线高很多,而且只要比师大排名考前的调剂进去  中南大学 305(一志愿没满)  上线的 34 人,288 分排 91 名,今年好象招 140 个  西北工业大学 290(不含工程硕士)  300 以上 99 人,340 能排前 30 名,106 个人参加复试,收 90 人,除去保送的以外  同济大学 300  兰州大学 应用 299,软件、系统结构 275

计算机考研学校排名

事亲以适
红毛衣
希望对你有用!第一名: 清华大学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学科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院士3名 15分 第二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学科 分布并行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院士3人 11分 第三名: 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软件工程中心 院士2人 评分10 第四名: 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钟秀科学院院士 8分 第五名: 浙江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潘云鹤院士 8分 第六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8分 第七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未院士8分 第八名: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学科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7分 第九名: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国家专业实验室 7分 第十名: 武汉大学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分 第十一名:东南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顾 冠 群 院 士 7分 第十二名:北京邮电大学 交换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俊亮两院院士 7分 第十三名:上海交通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 6分 第十四名:东北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6分 第十五名:吉林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 6分 第十七名:复旦大学数据库和知识发现方面很好 5分 第十八名:山东大学 密码学方面发展很有名气 5分 第十九名:西安交通大学5分 第二十名:电子科技大学5分 第二十一名:北京交通大学 5分 第二十二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分 第二十三名:同济大学 5分 第二十四名:四川大学 5分 第二十五名:重庆大学 5分 以上为一级博士学位学科授权单位 第二十六名:安徽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不是一级博士学科授权点,但是却有个重点学科4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排名排名 校 名1 清华大学 A++ 2 华中科技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东北大学 A 5 西安交通大学 A 6 复旦大学 A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9 电子科技大学 B+ 10 吉林大学 B+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2 南京大学 B+ 13 东南大学 B+ 14 重庆大学 B+ 15 武汉大学 B+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排名 学科代码:081202 排名 校 名 1 北京大学 A++ 2 南京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武汉大学 A+ 5 复旦大学 A+ 6 华中科技大学 A 7 中山大学 A 8 山东大学 A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1 西安交通大学 B+ 12 吉林大学 B+ 13 东北大学 B+ 14 西北大学 B+ 0 贵州大学 B 山东科技大学 B 电子科技大学 B 东南大学 B 四川大学 B 北京理工大学 B 重庆大学 B 大连理工大学 B 北京交通大学 B 北京邮电大学 B 同济大学 B 上海大学 C+ 计算机应用技术排名 学科代码:081203 排名 校名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3 同济大学 A++ 4 东南大学 A++ 5 华南理工大学 A++ 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7 大连理工大学 A+ 8 南京大学 A+ 9 南京理工大学 A+ 10 武汉大学 A+ 11 东北大学 A+ 12 北京邮电大学 A 13 复旦大学 A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北京理工大学 A 16 吉林大学 A 17 电子科技大学 A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9 北京工业大学 A 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1 安徽大学 B+ 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23 四川大学 B+ 24 天津大学 B+ 25 南开大学 B+ 26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中南大学 B+ 28 苏州大学 B+ 29 重庆大学 B+ 30 合肥工业大学 B+ 31 湖南大学 B+ 32 西安交通大学 B+ 33 山西大学 B+ 西南交通大学 B 华中科技大学 B 山东大学 B 中山大学 B 北京交通大学 B 中国人民大学 B 太原理工大学 B 武汉理工大学 B

计算机考研请问有哪些相对容易的学校

前识
尧舜
想考好考的,可以关注那些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没有计算回机类博士点的非211/985大学,答一般来说,这类学校的报考难度最低,特别是中西部这类学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 211/985 大学,报考的难度都不会太小,特别是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985大学,报考难度最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院校排名

