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财经界》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鬼玲珑
爱噪音
杂志《财经界》为大型财经月刊,属于国家一级B类期刊。杂志《财经界》在明确的细分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增强了市场调研针对性,市场信息反馈快,有利于提高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的战略避免了在整体市场上分散使用力量,使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了杂志的竞争能力。综合版《财经界》主要栏目:宏观经济、封面文章、部省长论坛、热点追踪、国家发改委最新工作动态、封面人物、非常风云人物、中国企业案例揭秘与探讨、博士论坛、牛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产经分析、投资顾问、理财天地。扩展资料:杂志《财经界》的刊物特色:1、新鲜特别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简洁明快,重点、热点行业,市场出现剧烈变动的行业,政府出台重大政策的行业,具有全局影响的行 业,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资讯,及时地给出清晰、精准的评估和判断。2、深度由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打造的行业研究成果,共覆盖宏观经济、金融业、能源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等60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朝阳产业和热点行业。数据权威,信息丰富,分析判断独到。3、权威提供包括能源、电力、煤炭、石油、钢铁、石化、汽车、房地产、旅游、零售业等十大重点、热门行业分析报告。报告综合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成果,与行业主管部门全力合作,对这十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政策走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预测,客观评价了行业的投资机遇和投资风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经界

有关中日贸易摩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最好表明出处,期刊,作者。

能抱一乎
暗意物也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中国网 | 时间: 2001-06-22 | 文章来源: 网上独家  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  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后,尤其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的统计资料来看,中日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48.2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831.7亿美元,增长16.3倍,其中对日本出口和自日本进口分别增长22.9倍和11.9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  (一)日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自1993年以来,日本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基本高于中国全国水平。统计显示,除了1990年、1997年、1998年等少数年度外,中日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中国自日本进口增长均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在1990年、1997年、1998年等少数年度,日本国内出现经济衰退,尤其是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日本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中日双边贸易就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0年增长速度均高于20%。  第二,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的比重高。1990—2000年期间,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11%以上,最高为1996年的20.7%,平均占中国全国的17.7%;中国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13%以上,最高为1996年的20.4%,平均为16.7%;中国自日本进口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7%以上,最高为1994年的22.8%,平均为18.9%。  (二)中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日方的资料,一方面,日中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日本全国对外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日中双边贸易在日本全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据日本大藏省最新发表的《贸易统计》,2000年日中双边贸易增长幅度更大,突破800亿美元大关,中国继续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00年日中贸易额达到8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304.4亿美元,自中国进口553.4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4%和29.1%,三项均创日本历史记录。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1—4月,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85.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14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自日本进口139.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  尽管如此,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日本之间发生了贸易摩擦。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部门宣布,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来自中国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等农产品实施一般紧急进口限制措施。主要内容是,从4月23日起的200天内,如果从中国进口的这三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不超过过去200天的平均进口量,即大葱5383吨、鲜香菇8003吨和蔺草席7949吨,则按现行的3%至6%征税,超过部分最高将课以266%的高关税。中国就此问题多次与日方磋商,反对日方的不公平和歧视性的做法,日方拒不接受中方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仍然坚持其错误决定。中国外经贸部于6月18日宣布,决定近期对于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三种产品加征特别关税;6月22日,中国政府决定对以上三种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  近年来,中国日本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有深刻的原因。  第一,双方对双边贸易差额分歧很大。从中国的统计资料来看,在1978—2000年期间,中国对日贸易仅在1982年、1990—1991年、1996—1998年和2000年等7个年度出现贸易顺差,其他16年均为贸易逆差。因此,中国认为,长期对日本贸易逆差是一个重要、长期的问题。但是,日方并不持这种看法,相反认为日本对华贸易长期逆差。例如,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国对日本出现1.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改变上年对日本逆差13.7亿美元的状况;根据日本的统计,2000年日本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达到249.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7.4%,惊呼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增大。  实际上,这是统计方法上的差异。采用到岸价格、离岸价格计算导致有差异,采用产地统计也导致有差异,尤其是中国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统计在进口商品中。这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一样。  第二,日本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中日本复苏最为缓慢。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经济仍然不景气,失业状况没有好转;国内成本上升,尤其是劳动力成本;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实行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部分产品(例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另外,在流通渠道、流通环节上,中国的部分产品也占据相对优势。因此,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产品和国内有关部门的利益,采取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第三,日本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是伴随中日关系而发展的。近几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国会议员甚至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中日双边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日本政府借口对中国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第四,中国日本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初,日本根据WTO中的《农业协议》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提出限制进口措施,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结束。2001年伊始,2月16日由日本457家毛巾工厂组成的日本毛巾工业联合会于在大阪召开临时总会,正式决定向经济产业省申请对中国毛巾实施紧急进口限制,以阻止中国毛巾向日本出口。另据报道,日本纺织业界正在商讨对针织等10种纺织品提出设限申请,木筷行业、自行车行业和皮鞋行业协会等都在考虑要求政府的保护。由于担心香港、澳门发生的禽流感延及中国内地,日本农林水产省6月7日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进口鸡肉和鸭肉。在反倾销领域,1991年和1995年日本分别对中国的硅锰、棉府绸进行反倾销;1999年6月、10月,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对日本企业生产的不锈钢冷扎薄板、丙烯酸酯等产品进行反倾销。这些也有可能引发和加剧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  因此,日本对中国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的最根本原因是保护国内产业和相关利益,但是日本政府采用了不公平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手段。  中日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向  贸易摩擦有多种形式,主要有:设立关税壁垒,如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许可证、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滥用世贸组织规则,如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等。贸易伙伴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实践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发生贸易摩擦的贸易伙伴相互之间采取不公正、报复性的措施,愈演愈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遭受损失。  第一,贸易摩擦升级,只会导致双方的损失更大。日本对中国的大葱、鲜香菇、灯心草限制进口涉及到的贸易额约为1.5亿美元,但日方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一再交涉,坚持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采取一系列不公正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歧视性做法。这损害了中国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和生产者的利益,影响了双边贸易的正常开展。  贸易摩擦促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部分农产品将会转移而进入新的市场,而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该类农产品仍然对日本国内农产品造成冲击。虽然被征收特别关税的3种商品在日本整个对华出口额的3.5万亿日元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中日两国间围绕“紧急限制进口”引发的贸易战可能因此继续升级,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只会给日本的产业界带来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其他相关产业,进一步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2000年日本向中国出口汽车4.7万辆,仅占日本向全世界出口的1%,但是同比增长高达36%;日本向中国出口的移动电话的数量达到145万部,接近出口总量(830万部)的20%。这将遏止其增长势头,大大影响日本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而与此同时,韩国、欧美等可能替代日本,增加对中国出口汽车等。合同金额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连续4年负增长,实际使用金额连续两年负增长,2000年才实现正增长。贸易摩擦的继续可能影响日本在华企业,影响日本与中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应当指出的是,造成的损失对日方更大,不仅难以保护日本国内相关产业,而且可能丢失中国市场。  第二,双方应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公正妥善解决贸易磨察。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中国与日本不仅是贸易大国,而且彼此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多个领域的合作对象。如果贸易摩擦不能及时制止,相互报复加剧,则双方的产业冲击、损失更大,负面影响更广泛、深远。双方只要坐下来,以事实为根据,经过磋商和谈判,会解决问题的。例如,2000年韩国对我大蒜实施保障措施,引发中韩贸易战,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6月7日起暂停进口原产于韩国的手持无线电话机和聚乙烯,结果双方经过双方磋商,最终妥善解决问题。  (胡江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博士;赵书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网 2001年06月22日

怎么办个杂志社?

