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的学问.它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到资源配置,社会财富生产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怎样才能促使经济顺利发展,等等. 雨果在《悲惨世界》卷首的题词就是:"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经济学就不会是无益的."我其实以前就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就觉得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当然,愿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单独看起来,经济学对个人用处不是很大,但对整个社会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经济学展示着人类真正的经济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并且透过表面现象透析事物的本质. 例如人们为什么相互交换?表面上看是为了互通有无.但是,既然没有所需物品,人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为什么要先生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再找陌生人交换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在买不到所需商品时,人们排队、托人、出高价,但是不动脑筋自己生产?为什么抱怨商品价格太高时,仍然要去买,而不是自己制造这些东西? 显然,这些问题无法用"互通有无"来解释.人类进行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降低成本)",即使商品标价很高、购买紧俏商品要花费很多额外的"成本",但是总的代价仍然远远低于自己生产所需的成本,购买商品仍然比自己生产同样的物品合算,所以他们仍然选择购买,而不是自己制造. 现在的人们极少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而制造所需物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或者忽视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的原因,就拒绝研究这一原因.就好象我们不能忽视黄河水不向天上流的原因,否则就无法理解黄河水为什么总是向低处流. 在改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知识中,经济学也是最有力的一种.它能让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社会问题的本质,使我们更加的独立和自信;但它不会让你丧失起码的谦虚,因为你知道每个人不过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大家都来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知识的话,社会进步会加快,经济效率会提高,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学术本身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经济学研究者身上,就更是如此了.但是,经济学家庇古说得好:"希望经济学知识的发展将大大改变现实事件是非常渺茫的.我们的创造不太可能有市场.然而我们培育我们的花园.因为我们追随的不是思想而是一种冲动——一种探求的冲动——这至少不是可耻的,虽然'可能'被证明是无用的." 这句话也许对所有的学术研究都适用吧:真正的学术研究最初可能都是无用的,但它至少满足了人们探求的冲动.正如我所思考过的那样——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而这也正是学习经济学的动机所在.