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皎
竞品分析报告结构(结构并不固定,供参考):体验环境市场状况(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分布)行业分析(历史变化、发展趋势)需求分析(扮演用户、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竞品(产品咨询收集、选择服务/目标用户相同或类似的产品)竞品对比(多种分析方法)商业模式异同业务/产品模式异同运营及推广策略归纳和结论三、常用分析方法:1、用户体验五要素法战略层(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模式)范围层(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结构层(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框架层(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表现层(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2、Yes/No法:主要适用于功能层面,简单来说就是将功能点全盘罗列出,具有该功能点的产品A便标记为“Yes”,没有该功能点的B产品标记为“No”,通过比对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点上产品间的异同。3、评分法:这个方法在用户研究工作中常会用到,通常适用于定量研究的问卷调研中,即给出1-5分的区间,根据产品中的某一方面或某点进行打分。4、分析描述法:指将不同产品特性以比较的形式描述出来。5、SWOT分析法:针对所要分析的竞品,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和梳理。6、Base+Solution分析法:Base:目标用户是什么?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通过什么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同其他产品相比,解决方案有什么差异化和卖点?如何推广营销?市场效果如何?Solution:解决方案如何实现?还有多少空间?陌生用户进来如何使用?信息组织、交互如何?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否符合用户预期?配色、UI是否符合用户审美?用户会在哪里困惑?用户打开产品的频率如何?用户是否会向他人推荐产品?7、Kano模型(卡诺模型):Kano模型8、四象限分析法:多在问题点罗列或安排下步计划时使用,可将自身产品的要素、特点、功能点、问题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比分析划归为四个象限区域,如急需改进区、竞争优势区、次要改进区、继续保持区。9、比较研究法:设定分析目标,将同类功能模块或外观细节编组作表,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10、不同维度下的比较方法:根据具体需求可选择就某一问题点来比较、某一功能点来比较、某一核心点(焦点)来比较等。四、报告辅助方面:1.数据的引用报告中针对用户体验方面的要素很容易夹杂过多的主观因素,譬如我们容易下这种结论“这种设计我不喜欢,所以它是不好的!”这类主观的评断。在一份竞聘报告中,如果为了说明某一条,那量化的数据必然是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所以,数据变得比较富有说服力。数据从何而来?月活排名可以来自Appannie、Usage Intelligence,网站排名来自Alexa。其他数据包括百度指数、淘宝指数、易观智库、CNNIC、艾瑞咨询、新浪微博、微信、上市公司财报等都是比较主流的平台和渠道可以作为数据来源。2.对比时有截图作参照这方便读者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整份报告保证清晰可读、重点凸显、结论突出。3.必要时可加任务或案例任务和案例起到的作用一是佐证,二是便于读者清晰地能够在相应的场景下理解。比如当比较A产品的某项功能或业务逻辑上的问题时,如果引入一个贴切的典型案例或一个模拟的任务会让读者更加有代入感,更便于说明。另外,在这里也可以适当的引入真实的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