男人河
成春香
这个特别详细 你可以好好看看 我转过来的申请刊号的关键 申请刊号的关键是寻找一个能负政治责任和新闻行政单位认可的主管单位,由其出面申请。为什么大家申请难,就是没有主管单位 1.1什么是主管单位 在我国新闻行政单位认可的主管单位有如下副厅以上的行政和事业单位(包括行政机关、学 校、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协会、国有企业),或正县一级政府机构以上,(包括政协、人大、法院、检察院)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如地市的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日报社、新闻办、地市级总工会、纪律委员会、政法委、编制委,民族自治地区的科委,侨乡地区的侨办,大的出版社或其他认可的主管单位(如我国十四个副省级城市的副厅级单位和某些相当于副厅级民办大学和研究机构)。具体可以查寻当地的年鉴。 1.2.怎样寻找主管单位 由于要负政治责任,一般单位主管单位都不太愿意,根据经验。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找到一个副省以上领导,退下的也可以,由他出面联系。另一个就是从下往上走,找到主管单位一定级别的主要领导。这很重要,没有他们支持无法申请。 2.申请流程 中国刊号申请归口有四个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国仪劝欤 夥啪 苷 尾俊R话闫诳 ü ∈行挛懦霭婢直ü 倚挛懦霭媸穑 萍祭嗤ü ∈行挛懦霭婢趾褪】莆 ü 铱莆 俚叫挛懦霭媸稹G瓤 ü 仪劝煸俚叫挛懦霭媸稹? 3.民间办刊关键 目前民间办刊的五个出口, 1) 科协、 2) 工商联、 3) 相当于副厅级民办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深圳综合研究院或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另外有50个大的民办大学中有部分相当副厅级的); 4) 某些国家字头的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论坛(他们一般是部省级别领导下来办的事业单位,是民间协会。 5) 中图渠道和省新闻出版局的出版社渠道。 4.申请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般申请需要先办6期以上的杂志,一般是用丛刊、协作出版、书号形式、光碟号形式、增刊形式、内部准印证形式。(千万不要用国际刊号)。要求期发行量如消费经济类在20000份以上、技术经济类5000以上、学术类1000以上(不能底于500份),我国目前有几百种发行量在500份左右的学术期刊,这是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但许多期刊是通过这样说服主管单位的或找到主管单位,一定要有过程。 还有在申请时一般是专门成立新的主办单位,以事业单位为好,(也可以公司制)以适应要出版期刊的出版宗旨 (如许多人挂靠地方上的,地市级总工会、纪律委员会、政法委、编制委。他们一般专门成立如XX经济发展中心,XX企业战略研究会,XX研究会,XX人才研究会,XX职工技术改革研究,XX企业文化研究会。最好是以跟出版内容相适应机构。我知道有纪律委员会办的文摘杂志,他们的主办单位就是XX战略研究会 。 5.如何通过挂靠主管单位合作出版 1) 直接申请,请几个副省级别的领导或院士出面做顾问,一般3个人以上,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经费保障。向新闻行政单位或市科协,国家科协申请。 能请到副委员长或政协副主席以上领导,会很快。 2) 如果是所在地区指标缺,可以请主管部门出面,到其他地区调一个刊号,一般也是选同行业方面的,将他的刊号转过来,他们的内容可以合到其他杂志。或他们的内容用协作出版的方式用书号出版。国际刊号不变。类似目前许多学术期刊形式。 3) 以上都是过程,有时申请可能需要一两年,对时机而言,时间太久,风险大。可以用收购合作的形式办,我们讲收购期刊也要通过主管单位进行。有省内收购和出省收购。有省内收购一般可以逐渐用新的主管单位接手。出省收购则需要用合办的形式或者购买一个新指标补偿原有的地区。 4) 与新闻出版局下的出版社合作,他们派编审,费用10000--15000元每期。他们可以帮你用增刊号的形式,或安排某杂志合办的方式。这一般是新办杂志的过度。 5) 打主管单位本身杂志的主意,捆绑在一起的方法,待市场培养较好后再创刊一种是A、B卷形式将A卷为《要办的杂志》, B卷为原来的主管单位杂志,定价不变还是原样。但A卷为《要办的杂志》进入用打折的方式零售市场,如只卖?元等。另外是将主管单位杂志改书号协作出版将其刊号用于《要办的杂志》出版,但这样最好能改月刊或半月刊安排的好可以变成三四本杂志(如科普版)(综合版)(学术版)(专题版)价值才大 6) 走丛刊道路,与出版社协作出版或用内部准印证的形式捆绑其他杂志发行,这需要好好找,需要有资金保证 。利用增刊号申请邮发,解决订户问题。一年出版2期正式期刊, 7) 最坏情况用内部准印证的方式发行,在许多同类杂志上交换广告如XXX等进行会员发展,用会员方式征定。或用邮购形式零售,如许多内部杂志目前是免费,但其邮费则很贵,如无线电定向要8元,中国无线电要12元。还有20多的,30多的。通过快递发行落地。不需要有资金保证 。到一个发行临界点再申请正式刊号。 6.注意事项 有的地方刊号的指标非常紧张,申请要注意看他们的刊号走向,你可以查《媒介》 杂志上面有一个出版公告,一般在申请刊号时,内紧外松,地方上要挡驾,国家会支持,但技术经济类杂志他有个总量规划布局,如果一种类型太多他可能会限制,但可以用自己设立主办单位的方式规避,如文化类申请困难,可以用经济类,以经济文化内容为主。 科技类杂志特别是地方协会办,一般当地的省市科协会会挡驾或强调很难。这时你们需要强硬一点,质问他们,同不同意办一本科技杂志,一般情况他们没有理由,如果他们没有理由,请他们支持就盖章行文,或者先让支持办一个省内的连续内部准印证。上面新闻部门批不批是一回事,你们报不报又是一回事。新闻部门政策性强,人员修养高,只要你坚持,不会为难,还会给建议,出主意在权限内,就都会批准。 许多地方协会就是这样给档回,一般北京的机构为什么容易拿到刊号,原因在此,我知道只要主管单位同意,新闻部门就挡不住,因为现在一切都是依法办事,他在规定的时间不答复,你们可以对其行政诉讼,诉行政不做为。一般到这地步,他们会给你一个丛刊号或协作出版书号,让你们出版,几期后根据他们的考核标准,再批准,给正式刊号。 7.刊号需要多少钱 刊号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数量有限。一般情况下的手续费用非常少。但是任何国家都有出版管制,有一个总量平衡的问题。数量有限,壳就有一个价格,根据评估如消费经济类在100万以上、技术经济类50万以上、学术类30万以上新闻类要150-200万以上,报号要200-500万。 (是对现有刊号指特定情况的最低评估,需要请出版部门的高层协助。能够交易的价格。但学术类有许多可以改类(如改新闻类),所以价值很高) 我的分类是按国际上的一种分法。消费经济类相当大众期刊,技术经济类相当小众期刊。新闻类是指刊期在2周内的。 8.国际刊号 WTO后中国的出版没有放开的内容,同时任何国家都有出版管制,国际刊号他是一个图书馆的检索标志,不是出版许可。中国刊号包括国际刊号和国内刊号(他实际是出版许可证,有国内刊号可以出版)在香港和许多国家不承认国际刊号 ,通过他们的机构直接到法国申请是免费的。 ⊙—⊙同时香港的出版许可证也是免费的,但很少有人申请,因为监督管理和市场容量的原因,如香港每年出版10000种期刊,但只有750多种登记,(在香港有俗语害人劝他办杂志)在香港杂志出版需要月内按时送样,没有送样一期罚2000港币,还有版权问题处理困难。 ⊙—⊙在香港除必须零售才登记,从某种意义没有登记也是违法的,好在香港商业印刷品可以不登记。所以标的国际刊号也没有意义,我观察许多发行中港台的杂志没有国际刊号,但都有当地落地许可的标 DM广告媒体刊号如何申请 ?(转帖) 目前我国还没有DM广告,国家工商局在1996年2月有一个内控标准,即在出版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出版不包含政治新闻和文学作品内的信息内容。目前我们看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全部是广告内容的印刷品,可以按区域或行业许可审批,但每一次需要按印刷品广告审查。目前邮政DM,电信运营商的DM,金融办的DM,或工商部门办的DM,商业部门办的黄页DM。都是这种形式,由于不含信息内容,不能定价、可读性差和成本高,经营很困难,发展不好。实际DM的广告业务收入在西方广告总量70%。如果DM能放开。以上机构都会成为巨无霸。 二、商情类,发行2000份以上,这是信息管理部门用纸媒质许可证的方式发的一种印刷品,把广告做为信息发布,写各省的管理条例不一样,但一般要通过新闻出版部门前置审批,有纸 媒质许可证号、内部准印证号,印刷品广告号。有纸媒质许可证号是一次性申请,内部准印证号,印刷品广告号逐次审查批准。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DM。但审批困难,有许多地方不批,可以拿一本《慧聪商情》类的DM,跟新闻出版部门做工作,一般他们请示上级后,2个月内会批,(会有主管领导面谈,学习出版和广告条例,获得广告审查证)面向特定群体的还可以获 得工本费许可。付版权费的按50元/千字或协商支付。 如果申请的话,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 需要注意版权问题,按付版权费的按50元/千字或协商支付,需要在引用软文时联系,或者20个字修改一次。各地对DM一般不批,需要挂靠政府信息中心单位或者新闻机构(如电视台)或协会(如广告协会、工商联),年鉴办、工商服务中心等其他部分符合广告宗旨事业单位。申请时先做几期样板,一般用激光打印(彩色也如此)。送信息办、新闻出版局、工商局,他们会报省级单位的信息办、新闻出版局、工商局批准。派2个律师和精通法律的顾问跟进,一般2个月会批下。公开费用很少,每期的审查费用大众广告内容的在1000/期。 费用大概需要多少? 公开费用很少,每期的审查费用大众广告内容的在1000/期。或者需要提供担保。地方或区域性的专版类DM杂志。新闻出版和工商广告方面的协调要好。大众类不建议,行业内可以考虑。开办费用大众类投入地区20万以上,省级200万。除非是有足购的广告资源,建议不要轻易进入。 怎样办一个赚钱的新的经济类杂志 序 这不是一篇充满了术语,看似逻辑严密,盈利的可能性十足的专业媒体投资分析报告(我还不能够教投资方怎样办一个赚钱的经济类杂志)。 本文写来,实在是有感于我所看到和经历到的是在一些新的媒体中,刊物执行总负责人和传媒外的投资方一直上演着重复发生的悲喜连续剧。多版本的故事梗概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开始时的相敬如宾,后来是剑拔弩张,最后不欢而散的多,很少见到大家相处愉快。这是最危险的:一是令我们一些具体执行、完成杂志使命的中层就很是为难,二是大乱军心,人心一散,团队不再,这会严重影响杂志社的发展规划,有时就是曲终人散的结局。(哈,我认识的一些媒体朋友们可不要对号入座啊,我只是将一个普遍地现象作一归纳,个案太多,大家的所见所闻都太多,就不举例说明了。) 其实,投资和媒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媒体人和投资人想的问题、想问题的角度都不同,表达方式及语言也差之千里。开始时,大家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般来说,投资方选择操盘手(刊物执行总负责方)就是选择一个自己投入真金白银希望着尽快产出的项目,但他们又不了解内容(编辑部)、销售(广告部)、发行三大部门的操作流程和业内的潜规则,更不理解杂志的盈利是需要有个过程和周期的。杂志的操盘手,的是一些文人,他们骨子里比较傲气,对投资者他们可能从心底里,认为他们没有专业,不懂传媒,修为差一点的,傲气也就写在脸上了;同时,内心也还有一种危机感和一种不安全感,对操盘手来说,找到一个展示和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不容易,操作了半年或者一年,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实现不了他的个人抱负,也一定已经是一件很令他恼火的事了,再遇到……这是双方战争上演着的心理基础。 跳出来回头审视,我想:如果在杂志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姻之前就沟通好,将杂志的DNA――杂志是怎么赚钱的?杂志的市场运作与合作风险规避、我的杂志能赢利吗?退出程序……这些所有的可能出问题的方面沟通清楚,双方理解,合作方共同努力,按市场规律和经济法则办事,把风险降到最低点,这不比有了问题再来互相责怪的好吗? 第一大问题:期刊盈利模式和周期的共识 期刊盈利模式: 一发行收入,这是最为普遍的盈利模式――杂志的定价一般高于其成本,广告收入少,盈利主要依靠发行收入。 二是依靠广告收入,这是当前国内期刊业最为热衷的盈利模式。一批新兴杂志开始放弃依靠发行盈利的模式,采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发行,扩大发行量以吸引的广告。 第三种盈利模式则是出售期刊的品牌资源,利用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在有一个好的媒体平台的基础上,方式通常有:重印或合订本、特刊或增刊、图书和光盘、数据库、网站、会展、客户名单、品牌授权和主办会展论坛活动等。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成为新的盈利点。