礼乐偏行
得之也死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排名第一名是清华大学,其他的都相对来说差不多比如福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浙江大学 A+ 4 国防科技大学 A+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北京邮电大学 A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南京大学 A 10 华中科技大学 A 11 电子科技大学 A 12 北京交通大学 A- 13 北京理工大学 A- 14 东北大学 A- 15 吉林大学 A- 16 同济大学 A-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8 武汉大学 A- 19 中南大学 A- 20 西安交通大学 A- 21 西北工业大学 A- 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3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 24 中国人民大学 B+ 2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南开大学 B+ 28 天津大学 B+ 29 大连理工大学 B+ 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1 复旦大学 B+ 32 华东师范大学 B+ 33 东南大学 B+ 3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35 南京理工大学 B+ 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37 合肥工业大学 B+ 38 厦门大学 B+ 39 山东大学 B+ 40 湖南大学 B+ 41 中山大学 B+ 42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四川大学 B+ 44 重庆大学 B+ 45 西南交通大学 B+ 46 重庆邮电大学 B+ 47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48 北京师范大学 B 49 天津理工大学 B 50 山西大学 B 51 河北工业大学 C+ 52 沈阳建筑大学 C+ 53 辽宁师范大学 C+ 54 上海理工大学 C+ 55 上海海洋大学 C+ 56 常州大学 C+ 57 浙江理工大学 C+ 58 浙江师范大学 C+ 59 温州大学 C+ 60 福建师范大学 C+ 61 南昌大学 C+ 62 郑州大学 C+ 63 武汉科技大学 C+ 64 湖南科技大学 C+ 65 广西师范大学 C+ 6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67 贵州大学 C+ 68 昆明理工大学 C+ 69 长安大学 C+ 70 青岛大学 C+ 71 西安邮电大学 C+ 72 北京工商大学 C 73 河北工程大学 C 74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75 中北大学 C 76 东北电力大学 C 77 长春工业大学 C 78 上海师范大学 C 79 安徽工业大学 C 80 江西师范大学 C 81 山东财经大学 C 82 河南理工大学 C 83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84 湘潭大学 C 85 华南农业大学 C 86 西安理工大学 C 87 西安工业大学 C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89 三峡大学 C 90 扬州大学 C 91 大连大学 C 92 广东工业大学 C 93 中央民族大学 C- 94 沈阳理工大学 C- 95 黑龙江大学 C- 96 上海海事大学 C- 97 江苏科技大学 C- 98 华侨大学 C- 99 东华理工大学 C- 100 江西理工大学 C- 101 大连海事大学 B 102 长春理工大学 B 1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104 燕山大学 B 105 华东理工大学 B 106 上海大学 B 107 苏州大学 B 108 中国矿业大学 B 109 河海大学 B 110 江苏大学 B 1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112 浙江工业大学 B 113 安徽大学 B 114 中国海洋大学 B 115 中国地质大学 B 116 武汉理工大学 B 117 暨南大学 B 118 深圳大学 B 119 西南大学 B 120 兰州大学 B 121 火箭军工程大学 B 122 北方工业大学 B- 123 中国农业大学 B- 124 首都师范大学 B- 125 天津工业大学 B- 126 华北电力大学 B- 127 太原理工大学 B- 128 内蒙古大学 B- 12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B- 130 东华大学 B- 131 南京邮电大学 B- 132 江南大学 B- 133 浙江工商大学 B- 134 福州大学 B- 135 山东科技大学 B- 136 济南大学 B- 137 华中师范大学 B- 138 广西大学 B- 13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140 云南大学 B- 141 西北大学 B- 142 青海师范大学 B- 143 新疆大学 B- 144 中国石油大学 B- 145 空军工程大学 B- 146 北京化工大学 C+ 147 北京语言大学 C+ 148 中国传媒大学 C+ 149 中国民航大学 C+ 150 河北大学 C+ 151 江西财经大学 C- 152 河南工业大学 C- 153 河南大学 C- 154 河南师范大学 C- 155 武汉工程大学 C- 156 武汉纺织大学 C- 157 湖北工业大学 C- 158 长沙理工大学 C- 159 海南大学 C- 160 桂林理工大学 C- 161 西南石油大学 C- 162 重庆交通大学 C- 163 西华大学 C- 164 西南财经大学 C- 165 西安石油大学 C- 16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67 湖南工业大学 C- 168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C-

