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其行身也
定也
全国金属材料专业排名:1.上海交通大学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3.北京科技大学4.清华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6.中南大学7.浙江大学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西北工业大学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2.大连理工大学13.华南理工大学14.湖南大学15.山东大学16.四川大学17.同济大学18.天津大学19.东南大学20.东北大学21.燕山大学22.北京理工大学23.厦门大学24.北京化工大学25.武汉理工大学26.南京理工大学27.东华大学28.吉林大学哈工大的焊接亚洲第一。中科院金属所就不用说了强的很。上海交大的材料学院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北科的材料也是他们学校最好的专业其中金属最强。拓展资料:研究方向: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实际应用量大面广的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材料表面工程: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及赋予其某种功能或美观效果为主。超硬材料:以金刚石材料及其铁基触媒剂为主。先进纤维材料:以碳纤维材料的原丝及制品为主。功能材料:以能量转换(如电-热、声-电等)材料为主。生物医用材料:以人体缺损硬组织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为主。上述方向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发展跨学科的趋势,非常有利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方向:1、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工厂及粉末冶金厂等企业,从事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产品研制开发、产品质量的检验与控制,以及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2、在交通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车辆、船舶等制造厂或修理厂,以及轴承、阀门、弹簧等零部件、标准件制造厂,从事金属零件的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焊接、热处理等热加工工序的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零件内在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及车间、工段的现场技术服务工作;3、在建筑、矿山、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事该行业生产用金属材料(如罗纹钢筋、盘条、钢板等)的选用和材料质量的检验;从事相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件、备用件材质的选用、改进及其质量检验;从事各相应机械设备修理的热加工工序(焊接、热处理)的工艺编制及现场技术服务;4、在有关材料研究院、所,如冶金研究院,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铸造研究所、焊接研究所等,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研究工作;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材料系从事金属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有关院校的机械系从事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工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专业比较好的考研学校

鸿门艳
玄览
一、比较好的研究生招生单位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北京科技大学二、武汉理工复合材料、硅酸盐建筑材料、光纤等材料比较好,金属材料中流。清华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考研哪些高校好点

贺兰山
齿如齐贝
一、比较好的研究生招生单位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北京科技大学二、武汉理工复合材料、硅酸盐建筑材料、光纤等材料比较好,金属材料中流。

我学的是金属材料,想考研,哪个学校该专业比较好啊

六顺
子曰
最好的,中科院金属所,这个不用说,不过真难。。。北京科技大学,实力强,不过学校综合名气不如上海交大,所以考研分数相对也低些,初试就容易一些。比较推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研究院,也不错,实力也很强,而且是科研院所,待遇也高。上海交大,不了解他的金属材料怎么样,不过上海交大工科实力也比较强,相应的分数也会比较高。中南大学,有实力,但不推荐。。。他的金属实力也很强,不过个人意见,读书就得在一个大学多的地方,相应的咨询也丰富,而且时刻的压力和危机感也要强烈的多。中南大学在湖南那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总是会让人有些飘飘然。而且在各个省的大学的学生都有这种盲目的优越感,不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学多的城市的学生危机感强。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很强,金属材料也不弱,不过偏科,主要在表面处理这一块。东北大学,老牌强势专业了,他的材料冶炼这块实力相当的强。哈工大也不错,不过了解的不深再有也想不起来了,相对考研还是要去些名校或者领域内的佼佼者,我暂时也就能想起这些了。。。

本人就读金属材料专业 想考研 想知道哪些学校的好点 并且不是那么难考!

夏娜
大东方
要想学金属材料最好还是来北方,北方不仅是重工业基地,金属材料研究也是较强的,我可以推荐几个,仅供参考。北京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都不错,但钢研院好像没有招硕士的权利,只能和别的学校联合培养,我知道兰州理工和他们有联合培养的学生,你不妨考兰州理工然后去钢研院读。还有沈阳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应该在全国算老大了,如果你认为考哈工大有难度我劝你还是别报金属所了,不过沈阳的学校有好多跟他们也是联合培养的,比如沈阳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好考。另外,沈阳的其他学校即使不和金属所联合培养,他们的水平也是不错的,比如东北大学(考研难度应该不会比哈工大小),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沈阳大学等等。能力强点的就考985高校,难度大,考上收益也大,想找性价比较高的,那就是找那些学校总体实力不是牛校,但材料还算较牛的,可以选择考北科大,北工大,武汉理工,这些还不错!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学校推荐, 比较好考的,而且这个专业也比较好的