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刊物资源、影响力为依托,用更开放的思路、样的路子、更有效的服务,寻求新的盈利途径,真正实现经营刊物的目的。现在有些刊物已在这些方面进行初步的摸索,如办班、购书服务、举办论坛等。总体看,在依托刊物资源的同时,又受到了刊物本身的局限。 媒体行业无论是产业形态、政策与法律环境,还是盈利模式、投入产出、治理结构、进人与退出机制等都与其他行业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用通用的商业分析方法恐怕还不能看透传媒业。这也是为什么以前一些投资银行、券商、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机构出具的媒体研究报告让人有浮于表面的感觉,观点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偏差和谬误的原因所在。 在传媒界流传甚广的西谚: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就让他去办杂志;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也让他去办杂志。现在这句话也可以演化为:如果你想赚钱,那么就去投资杂志,如果你想赔钱,那么也去投资杂志。期刊的确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也许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如果运作得法,印杂志就像印钞票一样,能够产生丰厚的利润;反之,印出来的杂志卖不掉,广告上不来,就像把钞票变成废纸,“印钞机”就变成了“老虎机”。 不论任何形式的媒体,都有自己容易和困难的地方,杂志最难的地方是一年只有12期,最多只有12次调整与表现的机会,而事实上,如果一本杂志在一年内犯了三次以上的错误,基本上就意味着这一年的时间白过了。因为一次错误通常需要2-3期才能发现并挽回。同样,杂志一年的出彩机会也只有12次,如果投入不大,不大可能做到每期都要极高的质量。我们经常都听到很多人说杂志需要3年时间才能盈利或者看出胜败。这就需要投资方够耐心,《三联生活周刊》坚持七年,才奠定了中国《TIME》的地位。 很多投资人做惯了其他盈利较快的行业,对期刊较长的市场培育期不能理解,也不能忍受,结果导致合作破裂。比如做工业产品的卖出去就赚钱,房地产商挖个地基就开始卖“楼花”,就有钱进账,可投资一份期刊两年了还没持平呢。其实那份杂志可能已经做出一定的影响了,再稍微坚持一下就能赢。很多期刊投资就是这样,往往在水已经烧到90度还差一点就开时挺不住了,十分可惜,这样的例子不少。关键还是对期刊的“影响力经济”的特征和“二次售卖”的盈利模式没有吃透。 另外,新创期刊的不确定性更大,品牌和市场培育的时间较长,即使经过市场调研,所得的数字也存在很多变量,分析也都是预测的、未知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现与想像的差距很大,因此投资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回报极高,尤其在培育期过后的3-5年内都会保持极高的年增长率。成熟期刊有成熟的品牌、稳定的受众,清晰的盈利模式等,是实业投资和财务投资理想的目标。但成熟期刊对待投资的态度往往是:一)不缺钱,拒绝投资;二)代价高,出让小股融巨资;三)利用老刊的品牌优势为扩张新刊融资,这就又带有新刊投资的色彩了,可能比单纯投资新刊风险相当低一点,但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上谈的是第一个问题,我想解决的是婚姻的双方处于“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危险的防范,我把这些讲清楚,可能双方美好姻缘的几率会大一些?投资的目的就是逐利,利从哪里来,什么时候该来了,这是我们要首先搞清楚的。让业外不懂传媒的投资者能够轻松掌握期刊业的特征和规律,这是我的第一目标。 第二大问题: 面对第三者,媒体人和投资人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容忍 媒体人和投资人双方的关系就好象一对男女的相亲,既然要论及婚嫁,除了男女双方彼此要相配和喜欢外,还要讨好双方都很在意的亲朋好友(也就是杂志传媒与广告主都在意的读者,也同时是消费者) ,取得读者(也就是消费者)的满意和认可。其实,一些有经验的男女都知道,本来夫妻双方都是恩爱的,但一加上父母亲朋好友的因素,双方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处理了。 杂志当然在媒体人和投资人外要有第三者,杂志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将读者利益置于中心(当然是在符合国家的宣传政策和新闻规范的前提下),这将直接决定杂志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能否实现赢利。进入实操阶段,媒体人和投资人最容易出现代问题是:媒体由于定位不清,得不到读者和广告主的认可;或是思路清晰,但市场不成熟,投资商没有耐心等下去;或是也进行了市场细分,但市场规模不大,竞争却很激烈,依然是赢利无望(当然除此之外,其他外部风险同样不容小觑,如政治政策的影响等可能会成为无妄之灾)……这些是双方不愉快的环境因素。 大家为什么看好期刊业的市场机会与发展前景呢?相对于报纸来说,杂志的投资小,也不容易出事(政治风险和心理风险小些)。传媒投资近年来持续升温,而期刊在各类媒体中也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且人均创利能力最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人员少、成本低、利润高等特点,杂志的赢利的确实很强,可以说一本好杂志就是一棵摇钱树。因为媒体后期投入成本并不大,设备无无非就是几台电脑,投资期刊的成功模式和成功案例最多。所以杂志一开始就背负上了较高的赢利期望值。 任何投资都是为了取得投资收益,得到投资回报,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和广告营销定位,没有关于有效发行量、有效覆盖地区、有效版面规模、获得相对竞争优势的版面强度等数量效益界限的计算与把握,以及一系列相应营销措施的配合与跟进,投入很可能会“打水漂”’。 新杂志创刊前,在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最好是由媒体人和投资人双方确定杂志的定位。而新期刊按照的定位,运作几期后,必然会咨询来自该杂志定位时假想读者和杂志人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咨询结果通常会显示: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的是否定杂志的定位。这时,投资方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怀疑定位或执行有偏差。有的投资人开始对期刊的专业管理工作参与过深,而且固执己见,要求被投资人必须言听计从,令行禁止,不管决策正确与否。一种是指手画脚,对办刊人的专业管理工作横加干涉,往往理念不和造成合作破裂,《新××》杂志采编骨干集体跳槽就是这种典型。还有一种是监视和说教,对职业经理人像家长看小孩一样总是监视和不信任的态度。 其实,我的看法:一是主管、主办、投资方应该开明一些、有耐心一些,干涉不能太多。遇到问题要从治理结构上去解决分工、责任和权力的问题。二是要清楚:市场对新生事物,是很难接受的,总是会发现他的一些小毛病,然后放大这些小问题。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进行自我修复的,市场接受是需要付出时间做交换,是有一个过程的。新刊贵在坚持,坚持自己的定位,一年后你会看到胜利的曙光。三是需要合作方共同努力,按市场规律和经济法则办事,把风险降到最低点。遇到相关冲突,这里我强调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问题,而一定不能用政治的所谓“谋略” 曲线救国来处理。 有的投资方走得更远,因为个人意气,炒掉操盘手,这面对的必然是重新找人替换整个团队,意味着追加一笔不菲的投资,要付出时间和很大的机会成本,而且要命的是,可能这个团队整体不如上个团队,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建议投资人需要学会在观望中忍耐,要尽量策略谨慎地处理。 第三大问题:双方严密规划,商定“过程监测、结果评估、赏罚奖惩”的规则 杂志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姻是一个前景看好的投资热点,同样也存在种种风险。因而对这些风险的论证和防范应具体和量化,这很有必要,投资的目的就是逐利,利从哪里来?风险在哪里?如何运作?投资的底线是什么?投资方必须对自己的目标是清楚明确的,否则自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自己都没有实际的计划,怎么确定执行者的进度。 在实际操作中,现实情况的表现不尽人意时,投资方对原则问题不能妥协。投资方自己和媒体人最好有大家一致认同的可执行的三年内各年度的目标及各年度的分季度分月目标,按杂志的投入产出基本规律,通常将杂志发展分为导入期(一般为3—6个月)、成长期(一般为第6-第36个月)、成熟期(一般为第36-第54个月)及衰退期(根据发展而确定时间)。在进行投入产出核算时,应重点做好导入期和成长期的财务预算。同时,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即在一定原则性的基础上,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超过预算的费用必须经董事会批准,否则一律按计划操作。我认为花钱要谨慎、有计划,浪费是品德的问题,不是经营的问题,经营上当花的一定不能省。所以,不管多大财力的投资者投资报业,合理控制成本,永远是必要的。其中,在投入产出的核算中,必须精确地列出在各个动态发展阶段的预算: 1.印刷成本。根据需要先进行委托加工生产,但要确保印刷质量和时效。一本杂志100多页,印1万册,用铜板轻涂纸,一期印刷费大概要5-10万,要看具体页数和印场。 2.固定资产投资。通常以满足基本需要为原则。 3.管理成本。应尽量减小中层人员,缩短管理等级,强调高效的集约化管理。 4.采编成本。通常对采编成本应进行总量控制。编辑成本每页算1000元(不算高吧), 5.广告成本。此项成本主要用于客户联谊、广告推广会等方面。 6.发行成本。实行不同阶段的费率控制,强调有效发行比片面强调发行总量更有意义。 7.品牌推广成本。根据品牌建设的规律,在各个阶段进行不同规模的投入。 8.工资、福利、稿费、差旅费、交通、通讯、税费等相关费用。 9.发行、广告及相关副业的产出。 除了对前期硬件投入、工资、稿酬、运营成本、差旅、印刷、发行、推广、流动资金等进行匡算计划以外,还需要执行人 的具体操作方案。各高管层人员(包括兼职)到岗后,应该在20天内根据杂志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及各人的岗位职责,将自己的工作思路理清并加以细化,从而形成各阶段的操作方案。每个人都必须提供主要包括:1.工作目标(包括时间限制和最终完成成果);2.工作思路(如何完成,其过程,所需资源设施人员);3.管理理念及风格(团队的选择标准及选择方案);4.下属人员的结构、数量、素质、工作职责、考核办法、人员进退制度等;5.风险防范;6.团队配合的工作计划等。 在实际操作中,现实情况的表现不尽人意时,投资方对原则问题不能妥协。在把握杂志发行广告的特殊规律和周期前提下,抗风险措施的核心是加强财务预警和财务监督;并在建章立制及缩短投资回收期、增收节支方面下功夫,尤其要控制成本、费用,减少发行盲目布点与退刊损失。 结尾: 生意经有条基本规律就是“不熟不做”,投资方在具体杂志运作过程中必须尽快熟悉,对期刊产业进入深入了解的阶段,这是可以与操作方取得“共同语言”并对自己投资负责的一个途径。 投资当然是一种风险,但对期刊投资风险有过分的恐惧,导致迟迟不敢投入,结果可能错失良机。早期国康实业投资《三联生活周刊》就是谨小慎微,结果反而由于过于保守被清除出局了。传媒业投资虽有一定的政策风险,但只要一开始设计好合作模式,把握住大的方向和原则,还是可以大胆地投资,否则将失去最佳的进入时机。尚未准备真的投入却已经在计算着何时回收的;或精细到似乎要将杂志上的每一个字儿的费用都计算一遍的投资人可能不投资倒更好一些(对内容质量、市场份额等“精细”是我十分热爱的)。 投资杂志失败中,其中有人的因素,有机制的因素,有政策的因素,还有其他外部因素,最好不要是因为人的因素,不要在开始结亲那一刻就埋下了隐患,这是我希望的,毕竟投资人资金血本无归,也会给媒体自身一大打击,一拍两散的是最傻的结果,对投资方和操盘手双方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对一个团队则是一个集体的失败。 万能的商业思维在没有商业化的中国传媒业中似乎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其万能的力量。资本还不能完全驾驭传媒,传媒业也没有充分借助资本的翅膀飞翔,这需要双方拿出的耐心磨合,在合作中不断调整期望和预期。投资人与传媒人要互相学习、互相认同,而不是相互抵触、不以为然。只有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和其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沟通、合作,让资本与媒体达到共赢