考研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好

复性
枪姬
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是继续本校本专业还是跨校跨专业披荆斩棘呢?因为本院校不够理想、本专业不感兴趣等一些因素,有些同学想要换院校、专业没错,但大家一定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是不是适合自己?要付出的精力和过程是否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跨考教育辅导专家王老师建议大家,定专业和定学校是考研最关键的一步,同学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力考虑,不要盲目的追求热门专业或知名院校。 一、选择院校须考虑多方面因素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具体来讲,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选择未来想在哪里就业的城市,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选择上海的学校就有点荒唐了。 2.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满意的院校,轻则郁闷三年,重则遗憾终生。 3.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4.所选择的专业,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 对于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快要说烂的话题了,但考研报考的现象却仍不见减少,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经常约占了考研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 二、择专业须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专业选择还要求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认识自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自己的兴趣。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能力,比如金融学,这是一个很有诱惑性的专业,但该专业对数学要求很高,要选这个专业就得有很好的数学基础;这里包括考研成功的一个概率是多少,就是考取的难易程度,也包括就业的选择,当然更包括自己经济的实力。近几年很多同学考研失败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盲目跟风。也就是说,我考名校,我考热门专业,不顾自身的实力,最终是挤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不要重蹈覆辙。另外选择学校也要选择就业问题,比如你所在学校的所在地区的就业率是多少,就业趋向是什么样子,以及这些人毕业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些信息希望大家在报考前能够查清楚。当然查清楚有很多种方法,一种你可以去问你的师哥师姐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借助于专业的机构去查询。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学校公费和自费的比例,这关系到你现实经济利益的问题。因为有的学校可能公费的比例比较小,如果说你的经济实力有限,你恰好考上自费了,对于你来说生活压力就比较大了。你就不能够安心地去做学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就个人兴趣,还是学校的名气,可以参考这样两个原则,而在实际操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可以了。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是在理想层面,相当于你的个人兴趣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同学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社会上,人才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研究型的人才,一类是应用型的人才。如果你是应用型的人才,你可以选择一些名校,可能这个专业不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但它是一个名校,并且这个专业并不是特别热门,比较容易考上,这样对于你今后的就业就很有保障。相当于你有了一块很硬的敲门砖,有了硕士学位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专业研究型的同学来说,考研可能只是说自己继续深造的一个阶段。当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想继续深造,对于这类同学自己的兴趣更重要一些。这样的同学可以选择本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学校的名气也要相对靠前,这样做的话对于你今后的发展会很有好处。因为在这样的学校中你所在的专业,无论从师资上,从硬件条件上,都是很好的,对于你今后的发展是起到很关键的一个作用。 总之,对于考研初期,择校择专业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事情,跨考教育辅导专家王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基础和优势,挖掘自身的潜力,多了解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大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在你的选择上不是雾里看花、盲目攀高枝、也不是自怨自艾,一味求稳,而是综合、全面衡量主、客观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不求最好,但求适合。

关于计算机专业考研学校选择的问题

庚桑子曰
逮德下衰
中国研究生教育计算机专业排名计算机系统结构前20名(总共47所高校) 1.清华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5.浙江大学,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武汉大学,8.复旦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10.东北大学,11.北京大学,12.东南大学,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电子科技大学,16.吉林大学,17.南京理工大学,18.重庆大学,19.北京科技大学,20.同济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40名(总共158所高校) 1.上海交通大学,2.南京大学,3.北京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吉林大学,6.清华大学,7.浙江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东南大学,10.电子科技大学,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华中科技大学,15.武汉大学,16.复旦大学,17.中山大学,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东北大学,20.西北工业大学,21.北京理工大学,22.北京交通大学,23.南京理工大学,24.重庆大学,25.山东大学,26.四川大学,27.中南大学,28.云南大学,29.上海大学,30.同济大学,31.河海大学,32.北京邮电大学,33.山东科技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35.南京邮电大学,36.西北大学,37.武汉理工大学,38.贵州大学,39.陕西师范大学,40.天津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前60名(总共271所高校) 1.清华大学,2.浙江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北京大学,5.东南大学,6.东北大学,7.西北工业大学,8.安徽大学,9.上海交通大学,10.华中科技大学,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2.北京理工大学,1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4.西安交通大学,15.吉林大学,16.西南交通学,17.大连理工大学,18.电子科技大学,19.北京工业大学,20.重庆大学,21.复旦大学,22.哈尔滨工程大学,23.武汉理工大学,24.武汉大学,25.同济大学,26.南京大学,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8.华南理工大学,29.南京理工大学,30.四川大学,3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2.天津大学,33.上海大学,34.北京邮电大学,35.北京科技大学,36.北京交通大学,37.中南大学,38.合肥工业大学,39.山东大学,40.江苏大学,41.湖南大学,42.大连海事大学,43.中山大学,44.河北科技大学,45.中国矿业大学,46.南开大学,47.华东师范大学,48.太原理工大学,49.苏州大学,50.河海大学,51.燕山大学,52.中国海洋大学,53.中国人民大学,54.华东理工大学,55.山西大学,56.重庆邮电大学,57.新疆大学,58.内蒙古大学,59.哈尔滨理工大学,60.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专业跨专业考研中文类专业有什么好的选择