一唱一和
私语
1.上海交通大学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3.北京科技大学4.清华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6.中南大学7.浙江大学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西北工业大学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2.大连理工大学13.华南理工大学14.湖南大学15.山东大学16.四川大学17.同济大学18.天津大学19.东南大学20.东北大学21.燕山大学22.北京理工大学23.厦门大学24.北京化工大学25.武汉理工大学26.南京理工大学27.东华大学28.吉林大学。等等,其实好不好看还要看个人,具体如何复习可以去研途宝上看下,里面有很多人的考研经验的

金属材料工程的考研

是狸德也
废一于堂
要想学金属材料最好还是来北方,北方不仅是重工业基地,金属材料研究也是较强的,我可以推荐几个,仅供参考。北京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都不错,但钢研院好像没有招硕士的权利,只能和别的学校联合培养,我知道兰州理工和他们有联合培养的学生,你不妨考兰州理工然后去钢研院读。还有沈阳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应该在全国算老大了,如果你认为考哈工大有难度我劝你还是别报金属所了,不过沈阳的学校有好多跟他们也是联合培养的,比如沈阳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好考。另外,沈阳的其他学校即使不和金属所联合培养,他们的水平也是不错的,比如东北大学(考研难度应该不会比哈工大小),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沈阳大学等等。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孰纲维是
萧何
哈工大的焊接亚洲第一。中科院金属所就不用说了强的很。上海交大的材料学院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北科的材料也是他们学校最好的专业其中金属最强。全国金属材料专业排名1.上海交通大学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3.北京科技大学4.清华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6.中南大学7.浙江大学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西北工业大学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2.大连理工大学13.华南理工大学14.湖南大学15.山东大学16.四川大学17.同济大学18.天津大学19.东南大学20.东北大学21.燕山大学22.北京理工大学23.厦门大学24.北京化工大学25.武汉理工大学26.南京理工大学27.东华大学28.吉林大学。

材料加工学研究生有哪些科研机构类院校

杨泉
尸子
材料学专业14强1、东北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材料领域技术咨询和管理能 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和使用近代仪器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能力,具有现有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开发的能力。拥有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毕业生去向】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很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华南理工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括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3个本科专 业。主干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是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0多项。重点建设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毕业生去向】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多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浙江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大学初期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和个人发展目标选修课程,4年级采用“双向选择”方法,确定毕 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大部分本科生课程由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主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 导师。本科生培养目标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教学内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拥有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材料实验装置和专业教 学实验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所有材料二级学科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 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三分之二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毕业生主要应聘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4、山东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学前期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模式培养,在第7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确定主修专业方向。该专业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毕业生去向】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5、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毕业生去向】本科部分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国外继续深造,如德国亚琛工大、丹麦南丹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每年有40-50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材料化学失效和控制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6、天津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特色】北工大材料学科设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三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可以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8、北京化工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科生在三年级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院现已覆盖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学院建有“可控化学反应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项。【毕业生去向】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学生25%以上考研。9、哈尔滨工业大学【专 业特色】哈工大材料学院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和内容,培养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所需的优秀工程技术 及管理人员。现有材料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毕业生去向】每年有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校就业。每年考研率达40%左右。10、吉林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和4个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各专业结合材料与材料加工基本理论围绕汽车工业急需及未来发展所涉及的 材料与材料加工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 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突出。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6项。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毕业生去向】近5年来保送、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到中国一汽、海尔等国有企业的占32%,到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合资企业的占13%,到高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占10%。11、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国家轻合金工程中心。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大公司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3年来科研成果20项,7项达到国际水平。【毕业生去向】该专业近3年来本科生就业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或被选拔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2、清华大学【专业特色】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时间系统完成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分别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启道 提供 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5个方向侧重培养。目前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任务,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开发项目近200项。取得过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毕业生去向】既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技术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13、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学院拥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曾获省部级以上奖70余项。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至5项、国家攻关、863项目1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毕业生去向】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14、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及复合材料4个博士点。其中铸造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准为按照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单位。学院建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磨擦焊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磨擦焊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已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9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毕业生去向】该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为1∶4.3。全校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8%。注:以上数字不代表排名,仅为序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