新闻杂志

漫步者
动则得矣
.TIME时代 美国1923年创刊www.time.com即便是它在今年的美国“国家期刊奖”中一个提名也没有获得,话语惯性与品牌传统以及以红框构成的各式封面积累仍然维系着《时代》的地位。的确,品质沉淀是这本至尊杂志的最可贵底蕴,每年年底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也许永远都是其最荣耀的时刻。.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 美国1888年创刊www.nationalgeographic.com财力物力惊人并不是造就《国家地理杂志》殿堂的根本,不懈的职业态度与拓展性极大地推动了这本超级王牌杂志发展,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众多衍生产品共同织造着其殿堂的不断扩充。新作“泳衣百年”特刊,显示其锐意改革切合时下市场的难得新派作风。.Newsweek新闻周刊 美国1933年创刊www.newsweek.com相信没有人会忽视这本新闻杂志这两年在新闻报道上作出的富有开拓性的贡献,独家、周密、侧击、旁敲、独到、新知等各种报道模式层出不穷,市场上更积极地开拓着远东市场,学术上在美国期刊奖中屡有斩获,影响力正飞跃提升。.DER SPIEGEL明镜 德国1947年创刊www.spiegel.de德国最主流最代表德国的时事期刊,绝妙之处是,即便是老牌时事杂志,仍然会保持对新生领域报道题材关注的敏感,如今已是人们在感知美国时事期刊之外,另外一家最须知道的声音。.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美国1948年创刊www.usnews.com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由于其过于注重美本土事件报道及海外推广策略的失误,在外之影响力一直有限。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其每年耗尽心机制作的“美国最佳大学榜”,因其权威地位和切入美国教育业已成为每年的一件盛事。.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纽约时报杂志 美国www.nyt.com虽自称为《纽约时报》星期天的最佳搭配品,其实已经是一本独立于日报,而且操作得非常出色的时事生活杂志,把时事题材融合于生活中之功力惊人,每期在封面报道制作上便常常挖空心思,犀利之处是往往能在各类常规时事封面报道中出人意表。.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 美国1857年创刊www.theatlantic.com正因为是“美国理想的代言人”以及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这本月刊是“美国期刊奖”的常客,今年则再次获取“杰出杂志奖”(发行量50万到100万册类别)。只是除了美国地区及亲美派,这本杂志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毫无意义。.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远东经济评论 中国香港www.feer.com这本财经杂志比较于《财富》、《福布斯》的唯一长处便是:它真正地扎根于亚太经济,对亚洲国家的财经政策发表的报道与言论不无影响力。杂志随着亚洲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增加其话语势力。.Slate美国1996年创刊slate.msn.com一本神奇的网络杂志。其编辑及专栏作者基于网络平台而进行的操作方式非常符合网络精神,如今已经建成全球独家最丰富的评论网络及时政漫画网络,尽管身为微软旗下一员,目前为止仍然显示其独立性,今年更以网络杂志身份获得“美国期刊奖”最佳网站奖。.The Weekly Standard标准周刊 美国1995年创刊www.weeklystandard.com 美国保守派媒体旗舰,自称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保守主义的“理智继承人”,更因为共和党执政和小布什政府的推崇,在美国外交政策方面话语权极大,自恃是“美国外交主流策略”的《标准周刊》已经成为如今极有政策权势的杂志。.The Nation国家 美国1865年创刊www.thenation.com 令人印象深刻的简约型封面是它无约束的特质外表,带上自由派内核的它一直是美国无党派政治舆论的堡垒,2003年更以犀利语言的专栏击败《纽约客》夺取“美国期刊奖”最佳专栏奖。.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时报书评 美国1896年创刊www.nyt.com一本在出版界和学术界享有盛名的刊物,凭借母体《纽约时报》的气质,继续以“公正无偏”的招牌开拓时报传奇,其在1942年便制定的“畅销书排行榜”实际上已经主宰业内命脉,1896年便创办的“百年传奇”更是这本已被人挖苦为“无味书评”的最珍贵资本。.Focus焦点 德国1993年创刊www.focus.de与《明镜》、《明星》并列德国三大时事新闻杂志,为弗戈媒体集团旗下拳头杂志。Focus在长期的“三国”竞争中积累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创立意大利Focus在欧洲建立声音同一通道,制作德国大学排行创办杂志奖学金等都是其妙着。.New York纽约杂志 美国1968年创刊www.newyorkmetro.com蜚声纽约并一直受落于纽约人和新移民,这本杂志唯一做的事情是“如何在纽约生存”,与纽约地铁的合作更显其眼光独到。《纽约》专注于城市导航所达到的登峰造极功力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同行引为楷模。.Maclean's麦克林斯 加拿大1950年创刊www.macleans.ca这本杂志是政治弱势国家打造新闻杂志品牌之榜样,在一定程度上,Maclean's充当着加拿大在时事杂志领域的门脸。定位于“关乎加拿大人的一切”的Maclean's在今年对SARS的报道上,便先于北美邻居的美国时事杂志同行,甚至还早于更早爆发的中国。.New Republic新共和 美国1914年创刊www.newrepublic.com带上自由派色彩的《新共和》是全美话语权力极高的“意见杂志”。可惜近年频频出现领导层更迭,更爆发副主编文章报道失实丑闻,不仅导致言论作家的流失影响杂志品质,名声亦在下跌。.FORTUNE财富 美国1930年创刊www.fortune.com为全球人熟知的两个杂志运营品牌“财富论坛”和“500强”仍然在继续维持着它们在财经领域的话语霸权。杂志本体操作得仍然让人看不出其有任何老态,即便是在前些年那些锐意改变一切的新经济杂志面前,《财富》仍然保持着可贵的新鲜。.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 英国1843年创刊www.economist.com其严谨作风已使其成为这个时代最值得信赖的政经观察家。在全球范围内搭建的观察员队伍素质超群,并在其每年年初发布的全年预测中组成强大的战线;组建各种研究工作机构监测各个经济地区的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在散布着这本杂志的话语权。.WIRED连线 美国1993年创刊www.wired.com曾经被视为是新经济杂志一员的《WIRED》如今证明了它更重大的贡献在于培养了一大帮“技术派”,这本杂志崇尚无线技术及数码并长期坚持此道,实在值得大批数码热血青年的热烈追捧,文化评论家已经把它等同于1960年代由《滚石》带动的一代。.Forbes福布斯 美国1917年创刊www.forbes.com以人为报道造榜之脉的Forbes,一个“富豪榜”足以让这本杂志大吃四方。其近年最惹人注目的是在亚太地区声音的增强,热衷于“中国富豪榜”的发布及“全球CEO(首席执行官)会议”,瞄准香港更显示其司马昭之心。.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 美国1928年创刊www.businessweek.com仍然是商业界最权威的声音,前几年最杰出的贡献是创造了“新经济”的“伟大”概念。《商业周刊》作为美国工商界的最权威刊物,不可避免地与工商界之命运联系起来共荣共辱,也许正是因为经济的低迷导致杂志自身声音的微弱。.Time Out英国1968年创刊www.timeout.com它与超级城市相互寄生,35年的创办历程,以实用、专业、权威与切入城市生活的命脉作风逐步占据全球超级城市的首席城市生活指南杂志地位。今年,Time Out杀入北京,更显示其影响力开拓的步伐。.BUSINESS 2.0商业2.0美国1998年创刊www.business2.com“2.0”这个名字组合实在妙绝,难怪在当年会被评为“新经济媒体第一黑马”,2001年借以时代华纳并购机会与eCompany后,全新版本向传统商业报道回归,并以擅长传统企业与新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报道充当了中介角色,恰恰非常受落。.money金钱 美国1972年创刊www.money.com时代华纳在理财领域的唯一杂志,与同门《财富》专做知名人物明显区别的是,《金钱》注重报道普通人,提供最独到最合理的理财服务指南,在理财本领更显重要的今时今日,大玩股票、基金投资方略的《金钱》,话语权已不只存于荷包。参考资料:http://www.shcmusic.e.cn/Article/Print.asp?ID=2150

中国教育文荟 综合性教育科研期刊

回马枪
禅武心
《中国教育文荟》杂志是综合性教育科研刊物,中国教育科研研究会主办,一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国家二级刊物。中国教育资讯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文献和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双源期刊。 杂志社投稿信箱: tkk336@163.com xdyky@163.com参考资料:中国教育文荟杂志《中国教育文荟》杂志校园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帮助校园网络更新建设一个更简便、更稳定、更快速的经济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维持校园网畅通无阻 Qno侠诺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对于同行的借鉴意义比较深远的,有三个大方向: 第一,是多WAN的观念,Qno侠诺从2004年成立开始,就一直不停强调多WAN的观念。由于多WAN相较单WAN能够同时接入多条线路,除了经济、弹性的增加带宽,还可进一步发挥负载均衡、线路备援稳定带宽等作用。尤其运用校园上,由于特殊的教育网络以及经济成本考虑,更是能彰显多WAN的多重优势。因此,自Qno侠诺前瞻多WAN的好处并加以提倡以来,同行也陆续跟进采用此种规格设计。 第二,是Qno侠诺特殊的智能带宽管理观念,根据Qno侠诺设计团队观察许多个案,体会要让网络达到通畅快速的目的,光是增加带宽是没有绝对作用的。我们常发现许多带宽明明很充裕的网络环境,却还是出现卡网或是迟滞等问题,原因就出在于传统带宽管理不够实时、有效,尤其现今网络应用日新月异,学生们又是使用网络BT下载、视讯、点点通等应用的最大族群,因此校园网络带宽管理智能化是非常重要的观念,运用智能化自动、弹性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帮助校园网络维持真正的畅通无阻。 第三,Qno侠诺极简的设计风格,产生更加人性化操作使用的附加价值,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Qno侠诺产品不管从里到外、从小到大的设备设计组件,都秉持极简的设计风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以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让终端使用者感受更简便、更快速的使用经验,我们始终相信,“把最困难的交给侠诺、把最简单的呈现给您”这样的理念,去用心服务我们Qno侠诺的用户。 整合集中多种功能 学校要建制对外网络,需要采购哪些硬件设备?一般来说,学校要建置对外网络并解决校园网络的种种问题,至少需要路由器、防火墙、频宽管理器、行为管理器、上网行为纪录器等五种以上的硬件设备,不但在组装与整合测试上必须花费相当多的心力,还必须负担可观的采购费用。 Qno侠诺设备考虑使用者必须花费大笔金钱、投入大量心力的无奈,所有产品设备均将所有功能,包含路由、防火墙、频宽管理、行为管理、上网行为纪录等硬件,整合集中在同一台设备上。用户不需一一购买并辛苦的组装设定各种硬件,即可达成各项硬件功能的目的。加上Qno侠诺设备采用Intel高效能网络芯片和自行研发软件,能够加速运算速度并维持稳定运行,相较设备性能有更佳优化的功效表现。 所以学校只需要采购一台Qno侠诺安全路由器,就包含了原本要采购5台设备的功能,除了操作使用更加便捷之外,在费用上也大幅降低学校成本预算。简单的来说,我们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拥有极高的性价比优势,同时也是深耕网络安全设备市场多年来以来,Qno侠诺品牌在各方业界所塑造的优质形象。为了服务各类属性的用户,Qno侠诺品牌设备系列,均具有高、中、低端产品等多元的产品,学校可依规模需求的不同,选择专属的合适设备. 加强隔离做好第一道防线 校园安全问题也是校园网老旧造成的问题之一,校园网应该选取什么样的产品?侠诺科技技术总监张博洋谈到校园网老旧造成校园安全的问题,不单单是安全路由器的影响范围,可能牵涉到运营商线路、交换机等等层面。但就以Qno侠诺作为安全路由设备而言,校园网设备必须要能做好第一道防线,杜绝外网各式黑客、病毒等攻击,是很基本的选择要件。再来,内网必须有基本的隔离防制功能,才能避免病毒全面瘫痪校园网的局面,也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Qno侠诺设备在防火墙的功能拥有内、外网防制等各项功能,加上VLAN加强隔离,可有效改善校园网老旧所产生的安全问题。 远程教学是校园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内校园要进行网络升级,以现阶段、甚至中长期来看,升级设备不能再只是无限的增加带宽了,必须将关注的焦点转移至有效的带宽管理、简单操作、多功合一、稳定运行、具备扩充性等特性的产品设备上,才能帮助校园进行又快又好的校园网络更新。 至于未来的方向,国内不少校园也开始喊出远程教学的口号,远程教学、校园总部与分部等同步联机与教学,不难看出校园网络未来的第二波趋势,因此若有更长远计划的校园,也不妨多留意VPN以及远程接入相关的网络产品设备,提早规划完善的校园网络,加速校园与该莘莘学子展现更强大的竞争实力。

李文的科研成果

边缘人
李文老师在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先后在山东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承担课题多项的国家级、省级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税制改革中的国际竞争力原则:定位与影响”;省软科学课题“促进产业竞争力提高的税收政策研究:从自主创新激励视角”;省社科规划课题“区域间地方财政收入比较研究—兼论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提高途径”;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变研究”等。在CSSCI期刊及相关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个人所得税改革:国际趋势及成因”、“鼓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信息不对称在税收征管中的效应研究”。 “学习能力不只代表着在学习方面的付出与收获,更可以代表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学习优秀的人,在工作中也会继续发扬在学习上的那份肯干,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同时,她说,“大学生活离不开社团与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其中可以很好地锻炼能力,但是还是应该围绕学习这条主线,把专业课学好,不能偏离太多。”