哭泣无涕
福星到
从专业角度选择学校,还是从学校的角度选择专业?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但是,据了解,有关高校研究生导师介绍,考生要把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此建议考生,在定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考生报考时选择的专业可能会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产生重大影响,并伴随自己终身。 以兴趣定专业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选定专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兴趣,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多,对哪方的研究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算是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过,从过程中也会得到宝贵的经验。 对所报考专业是否有基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有些考生所报考本科所学专业,而有些实力不俗的考生凭着自己对某些学科的兴趣选择跨学科报考,这些都值得提倡。例如:有些考生本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对国际贸易专业感兴趣,经过长期的国际贸易专业学习,最终成功跨专业考研。 选专业看需求 社会需求也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陆教授说,现在有些研究生专业虽然社会认可度高,但随着该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就会呈现递减趋势,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从近几年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生多集中于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待遇高、需求大,但社会需求量较前几年明显“缩水”。一些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专业,如信用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等,却悄悄地“火”了起来,社会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 备考难易程度 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一、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二、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时获得。 三、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四、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自身意愿和条件 1.考生的专业意愿。一般来说,确定是否换专业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意愿。许多考生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并非自己主,而是家长和老师的一厢情愿;或者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这样考研就成了一个改换门庭、实现自己兴趣和抱负的绝好机会。还有许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些考生在判断专业前途时,就要目光长远一些,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理性地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专业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风。 2.考生的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读于名校热门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3.考生的竞争实力。目前学计算机 还是挺不错的好就业,计算机分很多专业如平面设计,UI设计,互联网营销,电竞,动漫,都是非常好就业的专业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大家考研都选择哪几个学校

刽子手
专诸
1、计算机考研非211学校比较好考一点.2、考研难易看招生单位的名气和所处的地域。通常偏远地方的非重点大学都比较好考。3、建议先选定省份,然后根据招生单位的名气选择自己认为有考取把握的学校就行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研院校排名前30,供大家参考: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浙江大学4、国防科技大学这4所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学科整体水平得分为A ,不管是在学院研究还是专业发展前景方面,综合实力是很强的,选择这类院校考研竞争也很激烈。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北京邮电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南京大学10、华中科技大学11、电子科技大学这7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学科整体水平得分为A,在历年的考研院校选择中,这几所也是相当热火的,不同的院校针对相关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在确定考研院校前,大家应该仔细查看该校的招生简章,确保符合报名要求。12、北京交通大学13、北京理工大学14、东北大学15、吉林大学16、同济大学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8、武汉大学19、中南大学20、西安交通大学21、西北工业大学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这12所高校的计算机学科整体水平得分为A-。大家千万不要被A-给迷惑,尽管专业排名不如北大、清华,但是这些院校也都是985重点大学,专业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想要考此类院校的同学肯定也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24、中国人民大学25、北京工业大学26、北京科技大学27、南开大学28、天津大学29、大连理工大学30、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的学校排名分别是什么学校?

风回路
红影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院校排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24个,本次参评2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45个,本次参评21个;还有9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6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70所。 1、清华大学 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浙江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北京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南京大学 9、东北大学 10、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在职研究生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计算机在职研究生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在职研究生专门科学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