技术研发类杂志的问题

吴澄
中国纳米材料产必现状 (此文为调研报告摘要) 一、中国纳米材料产业研发现状 1.中国纳米材料的研发力f分布 中国政府对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研究一直给予高度 重视,国家和各地方通过“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 “973计划”的实施,积极投入力量和资金,使中国纳米的 研发水平获得了很大发展。 中国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以各具 特色的两大纳米研发中心—北方中心和南方中心为核 心,辐射四周的格局。 北方纳米研究开发中心以北京为中心,包括中科院的 纳米科技中心、化学所、物理所、金属所、化冶所、感光 所、半导体所,以及北大、清华、北京建材科研院、北京 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 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南方纳米研究 开发中心以上海为中心,包括中科院的冶金所、硅酸盐 所、原子核所、固体物理所、上海技术物理所,以及上海 交大、复旦、同济、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科 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除上述两大 中心外,西北的西安、兰州,西南的成都,以及中南的武 汉等,也在该领域有所建树。 北方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纳米碳管、纳米磁性 液体材料、纳米半导体、纳米隐身材料、高聚物纳米复合 材料、纳米界面材料、纳米功能涂层、纳米材料的制备技 术、纳米功能薄膜;南方中心则在纳米医学、纳米电子、 纳米微机械、纳米生物、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及产业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从地域分布上分析约80%的纳米研发力量,集中在 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和华北地区。但表面上相对集中,实际 仍很分散,比如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纳米研究开发中心, 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力量又分散在合肥、南京等地,尚未 形成规模优势。 从系统分布上分析纳米研发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高 等院校和中科院系统,这两部分的科研力量占整个中国纳 米研发力量的90%以上;另外,也有部分企业介入了纳米 材料及技术的研发领域,但力量薄弱(约占5%),而且层 次不高。 从人员结构上分析中国现有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 研究人员共有4500余人,其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背景 也非常过硬,70%以上的纳米科研人员拥有硕士以上学位, 拥有博士、高级职称的约占30%,拥有硕士、中级职称的 约占40%a 从研究的领域分析现有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以金 属和无机物非金属纳米材料为主,占80%左右;高分子和 化学合成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在较低层次的纳米 材料领域,集中了一半以上的研发力量,而在纳米电子、 纳米生物医药方面,则力量薄弱。 从研究的成果分析十年来,中国纳米基础理论的研究 人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的论文2400篇,其中发表在《自然》和《科学》等世界顶 级学术杂志上的论文共6篇,影响因子在6以上的学术论文 近20篇,影响因子在3以上的引篇,被SCI和EI收录的文章 占整个发表论文的59%a 费大都只在百万数量级,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纳米项目经 费,不超过100万元。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介入,尤其是风 险投资的兴起,中国纳米研究机构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注 意与市场结合,不仅在研究经费支持方面开拓了渠道,也 为科研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一些民营研究所和公 司制运作的研究机构也应运而生。 2.纳米研发的科技经费来源分析 根据19%年至2000年中国纳米科技的资金投入强度统 计,纳米研发经费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的资助投入占70%以上,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企 业资助投入则增长较快。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纳米基金项目保持平稳增长趋 势,年平均增长率在20-30%, 2000年批准的纳米基金项目 明显增多。本次调研,就课题带有“纳米”字样的项目作 了统计:1990至2000年间、至少有536个题目带有“纳米” 字样的项目;在1999年和2000年中,科学基金新批准和资 助的在研纳米基金项目,总经费达8000万元左右;基础研 究起步较早的领域是纳米材料和纳米化学须域。 根据对20所高等院校和14家科研单位正在研究的纳米 项目的抽样比较分析,绝大多数正在研发的项目,研发时 间仅在一年左右,属启动阶段,而且有颇多重复;科研经 3.中国纳米材料及技术专利现状 1985年至2000年,中国超细材料、纳米技术领域已公 开的专利数共L024项,其中已授权专刊的465项,占 45.4%,公开尚未授权的559项,占54.6%。在所有1024项 超细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利中,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已 经公开的专利数共有582项,其中已授权的107项,占 18.4%,公开尚未授权的475项,占81.6%e 从申报的数f分析纳米材料和超细材料领域的专利 总数比较相近,但纳米材料已获得授权的专利数,远远低 于超细材料,仅为其1/3;在“已公开尚未授权”的专利 中,纳米材料又远远高于超细材料,超过其5.65倍。 从申报的时间分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0 年为初期介入阶段,这个阶段专利数量少,发展速度缓 慢;1990-1998年是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专利数量快 速增长,至19971998年达到发展的相对高峰;随后,主 要因为近两年申请的专利尚未到公开期,呈现出骤降现 象。 这与中国纳米材料的发展步伐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 代中后期,中国纳米材料刚刚起步,199219%年,国家 加大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研发力度,各研究院校纷纷涉 足纳米领域,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取得长足进展,1997年 以后达到颠峰。 从申报的主体分析在所有涉及纳米材料领域的582 项专利中,由大学及科研院所申报的有366项,占62.9% 由企业申报的有154项,占26.5%;由个人申报的有62项, 占10.6%。在所有1024项超细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专利中, 国外来华申请的专利共166项,占16.2%,这部分专利以个 人申请为主,其中纳米材料的专利申请远远大于超细材 料,比例约为2:10 可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依然是推动中国纳米材料 与纳米技术研究发展的主力军。 从切入的领域分析在所有1024项超细材料和纳米技 术领域专利中,涉及材料的专利数量多达827项,占 80.8%,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电子类28项,占2.7%;医药 类41项,占4.0%;其他128项,占12.5%。说明对纳米材料 研究的力度较大,而纳米电子学及纳米医药学的研究力量 相当薄弱。涉及超细材料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专利共 528项,占51.6%;涉及超细材料与纳米材料制备装置的专 利共241项,占23.5%,而且主要以超细材料的制备装置为 主;涉及超细材料与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专利共276项, 占26.9% o 4.中国纳米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 中国纳米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主要有技术转让、技术 入股,以及自行生产等,但产业化率普遍较低,不足 20% e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技术成果本身不具 备产业化条件,二是由于信息不通,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的 渠道不畅通,缺少资金的有力支持。 如果将中国纳米产品的成熟程度按中试、批量生产和 规模化生产划分,明显呈剧烈递减态势。研究开发和规模 化生产的距离较大,大量成果在实验室小试已经完成,大 约只有5%的实验室成果最终能够转化为规模化生产。 根据对上述加所高等院校和14家科研单位较为成熟的 纳米项目的抽样比较分析:这些较成熟项目的平均研发时 间为3.12年,已成功转让或着手进行转化工作的约为I/3 0 在被抽样统计的54个项目中,希望通过“技术转让” 方式转化的项目约占1/2,希望通过“技术入股”方式转 化的项目约占I/3,而希望“自行组织生产”的项目只有 约10%。但在已成功转让或着手进行转化土作的18个项目 中,实现技术入股的占55%,实现技术转让的占28%,着 手自行组织生产的占17%,显示科研人员的主观愿望与实 际存在一定的差距。 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两种方式正好换位,既反映出实 施项目转化的公司一般都希望与科技发明人员形成长久合 作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现在一般企业后续科研力量的ll} 乏。 二、中目纳米材料产业相现状 1.中国纳米企业的基本概况 从地域分布分析截止2001年5月底,全国现共有纳 米企业323家,其中,以纳米字样注册的企业共57家,社 会投入资金约30亿元,并已形成以北京(包括北京、天 津、东北等地区)、上海(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安 徽等地区)、深圳(包括深圳、广州、福建等地区)为中 心的三大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产业带。经济实力雄厚的华 东、华北及华南地区的纳米材料企业,占全国纳米企业的 80%左右。 从企业类型分析主要分为纳米材料应用型企业和纳 米材料生产型企业两类。纳米材料生产型企业主要从事各 种纳米粉体的生产,全国共有这类生产型企业30家,占所 有纳米企业的15%,大都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广 东、山东等地;由于纳米粉体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侧重于 各种纳米粉体应用的纳米应用型企业分布也较为广泛,但 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安徽等地 的有200家,约占整个纳米企业的84%左右。 从成立时间分析目前323家从事纳米材料业务的纳 米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成立于1995年以后。许多1995年以 前成立的纳米企业,实际上也是在1998年、1999年前后, 从其它或相关行业转入开始涉足纳米材料的开发生产的; 2000年则是中国纳米材料企业骤增的一年,而且绝大多数 就是为纳米产业而“生”的。 从企业性质分析各种性质的企业对纳米材料及纳米 领域均有所涉足,但主要的还是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出 现。值得注意的是,最早涉足纳米材料开发生产领域的, 有不少是民营和私营企业,其中不少还投入了巨资;国有 和集体企业投资纳米,则大都出于将其作为改造传统产业 极好途径的目的;另外,外来资本也开始抢夺中国的纳米 “大蛋糕"。 从人员结构分析就企业员工人数而言,50人以下的 小规模企业占70%;就科研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 5%以上的占75%左右。显示中国纳米材料企业大都科技含 量较高,符合高科技公司的特征。 从资产规模分析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下的占90%左 右,1000万的占65%,说明大多数纳米企业尚属初创期。 我们对全国各地69家纳米及应用企业(京沪地区13 家,南方地区5家,华东地区23家,东北地区4家,华北地 区10家,中西部地区14家),进行了抽样分析:从1亿元以 上至500万元以下,呈明显递减趋势一总资产超过1亿元占 8.7%,大都是运用纳米技术对其原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 企业,也有相对成立较早的纳米企业;0.5-1亿元的占 13.0%, 3000-5000万元的占17.4%, 1000-3000万元的占 18.8%, 500-1000万元的占20.30%;总资产在500万元以下 的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21.7%,这些公司大都是近两年 才刚刚成立的,或者是由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发某项技 术或产品,或者是因为获得了某项国家资金的支持。 从产品种类分析目前,中国已建立了纳米材料生产 线30多条,生产的产品大多集中于纳米氧化物、纳米金属 粉末、纳米复合粉体等;纳米半导体、硅、纳米铁酸钡、 钦酸泌、钦酸锯、铁酸钢、铁酸锌等,也相继研制成功, 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单一粉体的应用已在全国展开。 纳米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有纺织、塑料、陶瓷、涂 料、橡胶等领域,而其主要也是用于产品的表面改性。 从资产效益分析中国近几年纳米材料产业的资金投 入强度逐渐增长,但产出效益并未同步增长。在被抽样比 较的69家纳米及应用企业中,1999年和2000年的主营收入 大都只在5000万元以下一1999年为51.85%, 2000年为 42.22%;主营收入逾亿元的企业,大都是老的传统企业, 其主要利润来源也并非来自纳米产品。净利润则大部分处 于100万元以下的微利状态一1999年为47.62%, 2000年为 39.39%;经营亏损的企业所占比例也不在少数一1999年为 23.81 %, 2000年为15.15%0 2.涉足纳米领域的上市公司分析 从涉足的时间分析上市公司公布的涉足纳米材料产 业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7月之后。据不完全统计, 2000年下半年之前,仅有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涉足纳米领 域的相关信息,占现已公告“触纳”上市公司总数的 12.40%; 2000年下半年,半年内公告投资纳米的上市公司 则骤增了20家,占41.66%; 2001年上半年,又有22家上市 公司宣布加盟纳米领域,占45.84%a 从投资力度上分析截止2001年6月巧日,已明确公 告涉足纳米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共48家,其中有36家明确 公布了拟投入的资金额,但实际已投入资金的只有22家, 不足公告涉足纳米领域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从投资力度 看,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1000-5000万元、5000万元 以上的,分别占36.11%} 33.34%, 30.55%}而从已投资的 力度来看,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占据了相当比重,超过 了54.54%,投资在5000万从上的(包括涉及纳米概念的相 关投资)则不足13.64%0 显然,许多上市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都已开始关注纳 米,但实际投资时则依然带有许多试探和试验的色彩。 从资金的来源分析已公布投资额的36家涉足纳米的 上市公司中,以公司自有资金投入的共有19家,占所有公 布纳米投资额的上市公司总数的52.78%;利用直接融资获 得的资金投入的16家,占44.45%,其中,以2000年度公发 上市或配股募集资金投入的8家、以2001年度拟配股或增 发募集资金投入的5家、以改变以前年度募集资金投入的2 家、以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投入的1家,分别占 22.24%, 13.88%, 5.56%和2.78%;另外,利用国债贴息 资金投入的有1家,占2.78%0 可见,“触纳”上市公司大都借纳米概念,充分利用 了本身所独具的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功能。 从涉足的领域分析在所有已公告投资纳米的上市公 司中,公告投资纳米材料应用的上市公司22家,占全部公 告家数的45.84%;公告投资纳米材料制备的上市公司21 家,占43.75%;公告投资纳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共11 家,占22.92%。大量投资集中在较低层次的纳米粉体制备 和简单应用等方面,如投入纳米氧化物制备及应用的共24 家,占据了全部公告投资纳米的上市公司的1/2,其中不 乏缺乏认真调研分析一哄而起的现象。 从投资的动因分析上市公司投资纳米项目的基本动 因,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为给自己已有的传统产业,注入 新的高科技含量,以巩固自己的传统产业;也有不少上市 公司想借助新兴的前景广阔的纳米科技,涉足高新技术产 业,寻找公司新印利润增长点;还有少数上市公司则纯粹 是借题发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实际用意是在二 级市场,或者,想借高科技项目之名,顺利通过配股或增 发新股“圈钱”。 3.涉足纳米材料领域的模式分析 根据对已公告的48家涉足纳米领域的上市公司的初步 分析,可以大致将其涉足纳米领域的方式分为四种模 式— 试探性投资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上市公司,大都带 有明显的种子期风险投资的色彩,或者,以下属企业或投 资组建的风险投资公司,试探性地涉足纳米领域;或者, 与专业从事纳米研发生产的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纳米研究 所,资助并借以渗入最前沿的纳米技术和产品领域,但这 一方式的投资额一般都不超过500万元。 试验性投资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上市公司,要么直 接参股或控股已拥有技术和产品的现有纳米公司,要么与 拥有技术或产品的公司或技术方发起设立新的纳米公司。 这类投资有一些明显特征:一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额一般在 1000-3000万元之间,带有一定试验性质,二是上市公司 一般都相对控股,有时是几家上市公司联合投资;三是所 涉足或新成立的纳米公司一般都有明确的产品,而且一般 都是按照可在创业板上市的模式进行构建的。 直接投资的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上市公司,一般拥 有很强的传统主业,希望通过投资纳米来改造自己的传统 产业。其中,青岛海尔、美菱电器、小鸭电器三家上市公 司在纳米家电领域展开的激烈竞争,尤为引人注目。而一 些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则采用了创建纳米技术园区的办 法,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借以介入纳米领域;一些投资 纳米获得初步成功的上市公司,也逐步拓展到纳米基地的 创建。 解化嫁接的模式采用这一模式的上市公司,大都是 通过与大股东之问的关联交易,涉足纳米领域并化解风险。 或者,由控股股东先期投入纳米项目,孵化成熟后再转给 上市公司;或者,采用与控股股东联合投资的方式,我中 有你,你中有我。还有不少上市的控股或参股大股东已经 涉足纳米领域,为上市公司涉足纳米提供了诸多便利。 三、存在问题介析及其对策建议 1.中国纳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科研缺乏孟点,信息沟通缺乏据调研,中国有一半 以上的省市把“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列为地方“十五” 发展重点。一些地方忽视市场因素及当地的客观条件,一 哄而上,结果造成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在此次调研回 收的211份调查问卷中,认为制约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 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占41.23%0 另外,中国从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研究的人员,分 属不同的行业、部门,条块分割,由于信息交流不畅,从 事纳米科研的人员缺乏相互交流,更缺乏与一线企业的交 流与合作,纳米应用研究力量分散、重复的现象严重;企 业间应用成果壁垒森严,难以推广,也致使不少低水平重 复,重点不突出,阻碍了整体优势的发挥。 科研经费不足.专业人才厄乏在此次调研回收的 211份调查问卷中,普遍认为制约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 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支持”,占100%!而中国传统分门别 类教育体制培养的“专业人才”,也远远不能适应拥有多 学科知识复合型纳米研发人才的需要。据测算,为推动中 国纳米材料产业的发展,近期就至少需要10000名复合型 纳米科研人员,人才缺口非常明显,纳米经营管理人才更 是缺乏。 成果先天不足,转化接口不畅与高水平纳米科技论 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的纳米材料产业化并不理想。 虽然已建立了几十条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生产线,但产品主 要集中在纳米粉体的制备方面,生产规模一般在年产百吨 左右;另外,纳米科研与产业化的接口并不畅一科研院所 往往认识不到或者力不从心,去独立完成从实验室研制一 直做到实施产业化这一复杂的工程化、系统化工作,往往 是试管烧杯的成果一出来,就匆忙“交货”,没有潜心于 后续的应用开发和技术支持,科研成果成熟度不够,先天 不足,与企业产业化的接口十分靠前;而绝大部分企业都 是生产型的,缺乏持续创新和应用开发能力,只能接受非 常成熟的技术,其接受成果的是产业化链条中十分靠后的 阶段。二者接口的差异,导致纳米技术成果不能顺利实现 转化。 产权意识淡薄,行业标准缺乏中国纳米材料技术近几 年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专利数量也有所增加,但知识产权 意识在科学界尤其是开发应用领域仍然淡薄;另外,纳米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缺乏,也有少数科研工作者缺乏科学 精神和科技道德,不是真正沉下心来深入地研究和解决科 学难题,只做了很少工作,就开始热衷于炒作纳米概念、 炒自己的“成果”,拿一些低水平“科技成果”甚至只是 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就四处合作重复转让,造成初级产品 过剩,浪费了社会整体资源;一些生产微米材料的企业, 在其产品性能、用途完全没变的情况下,贴上纳米标签, 摇身一变成了纳米材料企业,误导纳米概念;甚至还有一 些企业在投入少量资金注册了纳米材料公司或纳米材料应 用公司后,就开始在经营业绩上做文章,蓄意编造是专门 从事纳米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实力企业的假象,最终达到 圈资、骗政策的目的。 3.发展纳米产业的对策建议 制订发展规划,确定切入盆点坚持“有所为,有所 不为”,国家应对纳米基础研究有整体规划,应根据国家 产业发展战略和“十五”发展目标,制订全国纳米材料产 业的发展规划;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国家近、中期纳米材 料技术的开发重点,集中力量优先研究、开发和发展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潜力大、技术可行的项目和对未来有 重大影响的关键领域。各省市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 势,选择科研院校、企业,根据国内急需的产品,在各自 分散研究的基础上,有系统地进行协调,形成地方特色。 建立创新体系,吸引多元投资国家应鼓励科研单 位、高等院校与生产企业,共建纳米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开放式研究开发中心等,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纳米材料创新体系,加 速纳米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步伐。另外,应重视以政府 政策资金为导向,建立多元投资融资体系,吸引风险投资 及民间投资,使其大规模地介入纳米材料产业并和科技界 融合,同时,鼓励纳米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加 速纳米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推进。 抓好人才培养。强化专利保护以人为本,把纳米科 技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设立纳米科技专业的新课 程,培养拥有多学科背景的纳米人才;采取切实措施,从 国外引进优秀的纳米人才;开展MBA教育,培训技术型 市场策划及营销人员,通过安排项目和基地建设,培养和 锻炼一支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懂科技、会经营、善 管理的纳米科技帅才。同时,注重纳米技术的原始创新, 强化专利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是不是这/

被低估的杂志有哪些?有哪些出彩的地方?

白玉不毁
柏拉图
1、创办免费DM杂志---自己印刷设计、招商,通过渠道发放,赚取广告费! 2、与具有渠道资源的企业合作创办--比如航空公司-创办杂志 3、与知名杂志合作开创子杂志(地方版) 3、与出版社合作,向其提供杂志创办项目计划书,由其申请刊号,你来全权操控项目运营。 申请刊号的关键 申请刊号的关键是寻找一个能负政治责任和新闻行政单位认可的主管单位,由其出面申请。为什么大家申请难,就是没有主管单位 1.1什么是主管单位 在我国新闻行政单位认可的主管单位有如下副厅以上的行政和事业单位(包括行政机关、学 校、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协会、国有企业),或正县一级政府机构以上,(包括政协、人大、法院、检察院)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如地市的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日报社、新闻办、地市级总工会、纪律委员会、政法委、编制委,民族自治地区的科委,侨乡地区的侨办,大的出版社或其他认可的主管单位(如我国十四个副省级城市的副厅级单位和某些相当于副厅级民办大学和研究机构)。具体可以查寻当地的年鉴。 1.2.怎样寻找主管单位 由于要负政治责任,一般单位主管单位都不太愿意,根据经验。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找到一个副省以上领导,退下的也可以,由他出面联系。另一个就是从下往上走,找到主管单位一定级别的主要领导。这很重要,没有他们支持无法申请。 2.申请流程 中国刊号申请归口有四个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国仪劝欤 夥啪 苷 尾俊R话闫诳 ü ∈行挛懦霭婢直ü 倚挛懦霭媸穑 萍祭嗤ü ∈行挛懦霭婢趾褪】莆 ü 铱莆 俚叫挛懦霭媸稹G瓤 ü 仪劝煸俚叫挛懦霭媸稹? 3.民间办刊关键 目前民间办刊的五个出口, 1) 科协、 2) 工商联、 3) 相当于副厅级民办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深圳综合研究院或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另外有50个大的民办大学中有部分相当副厅级的); 4) 某些国家字头的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论坛(他们一般是部省级别领导下来办的事业单位,是民间协会。 5) 中图渠道和省新闻出版局的出版社渠道。 4.申请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般申请需要先办6期以上的杂志,一般是用丛刊、协作出版、书号形式、光碟号形式、增刊形式、内部准印证形式。(千万不要用国际刊号)。要求期发行量如消费经济类在20000份以上、技术经济类5000以上、学术类1000以上(不能底于500份),我国目前有几百种发行量在500份左右的学术期刊,这是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但许多期刊是通过这样说服主管单位的或找到主管单位,一定要有过程。 还有在申请时一般是专门成立新的主办单位,以事业单位为好,(也可以公司制)以适应要出版期刊的出版宗旨 (如许多人挂靠地方上的,地市级总工会、纪律委员会、政法委、编制委。他们一般专门成立如XX经济发展中心,XX企业战略研究会,XX研究会,XX人才研究会,XX职工技术改革研究,XX企业文化研究会。最好是以跟出版内容相适应机构。我知道有纪律委员会办的文摘杂志,他们的主办单位就是XX战略研究会 。 5.如何通过挂靠主管单位合作出版 1) 直接申请,请几个副省级别的领导或院士出面做顾问,一般3个人以上,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经费保障。向新闻行政单位或市科协,国家科协申请。 能请到副委员长或政协副主席以上领导,会很快。 2) 如果是所在地区指标缺,可以请主管部门出面,到其他地区调一个刊号,一般也是选同行业方面的,将他的刊号转过来,他们的内容可以合到其他杂志。或他们的内容用协作出版的方式用书号出版。国际刊号不变。类似目前许多学术期刊形式。 3) 以上都是过程,有时申请可能需要一两年,对时机而言,时间太久,风险大。可以用收购合作的形式办,我们讲收购期刊也要通过主管单位进行。有省内收购和出省收购。有省内收购一般可以逐渐用新的主管单位接手。出省收购则需要用合办的形式或者购买一个新指标补偿原有的地区。 4) 与新闻出版局下的出版社合作,他们派编审,费用10000--15000元每期。他们可以帮你用增刊号的形式,或安排某杂志合办的方式。这一般是新办杂志的过度。 5) 打主管单位本身杂志的主意,捆绑在一起的方法,待市场培养较好后再创刊一种是A、B卷形式将A卷为《要办的杂志》, B卷为原来的主管单位杂志,定价不变还是原样。但A卷为《要办的杂志》进入用打折的方式零售市场,如只卖?元等。另外是将主管单位杂志改书号协作出版将其刊号用于《要办的杂志》出版,但这样最好能改月刊或半月刊安排的好可以变成三四本杂志(如科普版)(综合版)(学术版)(专题版)价值才大 6) 走丛刊道路,与出版社协作出版或用内部准印证的形式捆绑其他杂志发行,这需要好好找,需要有资金保证 。利用增刊号申请邮发,解决订户问题。一年出版2期正式期刊, 7) 最坏情况用内部准印证的方式发行,在许多同类杂志上交换广告如XXX等进行会员发展,用会员方式征定。或用邮购形式零售,如许多内部杂志目前是免费,但其邮费则很贵,如无线电定向要8元,中国无线电要12元。还有20多的,30多的。通过快递发行落地。不需要有资金保证 。到一个发行临界点再申请正式刊号。 6.注意事项 有的地方刊号的指标非常紧张,申请要注意看他们的刊号走向,你可以查《媒介》 杂志上面有一个出版公告,一般在申请刊号时,内紧外松,地方上要挡驾,国家会支持,但技术经济类杂志他有个总量规划布局,如果一种类型太多他可能会限制,但可以用自己设立主办单位的方式规避,如文化类申请困难,可以用经济类,以经济文化内容为主。 科技类杂志特别是地方协会办,一般当地的省市科协会会挡驾或强调很难。这时你们需要强硬一点,质问他们,同不同意办一本科技杂志,一般情况他们没有理由,如果他们没有理由,请他们支持就盖章行文,或者先让支持办一个省内的连续内部准印证。上面新闻部门批不批是一回事,你们报不报又是一回事。新闻部门政策性强,人员修养高,只要你坚持,不会为难,还会给建议,出主意在权限内,就都会批准。 许多地方协会就是这样给档回,一般北京的机构为什么容易拿到刊号,原因在此,我知道只要主管单位同意,新闻部门就挡不住,因为现在一切都是依法办事,他在规定的时间不答复,你们可以对其行政诉讼,诉行政不做为。一般到这地步,他们会给你一个丛刊号或协作出版书号,让你们出版,几期后根据他们的考核标准,再批准,给正式刊号。 7.刊号需要多少钱 刊号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数量有限。一般情况下的手续费用非常少。但是任何国家都有出版管制,有一个总量平衡的问题。数量有限,壳就有一个价格,根据评估如消费经济类在100万以上、技术经济类50万以上、学术类30万以上新闻类要150-200万以上,报号要200-500万。 (是对现有刊号指特定情况的最低评估,需要请出版部门的高层协助。能够交易的价格。但学术类有许多可以改类(如改新闻类),所以价值很高) 我的分类是按国际上的一种分法。消费经济类相当大众期刊,技术经济类相当小众期刊。新闻类是指刊期在2周内的。 8.国际刊号 WTO后中国的出版没有放开的内容,同时任何国家都有出版管制,国际刊号他是一个图书馆的检索标志,不是出版许可。中国刊号包括国际刊号和国内刊号(他实际是出版许可证,有国内刊号可以出版)在香港和许多国家不承认国际刊号 ,通过他们的机构直接到法国申请是免费的。 ⊙—⊙同时香港的出版许可证也是免费的,但很少有人申请,因为监督管理和市场容量的原因,如香港每年出版10000种期刊,但只有750多种登记,(在香港有俗语害人劝他办杂志)在香港杂志出版需要月内按时送样,没有送样一期罚2000港币,还有版权问题处理困难。 ⊙—⊙在香港除必须零售才登记,从某种意义没有登记也是违法的,好在香港商业印刷品可以不登记。所以标的国际刊号也没有意义,我观察许多发行中港台的杂志没有国际刊号,但都有当地落地许可的标 DM广告媒体刊号如何申请 ?(转帖) 目前我国还没有DM广告,国家工商局在1996年2月有一个内控标准,即在出版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出版不包含政治新闻和文学作品内的信息内容。目前我们看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全部是广告内容的印刷品,可以按区域或行业许可审批,但每一次需要按印刷品广告审查。目前邮政DM,电信运营商的DM,金融办的DM,或工商部门办的DM,商业部门办的黄页DM。都是这种形式,由于不含信息内容,不能定价、可读性差和成本高,经营很困难,发展不好。实际DM的广告业务收入在西方广告总量70%。如果DM能放开。以上机构都会成为巨无霸。 二、商情类,发行2000份以上,这是信息管理部门用纸媒质许可证的方式发的一种印刷品,把广告做为信息发布,写各省的管理条例不一样,但一般要通过新闻出版部门前置审批,有纸 媒质许可证号、内部准印证号,印刷品广告号。有纸媒质许可证号是一次性申请,内部准印证号,印刷品广告号逐次审查批准。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DM。但审批困难,有许多地方不批,可以拿一本《慧聪商情》类的DM,跟新闻出版部门做工作,一般他们请示上级后,2个月内会批,(会有主管领导面谈,学习出版和广告条例,获得广告审查证)面向特定群体的还可以获 得工本费许可。付版权费的按50元/千字或协商支付。 如果申请的话,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 需要注意版权问题,按付版权费的按50元/千字或协商支付,需要在引用软文时联系,或者20个字修改一次。各地对DM一般不批,需要挂靠政府信息中心单位或者新闻机构(如电视台)或协会(如广告协会、工商联),年鉴办、工商服务中心等其他部分符合广告宗旨事业单位。申请时先做几期样板,一般用激光打印(彩色也如此)。送信息办、新闻出版局、工商局,他们会报省级单位的信息办、新闻出版局、工商局批准。派2个律师和精通法律的顾问跟进,一般2个月会批下。公开费用很少,每期的审查费用大众广告内容的在1000/期。 费用大概需要多少? 公开费用很少,每期的审查费用大众广告内容的在1000/期。或者需要提供担保。地方或区域性的专版类DM杂志。新闻出版和工商广告方面的协调要好。大众类不建议,行业内可以考虑。开办费用大众类投入地区20万以上,省级200万。除非是有足购的广告资源,建议不要轻易进入。 怎样办一个赚钱的新的经济类杂志 序 这不是一篇充满了术语,看似逻辑严密,盈利的可能性十足的专业媒体投资分析报告(我还不能够教投资方怎样办一个赚钱的经济类杂志)。 本文写来,实在是有感于我所看到和经历到的是在一些新的媒体中,刊物执行总负责人和传媒外的投资方一直上演着重复发生的悲喜连续剧。多版本的故事梗概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开始时的相敬如宾,后来是剑拔弩张,最后不欢而散的多,很少见到大家相处愉快。这是最危险的:一是令我们一些具体执行、完成杂志使命的中层就很是为难,二是大乱军心,人心一散,团队不再,这会严重影响杂志社的发展规划,有时就是曲终人散的结局。(哈,我认识的一些媒体朋友们可不要对号入座啊,我只是将一个普遍地现象作一归纳,个案太多,大家的所见所闻都太多,就不举例说明了。) 其实,投资和媒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媒体人和投资人想的问题、想问题的角度都不同,表达方式及语言也差之千里。开始时,大家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般来说,投资方选择操盘手(刊物执行总负责方)就是选择一个自己投入真金白银希望着尽快产出的项目,但他们又不了解内容(编辑部)、销售(广告部)、发行三大部门的操作流程和业内的潜规则,更不理解杂志的盈利是需要有个过程和周期的。杂志的操盘手,的是一些文人,他们骨子里比较傲气,对投资者他们可能从心底里,认为他们没有专业,不懂传媒,修为差一点的,傲气也就写在脸上了;同时,内心也还有一种危机感和一种不安全感,对操盘手来说,找到一个展示和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不容易,操作了半年或者一年,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实现不了他的个人抱负,也一定已经是一件很令他恼火的事了,再遇到……这是双方战争上演着的心理基础。 跳出来回头审视,我想:如果在杂志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姻之前就沟通好,将杂志的DNA――杂志是怎么赚钱的?杂志的市场运作与合作风险规避、我的杂志能赢利吗?退出程序……这些所有的可能出问题的方面沟通清楚,双方理解,合作方共同努力,按市场规律和经济法则办事,把风险降到最低点,这不比有了问题再来互相责怪的好吗? 第一大问题:期刊盈利模式和周期的共识 期刊盈利模式: 一发行收入,这是最为普遍的盈利模式――杂志的定价一般高于其成本,广告收入少,盈利主要依靠发行收入。 二是依靠广告收入,这是当前国内期刊业最为热衷的盈利模式。一批新兴杂志开始放弃依靠发行盈利的模式,采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发行,扩大发行量以吸引的广告。 第三种盈利模式则是出售期刊的品牌资源,利用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在有一个好的媒体平台的基础上,方式通常有:重印或合订本、特刊或增刊、图书和光盘、数据库、网站、会展、客户名单、品牌授权和主办会展论坛活动等。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成为新的盈利点。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刊物资源、影响力为依托,用更开放的思路、样的路子、更有效的服务,寻求新的盈利途径,真正实现经营刊物的目的。现在有些刊物已在这些方面进行初步的摸索,如办班、购书服务、举办论坛等。总体看,在依托刊物资源的同时,又受到了刊物本身的局限。 媒体行业无论是产业形态、政策与法律环境,还是盈利模式、投入产出、治理结构、进人与退出机制等都与其他行业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用通用的商业分析方法恐怕还不能看透传媒业。这也是为什么以前一些投资银行、券商、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机构出具的媒体研究报告让人有浮于表面的感觉,观点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偏差和谬误的原因所在。 在传媒界流传甚广的西谚: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就让他去办杂志;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也让他去办杂志。现在这句话也可以演化为:如果你想赚钱,那么就去投资杂志,如果你想赔钱,那么也去投资杂志。期刊的确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也许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如果运作得法,印杂志就像印钞票一样,能够产生丰厚的利润;反之,印出来的杂志卖不掉,广告上不来,就像把钞票变成废纸,“印钞机”就变成了“老虎机”。 不论任何形式的媒体,都有自己容易和困难的地方,杂志最难的地方是一年只有12期,最多只有12次调整与表现的机会,而事实上,如果一本杂志在一年内犯了三次以上的错误,基本上就意味着这一年的时间白过了。因为一次错误通常需要2-3期才能发现并挽回。同样,杂志一年的出彩机会也只有12次,如果投入不大,不大可能做到每期都要极高的质量。我们经常都听到很多人说杂志需要3年时间才能盈利或者看出胜败。这就需要投资方够耐心,《三联生活周刊》坚持七年,才奠定了中国《TIME》的地位。 很多投资人做惯了其他盈利较快的行业,对期刊较长的市场培育期不能理解,也不能忍受,结果导致合作破裂。比如做工业产品的卖出去就赚钱,房地产商挖个地基就开始卖“楼花”,就有钱进账,可投资一份期刊两年了还没持平呢。其实那份杂志可能已经做出一定的影响了,再稍微坚持一下就能赢。很多期刊投资就是这样,往往在水已经烧到90度还差一点就开时挺不住了,十分可惜,这样的例子不少。关键还是对期刊的“影响力经济”的特征和“二次售卖”的盈利模式没有吃透。 另外,新创期刊的不确定性更大,品牌和市场培育的时间较长,即使经过市场调研,所得的数字也存在很多变量,分析也都是预测的、未知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现与想像的差距很大,因此投资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回报极高,尤其在培育期过后的3-5年内都会保持极高的年增长率。成熟期刊有成熟的品牌、稳定的受众,清晰的盈利模式等,是实业投资和财务投资理想的目标。但成熟期刊对待投资的态度往往是:一)不缺钱,拒绝投资;二)代价高,出让小股融巨资;三)利用老刊的品牌优势为扩张新刊融资,这就又带有新刊投资的色彩了,可能比单纯投资新刊风险相当低一点,但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上谈的是第一个问题,我想解决的是婚姻的双方处于“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危险的防范,我把这些讲清楚,可能双方美好姻缘的几率会大一些?投资的目的就是逐利,利从哪里来,什么时候该来了,这是我们要首先搞清楚的。让业外不懂传媒的投资者能够轻松掌握期刊业的特征和规律,这是我的第一目标。 第二大问题: 面对第三者,媒体人和投资人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容忍 媒体人和投资人双方的关系就好象一对男女的相亲,既然要论及婚嫁,除了男女双方彼此要相配和喜欢外,还要讨好双方都很在意的亲朋好友(也就是杂志传媒与广告主都在意的读者,也同时是消费者) ,取得读者(也就是消费者)的满意和认可。其实,一些有经验的男女都知道,本来夫妻双方都是恩爱的,但一加上父母亲朋好友的因素,双方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处理了。 杂志当然在媒体人和投资人外要有第三者,杂志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将读者利益置于中心(当然是在符合国家的宣传政策和新闻规范的前提下),这将直接决定杂志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能否实现赢利。进入实操阶段,媒体人和投资人最容易出现代问题是:媒体由于定位不清,得不到读者和广告主的认可;或是思路清晰,但市场不成熟,投资商没有耐心等下去;或是也进行了市场细分,但市场规模不大,竞争却很激烈,依然是赢利无望(当然除此之外,其他外部风险同样不容小觑,如政治政策的影响等可能会成为无妄之灾)……这些是双方不愉快的环境因素。 大家为什么看好期刊业的市场机会与发展前景呢?相对于报纸来说,杂志的投资小,也不容易出事(政治风险和心理风险小些)。传媒投资近年来持续升温,而期刊在各类媒体中也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且人均创利能力最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人员少、成本低、利润高等特点,杂志的赢利的确实很强,可以说一本好杂志就是一棵摇钱树。因为媒体后期投入成本并不大,设备无无非就是几台电脑,投资期刊的成功模式和成功案例最多。所以杂志一开始就背负上了较高的赢利期望值。 任何投资都是为了取得投资收益,得到投资回报,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和广告营销定位,没有关于有效发行量、有效覆盖地区、有效版面规模、获得相对竞争优势的版面强度等数量效益界限的计算与把握,以及一系列相应营销措施的配合与跟进,投入很可能会“打水漂”’。 新杂志创刊前,在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最好是由媒体人和投资人双方确定杂志的定位。而新期刊按照的定位,运作几期后,必然会咨询来自该杂志定位时假想读者和杂志人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咨询结果通常会显示: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的是否定杂志的定位。这时,投资方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怀疑定位或执行有偏差。有的投资人开始对期刊的专业管理工作参与过深,而且固执己见,要求被投资人必须言听计从,令行禁止,不管决策正确与否。一种是指手画脚,对办刊人的专业管理工作横加干涉,往往理念不和造成合作破裂,《新××》杂志采编骨干集体跳槽就是这种典型。还有一种是监视和说教,对职业经理人像家长看小孩一样总是监视和不信任的态度。 其实,我的看法:一是主管、主办、投资方应该开明一些、有耐心一些,干涉不能太多。遇到问题要从治理结构上去解决分工、责任和权力的问题。二是要清楚:市场对新生事物,是很难接受的,总是会发现他的一些小毛病,然后放大这些小问题。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进行自我修复的,市场接受是需要付出时间做交换,是有一个过程的。新刊贵在坚持,坚持自己的定位,一年后你会看到胜利的曙光。三是需要合作方共同努力,按市场规律和经济法则办事,把风险降到最低点。遇到相关冲突,这里我强调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问题,而一定不能用政治的所谓“谋略” 曲线救国来处理。 有的投资方走得更远,因为个人意气,炒掉操盘手,这面对的必然是重新找人替换整个团队,意味着追加一笔不菲的投资,要付出时间和很大的机会成本,而且要命的是,可能这个团队整体不如上个团队,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建议投资人需要学会在观望中忍耐,要尽量策略谨慎地处理。 第三大问题:双方严密规划,商定“过程监测、结果评估、赏罚奖惩”的规则 杂志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姻是一个前景看好的投资热点,同样也存在种种风险。因而对这些风险的论证和防范应具体和量化,这很有必要,投资的目的就是逐利,利从哪里来?风险在哪里?如何运作?投资的底线是什么?投资方必须对自己的目标是清楚明确的,否则自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自己都没有实际的计划,怎么确定执行者的进度。 在实际操作中,现实情况的表现不尽人意时,投资方对原则问题不能妥协。投资方自己和媒体人最好有大家一致认同的可执行的三年内各年度的目标及各年度的分季度分月目标,按杂志的投入产出基本规律,通常将杂志发展分为导入期(一般为3—6个月)、成长期(一般为第6-第36个月)、成熟期(一般为第36-第54个月)及衰退期(根据发展而确定时间)。在进行投入产出核算时,应重点做好导入期和成长期的财务预算。同时,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即在一定原则性的基础上,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超过预算的费用必须经董事会批准,否则一律按计划操作。我认为花钱要谨慎、有计划,浪费是品德的问题,不是经营的问题,经营上当花的一定不能省。所以,不管多大财力的投资者投资报业,合理控制成本,永远是必要的。其中,在投入产出的核算中,必须精确地列出在各个动态发展阶段的预算: 1.印刷成本。根据需要先进行委托加工生产,但要确保印刷质量和时效。一本杂志100多页,印1万册,用铜板轻涂纸,一期印刷费大概要5-10万,要看具体页数和印场。 2.固定资产投资。通常以满足基本需要为原则。 3.管理成本。应尽量减小中层人员,缩短管理等级,强调高效的集约化管理。 4.采编成本。通常对采编成本应进行总量控制。编辑成本每页算1000元(不算高吧), 5.广告成本。此项成本主要用于客户联谊、广告推广会等方面。 6.发行成本。实行不同阶段的费率控制,强调有效发行比片面强调发行总量更有意义。 7.品牌推广成本。根据品牌建设的规律,在各个阶段进行不同规模的投入。 8.工资、福利、稿费、差旅费、交通、通讯、税费等相关费用。 9.发行、广告及相关副业的产出。 除了对前期硬件投入、工资、稿酬、运营成本、差旅、印刷、发行、推广、流动资金等进行匡算计划以外,还需要执行人 的具体操作方案。各高管层人员(包括兼职)到岗后,应该在20天内根据杂志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及各人的岗位职责,将自己的工作思路理清并加以细化,从而形成各阶段的操作方案。每个人都必须提供主要包括:1.工作目标(包括时间限制和最终完成成果);2.工作思路(如何完成,其过程,所需资源设施人员);3.管理理念及风格(团队的选择标准及选择方案);4.下属人员的结构、数量、素质、工作职责、考核办法、人员进退制度等;5.风险防范;6.团队配合的工作计划等。 在实际操作中,现实情况的表现不尽人意时,投资方对原则问题不能妥协。在把握杂志发行广告的特殊规律和周期前提下,抗风险措施的核心是加强财务预警和财务监督;并在建章立制及缩短投资回收期、增收节支方面下功夫,尤其要控制成本、费用,减少发行盲目布点与退刊损失。 结尾: 生意经有条基本规律就是“不熟不做”,投资方在具体杂志运作过程中必须尽快熟悉,对期刊产业进入深入了解的阶段,这是可以与操作方取得“共同语言”并对自己投资负责的一个途径。 投资当然是一种风险,但对期刊投资风险有过分的恐惧,导致迟迟不敢投入,结果可能错失良机。早期国康实业投资《三联生活周刊》就是谨小慎微,结果反而由于过于保守被清除出局了。传媒业投资虽有一定的政策风险,但只要一开始设计好合作模式,把握住大的方向和原则,还是可以大胆地投资,否则将失去最佳的进入时机。尚未准备真的投入却已经在计算着何时回收的;或精细到似乎要将杂志上的每一个字儿的费用都计算一遍的投资人可能不投资倒更好一些(对内容质量、市场份额等“精细”是我十分热爱的)。 投资杂志失败中,其中有人的因素,有机制的因素,有政策的因素,还有其他外部因素,最好不要是因为人的因素,不要在开始结亲那一刻就埋下了隐患,这是我希望的,毕竟投资人资金血本无归,也会给媒体自身一大打击,一拍两散的是最傻的结果,对投资方和操盘手双方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对一个团队则是一个集体的失败。 万能的商业思维在没有商业化的中国传媒业中似乎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其万能的力量。资本还不能完全驾驭传媒,传媒业也没有充分借助资本的翅膀飞翔,这需要双方拿出的耐心磨合,在合作中不断调整期望和预期。投资人与传媒人要互相学习、互相认同,而不是相互抵触、不以为然。只有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和其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沟通、合作,让资本与媒体达到共赢不好说

山寨杂志帮发论文骗1200万,山寨杂志为什么可以大行其道?

子曰
山寨杂志能如此猖獗,并不是“山寨”有“功夫”厉害的“山大王”,而是“论文”这个鬼惹的祸!像文中说的发表论文的广告和作广告的人,我每天不知道要收到、遇到多少个。“论文”成了商品,发表论文成了所有从业者抢购紧俏商品!一个“山寨”杂志尚能收到“千万”无级别的版面费,足见这个商品产业链庞大和收费的高标准!这个庞大的产业链的形成,主要是有更加庞大的需求“写论文”和“发表论文”的群体。本人是老师,每到年终考核或评审职称的季节,同事、朋友们预定发表某个刊物的论文就像抢新版的手机一样热闹,有时候排队甚至到了“下一年”的年终!这也无怪能产生文中那么大的山寨杂志骗局!不过“论文”炙手可热,并不像我们一样的“论文”发表者炒起来的,这里有考核的历史原因,更有期刊杂志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一、职称评定制度的缺陷!在好多行业,发表论文是业绩评定必需的“硬条件”。而且论文加分项所占的往往比例大的惊人,一年能发表几篇省级、国家级“高级别”的论文就能稳拿优秀,评职称有“着落”。在好多单位的年度评价表中,都不乏发表省级、国家级论文的“榜眼”和“状元”!如此评价制度,无疑给“发表论文”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二、杂志文章发表管理混乱。出现文中的山寨杂志代发、推荐论文,足见我们国家期刊管理局面的浑乱。这个浑乱,可并不单纯的由论文热造成的。有时候体制、制度不可能那么健全,可是期刊自己本身不能不清楚这个“论文过度热”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从原来发表论文可以赚稿费,到现在是“背了猪头找不到庙门”了!我们的期刊应该清楚自己经历了什么?前几年市场改革,杂志、期刊面临生存危机。好多期刊因为质量、销量等等原因濒临破产倒闭,仅凭借“论文热”你们究竟能生存多久?如此“论文热”和“版面费”的背后的文章究竟有没有质量,究竟有没有去读。一个没人去读的期刊,且不讨论政策有没有变化,自己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少?!职称评审制度的确改革很难很难,可是评审的条件中的“论文”是不是应该降一降呢?“论文”持续“升温”不但会危害到行业正常的秩序,而且可能会直接影响期刊的健康发展。有的学校甚至规定所有的老师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因为学校之间的评比也需要这个数量,学校要成为高级先进、省级先进需要这个数量!老师不以教学过程为重点,不以学生为重点,还能叫学校吗?更加奇葩的是,我有个学生在读医学研究生,他们的老师要求所有的学生每月必须写一定数量的“论文”!还美其名曰: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职称评定着想!而更加可怕的是他们甚至有现在的制造“论文”的手机和电脑软件工具!一个在校的学生能有多少经验和积累,他们也能产生所谓的论文?!!!一个以技术为主的行业的研究生,他们在校主攻的知识和能力怎么能被扭曲成“制造论文”?!所以借此机会,呼吁全社会,关注行业内部的令人担忧的“竞争机制”,关注行业的评价制度和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